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秋絕美詩句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關(guān)于立秋的絕美詩句210句
在生活、工作和學(xué)習(xí)中,大家都經(jīng)常接觸到詩句吧,詩句能使人們自然而然地受到語言的觸動。那什么樣的詩句才是經(jīng)典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guān)于立秋的絕美詩句,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1、暗入蟬鳴樹,微侵蝶繞蘭——《和王卿立秋即事》唐·司空曙
2、玄蟬無停號,秋燕已如客。——杜甫《立秋后題》
3、今歲立秋早,便覺驅(qū)探湯。——曹勛《山居雜詩九十首·今歲立秋早》
4、始驚三伏盡,又遇立秋時——《新秋》唐·齊己
5、盼銀河迢遞,驚入夜,轉(zhuǎn)清商——《木蘭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清·納蘭性德
6、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月明中。——劉翰《立秋日》
7、美人盈盈立秋霜,瓊樓玉宇遙相望。——胡奎《秋夜長》
8、深夜星漢靜,秋風(fēng)初報涼。——李紳《奉酬樂天立秋夕有懷見寄》
9、苦熱恨無行腳處,微涼喜到立秋時——《城中晚夏思山》唐·齊己
10、夜來一雨將秋至,今晚蟬聲始報秋——《立秋日聞蟬》宋·楊萬里
11、浩然巾杖立秋鐘,院舍門門細(xì)徑通。——林逋《寺居》
12、秋風(fēng)吹雨過南樓,一夜新涼是立秋——《立秋》明·夏云英
13、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兩地新秋思,應(yīng)同此日情。——白居易《立秋日曲江憶元九》
14、垂老畏聞秋,年光逐水流——《舟中立秋》清·施閏章
15、已識山中早晚涼,今朝況復(fù)立秋當(dāng)。——乾隆《立秋日作》
16、下邳城下立秋宴,州中太守同歡勸。——尹臺《漕師劉北華飲余下邳河邳守賀大夫同集》
17、秋祠靈岳奉尊罍,風(fēng)過深林古柏開——《酬李常侍立秋日奉詔祭岳見寄》唐·周墀
18、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fēng)——《立秋》宋·劉翰
19、苦熱恨無行腳處,微涼喜到立秋時。——齊己《城中晚夏思山》
20、立秋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秋于西郊。——戴圣《禮記》
21、隴門雙石表,何處立秋煙。——邊貢《挽謝都憲二首·其一》
22、惟將兩鬢雪,明日對秋風(fēng)。——李益《立秋前一日覽鏡》
23、秋氣吾所愛,邊城太早寒——《宣府逢立秋》清·計東
24、立秋五十日,殊未涼風(fēng)至。——方岳《夜聞雨用誠齋新涼韻》
25、律變新秋至,蕭條自此初。花酣蓮報謝,葉在柳呈疏。——司空曙《立秋日》
26、獨立秋風(fēng)里,悵然思故鄉(xiāng)。——戴復(fù)古《舟中小酌》
27、茲晨戒流火,商飆早已驚——《立秋》唐·劉言史
28、秋日尋詩獨自行,藕花香冷水風(fēng)情——《立秋》宋·方岳
29、西風(fēng)一葉未為稠,積雨寒添客思秋——《次韻張慵庵立秋有懷》宋·方回
30、蕭颯涼風(fēng)與衰鬢,誰教計會一時秋——《立秋日登樂游園》唐·白居易
31、倏忽徂炎罷,驚秋自此辰——《立秋后一日涼風(fēng)蕭瑟便若感人》宋·宋庠
32、是時立秋后,煙露浩凄矣。雖然遣畢功,萎約都無幾。——吳融《祝風(fēng)三十二韻》
33、野云生晚砌,病鶴立秋庭。——李中《訪山叟留題》
34、蓬蒿小院立秋天,禿鬢凄風(fēng)雨颯然。——曾幾《寓居有招客者戲成》
35、立秋之雷損萬斛,吳儂記此占年縠。——范成大《秋雷嘆》
36、秋宜何處看,試問白云官。——司空曙《和王卿立秋即事》
37、籬槿花無色,階桐葉有聲——《和太常王卿立秋日即事》唐·盧綸
38、伏中苦熱焦皮骨,秋後清風(fēng)渥肺肝——《立秋後》宋·蘇轍
39、水花香弄晚風(fēng)清,閒立梧桐看月生——《立秋夕》宋·武衍
40、立秋是日微微雨,病暑衰翁稍慰心。——方回《連夜書·獨倚西樓夜?jié)u深》
41、立秋日后無多熱,漸覺生衣不著身。——王建《秋日后》
42、也不多時便立秋,寄聲殘暑速拘收。——楊萬里《暮熱游荷池上五首·也不多時便立秋》
