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語摘抄的名句 推薦度:
- 論語名句 推薦度:
- 論語名句語錄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論語經(jīng)典名句(精選460句)
在日復(fù)一日的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過自己喜歡的句子吧,不同類型的句子具有不同的作用。你知道什么樣的句子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句子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論語經(jīng)典名句,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譯文:君子嚴(yán)格要求自己,而小人則千方百計要求、苛求別人。
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譯文:君子要少說虛話,多干實事。
3、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譯文:質(zhì)樸勝過了文飾就會粗野,文飾勝過了質(zhì)樸就會虛浮,質(zhì)樸和文飾比例恰當(dāng),然后才可以成為君子。
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譯文:士不可不志向遠大,意志堅強,因為他肩負(fù)重任,路途遙遠。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譯文: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給別人。
6、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譯文:復(fù)習(xí)舊的知識,能夠從中有新的體會或發(fā)現(xiàn)。這樣,就可以做老師了。
7、有顏回者好學(xué),不遷怒,不貳過。譯文:顏回這個人很好學(xué)。為人不遷怒他人,不重復(fù)犯(同樣的)錯。
8、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譯文:不要求快,不要貪求小利。求快反而達不到目的,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9、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譯文: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為別人做事,是否盡心、忠實?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誠?對老師所傳授的知識,是否認(rèn)真復(fù)習(xí)?
10、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譯文:一個人沒有長遠的考慮,一定會有近在眼前的憂患。
11、言必信,行必果。譯文:說話一定要講信用,做事一定要果斷。
12、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譯文:見到賢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看齊,見到不賢能的人就要(以他為反面教材)做自省。
13、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譯文:做事勤敏,又好學(xué),不以問及下于他的人為恥。
14、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譯文:君子心胸寬廣,小人經(jīng)常憂愁。
15、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譯文:學(xué)習(xí)而不思考,人會被知識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學(xué)習(xí),則會因為疑惑而更加危險。
1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譯文:孔子在河邊說:時間就像這流水一樣,不分日夜的流淌。
17、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譯文:那些有志向、有仁德的人,沒有為了謀求生存而損害仁德的,只有獻出自己的生命來成就仁德的。
18、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譯文:切要以忠信為本,不要結(jié)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錯誤不要怕改正。
19、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譯文: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有三種。結(jié)交正直的朋友,誠信的朋友,知識廣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結(jié)交諂媚逢迎的人,結(jié)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誹謗人的人,結(jié)交善于花言巧語的人,是有害的。
20、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譯文:軍隊可以被奪去主帥,男子漢卻不可被奪去志氣。
21、當(dāng)仁,不讓于師。譯文:原指以仁為任,無所謙讓。后指遇到應(yīng)該做的事就積極主動去做,不推讓。
22、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譯文:學(xué)習(xí)而又時常的復(fù)習(xí),難道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23、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譯文:有知識不會疑惑有仁義不會擔(dān)憂有勇氣不會恐懼。
24、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譯文:不必?fù)?dān)心財富不多,只需擔(dān)心財富不均;不必?fù)?dān)心人民太少,只需擔(dān)心不安定。
2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譯文:君子講求和諧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講求協(xié)調(diào)。
26、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譯文:君子坦蕩而不驕狂,小人驕狂而不坦蕩。
27、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xué)也已矣。譯文:每天能學(xué)到一些自己沒有的知識,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識,這樣就可以說是好學(xué)的了。
2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譯文: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鋒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準(zhǔn)備工作非常重要。
2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譯文:不擔(dān)心人們不知道自己,只擔(dān)心自己不知道別人。
3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譯文:知道的就說知道,不知道就承認(rèn)不知道,這才是真正的明智。
31、志在道,依德,依仁,游于藝。
32、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33、圣則吾不能,我學(xué)不厭而教不倦也。
34、學(xué)如不及,猶恐失之。
35、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36、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37、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38、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39、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
4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41、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xué)也。
42、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43、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44、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
45、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46、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xué)也矣。
47、不學(xué)詩,無以言。
48、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
49、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yī)。
50、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
51、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52、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53、道聽而涂說,德之棄也。
54、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5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56、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5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58、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59、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
6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1、知者樂水,仁者樂山。
62、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
63、人在解決生活溫飽問題后,再去追求禮樂文明是不難做到的;
64、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65、未知生,焉知死?
