家庭教育手冊家長隨筆
學習同磨刀其實是一個道理,刀越磨越快。在學習過程中,當孩子跨越幾個平臺之后,也應該是越學越輕松,不是越學越費力。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分享的家庭教育手冊家長隨筆,歡迎閱讀參考。
家庭教育手冊家長隨筆
轉眼間果果和他的同學們已經是小學五年級的學生了,可以算是學校里其他小同學的高年級學長了。孩子們小學時期的學習生活也已經過了大半,很快就要面臨小升初這道坎了,作為家長,我把自己這段時間陪同孩子學習過程中的一些感受與想法寫出來,希望與班上其他家長交流一下。
一、學習同磨刀其實是一個道理,刀越磨越快。在學習過程中,當孩子跨越幾個平臺之后,也應該是越學越輕松,不是越學越費力。其實,這個說法是人大附中一位學生家長提出來的,他的孩子非常優(yōu)秀,我在和他探討孩子學習問題的時候得知,他的孩子在小學低年級的時候學習成績并不突出,那時候他一直鼓勵孩子要向班上優(yōu)秀的孩子學習,要敢于超越他們。孩子的母親當時的想法就是“我們怎么能和小A和小B比呢,人家是多聰明的孩子啊,咱們孩子可比不過人家。”但是孩子父親不這么想,每次考試過后,他都會給孩子定一個目標,讓他在學習上超越比自己成績稍好一位的同學。就這樣,終于有一天,孩子對父親說“爸爸,我已經是年級第一了!”。孩子父親說孩子小學的時候在學習方面確實下了一番苦功,但現在到了高中,卻省力了(這孩子發(fā)展很全面,除了學習成績優(yōu)異,還有很多其他特長,這與家長的傾心培養(yǎng)分不開)。
通過和這位家長的交流,我想家長可以幫孩子設定一個可行的目標,要對孩子有信心,別人能做到的,只要方法用得對我們自己的孩子也能做到。孩子的進步一方面是孩子自己努力的結果,另一方面也是家長用心的結果。小學生畢竟年紀小,需要家長引路,家長心在孩子身上和不在孩子身上對孩子成長的影響是絕對不一樣的。現在很多家長都在談快樂童年問題,我的看法是快樂童年不等于說對孩子完全的放手,畢竟在中國這種應試教育的環(huán)境下,如果孩子學習成績不夠優(yōu)秀,那么眼前的快樂會是有限的而到了初、高中階段孩子會因為小學時期學習基礎不牢固而感覺壓力與負擔更重。所以我想在培養(yǎng)孩子其他興趣愛好的同時,在孩子能健康快樂成長的同時,適當的讓孩子的學習進度領先一步,讓孩子的成績相對優(yōu)秀,這樣才能最終讓孩子有真正的快樂童年,進而成為一個快樂少年,快樂青年。
二、課外報班學習要有底線。孩子到了五年級,一般家長都會給孩子報幾個課外班,奧數、英語或其他特長類的。我也給孩子報了課外班,我報班的底線就是孩子不勉強,自己愿意上。我們報的班都是家長可以旁聽的,我觀察了一下,果果在上課的時候還是很開心的,與老師互動很好,每次都是上課的時候眉飛色舞搶著回答老師的問題,下課回家的路上倒是會有些瞌睡。我看到過一篇報道,北京一個即將小升初的孩子每周上9個課外小班,一年費用7萬多。這么學的話,孩子真沒了自己思考問題的時間,幾乎每天晚上和休息日的時間都在上課,就是連軸轉,學的內容有很多也是重復的。這個時候即便家長能夠負擔得起學費,孩子的身體也負擔不起這么重的擔子。所以我認為這是個很極端的例子。優(yōu)秀的學生一定會有好的學習習慣,高效科學的學習方法。成績優(yōu)異不太可能靠學習時間無限延長來達到。
三、學習要講效率與方法。如果說果果學習成績還不錯的話,那么這成績的取得靠的應該不是勤奮與主動,而是另外一些比較好的學習習慣。我觀察他的學習效率比較高,比如說作業(yè)完成很快且不用家長輔導或陪同。我想他能做到這點一方面是他做事注意力比較集中,另一方面一定是在學校聽課的效果比較好,而課上聽講是學習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如果課上把握不好,靠課下自學那就真費時費力了。一般來說果果不會翻來覆去的做過多的課前預習與課后復習。無論期中與期末考試,數學這門課程他從來不用復習,因為有多年學習奧數的功底,課本上的知識對他來說還是比較簡單的。我現在希望他能在學習方面更勤奮主動些,我給他舉例子說如果你自己不想走而是靠別人推著走,那永遠也走不快,更不用說跑起來了。只有你自己想去達到目標,自己想跑那才能真正的`跑起來。我想讓他明白,學習畢竟不是爸爸媽媽的事情,而是他自己的事情,不是為我學,而是為他自己。從我做家長的這方面來講,迄今為止我沒有強迫果果做他不喜歡做的事情,比如報課外班我會征求他的意見,他不想報我不會強行給他報班學習。平時他不想學習而是想玩游戲的時候,我雖然有時心里不高興,但也會讓他玩,因為那個時候非要強迫他什么事情效果也不會好。
四、愛老師,愛學習。孩子的情商培養(yǎng)是很重要的,智商很高但情商很低的人也不會是一個成功的快樂的人。孩子們應該學會感恩,感謝這一路上為他們成長付出那么多辛苦的老師們。我很贊同陳老師在家長會上說的那個觀點:一個孩子如果喜歡一個老師就有可能喜歡上這位老師教的這門學科。果果對教過他的每一位老師都很有感情,前一陣因為他一、二年級時的班主任黎老師和他聊了幾句,他回家后特開心的告訴我“媽媽,李老師還記得我呢,她今天遇到我還和我說話了”。現在果果喜歡、佩服陳老師和李老師,就像他曾經在學校的調查表上填寫的那樣“我喜歡陳老師,她上的每堂課都像公開課一樣;我也喜歡李老師,他講數學很有方法”。”家長可以做學生與老師之間溝通的橋梁,孩子的一些情況及時與老師進行溝通(畢竟一個老師要負責班上八十個學生,而家長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同時也要讓孩子們明白,老師的批評其實也是對學生愛與負責的表現。
以上只是一些個人的想法與感受,希望與大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