43、籬落秋歸見豆花,竹門當(dāng)水岸橫槎——《立秋后自京歸家》唐·李郢
44、明日立秋秋色至,向晚雨隨大風(fēng)起。——曹勛《過淮值雨偶成呈王樞密》
45、晚花生廢圃,老樹立秋陰。——張嵲《秋懷·忽忽經(jīng)年事》
46、小亭徙倚,慢一步、立秋千影。——吳潛《二郎神·小亭徙倚》
47、故人千萬里,新蟬三兩聲——《立秋日曲江憶元九》唐·白居易
48、霖雨方能救旱田,廉纖不稱立秋前。——楊弘道《六月十四日濟瀆廟即事》
49、一與故人別,再見新蟬鳴——《立秋夕有懷夢得》唐·白居易
50、閑堂新掃灑,稱是早秋天。——張籍《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
51、旅望多愁思,秋天更泬寥。——錢起《和蜀縣段明府秋城望歸期》
52、未遑少留驟遠(yuǎn)別,況值旅雁鳴秋天。——獨孤及《自東都還濠州,奉酬王八諫議見贈》
53、深夜星漢靜,秋風(fēng)初報涼。——李紳《奉酬樂天立秋夕有懷見寄》
54、秋天盆底新荷色,夜地房前小竹聲。——王建《題詵法師院》
55、猿羞啼月峽,鶴讓警秋天。——元稹《酬樂天江樓夜吟稹詩,因成三十韻》
56、要覓揚州舊風(fēng)物,夕陽禪智立秋風(fēng)。——羅公升《揚州》
57、俄頃風(fēng)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
58、立秋才一日,期會到林泉。——薛嵎《已亥大旱官催秋苗甚急》
59、旱而不雨熱尤劇,節(jié)且立秋涼未便。——趙蕃《簡斯遠(yuǎn)兼懷成父》
60、蟬迎節(jié)又換,雁送書未回。——白居易《立秋夕涼風(fēng)忽至炎暑稍消即事詠懷寄汴州…尚書》
61、凄涼懷古地,慘澹暮秋天。——陸游《步至湖上寓小舟還舍·凄涼懷古地》
62、鬼母啼秋天雨魚,武庫兵鳴劍飛血。——劉炳《義士歌》
63、風(fēng)入昭陽池館秋,片云孤鶴兩難留。 ——武元衡《立秋日與陸華原于縣界南館送鄒十八》
64、眼明相見日,肺病欲秋天。——元稹《戲酬副使中丞見示四韻》
65、空山古林霜色高,秋天骨勢何其豪。——何景明《題袁惟武鷹熊圖》
66、女郎定有穿針約,偷看明河記立秋。——劉克莊《宮詞四首·出海新蟾玉半鉤》
67、魄滿中秋天浩蕩,光圓三五夜迢遙。——屠隆《長安明月篇》
68、山空云冷胡不歸,荒猿叫破秋天暝。——屠隆《山中吟》
69、秋天無留景,萬物藏光輝。——韋應(yīng)物《擬古詩十二首》
70、裊裊檐樹動,好風(fēng)西南來。——白居易《立秋夕涼風(fēng)忽至炎暑稍消即事詠懷寄汴州…尚書》
71、耀威當(dāng)夏日,殺氣指秋天。——徐知仁《奉和圣制送張說巡邊》
72、槐花新雨后,柳影欲秋天。——白居易《答夢得聞蟬見寄》
73、黃金臺迥秋天遠(yuǎn),白玉樓空夜月明。——張寧《秋日漫興四首·其三》
74、小亭徙倚,慢一步、立秋千影。——吳潛《二郎神·小亭徙倚》
75、孤光懸夜月,一片割秋天。——張祜《題丹陽永泰寺練湖亭》
76、律變新秋至,蕭條自此初。花酣蓮報謝,葉在柳呈疏。 ——司空曙《立秋日》
77、季秋天地間,萬物生意足。——鮑溶《秋思二首》
78、浩然巾杖立秋鐘,院舍門門細(xì)徑通。——林逋《寺居》
79、今歲立秋早,便覺驅(qū)探湯。——曹勛《山居雜詩九十首·今歲立秋早》
80、望月疑無得桂緣,春天又待到秋天。——李頻《述懷》
81、見說立秋才兩日,不知風(fēng)露已生涼。——王紱《寫竹·其三》
82、惟將兩鬢雪,明日對秋風(fēng)。——李益《立秋前一日覽鏡》
83、非夏日而可畏,異秋天而可悲。——庾信《小園賦》
84、好畫團圓明月夜,中秋天色變春光。——方回《再題通政院王榮之八月杏花·種傳董奉術(shù)韓湘》
85、秋宜何處看,試問白云官。——司空曙《和王卿立秋即事》
86、中秋天氣隨宜好,來訪南園會隱家。——邵雍《訪南園張氏昆仲因而留宿》
87、顏色九秋天,棱角四面起。——盧仝《哭玉碑子》
88、香銷被冷殘燈滅,靜數(shù)秋天。——納蘭容若《采桑子·彤霞久絕飛瓊字》
89、筆端妙處還知否,萬里秋天壯氣橫。——曾幾《送逮子赴秋試江西漕司》
90、也不多時便立秋,寄聲殘暑速拘收。——楊萬里《暮熱游荷池上五首·也不多時便立秋》
91、黃山之南江水西,麥秋天氣野陰低。——許恕《次承文煥黃山醉歸詩韻》
92、季秋天地閑,萬物生意足。——鮑溶《秋思三首》
93、草生芒種后,葉落立秋前。——寒山《詩三百三首》
94、立秋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秋于西郊。——戴圣《禮記》
95、靜數(shù)秋天,又誤心期到下弦。——納蘭容若《采桑子·彤霞久絕飛瓊字》