66、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67、近者悅,遠者來。
68、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69、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70、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71、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72、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73、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74、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75、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76、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77、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洳簧普叨闹?/p>
78、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79、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8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81、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82、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83、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84、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胡?
85、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86、朽木不可雕也。
8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88、吾未見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89、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90、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91、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92、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93、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94、巧言令色,鮮亦仁!
95、子不語:怪,力,亂,神。
96、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
97、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98、食不語,寢不言。
99、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100、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101、朝聞道,夕死可矣。
102、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103、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104、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105、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10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107、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108、德不孤,必有鄰。
109、有顏回者好學(xué),不遷怒,不貳過。
110、寢不尸,居不容。
111、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112、未知生,焉知死?
113、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114、君子周急不繼富。
115、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116、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11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18、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119、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20、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
121、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xué)也已。
12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23、《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124、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25、篤信好學(xué),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也,恥也。
126、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127、圣則吾不能,我學(xué)不厭而教不倦也.
128、學(xué)如不及,猶恐失之.
129、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130、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131、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
13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33、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xué)也.
134、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135、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136、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37、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xué)也矣.
138、不學(xué)詩,無以言.
139、有教無類.
140、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
141、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142、圣則吾不能,我學(xué)不厭而教不倦也。
143、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14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145、學(xué)如不及,猶恐失之。
146、不學(xué)詩,無以言。
147、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148、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149、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xué)也。
150、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xué)也矣。
151、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52、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
153、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孟軻
154、人若無志,與禽獸同類。——孟軻《孟子》
155、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孟子
156、吾善養(yǎng)浩然之氣。——孟子
157、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孟子
158、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曠安宅而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
159、志士不忘在溝壑,勇士不忘在其元。——孟軻
160、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盡心上》
161、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孟子》
162、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
163、盡心知性,盡性知天。——孟子
164、告子下人人皆可以為堯舜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5月5日名言)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孟子《孟子》
165、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謂也。——孟子《離婁上》
166、不以文章害辭,不以辭害志——孟子
167、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孟子
168、志帥氣,氣帥體——孟子
169、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孟子《孟子告天下》
170、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為方圓——孟子
171、诐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孟軻
172、君子可欺之以方,難罔以非其道。——孟子《校人烹魚》
173、滕文公上: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義也。有恒產(chǎn)者有恒心,無恒產(chǎn)者無恒心設(shè)為庠序?qū)W校以教之:庠者,養(yǎng)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xué)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人倫明于上,小民親于下。有王者起,必來取法,是為王者師也。《詩》云‘周雖舊邦,其命惟新’,文王之謂也。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國。——孟子《孟子》
174、人不可以無恥。——孟子
175、天下之本,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
176、"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發(fā);發(fā)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孟子"
177、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孟子
178、"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孟子"
179、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孟子
180、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孟軻
181、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孟軻
182、仁者如射,射者正已而后發(fā)——孟子
183、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孟子《孟子》
184、"偏頗的言辭,我能知道它的片面;過度的言辭,我能知道它的缺陷;邪僻的言辭,我能知道他的偏差;閃躲的言辭,我能知道它的困境。——"孟子《孟子》
185、同情他人的心,是仁的開端;羞惡的心,是義的開端;恭敬的心,是禮的開端;辨別是非的心,是智的開端。——孟子《孟子》
186、志,氣之帥也——孟子
187、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
188、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者無敵。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權(quán),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jǐn)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fù)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孟子》
189、順天者存,逆天者亡。——孟軻
190、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孟軻
191、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
192、君主視臣子為手足,臣子就會視君王為腹心;君主視臣子為狗馬,臣子就會視君主為常人;君主視臣子為泥土草芥,臣子就會視君主為仇敵。所以說,君主仁,則無人不仁;君主義,則無人不義。——孟子《孟子》
193、"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孟子》
194、父子有親,君臣有交,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
195、育才造士,為國之本——孟子
196、公孫丑上:昔者曾子謂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嘗聞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孟子》
197、離婁下孟子曰:“原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后進,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爾。茍為無本,七八月之閑雨集,溝澮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孟子曰:“非禮之禮,非義之義,大人弗為。”孟子曰:“人之所以異于禽于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孟子》
19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199、君子不以其所以養(yǎng)人者害人。——孟子
200、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孟軻《孟子》
201、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中,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孟子
202、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軻
203、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孟子《孟子》
204、夫志,氣之帥也。——孟軻
205、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孟子
206、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之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之視君如國人。君之視人如草芥,則臣之視君如寇仇——孟子《孟子·離婁篇下》
207、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
