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外桐塢青山靜散文
穿過留泗路立交橋的橋洞,便站在了外桐塢村的村口。
村口立著一棵高大的梧桐樹,枝葉茂密,在風中輕搖著枝葉。梧桐樹后便是村莊,可見鱗次櫛比的屋頂檐角。村子三面環(huán)山,滿山坡是郁郁蔥蔥的茶林。山脈起伏連綿,與云天之間描繪出美妙的天際線。
村子的東邊,大多是兩到三層的別墅房。這些別墅房,和一般的新農村民居房有很大的不同。現在新建的農村民居房幾乎都有著一樣的結構外形:琉璃瓦的坡屋頂,瓷磚貼面的外墻,從樓上到院子的大樓梯帶著閃亮的金屬欄桿......一排排整齊地排列著,毫無個性。而外桐塢村的民居房改造,則采用了與中國美院的藝術大師們合作的方式,在保留原有房屋結構風格的基礎上,由大師們根據房屋特點做藝術的加工與點綴,賦予每一幢房屋獨一無二的特色。正是由于這種新的建設思路,才有了一個茶村景觀與藝術相融合的與眾不同的風情小鎮(zhèn)。
走在村路上,處處都能感受到藝術的氣息。這家的白墻上繪制著一幅山水畫,在墻內探出的竹枝掩映下意境悠遠。那家的庭院圍著白漆柵欄,柵欄間一盆盆的黃菊白菊開得正爛漫。這家的院墻用了橫條豎紋的青磚裝飾,紅褐色的爬山虎爬滿墻壁,只留了窄窄的一米寬的墻門。那家的房屋墻面貼滿竹條,仿佛這房子是用竹編出來的。這家門前的院子里鋪著一片片的碎紅瓦片,細碎的紋理仿佛一層層的波浪,極其別致。那家的大門做成明清風格的石庫門,青磚白墻里探出的芭蕉葉在搖曳......連村子里的水塘邊,也擺上了幾處假山石幾叢美人蕉一座小木橋,若非看到水邊石階上蹲著洗衣的農婦,真讓人想不起來這是在農村的村莊里。
這些房屋不只是外部裝飾有著藝術的'美感,房屋里才是真正的藝術空間。這些民居大部分的底樓都租給了藝術大師們做工作室,甚至還有幾座知名的藝術館、展覽館。這些工作室、藝術館、展覽館,都是免費開放的,陳列著大師們的書畫、陶瓷品等藝術品。濃濃的藝術氣息吸引了眾多愛好藝術的游客,而受益最大的是村里的孩子們,在家附近便能感受到藝術的熏陶。
村子的西邊,很好地保留著江南古村落的傳統(tǒng)風格。由于外桐塢村地理位置在杭州的西郊山里,幾乎未受亂世戰(zhàn)火的影響,古民居、老祠堂依然保留得比較完整。老祠堂是一座兩層飛檐的紅磚樓,有著精美的雕欄花窗,是明清的建筑風格。聚賢堂是村里的古私塾,墻上掛著孔子像,堂內一排排整齊的書桌。當然,現在這里也只是村民們的文化活動場所,兩邊墻上掛著村民書畫比賽的作品。村里還有一個傳統(tǒng)手工年糕制作的年糕坊,可以參觀到一系列的制作過程,親自動手打打年糕,也可以坐下來品嘗一碗美味的年糕。在古色古香的祠堂里,一群孩子正在跟著老師學做泥塑,他們的活潑靈動,給村莊古韻中添加了活力生機。
這么一座偏遠的小村落,竟然和兩位名人有著關聯(lián)。一位是一千多年前的詩仙李白。傳說李白游歷經過外桐塢村,被這里的美景所吸引,寫下了贊美的詩句:“朝涉外桐塢,暫與俗人疏。村莊佳景色,畫茶閑情抒”。另一位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朱德。朱德曾經四次到外桐塢考察生活。村里有朱德紀念堂,陳列著與朱德有關的物品。朱德紀念堂,是當初朱德居住過的院落改建的,里面陳列著許多珍貴的歷史資料和物件,再現了當年的生活場景。天井里蘭園仍保留著,一盆盆朱德最喜歡的蘭花間,是蒼苔滿地。
在香樟樹的綠蔭覆蓋下行至后山。半山腰的茶林里,立著一座“元帥亭”,據說是為了紀念朱德所建。從村子到山頂有游步道蜿蜒在茶林里,三五成群的健步者行走在山間,他們的嬉鬧聲散在風里,飄忽而去。茶林青青,空氣清新。有些茶樹開了花,白瓣黃蕊的花朵,點綴在綠葉叢中,零落在茶垅泥上,有著清幽的美妙。藝術館的大師們,若有所思地看著茶田里勞作的村民......
站在“元帥亭”里,可以俯瞰整個村莊。外桐塢村仿佛嬰兒般懷抱在山窩里。雖然有不少的游人行走在村里,村子里卻并不喧囂繁雜。因為,只有安靜地行走其間,才能好好感受到這村莊的魅力。東邊的房屋帶著時尚帶著藝術的韻味,西邊的房屋帶著歷史帶著古樸的厚重。幸好村莊的改造者們,沒有用千篇一律的城市化來淹沒村落的文化,而是為傳統(tǒng)文化賦予新的內涵,打造了一個東方的“楓丹白露”。
【畫外桐塢青山靜散文】相關文章:
《靜》閱讀答案06-22
《動與靜》說課稿07-22
動與靜說課稿09-29
青山不老教學反思06-23
關于《青山不老》說課稿09-29
美麗的青山湖小學作文09-05
青山如此美麗小學作文09-12
《談靜》閱讀答案07-25
青山不老教學反思范文07-14
青山不老優(yōu)秀教學設計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