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設計方案集合7篇
為有力保證事情或工作開展的水平質(zhì)量,預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書面計劃,是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設計方案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設計方案 篇1
設計意圖:
我班正在進行《春天悄悄話》的主題活動,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知識鋪墊,幼兒對春天的特征已有一定的了解。但如何讓幼兒更好地感受大自然因為季節(jié)的變化,而呈現(xiàn)出不同的美麗景象呢?如何更好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發(fā)他們的好奇心呢?基于上述兩點原因,我設計了本次語言活動《三只小兔》。
活動目標:
1.幼兒從故事中了解一年有四個季節(jié)。
2.幼兒從看看、說說、玩玩中感受四季的鮮明特征。
3.幼兒在游戲中鞏固知識,并體驗到戰(zhàn)勝大灰狼的快樂。
活動準備:
春夏秋冬四幅圖畫、字卡、手偶(小兔、大灰狼)、音樂《春天》、《郊游》,綠色、彩色、黃色、白色衣服各一。
活動過程:
隨音樂《春天》入場
一、手偶導入
師:咦!誰出來玩了?
(出示手偶三只小兔)
師:嘍!是三只小兔。
師:(清唱)蝴蝶姑娘飛來了,蜜蜂嗡嗡叫,三只小兔一跳一跳又一跳,哈哈!它們玩得真開心。
師:糟糕,誰來了?(出示手偶大灰狼)
師:大灰狼想干嗎?
(故事語言:大灰狼看見小兔饞得直流口水,他說“我要把小兔全吃掉”)
師:三只小兔該怎么辦?
(引導幼兒遇見危險知道躲藏)
師:小兔快點躲起來。
二、故事講述
1、(出示春天的圖畫)
師:小兔躲哪兒?這幅畫里你看到了什么顏色?在哪些地方看見的?你知道這是什么季節(jié)嗎?
師:春天,山坡綠了,樹葉綠了,小兔穿了什么顏色的衣服?
師:大灰狼找到了小兔嗎?
師:為什么?
(引導幼兒說出小兔衣服的顏色和春天景物的顏色是一樣的)
師:春天,山坡綠了,樹葉綠了,三只小兔穿上了綠衣服。大灰狼找不到小兔……。(教師用故事中的語言進行小結(jié)出示春天的字卡。)
師:給聰明的小兔鼓掌!
2、師:蜻蜓姑娘飛來了,青蛙呱呱叫,三只小兔一跳一跳又一跳,哈哈!它們又出來玩了。(清唱)
師:糟糕,誰又出來了?
師:大灰狼想干嗎?
師:小兔該怎么辦?
師:快,小兔躲起來。
(出示夏天的圖畫)
師:小兔躲哪了?這幅圖里有什么?什么顏色?
師:對,有紅色、綠色、藍色、黃色,這么多顏色,我們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彩色
師:到處開滿了彩色的花,這是什么季節(jié)呢?
師:夏天,山坡上開滿了彩色的花,樹上開滿了彩色的花,小兔穿上什么顏色的衣服?
師:大灰狼為什么找不到三只小兔?
師:夏天,山坡上開滿了花,樹上開滿了花,三只小兔穿上了花衣服,大灰狼找不到小兔。
師:給聰明的小兔鼓掌!
3、(出示秋天的圖畫)
師:小朋友,你知道這是什么季節(jié)嗎?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師:這幅圖里你看見了什么顏色?從哪些地方看見的?
師:山坡上的草變黃了,樹上的果實變黃了,樹葉變黃了從樹上落了下來,這是什么季節(jié)呢?
師:秋天到了,三只小兔一跳一跳,又一跳,哈哈!它們又出來玩了。
師:大灰狼又想吃小兔了。
師:小兔應該躲哪?它穿了什么顏色的衣服?(引導幼兒根據(jù)小兔衣服上的顏色來躲藏)
師:請小朋友幫它躲起來。
師:大灰狼找得到小兔嗎?
師:為什么大灰狼找不到小兔?
師:秋天,山坡上的草變成了黃色,樹上的果實變成了黃色,三只小兔穿上的黃衣服,大灰狼找不到小兔。
4、師:咦!這是什么季節(jié)呀?
師:你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
師:冬天,下了大雪,山坡和森林一片白茫茫。
師:這么冷的天,小兔會出來玩嗎?
師:小兔天天鍛煉身體好。
師:糟糕,大灰狼又想吃小兔了。
師:又請小朋友幫小兔躲起來。
師:大灰狼找得到小兔嗎?
師:它為什么找不到小兔?
師:冬天,下了大雪,山坡和森林一片白茫茫,三只小兔穿上了白棉衣,大灰狼找不到小兔。
3、教師小結(jié):
師:找呀找,找呀找,大灰狼找到了三只小兔嗎?
