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教育的雜文隨筆
家中三歲的娃娃開始學(xué)會背唐詩宋詞了,其中有一首就是《憫農(nóng)》:“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曾經(jīng)也是我兒提時代耳熟能詳?shù)墓旁姡斘夷畹皆娭小靶量唷边@兩個字時卻只能膚淺地理解其中的表面意思,直到有一天自己親自參與到其中,見證了一谷一粒,米糠汗滴的各種艱辛,才明白其中的深刻蘊意!
在老家的公公種了一些稻谷,我抱著好玩的心態(tài),在自己的朋友圈推銷自家種的高山綠色有機大米。結(jié)果出乎意料,接到大量的單子,有出于吃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的,有出于對于我推薦的信任的,也有礙著人際關(guān)系中那一份情分的,總之好說歹說也算是開了個好頭。
割稻子的情景就不說了,全部由家中老父操持著,那種勞作根本不是我一個小姑娘家所能想象的。前幾日聽爸爸講起他兒時的趣事時,其中有一項就是那時的爸爸跟他的好友還有隔壁的叔伯們一起斗割稻比賽,爸爸帶著懷舊的表情靜靜地回味著兒時的情形,看著他眼神中泛起的光芒,我突然間明白,一向在我認為算是比較享福的爸爸,原來年輕的時候也是經(jīng)歷過如此辛勞的。突然間對這般農(nóng)忙勞作有點期待和羨慕,雖然爸爸形容,農(nóng)忙之后,腰根本不是自己的腰了,割稻的過程中,整個人都是以彎曲著背胸口貼著膝蓋骨的姿勢俯瞰整個大地的,歷來如此,只有離大地這般親近的人才會得到大自然的眷顧和厚愛,才會真正愛上這土地這泥巴。
割完稻子就是在曬谷場上頂著烈日曬谷子,曬谷子的場地都要經(jīng)過摸文抓鬮,然后出錢租賃過來。在老家,每年的農(nóng)忙,家家戶戶都要割稻子曬谷子,有限的土地必須合理公正地被分配到大家伙手里。這種情況下鄰里關(guān)系變得和氣融洽,一邊在曬谷場上耙著谷子,一邊跟隔壁人家嘮個家常聊個閑談,這樣的情景沒有壓力和閑愁,淡淡的,多了一點人間煙火味。絲毫不像在城市的樊籠里連對門的鄰居照個面打個招呼顯得都是那樣的不協(xié)調(diào)和多余。
如此翻曬谷子三五天,谷殼子變得干焦了,再需要把如此多的谷子收攏,放到鼓風(fēng)機里吹掉塵埃和余留的稻穗,然后裝箱放到貯存桶里!需要用米的時候,再把谷倉里的谷子運到碾谷子的地方,經(jīng)過好多的程序,終于見到白花花的米粒了,然后裝袋壓線,搬上車,運輸?shù)匠鞘械母鱾角落分配到你我的家中。
而我今天,一個下午的時間就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這一個環(huán)節(jié)上,使出吃奶的力氣把金燦燦的谷子倒進機器,經(jīng)過各個復(fù)雜的工序,終于碾出白白的香米,見證了人類智慧的偉大成果。如同我一樣,從小到大從來都不知道怎樣把稻子從谷變成米的人大有人在,還有的就是知道是知道,親眼見識過、勞作過、幫忙過的又極其稀少。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成為一個母親以后,覺得要教會孩子許多東西,首先必須自己先體驗過才有資格去教化去感育,比如這樣一個下午的“辛苦”教育。平時,多少家庭多少的孩子不愛吃飯,不珍惜糧食,從小到大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習(xí)慣,沒有教育好孩子去珍惜這種種來自大自然的饋贈,沒有用足夠感恩的心和情懷去仰視他人的辛苦和付出,這些都是這個快速發(fā)展的社會和時代所帶給我們的弊端,我們的文化中深刻缺失的'就是這樣的“辛苦”教育。大多數(shù)人覺得只要是我花錢買的就無所謂,覺得只要是我愿意奢侈的就沒關(guān)系,禮義廉恥,想想以往自己的有些行徑,頓時羞恥感爆滿。
你能感受得到親眼目睹著谷子經(jīng)歷過一個循環(huán)變成了米粒后那種驚嘆嗎?你能理解得了一個女孩子扛著五十斤的大米親自送到五樓后的那種喜悅嗎?你能體會到辛苦勞動了一個下午手腳酸痛但內(nèi)心卻是異常充實的那種感覺嗎?你能明白夜深人靜時計算著出賬入賬每一筆交易對賬無誤后的那種自豪感嗎?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沒有切身體驗過,就不知道我們?nèi)缃竦纳钍嵌嗝吹牟灰祝嵌嗌偃擞米约旱男量鄤趧訐Q來的。現(xiàn)在的家庭中的大多孩子,都是家里的“寶中寶”,都是含著金湯匙長大的,根本就不知道何謂“辛苦”,在他們看來其他人為自己付出就是理所應(yīng)當?shù)摹⑻旖?jīng)地義的。
通過一個下午的勞作,我感受到了天地間最樸素的農(nóng)民伯伯的狀態(tài),他們吃苦耐勞、甘于奉獻,他們堅強不屈、不怕犧牲,正是無數(shù)個他們,用他們的辛勞和汗滴哺育了我們強壯夯實的體魄和身軀。感恩!
【辛苦教育的雜文隨筆】相關(guān)文章:
教育的目的雜文隨筆11-30
孩子教育隨筆的雜文12-01
《大學(xué)》與教育之道的雜文隨筆11-30
探尋教育的真諦雜文隨筆12-01
《大學(xué)》與教育之道雜文隨筆12-01
大學(xué)與教育之道雜文隨筆12-01
反思父母對我們的教育雜文隨筆11-30
快樂不起來的教育的雜文隨筆12-01
辛苦排練迎六一教育隨筆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