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唐朝詩人大全
詩是唐朝文化的代表,在這一個(gè)朝代,無數(shù)的文人墨客寫下了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優(yōu)美詩篇。以下是小編搜索整理的唐朝詩人大全,供參考借鑒!
唐朝詩人簡介
張九齡(673-740),字子壽,韶州(今韶關(guān)市)人
李白(701-762),字太白,晚年自號(hào)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jì)(今甘肅秦安)
杜甫(712-770),字子美,其先代由原籍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屬河南),為初唐詩人杜審言之孫。
王維(701-761),字摩詰,原籍祁(今山西祁縣),其父遷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濟(jì)西),遂為河?xùn)|人。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樊)人。
王昌齡(約690-756?),字少伯,今陜西西安人,一說為南京人或山西太原人。
丘為(694-789?),蘇州嘉興(今屬浙江)人
綦毋潛(692-749?),字孝通,今湖北江陵人,一說江西南康人。
常建(708-765?),籍貫不詳,開元十五年與王昌齡同榜進(jìn)士,只做過盱眙尉的小官。
岑參(715-770),南陽人,一說湖北江陵人,少時(shí)隱居河南嵩陽。
元結(jié)(719-772),字次山,號(hào)漫郎、聱叟,曾避難入猗于洞,因號(hào)猗于子,河南人。
韋應(yīng)物(737-791?),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xùn)|解(今山西運(yùn)城縣解州鎮(zhèn))人,世稱柳河?xùn)|。
孟郊(751-814),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
陳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
李頎(690-751),東川(今四川三臺(tái))人,少年時(shí)曾寓居河南登封。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號(hào)香山號(hào)士。其先世為太原人
李商隱(813-858),字義山,號(hào)玉溪生。懷州河內(nèi)(今河南沁陽)人。
高適(702-765),字達(dá)夫,德州莜(今河北景縣)人
唐玄宗(685-762),一稱唐明皇,姓李隆基,睿宗李旦之子,公元712年受禪即位,次年十二月改元開元,初期任用姚崇、宋景等賢相,政治清明,史稱開元之治。唐代詩人還有很多在這里愛裝網(wǎng)的小編就為大家簡單的介紹幾位比較有名的詩人。
唐代詩人的雅號(hào)
詩佛——王維
五維參禪拜佛,在他的山水詩中,常融入佛教的思想觀念。他常布置一個(gè)有情有景的“境”,但又不寫明這個(gè)“境”究竟是什么,而是讓讀者自己通過所繪情景去領(lǐng)略、去體味其中的奧秘,這也是佛教禪理“無我、無住、無著”之體現(xiàn)。所以后人譽(yù)之“詩佛”。
詩仙——李白
李白喜歡道家,其詩瀟灑飄逸,富有積極浪漫主義精神。同時(shí)代人賀知章見其詩,嘆道:“子謫仙人也!” 后人便以“詩仙“尊稱李白。
詩圣——杜甫
杜甫生活在唐五朝由盛轉(zhuǎn)衰的動(dòng)亂時(shí)代。他的所有計(jì)篇幾乎無不洋益著熱愛國家、關(guān)心人民的崇高精神,因此歷代人都敬他為“詩圣”。
詩魔——白居易
白居易的詩洗凈鉛華,平易近人,通俗易懂,老嫗都解。他做詩常常是“狂醉又引詩魔發(fā),日午悲吟到日西”,故世人送他“詩魔”的美稱。
詩鬼——李賀
李賀的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是以描寫鬼神怪異為題的神怪詩。故后世詩評(píng)家稱李賀為“鬼才”,稱李賀詩為“鬼仙之辭”。李賀本人也得了“鬼詩”的稱號(hào)。
詩囚——孟郊、賈島 孟郊、賈島二人做詩,同以“苦吟”著名,都強(qiáng)調(diào)詩歌的精神事業(yè),喜寫荒涼枯寂之境,頗多寒苦之辭,后人以“郊寒島瘦”并稱。金代元好問在《放言》詩中說:“長沙一湘景,郊島兩詩囚。”便成了孟賈二人的別稱。
詩豪——?jiǎng)⒂礤a
劉禹錫性情豪邁,善于寫帶有政治色彩的諷刺詩。白居易在《劉白唱和集解》中稱道:彭城劉夢得,(劉禹錫的字),詩豪者也。其鋒森然,少敢當(dāng)者。
唐朝詩人王勃唐詩大全
1、春園作——王勃
投簪下山閣,攜酒對(duì)河梁。狹水牽長鏡,高花送斷香。
繁鶯歌似曲,疏蝶舞成行。自然催一醉,非但閱年光。
2、懷仙——王勃
玉架殘書隱,金壇舊跡迷。牽花尋紫澗,步葉下清溪。
瓊漿猶類乳,石髓尚如泥。自能成羽翼,何必仰云梯。
