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漢字的故事日記
引導(dǎo)語:漢字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之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關(guān)于我與漢字的故事日記范文,歡迎閱讀!
我與漢字的故事日記一
漢字,我想大家并不陌生,它是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的藝術(shù)瑰寶。每個人的生活都離不開漢字,我和漢字之間就發(fā)生過一件讓人哭笑不得的故事。
一次元宵節(jié),社區(qū)發(fā)了三張邀請單給外婆,是邀請居民去社區(qū)吃愛心湯圓。面對我這只“小饞貓”,外婆只好領(lǐng)著我一起去吃湯圓。那時候,我才五六歲,剛與漢字交朋友,認識了幾個簡單的字,對于年幼的我來說心里感到特別驕傲。于是我便拿著邀請單認真地讀了起來:“上‘牛’,八點到十點;下‘牛’,十四點到十六點……”為了讓外婆和周圍的人看出我認識字了,我又故意大聲而自豪地讀了一遍,沒想到這一讀,竟然鬧出了一個大笑話。“哈哈哈哈,上‘牛’下‘牛’!”大家模仿著我的聲音和口氣,哈哈大笑起來,笑得上氣不接下氣。我有些莫名其妙,心想:不是對的嗎?上‘牛’下‘牛’呀!一點兒也沒錯啊!看著大人們哈哈大笑的樣子,我更是十分困惑,這張紙上就是這樣寫的呀!我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我好奇地抬起了頭,問外婆:“外婆,他們?yōu)槭裁葱Π。课也皇悄顚α寺铮 蓖馄怕犃恕皳溥辍币宦曈中α似饋恚斑@個字念‘午’,不是‘牛’!”“啊?!”我頓時恍然大悟,害羞地撓了撓頭,臉紅到了耳根。看著周圍的大人們笑成這樣,我真是恨不得找個地洞鉆進去…… 吃完湯圓回到家里,我大聲嚷嚷道:“下‘牛’有動畫片,我要看!”突然我想起這個字念“午”,又急忙糾正了過來。但是,上“牛”下“牛”已經(jīng)成了我家的笑料,媽媽知道了也常“宣傳”我的丑事,我真是哭笑不得,心里暗暗發(fā)誓以后再也不能犯這種錯誤了。
漢字可真是奇妙,許多字長得很像,讀音、意思卻大有不同,這使我更加敬佩古代創(chuàng)造漢字的人了。我們一定要學(xué)好漢字,千萬不能讀錯音,寫錯字哦!
我與漢字的故事日記二
記得小時候——幼兒園的時候,有一天,爸爸不知道從哪兒拿來了盒識字光盤,上面寫著“洪恩幼兒教育”的字樣,讓我在飯前聽。每當(dāng)爸爸在廚房里做飯,我坐在客廳里邊玩邊看或者聽識字光盤上內(nèi)容。一打開電視,上面便顯示出一個個漢字,它們有的.內(nèi)部緊湊,外部放松;有的方方正正,毫不放松;有的外形奇特,實質(zhì)普通……電視上跳躍的畫面,一幅幅的圖,讓我明白了漢字并不是毫無生氣、枯燥無味的。
學(xué)到一定的程度時,爸爸就在墻上貼上自己打印出來的一個個漢字紙片,然后讓我認。那時的我,對漢字充滿了好奇,自然十分努力。所以我很快把光盤看完了,但在認生字卡片晨,卻鬧出了不少的笑話。因為我在認詞語時,爸爸總會讓我讀上一遍再認,于是,對于我不認識的字,我總是勉強把它記住。有一次,爸爸讓我認“學(xué)習(xí)”,我不認識“學(xué)”字,只記得“習(xí)”字前是“學(xué)”字,所以當(dāng)爸爸把“溫習(xí)”二字拿出來讓我認時,我不認得“溫”字,就想當(dāng)然地認為“習(xí)”字前一定是“學(xué)”,所以就把它念成了“學(xué)習(xí)”。為此,爸爸媽媽總笑話我扎辮子的都是媽媽。
后來,經(jīng)過我的努力,到幼兒園結(jié)束時,我終于認會了很多漢字,基本上能自己看書了。我便想方設(shè)法地去認字。每次出去散步,我總在那兒一蹦一跳地,你可別奇怪,我在地上那些地下管道蓋上的字呢。現(xiàn)以,我已經(jīng)可以讀十余萬字的小說了。
雖然現(xiàn)在光盤已經(jīng)不在了,但學(xué)習(xí)漢字的決心依然在我的心中。
【我與漢字的故事日記】相關(guān)文章:
我和漢字的故事小學(xué)作文(6篇)03-22
我和漢字的故事小學(xué)作文6篇03-22
我與春節(jié)的故事作文04-12
我與漢語拼音的故事07-08
我愛漢字1500字04-06
耳光--我與差生的故事(教師隨筆)12-06
我與動物的故事范文八篇05-21
我與朋友的故事作文600字03-03
我與朋友的故事作文4篇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