師: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大灰狼總也找不到小兔。
(用故事中的最后一段語言進行小結(jié))
我們一起來聽聽這個故事《三只小兔》。
4、問答游戲
師:小兔子在春天穿了什么顏色的衣服?小兔子在夏天穿了什么顏色的衣服?小兔子在秋天穿了什么顏色的衣服?小兔子在冬天穿了什么顏色的衣服?
三、游戲體驗
教師在活動室四周放置綠色、彩色、金黃色、白色四件衣服,請小朋友扮演小兔,進行故事情景表演。
師:我們一起來玩小兔和大灰狼的游戲吧。
師:請小朋友當小兔出來玩,如果大灰狼出現(xiàn)了,小兔要趕緊。。。?躲在哪?
師:看,這里有綠色的衣服、彩色的花衣服、黃色的衣服、白色的衣服。
師:不同的季節(jié)要躲進不同顏色的衣服里,如果穿錯了衣服,大灰狼就會把你抓去狼堡喲!
開始游戲(旁白:春天到了,山坡變綠了,小兔子出來玩了,四個季節(jié)依次交替。放背景音樂《郊游》,)
四、活動放松
師:哈哈!我們用自己的機智勇敢戰(zhàn)勝了大灰狼,一起來慶祝吧!(讓幼兒隨著《春天》的音樂自由舞動。
設計方案 篇2
一、 什么是教學目標?它與《課程標準》、教學任務是一種什么關系? 教學目標是怎樣分類的?
二、 為什么說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fā)點和歸宿?當前在確定教學目標上還 存在哪些問題?
三、《課程標準》中提出的三維目標,其中關于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教學目標你是怎樣理解的?
目標是人類做事的內(nèi)在動因,目標越具體明確,做事的自覺性積極性越高,效率越高,反之越低。
什么是教學目標?所謂教學目標就是教學中師生所預期達到的學習結(jié)果和標準。
教學目標與教學任務有所不同。教學任務是以教師為主體是教師在教學中的主觀期望。教學目標是將教學任務進行量化的規(guī)定,可觀察、測量。教學任務僅限教師所用,而教學目標是師生共用的。
教學目標的分類:黨的教育方針
課程目標 總目標
單元教學目標
課時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2、過程與方法目標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教學目標的編制建議
1 教學編制目標存在的問題
(1)盲目性
許多教師平時注重對教材的鉆研,而忽略對《課標》的學習,它是教育工作的“小憲法”,它具有法律效力。而教材是《課標》的具體化,有些教師缺乏對《課標》的學習和掌握,把握不住教學的重、難點,導致教學偏離方向,如;不依據(jù)課標教材和學生實際而是根據(jù)自己興趣愛好,隨心所欲,自己知道的地方就夸夸其談,自己知道少的地方就講或不講,
(2)缺少獨立思考機械照搬
有些老師圖省事,不是通過自己勞動編制出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把教科書、教案上的設計目標照抄下來,比較籠統(tǒng)空乏。
(3)不確切
有的教師由于不能系統(tǒng)、全面的掌握教材,制定目標存在要求偏低或過高情況,偏低--對學生已掌握了的東西,還要反復講解,偏高--隨意拔高要求追求難度學生難以接受,沒有抓住重點。
(4)不全面
三維目標不能完整全面體現(xiàn)
如何做好編制教學目標工作
需要做以下四個層面的工作:
(1) 領會《課標》(指導方針)
(2) 弄懂吃透教材(加工材料)
(3) 了解分析學生(編制依據(jù))
(4) 掌握編制方法(操作技術)
學習領悟《課標》的方法和策略
(1) 精讀:通過通讀、精讀原文,作必要的圈點,重點地方應背記。
(2) 結(jié)合:以《課標》為出發(fā)點,到教材中找落腳點,融為一體。
(3) 提醒:一是在自己床頭常放一本《課標》,自然無意的翻著,一是在教案空頁上抄寫《課標》。
(4) 對比:與過去《大綱》進行對照,思考為什么這樣變化。
(5) 取經(jīng):向別人請教,向有經(jīng)驗教師請教,在報紙雜志聽講座看觀摩來學習。
3、教師在編寫教學目標時應掌握的要點:
教學目標包括單元教學目標與課時教學目標,課時教學目標是在單元教學目標基礎上編制出來的'。
(1)全面-----體現(xiàn)多元化------案例
在教學目標編制中,要注意幾個問題。
第一,三維目標是整體不能分開,雖然從編制上可以分開列舉,但實際在教學中是很難分開的,它是在教學同一過程中實現(xiàn)三個目標,而不是一個目標一個目標完成。尤其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要體現(xiàn)滲透。
第二,陳述的語言要體現(xiàn)“學”的結(jié)果,而不是教的任務,就是說教學目標應表述學生通過教學活動之后的知識技能,情感變化。
設計方案 篇3
活動背景:
時下我院各類社團生活豐富,社團人才輩出,其中不乏多才多藝的大學生,他們身懷才藝,富有激情,喜歡挑戰(zhàn)與嘗試。XX年度的校園社團藝術節(jié)就是來展示學子的健康活潑、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豐富學子的課余文化活動。
目前,學生社團工作已在學院受到高度重視,社團地位以及質(zhì)量也在逐漸提高,廣大學生也紛紛加入到各個社團之中,社團活動此起彼伏,社團文化節(jié)是學院社團的盛事,是社團展示的舞臺。由此,做好社團工作的宣傳,特別是社團文化節(jié)的宣傳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活動主題