3、別王長史——王勃
別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正悲西候日,更動(dòng)北梁篇。
4、道觀——王勃
芝廛光分野,蓬闕盛規(guī)模。碧壇清桂閾,丹洞肅松樞。
玉笈三山記,金箱五岳圖。蒼虬不可得,空望白云衢。
5、關(guān)晨度——王勃
關(guān)山凌旦開,石路無塵埃。白馬高譚去,青牛真氣來。
重門臨巨壑,連棟起崇隈。即今揚(yáng)策度,非是棄繻回。
6、薛華——王勃
送送多窮路,遑遑獨(dú)問津。悲涼千里道,凄斷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無論去與住,俱是夢中人。
7、跡寺——王勃
蓮座神容儼,松崖圣趾馀。年長金跡淺,地久石文疏。
頹華臨曲磴,傾影赴前除。共嗟陵谷遠(yuǎn),俄視化城虛。
8、晚眺贈(zèng)王道士——王勃
金壇疏俗宇,玉洞侶仙群。花枝棲晚露,峰葉度晴云。
斜照移山影,回沙擁籀文。琴尊方待興,竹樹已迎曛。
9、徑——王勃
10、主簿——王勃
窮途非所恨,虛室自相依。城闕居年滿,琴尊俗事稀。
開襟方未已,分袂忽多違。東巖富松竹,歲暮幸同歸。
11、兵曹——王勃
征驂臨野次,別袂慘江垂。川霽浮煙斂,山明落照移。
鷹風(fēng)凋晚葉,蟬露泣秋枝。亭皋分遠(yuǎn)望,延想間云涯。
12、驛餞唐少府——王勃
下驛窮交日,昌亭旅食年。相知何用早,懷抱即依然。
浦樓低晚照,鄉(xiāng)路隔風(fēng)煙。去去如何道,長安在日邊。
13、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fēng)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14、郊外——王勃
東園垂柳徑,西堰落花津。物色連三月,風(fēng)光絕四鄰。
鳥飛村覺曙,魚戲水知春。初晴山院里,何處染囂塵。
15、——王勃
空園歌獨(dú)酌,春日賦閑居。澤蘭侵小徑,河柳覆長渠。
雨去花光濕,風(fēng)歸葉影疏。山人不惜醉,唯畏綠尊虛。
16、即事——王勃
煙霞春旦賞,松竹故年心。斷山疑畫障,縣溜瀉鳴琴。
草遍南亭合,花開北院深。閑居饒酒賦,隨興欲抽簪。
柰園欣八正,松巖訪九仙。援蘿窺霧術(shù),攀林俯云煙。
代北鸞驂至,遼西鶴騎旋。終希脫塵網(wǎng),連翼下芝田。
17、別薛華——王勃
明月沉珠浦,風(fēng)飄濯錦川。樓臺(tái)臨絕岸,洲渚亙長天。
旅泊成千里,棲遑共百年。窮途唯有淚,還望獨(dú)潸然。
18、梵宇三覺寺——王勃
杏閣披青磴,雕臺(tái)控紫岑。葉齊山路狹,花積野壇深。
蘿幌棲禪影,松門聽梵音。遽忻陪妙躅,延賞滌煩襟。
19、平晚行——王勃
百年懷土望,千里倦游情。高低尋戍道,遠(yuǎn)近聽泉聲。
澗葉才分色,山花不辨名。羈心何處盡,風(fēng)急暮猿清。
20、還郊——王勃
閑情兼嘿語,攜杖赴巖泉。草綠縈新帶,榆青綴古錢。
魚床侵岸水,鳥路入山煙。還題平子賦,花樹滿春田。
21、亭夜宴——王勃
桂宇幽襟積,山亭涼夜永。森沉野徑寒,肅穆巖扉靜。
竹晦南汀色,荷翻北潭影。清興殊未闌,林端照初景。
22、風(fēng)——王勃
肅肅涼景生,加我林壑清。驅(qū)煙尋澗戶,卷霧出山楹。
去來固無跡,動(dòng)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靜,為君起松聲。
23、泉宴——王勃
披襟乘石磴,列籍俯春泉。蘭氣熏山酌,松聲韻野弦。
影飄垂葉外,香度落花前。興洽林塘晚,重巖起夕煙。
野色籠寒霧,山光斂暮煙。終知難再奉,懷德自潸然。
24、餞別——王勃
客心懸隴路,游子倦江干。槿豐朝砌靜,筱密夜窗寒。
琴聲銷別恨,風(fēng)景駐離歡。寧覺山川遠(yuǎn),悠悠旅思難。
25、早發(fā)——王勃
飭裝侵曉月,奔策候殘星。危閣尋丹障,回梁屬翠屏。
云間迷樹影,霧里失峰形。復(fù)此涼飆至,空山飛夜螢。
26、早行——王勃
侵星違旅館,乘月戒征儔。復(fù)嶂迷晴色,虛巖辨暗流。
猿吟山漏曉,螢散野風(fēng)秋。故人渺何際,鄉(xiāng)關(guān)云霧浮。
27、夜宿——王勃
津涂臨巨壑,村宇架危岑。堰絕灘聲隱,風(fēng)交樹影深。
江童暮理楫,山女夜調(diào)砧。此時(shí)故鄉(xiāng)遠(yuǎn),寧知游子心。
28、江亭夜月送別——王勃
江送巴南水,山橫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誰見泣離群。
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寂寂離亭掩,江山此夜寒。
【唐朝詩人】相關(guān)文章:
唐朝詩人的名言12-27
唐朝詩人柳宗元10-26
唐朝詩人王維01-06
唐朝詩人王維簡介12-05
唐朝詩人李白簡介09-24
唐朝詩人王維的簡介12-29
唐朝詩人元稹的詩10-28
唐朝詩人王維之父是誰08-05
唐朝詩人韋應(yīng)物的詩句大全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