208、無側(cè)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僻讓之心,非人也。——孟軻
209、寶珠玉者,殃必及身——孟子
210、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
21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21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213、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214、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子罕》
215、子曰:“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論語·公冶長》
216、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子罕》
21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wèi)靈公》
21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219、子曰:“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論語·雍也》
220、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xué)而》
221、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
222、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22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
22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粨衿渖普叨鴱闹洳簧普叨闹!薄墩撜Z·述而》
225、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論語·雍也》
22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論語·憲問》
227、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
22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子罕》
22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論語·學(xué)而》
230、子曰:“當(dāng)仁,不讓于師。”——《論語·衛(wèi)靈公》
231、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wèi)靈公》
232、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
233、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論語·里仁》
234、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衛(wèi)靈公》
23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出自《論語·子路》
236、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論語·述而》
237、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顏淵》
238、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
239、子曰:“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論語·述而》
24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
241、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
24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243、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學(xué)而》
244、子曰:“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論語·為政》
245、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衛(wèi)靈公》
246、子曰:“有教無類。”——《論語·衛(wèi)靈公》
247、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
248、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
249、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250、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251、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252、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253、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254、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255、唯仁者能大好人,能惡人。
256、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57、巧言令色,鮮矣仁。——《論語.學(xué)而》
258、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259、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260、君子不器。——《論語.為政》
261、吾日三省吾身。——《論語.學(xué)而》
26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
263、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26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65、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266、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論語.里仁》
267、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論語.里仁》
26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269、德不孤,必有鄰。——《論語.里仁》
270、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衛(wèi)靈公》
271、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論語.述而》
272、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jǐn)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xué)文。
273、古之學(xué)者為己,今之學(xué)者為人。——《論語.憲問》
274、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子罕》
275、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論語.衛(wèi)靈公》
276、德不孤,必有鄰。
277、不遷怒,不貳過。——《論語.雍也》
278、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279、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
280、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
281、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28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83、孔子曰,誠實守信,崇德也一,寬厚就能得到眾人擁護,小車無軏。
284、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誠不以富,亦只以異。
285、說話真誠守信,就用來學(xué)習(xí)文化典籍,做事厚道謹(jǐn)慎。孔子說,愛護臣下,就能提高道德,同守信用的人交友。
286、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287、信近于義,言可復(fù)也。恭近于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288、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89、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290、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291、學(xué)如不及,猶恐失之。
292、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293、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
29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朽木不可雕也。
295、居處恭,執(zhí)事敬,與人忠。
296、不遷怒,不二過。
297、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xué)也。
298、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299、子曰:"君子義以為質(zhì),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300、弗學(xué)何以行?弗思何以得?
301、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
302、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303、君子博學(xué)于文,約之于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304、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305、禮者,敬人也。
306、君子有諸已,而后求諸人。
307、不如鄉(xiāng)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308、父母,唯其疾之憂。
309、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wù)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310、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以為孝乎。
31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則以喜,一則以憂。
312、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313、孝就是不要違背禮。
314、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315、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jǐn)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xué)文。
316、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
317、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318、子曰:“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319、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xué)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320、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xué)也已。”
321、子曰:“君子不器。”
322、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從之。”
323、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24、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325、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326、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
327、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328、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329、子曰:“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330、子曰:“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331、子謂子賤,“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
332、子謂子產(chǎn),“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yǎng)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333、子華使于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庾。”冉子與之
334、粟五秉。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原思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子曰:“毋!以與爾鄰里鄉(xiāng)黨乎!”
335、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336、子曰:“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337、子曰:“君子博學(xué)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338、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恒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恒矣。”
339、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于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茍有過,人必知之。”
340、子曰:“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341、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342、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于親,則-民興于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343、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344、大宰問于子貢曰:“夫子圣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圣,又多能也。”子聞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牢曰:“子云,‘吾不試,故藝’。”
345、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346、子曰:“先進于禮樂,野人也;后進于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
347、子曰:“論篤是與,君子者乎?色莊者乎?”