魅力社團,炫動淄職
二、活動目的
展現(xiàn)學院社團風采及成果,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推動社團健康發(fā)展;發(fā)掘原創(chuàng)思維、展示社團文化;推進素質(zhì)教育,體現(xiàn)我院特色;弘揚我院的社團文化,繁榮校園文化。
宣傳學院社團工作及活動開展情況,讓更多人了解學院社團的相關情況,讓更多的人參與到社團工作和活動中來。擴大社團工作的知名度,提高社團的地位,以便豐富同學的課余生活。
三、活動地點:
初賽暫定于南區(qū)c411和c413,決賽將于南區(qū)報告廳舉行。
四、活動時間:
XX年4月22日-4月28日
初賽時間:XX年5月4日
總決賽時間:XX年5月13日
五、活動邀請嘉賓
院團委老師、各系團總支書記
院社聯(lián)負責人、各個社團負責人
各系(院)學生會主席
六、活動參與對象
淄博職業(yè)學院全體在校學生。
七、活動內(nèi)容
大賽計劃通過初賽選出前8名,網(wǎng)絡投票選出兩名,然后進行總決賽;本次大賽冠、亞、季軍將成為首屆淄博職業(yè)學院社團形象大使。
八、活動流程
㈠、前期策劃宣傳:(XX年4月22日- 4月23日)
4月22日,通過平臺通知到各個系(院)。
㈡、比賽流程:
比賽分為:報名、初賽、決賽三個階段
1、 :XX年4月22日-4月28日
報名形式:
社團將專門設計制作報名表,填寫姓名、性別、所在系,社團、一寸 照片及聯(lián)系電話(包括手機和qq)等信息。
報名截止之后,由大賽工作人員進行匯總分類,將各校區(qū)的人數(shù)理清晰,最后整理出一份報名者的總表,電子稿由大賽策劃部保存。
2、 初賽:XX年5月4日
比賽地點:南校區(qū)c411和c413(411作為等待地點,413作為比賽場地。)
比賽方式:分為自我介紹、才藝展示、現(xiàn)場問答三個環(huán)節(jié)。(自我介紹時間不得短于3分鐘;才藝表演時間不得超過3分鐘,表演形式不限),現(xiàn)場問答,由評委向選手提問有關社團及禮儀方面的問題。本環(huán)節(jié)旨在初步考察參賽選手們的綜合素質(zhì)(30)以及整體形象(40)。以語言表達能力(20)和形象氣質(zhì)(10)打分。將從所有的參賽選手中選拔出8名同學進入到下一輪比賽。
我們會在比賽期間開通網(wǎng)絡投票,供大家進行網(wǎng)絡投票,投票地址會在報名結(jié)束、初賽開始告知各個選手,將會選出兩名網(wǎng)絡人氣最高的同學,同時進入決賽。
最終,將有十名同學參加此次比賽的決賽。
3、決賽: XX年5月13日
⑴比賽地點:淄博職業(yè)學院南校區(qū)報告廳
⑵比賽方式:
分為形象展示、先聲奪人、才藝對對碰三個環(huán)節(jié)。
形象展示將以走秀的形式綜合展現(xiàn)選手們的精神面貌、臺風、肢體語言等(走秀的服裝自備),并作簡短的自我介紹。
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了解韓愈和“說”這種文體的特點。
2.掌握文中的字詞解釋,通假字的用法;正確翻譯并背誦課文。
3.體會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了解封建社會中人才被埋沒的可悲情況。
【教學重點】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體會本文托物寓意的寫法,理解伯樂和千里馬的寓意以及二者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文章表達的情感,體會本文簡練、含蓄的語言特點。
【教學步驟】
一、欣賞圖片并導入:
二、了解文體及作者:
明確:
說,古代的一種議論體裁,用以陳述作者對某些問題的看法。
本文是作者《雜說四首》中的第四首,“馬說”這個標題,是后來人加的,從字面上可以解作“談馬”或“論馬” 。
2. 作者: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現(xiàn)在河南孟州)人,唐代散文家、詩人,散文尤其著名,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倡導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自謂郡望(郡里的顯貴家族)昌黎,世稱韓昌黎,謚號“文”,又稱韓文公,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稱韓吏部。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王安石、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
三、課文閱讀及翻譯:
1.全班朗讀。讀準字音,讀出正確的句讀。
2.教師范讀。同學拿起筆將自己剛才沒有讀準的生字圈出。
3.同學根據(jù)教師的范讀正音并在課文上注音再讀。
4.指導翻譯:
1)在教師的指導下同學將文中重要的實詞、虛詞加上點。
2)討論:共同探討并在書本上注釋這些實詞和虛詞。
3)班級討論:師生共同討論解決疑難加點的字詞。
5. 試譯全文:
四、課文分析:
討論1:文中的千里馬、伯樂、說天下無馬的人各比喻什么?