96、故人墳樹立秋風(fēng),伯道無兒跡更空。——杜牧《重到襄陽,哭亡友韋壽朋(一作重宿襄州哭韋楚老拾遺)》
97、季秋天地間,萬物生意足。——李白《琴曲歌辭·蔡氏五弄·秋思二首》
98、中秋天氣似重陽,幸有庭前桂子香。——王柏《中秋》
99、曉日西風(fēng)轉(zhuǎn),秋天萬里明。——劉長卿《喜晴》
100、昨夜立秋涼到曉,空齋對月靜如賓。——薛嵎《秋日書懷》
101、玉盤滴瀝黃金錢,皎如文龜麗秋天。——柳宗元《龜背戲》
102、賴有史君能好士,方看一鶚在秋天。——王安石《送潘景純》
103、立秋十日,早露出新涼面。——卓田《品令·立秋十日》
104、玄蟬無停號,秋燕已如客。——杜甫《立秋后題》
105、洞門開旭日,清禁肅秋天。——盧綸《和常舍人晚秋集賢院即事十二韻寄贈江南徐薛二侍郎》
106、露簟荻竹清,風(fēng)扇蒲葵輕。一與故人別,再見新蟬鳴。——白居易《立秋夕有懷夢得》
107、回花側(cè)葉與人別,唯恐秋天絲線干。——王建《織錦曲》
108、頻把瓊書出袖中,獨吟遺句立秋風(fēng)。——柳宗元《韓漳州書報徹上人亡因寄二絕》
109、秋天一夜靜無云,斷續(xù)鴻聲到曉聞,欲寄征衣問消息,居延城外又移軍。——張仲素《秋閨思》
110、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fēng)。——劉翰《立秋》
111、晚花生廢圃,老樹立秋陰。——張嵲《秋懷·忽忽經(jīng)年事》
112、蕭颯涼風(fēng)與衰鬢,誰教計會一時秋。——白居易《立秋日登樂游園》
113、立秋之雷損萬斛,吳儂記此占年縠。——范成大《秋雷嘆》
114、瀑水聲中夜不眠,星河影動半秋天。——王十朋《棲賢寺》
115、美人盈盈立秋霜,瓊樓玉宇遙相望。——胡奎《秋夜長》
116、朗日風(fēng)雨霽,高秋天地清。——李華《云母泉詩》
117、暑中剩喜立秋初,特地西風(fēng)半點無。——楊萬里《六月十三日立秋》
118、睡起秋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劉翰《立秋》
119、立秋是日微微雨,病暑衰翁稍慰心。——方回《連夜書·獨倚西樓夜?jié)u深》
120、松篁終茂盛,蓬艾自衰榮。遙仰憑軒夕,惟應(yīng)喜宋生。——盧綸《和太常王卿立秋日即事》
121、敗蕉依晚日,孤鶴立秋墀。——楊衡《送徹公》
122、歲華過半休惆悵,且對西風(fēng)賀立秋。——范成大《立秋二絕·三伏熏蒸四大愁》
123、珠簾夕殿聞鐘磬,白日秋天憶鼓鼙。——李昂《賦戚夫人楚舞歌》
124、春水江湖寬度量,秋天霜月瘦精神。——方回《送趙仁則官滿西歸三首·稼軒賢帥有甥氏》
125、文學(xué)秋天遠(yuǎn),郎官星位尊。——盧照鄰《同崔錄事哭鄭員外》
126、隴門雙石表,何處立秋煙。——邊貢《挽謝都憲二首·其一》
127、平明始立秋,冷已到山頭。——釋可湘《偈頌一百零九首·平明始立秋》
128、飛雨動華屋,蕭蕭梁棟秋。 ——杜甫《立秋雨院中有作》
129、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兩地新秋思,應(yīng)同此日情。——白居易《立秋日曲江憶元九》
130、下邳城下立秋宴,州中太守同歡勸。——尹臺《漕師劉北華飲余下邳河邳守賀大夫同集》
131、云行風(fēng)靜早秋天,競繞盆池蹋采蓮。——和凝《宮詞百首》
132、秋風(fēng)吹雨過南樓,一夜新涼是立秋。——夏云英《立秋》
133、明日立秋秋色至,向晚雨隨大風(fēng)起。——曹勛《過淮值雨偶成呈王樞密》
134、夜茶一兩杓,秋吟三數(shù)聲。——白居易《立秋夕有懷夢得》
135、立秋五十日,殊未涼風(fēng)至。——方岳《夜聞雨用誠齋新涼韻》
136、長風(fēng)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云》
137、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王績《野望》
138、一輪秋影轉(zhuǎn)金波,飛鏡又重磨。——辛棄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
139、秋色無遠(yuǎn)近,出門盡寒山。——李白《贈廬司戶》
140、那堪更被明月,隔墻送過秋千影。——張先《青門引·春思》
141、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杜甫《月》
142、最愛蘆花經(jīng)雨后,一蓬煙火飯魚船。——林逋《詠秋江》
