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清秋印記散文
不知道時間為什么過的如此之快,“白駒過隙”也許是最恰切的描述了。
片片秋葉片片凋零,凌亂了思緒,紛擾了心情,這幾天一直都是霧霾天氣,給出行帶來很大的不便,國慶節(jié)宅在家里是最好的選擇。
終究是抵不住誘惑的,大自然的多姿多彩怎么允許蝸居在一室之中呢?
如果說中國大地是一塊調(diào)色盤,那么只有大自然是最佳的調(diào)色師:央視新聞記者在云南東川紅土高原、遼寧本溪大石湖、內(nèi)蒙古西部額濟(jì)納胡楊林、黑龍江農(nóng)墾建三江、四川九寨溝、新疆阿勒泰和西藏納木錯等地設(shè)立直播點,利用多種拍攝手段,通過直播鏡頭展示了國慶期間祖國大地的壯美秋色。看到那一幕幕在虛擬演播室加工完成的畫面,不禁深深思考,何為祖國的顏色?赤橙黃綠青藍(lán)紫,彩色的秋天才無愧于祖國。
秋已深,天已涼,颯颯西風(fēng)送來陣陣涼爽,在導(dǎo)航的導(dǎo)引下,我們的目標(biāo)就是五馬山了。五馬山為贊皇歷史名山,相傳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和州防御使馬擴(kuò)擁戴宋徽宗子信王榛,在此筑寨抗金,兩河響應(yīng)。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大名總管彭義斌與史天澤率領(lǐng)的蒙古軍大戰(zhàn)于此,并以身殉節(jié),山上因有五馬石而得名。而五匹石馬的傳說更有意思,傳說山上有五匹石馬,夜間變成真馬下山吃草。后來石馬被人識破,一匹馬的馬頭墮落,因而五匹馬化為石馬,此山得名為“五馬山”。半個小時的車程,我們順利抵達(dá)山腳,我兒子是個分分秒秒會利用的孩子,上車就睡覺,到目的地就醒,屢試不爽。三百多米的山不算高,但是比較陡峭,汽車是爬不上山坡的,只能停在山腳下。“到了啊!媽媽。”兒子睜開惺忪的睡眼,環(huán)顧四周。
其實這里的景色并不怎么樣。周圍的山體被人為破壞的很是嚴(yán)重,多半都是裸露的山石,而山體也多半為紅色頁巖。山上的植物多為皂角樹,葉片很小顏色依然是墨綠色,皂角卻是一串串或綠或紅綴于枝頭隨風(fēng)搖擺,樹葉子“沙沙”在竊竊私語。山腳下一叢牽牛花開的很是熱鬧,玫紅的花瓣在綻放,黃色花蕊周圍卻是魚白色。陰霾天氣之中,目力所及范圍極小,然山腳下或紅或青的屋頂卻是層次分明歷歷在目了!一路往上走,一路看到諸多廟宇,什么神都有:八仙、三清、財神、文曲星、路神、月老、送子觀音,好像我知道的不知道的各路神仙這里全都有。因為這里每年農(nóng)歷三月、十月才有一些活動,所以現(xiàn)在一律鐵將軍把門,但是鍋灶的痕跡卻是那么明顯,柴煙熏黑的一塊塊石頭,足以說明彼時香火的旺盛。
很快我們到達(dá)五匹石馬的位置。石馬頭北尾南坐落,五匹石馬大小不一,最西邊那匹最大,都有真馬大小,材質(zhì)卻是青石,很是詫異,不是出自此山的石馬是如何運到此地。顧不得多想,我們一家還是被它們吸引住了。
“爸爸,怎么會有五匹馬?”
“他們是一家人!”
“那一匹馬怎么沒有頭!”