“千里馬”: 寓指人才。
“伯樂”: 寓指賞識才的人。
“說天下無馬的人”: 寓指不識人才、埋沒人才的封建統(tǒng)治者。
討論2:仔細閱讀課文,在理解的基礎上用原文語句回答下列問題:
A.千里馬的處境怎樣?
B.千里馬都受到哪些不公正的待遇?
C.食馬者的愚蠢無知都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
D.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確:A .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
B.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C.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D.伯樂不常有。其真不知馬也!
討論3:作者如何層層深入論證論點的?
起句就揭示全文論點,接著從正反兩方面對論點作概括論述,第二段進一步從反面展開論述,說明伯樂對千里馬的重要性。第三段對“策馬者”進行辛辣的嘲諷,結(jié)尾再次強調(diào)造成不合理現(xiàn)象的原因,是“不知馬”,與開頭的論點相照應
五、課堂練習:
(一)解釋下面句子中加線詞的意義和用法
1、策之不以其道
執(zhí)策而臨之
2、其真無馬邪?
其真不知馬也。
3 一食或盡粟一石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不飽,力不足
食之不能盡其材
(二)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子并釋義。
(1)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才美不外見。
(3)食之不能盡其材 。
(三)請分別指出下列句中“雖”字的用法:A.雖然 B.即使
1.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
2.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
3.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4.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六、總結(jié)全文:
本文借千里馬難遇伯樂,最終被埋沒,對埋沒人才的現(xiàn)狀作了揭露,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憤懣心情。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入境生趣
1.戰(zhàn)國時,楚國有一個叫汗明的,到春申君那里毛遂自薦。他對春申君說:“您聽說過千里馬嗎?有一匹千里馬,已過拉車年齡。有一天,它拉著鹽車上太行山,蹄子蹬直,膝蓋彎屈,尾巴下垂,皮膚潰爛,汗水四濺,它實在拉不動了。這時伯樂遇上了它,愛憐地撫摸它,為它哭泣,脫下衣服蓋在它身上。于是,千里馬俯身噴氣,仰頭嘶鳴,聲音直沖云霄。這是為什么呢?就因為它看到伯樂了解自己啊!如今我被困在地方上已經(jīng)很久了,難道您就不想舉薦我,讓我像千里馬一樣,為您仰天嘶鳴嗎?”
故事中受困的千里馬因遇到伯樂而煥發(fā)了青春。現(xiàn)在,我們一塊來學習韓愈的《馬說》,它將告訴我們,伯樂對于千里馬是多么的重要!
2.介紹作者和寫作背景
韓愈唐代文學家、思想家,字退之。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集》。(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
這篇《馬說》大約作于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間。這時,韓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他曾三次上書宰相要求提拔重用。很可惜有著“憂天下之心”的他,終未被采納。后來又相繼依附于一些節(jié)度使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當時奸佞nìng(奸邪諂媚的人)當權,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視,所以他有“伯樂不常有”之嘆。
3.介紹文體
說──古代的一種議論體裁,用以陳述作者對社會上某些問題的觀點;寫法十分靈活,可以敘事,可以議論,都是為了說明一個道理;講究文采,和現(xiàn)在的雜文大致相近。
二、自學生疑,正音正字
祇(zhǐ)駢(pián)盡粟一石(dàn)食(sì)馬者其真無馬邪(yé)
教師可帶領同學多讀幾遍,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講清意思,要特別提醒學生注意其中的多音字。
三、學習釋疑,感知內(nèi)容
采用多種形式反復朗讀,最好能集體朗讀,讓更多的同學得到訓練。要指導學生注意節(jié)奏和重音,讀得要響亮、流暢、沉穩(wěn)。
朗讀提示: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祇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四、點難撥疑,推究文理
1、教師提出討論題,學生分組討論。
⑴ 第一段文字說明了什么?伯樂對千里馬命運的決定作用。
⑵ 是不是世上先有伯樂,然后才有千里馬呢?課文中作者寫“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是為了強調(diào)了什么?