143、秋風(fēng)夜渡河,吹卻雁門桑。——王昌齡《塞下曲·秋風(fēng)夜渡河》
144、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上海風(fēng)秋。——王昌齡《從軍行七首》
145、秋風(fēng)起兮木葉飛,吳江水兮鱸正肥。——張翰《思吳江歌》
146、今日暫同芳菊酒,明朝應(yīng)作斷蓬飛。——王之渙《九日送別》
147、秋風(fēng)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劉徹《秋風(fēng)辭》
148、落日塞塵起,胡騎獵清秋。——辛棄疾《水調(diào)歌頭·舟次揚州和人韻》
149、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150、誰在秋千,笑里輕輕語。——李冠《蝶戀花·春暮》
151、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fēng)動客情。——葉紹翁《夜書所見》
152、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
153、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154、秋風(fēng)萬里芙蓉國,暮雨千家薜荔村。——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155、遠(yuǎn)岸秋沙白,連山晚照紅。——杜甫《秋野五首》
156、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劉徹《秋風(fēng)辭》
157、秋風(fēng)秋雨愁煞人,寒宵獨坐心如搗。——陶澹人《秋暮遣懷》
158、秋草獨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時。——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
159、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王維《秋夜獨坐/冬夜書懷》
160、況屬高風(fēng)晚,山山黃葉飛。——王勃《山中》
161、茂陵不見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溫庭筠《蘇武廟》
162、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fēng)云接地陰。——杜甫《秋興八首·其一》
163、蕭蕭江上荻花秋,做弄許多愁。——賀鑄《眼兒媚·蕭蕭江上荻花秋》
164、雨暗殘燈棋散后,酒醒孤枕雁來初。——杜牧《齊安郡晚秋》
165、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166、橫笛弄秋月,琵琶彈陌桑。——李白《夜別張五》
167、重九開秋節(jié),得一動宸儀。——韋安石《奉和九日幸臨渭亭登高應(yīng)制得枝字》
168、丹楓萬葉碧云邊,黃花千點幽巖下。——張掄《踏莎行·秋入云山》
169、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晏殊《踏莎行·碧海無波》
170、春花秋月入詩篇,白日清宵是散仙。——魚玄機《題隱霧亭》
171、落霞與孤騖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閣餞別序》
172、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唐王績《野望》
173、掛林風(fēng)景異,秋似洛陽春。唐宋之問《始安秋日》
174、寒山轉(zhuǎn)蒼翠,秋水日潺湲。唐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175、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唐王維《闕題二首山中》
176、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唐李頎《望秦川》
177、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唐王昌齡《長信秋詞五首》
178、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唐劉長卿《游休禪師雙峰寺》