還真是中間那匹沒有馬頭。仔細(xì)觀察五匹石馬,也不像本地那種威武高大的馬,頗有蒙古馬的韻味。看來歷史和傳說都是有些道理的。馬匹之上,鞍鞬、轡頭、韁繩一應(yīng)俱全,馬身被撫摸的黝黑發(fā)亮。還有一家人也在此處游覽,不大的空間霎時熱鬧了許多,許是山上許久沒有游客的原因吧,許多蚊子在飛舞,撞頭撞臉,不敢長時間逗留,匆匆下山。
抬頭看天,灰蒙蒙一片,太陽卻是黃亮色的。才兩點多鐘,回家有點兒早。于是我們就在直奔槐河大橋了。
槐河古代稱泜水,為北泜水。南泜水在臨城,現(xiàn)在稱泜河。泜水之所以引起關(guān)注,是因為此地十分古老。最早見于《山海經(jīng)》。“契居蕃”(《世本》)記載“昭明居于砥石遷于商”,牽涉先商諸王的棲息地的討論。這里在東韓臺村西南位置,而韓臺就是和韓信有關(guān)了。出自于《全唐詩》卷647-143,唐代胡曾所做七絕《詠史詩·泜水》為證:韓信經(jīng)營按鏌铘,臨戎叱咤有誰加。猶疑轉(zhuǎn)戰(zhàn)逢勍敵,更向軍中問左車。
另有清代鄭板橋作品《泜水》為證:泜水清且淺,沙礫明可數(shù)。漾漾浮輕波,悠悠江遠(yuǎn)浦。千山倒空青,亂石兀崖堵。我來恣游泳,浩歌懷往古。逼側(cè)井隆道,卒列不能伍。背水造奇謀,赤幟立趙土。韓信購左車,張耳陋肺腑。何不赦陳余,與之歸漢主?
此詩錄自1962年中華書局《鄭板橋集》。
滾滾槐水,至今奔流不息,“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泜水不復(fù)清且淺,沙礫不再明可數(shù),板橋有知的話亦會嘆息,眼前是一河黑水,還散發(fā)著一股腐臭的味道。水底油油的水草只有輪廓,水面上偶爾有幾條翻著白肚皮的死魚,招來成群的喜鵲,喜鵲不怕人,很是肥碩,毛羽都閃爍著光澤。
孩子們喜歡河岸兩邊的細(xì)沙,很是細(xì)碎很是潔凈。卵石布滿河灘,因為水位下降,只在中央有奔流不息的河水。耳聽到的是“嘩嘩”的水流聲,眼見到的還是泛著白沫的渾濁的水。沒有想到我們在這里竟然逗留了三個小時。
期間還有一個小伙子在這里撒網(wǎng)捕魚。墜滿鉛墜兒的黃色漁網(wǎng)拋出去收回來,所得多是淤泥,不知道第幾網(wǎng)了,他竟然撈上來了一條中指粗細(xì)長短的小鯉魚,送給了我們,以后不知道他有沒有再撈上來,只是走的時候還看到他在撒網(wǎng)捕魚。
太陽快落山了,如一個巨大的紅丹懸掛于灰沉沉的天空中。已經(jīng)播種的土地綿軟厚實,一塊塊黃褐色的地毯鋪就在眼下腳底,那么多人工所做的溝渠,需要多少農(nóng)民的付出?
廣袤無垠的大地,厚重深沉的歷史,不禁想到漫漫歷史長河中:人,是多么渺小!一沙一世界,一樹一菩提。只有放任于山川草木之間,才會傲瀟于江河湖泊,才可以感悟歷史的厚重,才會品味到歲月的滄桑。沒事的話出去走走,心境就會不一樣。
【清秋印記散文】相關(guān)文章:
獨舞清秋經(jīng)典散文06-09
夢在清秋散文05-19
夢鎖清秋散文06-20
清秋碎語散文06-19
思緒染清秋散文06-30
清秋鎖鄉(xiāng)愁散文10-11
與文友會清秋散文05-02
葉舞清秋散文04-29
有關(guān)清秋的散文隨筆06-07
清秋于冬慢步行散文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