強調(diào)了伯樂的重要──伯樂能識馬,如果不被伯樂識別,千里馬就會被埋沒。
⑶ 第二段說明了什么?
分析千里馬被埋沒的原因,進一步說明,千里馬沒有遇到伯樂,無法施展才華。
⑷ 文中那些句子可以體現(xiàn)千里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
“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現(xiàn),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⑸ 第三段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
不是天下無千里馬,而是不識馬。
⑹ 本段中通過那些語言來體現(xiàn)飼馬者的淺薄愚妄?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⑺ 本段中哪句話點明了全文的中心?
“其真不知馬也”這個結(jié)句,點明了中心。
2、學生交流討論結(jié)果,教師從旁指導。
3、在此基礎上,再讀課文,要求讀得流暢,語氣、重音、停頓和速度得當。
同桌間互相聽讀;指名學生朗讀;全班學生齊讀。
五、反思學習,品味意境
1、三段文字都用一個“也”字收住,它們分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無限痛惜;憤怒譴責;深刻嘲諷。
2、作者所說的“食馬者”、“伯樂”、“千里馬”僅僅是指傳說中的人和物嗎?
──食馬者比喻不能識別人才的統(tǒng)治者。
──伯樂比喻善于識別人才的統(tǒng)治者。
──千里馬比喻人才。
3、揭示“托物寓意”的寫法。
本文采用了托物寓意的寫法,這種寫法賦所托之物以某種象征意義,含蓄地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就以千里馬喻賢才,以千里馬不遇伯樂喻賢才難遇明主。類似的文章我們還學過《在山的那邊》、《行道樹》等。這種寫法的顯著特點是寓深刻的道理于具體的形象之中,曲折、深沉、儲蓄,能激發(fā)人們的想像。
4、學生讀課文,要求讀出文章的意味和情趣,鏗鏘悅耳,抑揚頓挫,聲情并茂。
六、遷移創(chuàng)新
造成韓愈一代人懷才不遇的原因是因為統(tǒng)治者的愚昧無知,那么在春光明媚的新世紀,你覺得社會需要什么類型的人才?怎樣做才能使他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才能?
【板書設計】
伯樂不常有 不以千里稱也(無限痛惜)
食馬者無知 安求其能千里也 (憤怒譴責)
天下無馬 其真不知馬也 (深刻嘲諷)
【教后反思】
補充背景材料進行感悟。《馬說》一文是作者韓愈借千里馬被埋沒、被摧殘的不幸遭遇,抒發(fā)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不平之情。因此有關于文章及作者的寫作背景尤為重要:《馬說》大約寫于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間,其時韓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
設計方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生字,讀準多音字和輕聲詞,理解“能手、七嘴八舌、呆呆地”等詞語的意思;
2、 能正確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3、懂得益鳥能保護莊稼,要自覺愛護益鳥。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正確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難點:鷹的書寫。
三、教學過程
1、 對子歌游戲,導入新課
(1)師生進行對子歌游戲
如:晴對雨,暖對涼,熱鬧對冷清;
哭對笑,苦對甜,光明對黑暗;
美對丑,賣對買(板書:買)
(2)買,可以買什么呢?(引出課題,板書課題并讀準“鷹”)
教學“鷹”(放大出示,分析識記字形,并書空)
(3)根據(jù)課題質(zhì)疑: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如:誰買貓頭鷹?在哪里買貓頭鷹?為什么買貓頭鷹?怎樣買貓頭鷹?)
2、初讀課文,疏通字詞
(1)用自己的方法讀課文
出示要求:A、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覺得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B、試著解決提出的問題。
(2)指名按自然段接讀課文
注意傾聽,及時正音;
出示:商量、便宜、莊稼、好玩哪;
找特點,把輕聲詞讀準確。
(3)再讀課文,相信你們一定能讀得更好。
3、緊抓問題,理解課文
通過讀課文,你能解決哪個問題呢?(根據(jù)學生回答,分析講解)
(1)誰買貓頭鷹?在什么地方買?
句式練習:誰在什么地方買貓頭鷹?
(2)他們?yōu)槭裁匆I貓頭鷹?
A、 品詞:能手。
拓展課外資料:貓頭鷹是捕鼠能手的介紹。(.課件出示)
貓頭鷹捉鼠的水平真高啊,所以稱它為能手,誰用“能手”說一句話。
B、 品詞:七嘴八舌。
貓頭鷹能保護貓頭鷹,是益鳥,當看到有人賣貓頭鷹,你會怎么說呢?
適時理解七嘴八舌。(像這樣你一句我一句地議論,就是七嘴八舌地議論。)
指導朗讀他們議論的話。
C、 指導朗讀。
語氣分析,自由讀,分角色朗讀。
(3)怎樣買貓頭鷹?