179、木落雁南渡,北風(fēng)江上寒。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
180、秋色無遠(yuǎn)近,出門盡寒山。唐李白《贈廬司戶》
181、雨色秋來寒,風(fēng)嚴(yán)清江爽。唐李白《酬裴侍御對雨感時見贈》
182、長風(fēng)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唐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183、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唐李白《秋登宣城謝朓北樓》
184、高鳥黃云暮,寒蟬碧樹秋。唐杜甫《晚秋長沙蔡五侍御飲筵送殷六參軍歸灃州覲省》
185、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唐杜甫《秋興八首》
186、翟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fēng)煙接素秋。唐杜甫《秋興八首》
187、遠(yuǎn)岸秋沙白,連山晚照紅。唐杜甫《秋野五首》
188、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唐杜甫《月》
189、八月秋高風(fēng)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
190、長風(fēng)吹白茅,野火燒枯桑。唐岑參《至大梁卻寄匡城主人》
191、秋風(fēng)萬里動,日暮黃云高。唐岑參《鞏北秋興寄崔明允》
192、返照亂流明,寒空千嶂凈。唐錢起《杪秋南山西峰題準(zhǔn)上人蘭若》
193、萬葉秋聲里,千家落照時。唐錢起《題蘇公林亭》
194、宿雨朝來歇,空山秋氣清。李端《茂陵山行陪韋金部》
195、山明水凈夜來霜,數(shù)樹深紅出淺黃。唐劉禹錫《秋詞二首》
196、試上高樓清入骨,豈知春色嗾人狂。唐劉禹錫《秋詞二首》
197、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fēng)府。唐杜牧《齊安郡中偶題二首》
198、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唐杜牧《秋夕》
199、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唐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200、秋山野客醉醒時,百尺老松銜半月。唐施肩吾《秋夜山居》
201、老樹呈秋色,空池浸月華。唐劉得仁《池上宿》
202、秋宵月色勝春宵,萬里霜天靜寂寥。唐戎昱《戲題秋月》
203、一夜綠荷霜剪破,賺他秋雨不成珠。唐來鵠《偶題二首》
204、夜半酒醒人不覺,滿池荷葉動秋風(fēng)。唐竇鞏《秋夕》
205、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fēng)愁起綠波間南。唐李璟《浣溪沙》
206、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宋范仲淹《蘇幕遮》
207、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宋蘇軾《贈劉景文》
208、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宋蘇軾《九日次韻王鞏》
209、蕭蕭遠(yuǎn)樹流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宋寇準(zhǔn)《書河上亭壁》
210、秋景有時飛獨鳥,夕陽無事起寒煙。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寫望》
【立秋的絕美詩句】相關(guān)文章:
立秋絕美詩句(精選50句)07-29
立秋絕美詩詞(精選120首)07-29
立秋絕美佳句(精選200句)08-05
立秋絕美的文案(精選480句)08-08
立秋絕美文案(精選190句)08-10
立秋的絕美文案(精選500句)08-01
立秋的詩句06-18
立秋的詩句03-12
立夏絕美詩句50首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