348、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爾何如?”對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赤!爾何如?”對曰:“非曰能之,愿學(xué)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愿為小相焉。”“點!爾
349、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內(nèi)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350、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351、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352、棘子成曰:“君子質(zhì)而已矣,何以文為?”子貢曰:“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文猶質(zhì)也,質(zhì)猶文也。虎豹之(革享),猶犬羊之(革享)。”
353、子曰:“君子博學(xué)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354、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355、季康子問政于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fēng),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fēng),必偃。”
356、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357、子路曰:“衛(wèi)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358、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59、子曰:“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
360、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361、南宮適問于孔子曰:“羿善射,S蕩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宮適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362、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363、子曰:“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364、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365、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366、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
367、自道也。”
368、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369、衛(wèi)靈公問陳于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xué)也。”明日遂行。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370、子曰:“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371、子曰:“君子義以為質(zhì),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372、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373、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374、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375、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376、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377、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xué)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378、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379、子曰:“君子貞而不諒。”
380、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于邦內(nèi)。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nèi)也。”
381、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382、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383、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384、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385、陳亢問于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xué)詩乎?’對曰:‘未也。’‘不學(xué)詩,無以言。’鯉退而學(xué)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xué)禮乎?’對曰:‘未也。’‘不學(xué)禮,無以立。’鯉退而學(xué)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386、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xué)道則愛人,小人學(xué)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
387、佛Z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聞諸夫子曰:‘親于其身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Z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388、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鉆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于其父母乎?”
389、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390、子貢曰:“君子亦有惡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曰:“賜也亦有惡乎?”“惡徼以為知者,惡不孫以為勇者,惡訐以為直者。”
391、子路從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莜。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蕓。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jié),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392、周公謂魯公曰:“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于一人。”
393、子夏之門人問交于子張。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394、子夏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
395、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xué)以致其道。”
396、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397、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己也;信而后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
398、子游曰:“子夏之門人小子,當(dāng)灑掃、應(yīng)對、進退,則可矣。抑末也,本之則無。如之何?”子夏聞之曰:“噫!言游過矣!君子之道,孰先傳焉?孰后倦焉?譬諸草木,區(qū)以別矣。君子之道,焉可誣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399、子貢曰:“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400、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401、陳子禽謂子貢曰:“子為恭也,仲尼豈賢于子乎?”子貢曰:“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動之斯和。其生也榮,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402、子張問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子張曰:“何謂惠而不費?”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張曰:“何謂四惡?”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403、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404、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405、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
406、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407、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408、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409、殷因與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孔子《論語》
410、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
411、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412、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曰:‘思無邪。”《論語》
413、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瑩衿渖普叨鴱闹洳簧普叨闹?/p>
414、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孔子《論語》
415、有顏回者好學(xué),不遷怒,不貳過。
416、小不忍,則亂大謀。
41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41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19、寢不尸,居不容。
420、天下之眾本在一人《論語》
421、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422、圣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孔子《論語》
423、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42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42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426、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
427、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428、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429、已矣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孔子《論語》
43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
431、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論語。憲問》
432、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433、默而識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34、君子博學(xué)與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孔子《論語》
435、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
436、子曰:古之學(xué)者為己,今之學(xué)者為人。
437、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438、子貢問曰:“鄉(xiāng)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xiāng)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xiāng)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論語.子路》
439、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440、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441、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442、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443、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
444、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fù)也。
445、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446、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胡?
447、古者言之不出,恥恭之不逮也。——孔子《論語》
448、能夠托六尺之孤,能夠寄百里之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
449、詩三百,一言以敝之,思無邪。《論語》
450、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451、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452、篤信好學(xué),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也,恥也。
453、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孔子《論語》
454、放于利而行,多怨。——孔子《論語》
455、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456、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457、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xué)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458、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459、子曰:以不教民戰(zhàn),是謂棄之。——《論語.子路》
460、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論語.子路》
【論語名句】相關(guān)文章:
《論語》經(jīng)典名句07-21
經(jīng)典論語名句11-13
論語名句及翻譯10-01
論語名言名句11-03
《論語》名句及譯文02-10
經(jīng)典論語名句(精選200句)12-13
論語名句(精選30句)09-28
論語經(jīng)典名句15篇10-20
論語經(jīng)典名句(精選300句)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