A、 為了買貓頭鷹,小朋友是怎么做的?找出來讀一讀。
B、 最令你佩服的什么?
從“零用錢、小人書”及一些動詞中體會小朋友們愛貓頭鷹的精神。
C、還從哪里看出小朋友愛貓頭鷹?體會“小心地解開”。
(4)放了貓頭鷹后……(學習第5段)
A、看著貓頭鷹自由自在地飛翔,他們都在想些什么呢?
B、叔叔是怎么做的?(出示第五段)
C、指導朗讀,抓住動詞教學。
4、小結(jié)
A、愛護鳥類,人人有責,讓我們一起行動吧,去保護小動物們!
B、如果你想更多更好地了解貓頭鷹,建議看看《靜悄悄的獵人》。
(幻燈片出示建議)
設計方案 篇6
一、教材內(nèi)容分析
《創(chuàng)建和執(zhí)行查詢》是廣教版《數(shù)據(jù)管理技術》(選修4)第三章第二節(jié)的第一部分內(nèi)容,是在第一節(jié)《數(shù)據(jù)的排序和篩選》基礎上的延伸與深化,同時也為后繼內(nèi)容的學習提供了技術支持。
數(shù)據(jù)檢索是數(shù)據(jù)庫的基本應用。學生在前期學習中已經(jīng)進行過檢索操作,但并不真正了解數(shù)據(jù)檢索的原理。本節(jié)課讓學生通過創(chuàng)建和運行查詢語句,對數(shù)據(jù)進行查找、篩選和排序,從而體驗數(shù)據(jù)檢索的基本過程,了解數(shù)據(jù)檢索的原理和優(yōu)勢。
二、教學目標
Ⅰ.知識與技能:
1.知道數(shù)據(jù)庫中數(shù)據(jù)表和查詢的關系,理解數(shù)據(jù)查詢的基本功能。
2.學會使用設計視圖創(chuàng)建查詢。
3.掌握查詢約束條件的設定。
Ⅱ.過程與方法:
1.通過創(chuàng)建和運行查詢,體驗在數(shù)據(jù)庫中查找數(shù)據(jù)的基本過程。
2.能根據(jù)任務要求,設置合適的約束條件。
3.能與同組同學交流創(chuàng)建和運行查詢的過程和結(jié)果。
Ⅲ.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體驗日常生活應用中查詢的豐富性和多樣性。
2.通過學習和使用數(shù)據(jù)查詢,進一步增強學生對數(shù)據(jù)庫的感性認識。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高一年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旺盛。雖然理論基礎和技術水平存在個體差異,但安排適當,就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學生上節(jié)課已經(jīng)學習過有關數(shù)據(jù)排序和篩選的知識,對高級篩選排序的設計窗格的操作方法比較熟悉,有利于對查詢的學習,并能夠在小組內(nèi)進行合作學習。
四、知識點學習目標描述
五、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1.使用設計視圖創(chuàng)建查詢;2.創(chuàng)建滿足任務需求的查詢。
難點:設定查詢的約束條件。
六、教學環(huán)境及資源準備
信息技術課在多媒體網(wǎng)絡教室進行。教室內(nèi)有一臺教師機、一臺服務器和六十臺學生機。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室系統(tǒng)演示操作,以及向?qū)W生發(fā)送相關文件。
硬件環(huán)境:多媒體網(wǎng)絡教室
軟件環(huán)境:Access 20xx、極域電子教室、PPT講稿、“查詢?nèi)蝿諏W.dc”、“校本課程管理.db”、學習小組
校本課程管理數(shù)據(jù)庫包含三張表:學生信息表(學號、姓名、性別、所在班級)、校本課程情況表(課程號、課程名、學科類別、任課教師、學生數(shù)、上課地點、備注)、校本課程選修成績表(學號、課程號、成績、備注)。
七、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主要采用“任務驅(qū)動”的教學方法,即從學生熟悉的數(shù)據(jù)查詢要求引入課題,設置合理的問題,引導學生從實際的數(shù)據(jù)表出發(fā),驅(qū)使學生主動學習、相互協(xié)作、相互激勵、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從而體現(xiàn)以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原則,以便較好地完成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與內(nèi)容。
教材實例是設計中小學信息技術大賽數(shù)據(jù)庫系統(tǒng),由于整個選修模塊都是圍繞這個實例進行,為了避免學生產(chǎn)生審美疲勞,我更換了課本的實例,以校本課程管理數(shù)據(jù)庫為例,進行數(shù)據(jù)查找的實踐學習,通過年段長、班主任、任課老師、教務處主任和教科室老師希望獲得哪些方面的數(shù)據(jù)進行任務設置,希望通過貼近生活的問題情境調(diào)動學生的探究積極性。
在自主探究階段,利用“上機操作”程序可以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操作后進行評分,學生可以觀看自己的成績,并了解錯誤在哪兒,及時進行修改后,還能再次評分。而且還可以通過“查看成績”了解其他人的任務完成情況,觀看成績并及時反饋。
在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同時,教師適時對典型的操作過程進行演示和指導,對常見的錯誤做出糾正。對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情況及時反饋和及時評價。
八、教學過程
(一)回顧舊識、導入新課
師:前一階段,我們幫年段長設計并創(chuàng)建了一個數(shù)據(jù)庫,用于管理高一年段學生校本課程選修的情況。由于有部分老師對Access的操作不太熟悉,于是年段長請我們幫老師解決的一些問題(上課前已經(jīng)將“任務導學-創(chuàng)建和執(zhí)行查詢.dc”和“校本課程管理.db”發(fā)送到學生機的桌面):
先請同學們打開桌面上的數(shù)據(jù)庫文件“校本課程管理.db”,觀察、思考并完成操作:
問題:六班班主任吳老師想知道她們班有哪些同學選修了校本課程,該怎么做?(可以利用篩選和排序完成任務,鞏固上節(jié)課學習的知識)
學生會想到應用篩選的辦法,順利完成任務。
探究:這時吳老師提出:只要顯示選修校本課程的同學的姓名和學號,并且要保存操作結(jié)果,該怎么做呢?
設計意圖、依據(jù):借此復習排序和篩選的相關知識,重點復習高級篩選的設計視圖。
通過思考,大部分學生還是會想到應用篩選的辦法,但操作后發(fā)現(xiàn)不能解決問題。怎么辦呢?(教師觀察學生操作情況,回答學生疑問。)
請學生到教師機演示操作并說明操作依據(jù)。
(探究要求只顯示部分字段,并且要保存結(jié)果,于是不能再用篩選,應該用查詢。引出今天的課題──查詢)
然后布置學生閱讀課本P61第1~3段課文,回答問題:什么是查詢?什么時候使用查詢?創(chuàng)建查詢的過程是怎樣的?
學生根據(jù)課文回答問題。
隨后,讓學生根據(jù)課文的內(nèi)容嘗試完成“查詢一”的操作(之后探究:將創(chuàng)建好的“查詢一”另存為“成績表”,結(jié)果如何?為什么?),并學會運行查詢。完成任務一后,填寫學習報告。
然后請學生演示查詢操作,教師點評并介紹查詢設計視圖。(重點:排序、準則)
設計意圖、依據(jù):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回顧所學知識;既復習了上節(jié)的知識,又借用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順理成章導入新課。理解概念、對比提升。通過與篩選的比較,突出查詢的功能優(yōu)勢。建立單表查詢,建立對查詢的感性認識。
(二)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
師布置查詢?nèi)蝿眨瑢W生自主探究,在此期間,教師密切觀察學生操作情況,回答學生疑問,適時演示操作過程,糾正錯誤。
學生遇到問題可以向教師和同學請教,或觀看教師事先錄制好的演示錄像。完成每個任務后,及時填寫導學報告。
設計意圖、依據(jù):采用“任務驅(qū)動”,設置合理的問題,引導學生從實際的數(shù)據(jù)表出發(fā)自主地分析問題。
啟動“上機操作”程序,按照任務要求進行探究:
任務一:多表查詢及排序(50分)
1)查找所有同學選修的校本課程名稱和考試成績,請將創(chuàng)建好的查詢保存為“成績查詢”;
2)運行“成績查詢”,能非常清晰地看到每個同學的各門選修成績嗎(如“李奧的各科成績”)?請對查詢進行修改后保存。(提示:利用排序功能。)
生:啟動“:上機操作”程序,根據(jù)任務一的要求實踐操作,完成后關閉數(shù)據(jù)庫文件,單擊“評分”按鈕,查看操作成績。
設計意圖、依據(jù):由單表到多表,循序漸進,逐步深入。查詢結(jié)果排列的無序,引起排序的需求。于是順水推舟學習排序,變結(jié)果無序為有序。
任務二:約束條件的設置
請打開剛才創(chuàng)建的“成績查詢”的設計視圖,按以下要求進行修改后保存(③和④可供學有余力的學生完成):
①查找選修“宇宙與地球”課程的學生的成績,修改后另存為“成績查詢1”;(基礎)(25分)
②查找選修“網(wǎng)頁制作”課程并且成績不及格的學生?修改后另存為“成績查詢2”。(提高)(25分)
③查找選修“網(wǎng)頁制作”課程和選修課沒有成績的學生?修改后另存為“成績查詢3”。(探究)(附加:5分)
生:根據(jù)任務二的各個要求實踐操作,完成后關閉數(shù)據(jù)庫文件,單擊“評分”按鈕,查看操作成績。
設計意圖、依據(jù):任務的約束條件難度在逐步加大。
設計視圖中,“排序”行的下方就是“準則”行,用來輸入約束條件。主要了解邏輯命令“and”和“r”的使用。“探究”設置對學生提出較高的要求。
拓展任務(個性化教學)
④打開“成績查詢1”的設計視圖,如果每門課的任課老師都想知道選修該科學生的考試成績,是不是每次都需要再創(chuàng)建一個查詢呢?認真思考,修改后另存為“成績查詢4”(升華)(附加:10分)
提示:只要修改“課程名稱”的條件即可。但每次都要修改比較麻煩,如何在查詢時輸入條件,得到相應結(jié)果呢?請根據(jù)課本的實例,發(fā)揮你的聰明才智來解決這個問題吧!
生:根據(jù)課本實例的操作指導,嘗試使用設計視圖建立查詢拓展。完成任務后,學生將 “校本課程管理.db”及“查詢?nèi)蝿諏W.dc”利用教學軟件的作業(yè)提交功能提交到教師機。
設計意圖、依據(jù):“升華”拓展題對學有余力的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其思維更活躍、激發(fā)學習興趣。
(三)探究點評、課堂總結(jié)
教師和學生一起總結(jié)后,填寫評價表,由學生先自評,課后由組長對小組內(nèi)成員做出評價,教師根據(jù)學生作品的完成情況再給予評價。
設計意圖、依據(jù):指出操作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再次明確學習的知識,加強記憶。
九、教學評價設計
學生學習過程性評價量表
請同學們按照本節(jié)課學習的實際情況進行填寫:
評價等級參考:A 優(yōu)秀 B良好 C合格 D有待進步
操作技能等級:
A 優(yōu)秀:能夠獨立完成任務,輕松順利完成探究問題,操作很熟練
B 良好:基本能夠獨立完成任務,能主動和小組同學合作完成探究問題
C 合格:參考操作視頻或請教同學后能夠完成任務,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能和小組同學合作完成探究問題
D 有待進步:參考操作視頻或請教同學后基本能夠完成任務,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無法完成探究,操作不太熟練
設計方案 篇7
教學目標 :
一、 背誦課外選編的四字詞。
二、 閱讀練習。
三、 看圖作文。
教學重點:
看清圖意,推前想后。
教學時間: 四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 回憶詩歌,背誦。
1、 教師點詞,全班背誦。
2、 定時背誦,時間三分鐘,看誰背的四字詞最多,同桌相互檢查。
3、 統(tǒng)計,評選最優(yōu)秀的四字詞背誦者。
二、 背誦四字詞。
1、 聽教師朗讀,學生開始尋找四字詞的規(guī)律。
2、 學生齊讀。
3、 教師講述反義的四字詞的特點。
4、 學生自由討論。練習背誦。
5、 檢查。
三、 默寫四字詞。
第二課時
一、 師生以環(huán)保為話題討論珍稀動植物。
1、 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珍稀動植物?
2、 為什么要保護珍稀動植物?講解生物鏈。
3、 珍稀動植物的處境。
二、 閱讀短文《畫龍點睛》。
1、 學生自由閱讀課文。劃出全文中心句。
2、 哪幾段講了原因?原因是什么?閱讀第一、二自然段。
1) 解釋植物熊貓,引號在這里起到什么作用?繁衍的近義詞是什么?
2) 說說為銀杉保險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擔心 火災 威脅 國寶
3、 為什么買了保險后就能起到保護銀杉的作用?你還有其他的辦法保護銀杉嗎?
4、 學生自由討論保護其他珍稀動物的方法。
第三課時
一、 介紹演講的特點,講解演講的技巧。
二、 讀題明確作文要求。
三、 分析圖意。
1、 看圖。說出主要意思。
2、 析圖。從主到次依次說出圖中所見的人物或景物。
我最欽佩的一種行為和我最看不慣的一種現(xiàn)象
3、 哪些是非寫不可的?描繪一下他們的特征。
4、 推前: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5、 想后:結(jié)果會怎樣?
四、 學生擬題綱(段落式提綱)。
五、 構思五分鐘后開始寫作,教師巡視。
第四課時
講評作文。
從圖意的表達。故事的完整、句子的表達三個方面重點分析。
【本單元復習四課時:聽寫生字詞、四字詞,講解同步訓練,設計自主練習,默寫古詩三首。】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設計方案08-31
教學設計方案07-08
教學設計方案02-28
設計方案格式12-01
教學設計方案12-23
薪酬設計方案08-31
尊嚴教學設計方案06-03
《爭吵》教學設計方案07-18
《家》教學設計方案05-23
鯨的教學設計方案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