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有關詩歌的命范文參考
“死了的它又活了,那僅僅因為它的心沒死透”,這就是我想寫的東西。有很多人覺得詩很神秘而普遍認為詩的很高雅而寫了幾句蹩腳的句子,自認為是詩歌,附庸風雅,其實他什么都不想寫,只是為了區(qū)別于別人而獲得崇拜的資本。別人看不懂,自己也不清晰,這就夠了,對他自己來說。
我并不知曉上面寫東西的人的思想起點在哪里,我也不想知道。一個沒有起點的寫作只能叫做碼字,并不能叫創(chuàng)作,其本質和打印機沒什么區(qū)別。詩歌的形式越來越隨意,重情不重形,然而其發(fā)展方向卻向著兩個不同的方向走了:一、韻律感不強,向著自己想發(fā)展的情感發(fā)展;二、走著一種全韻律的方向,但是給人一種矯揉造作的感覺。這種格律模子就像一副毫無美感的骨架。我也一直在思考:為什么現在沒有徐志摩那種美妙的韻律?為什么現在沒有海子扒開傷口撒鹽般氣勢的詩歌?現在的圈子越來越缺少能引導他前進的高峰了。我們現在的詩要么還完全活在五四時期,要么就還活在海子那個時代,要么就完全和以前的時代脫節(jié),但是對詩歌的認知卻越走越偏,當代的青少年和青年,寫作也僅僅只是為了詩而寫詩,他忽略了自己的感覺,因為這時候感覺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的作品可以讓人表面的贊賞,他并沒有把詩當做自己的感受。詩歌寫作本身就是在創(chuàng)造自己的器官,他們沒有缺少了它就不行的緊迫感,然而現在的他們想做的只是得到一篇讓人不懂的卻通過華麗的辭藻而獲得驚羨的東西,除了這個那個東西只是廢紙一張,自己也不會覺得放棄它有多么可惜和可憐。正因為詩歌的本質就是自我的本質,真正的思想碰撞卻是創(chuàng)作與自身的融合,就像現在高數老師在前面講課,坐在第一排的我也不會被他影響,因為我在寫自己,除了自己,也只有我該寫的東西,這時候的我是多么急切的想表達我的東西,我就不明白現在有多少人還在如此欣喜若狂的寫作,而不顧外界環(huán)境,只照顧純粹的寫作,我不知道,我也無法知道。真正寫詩的人越想表達自己而頭腦越往里面走,我無法解釋什么是里面,類比就像是在宇宙的黑暗中,你只能找到最亮的一顆星,而無法找到最暗的那一顆,然而偏偏又要找到他,越是努力掙扎,越是黑暗,而越往里面走,越走不動道。
誰也無法真正知道詩的“命”在哪里,除了近乎瘋狂的表達,不停的寫,越寫越不想知道寫它的意義,也不想知道。每一次的創(chuàng)作都想一種沖動,而寫作過程僅僅是一種泄欲而已,寫作之后自然就疲軟無力了,之后就顯得很空虛,而開始進去尋找下一次沖動的過程,周而復始,每一位寫詩的人都是那么矛盾,他在尋找沖動和激情的過程中,又是那么無助和無力,又迷失了自己應該有的目標和意義,這時候的自己就陷入了一次又一次的意淫之中,找到短暫的幸福感,就像不停的往自己傷口上面撒鹽,而覺得這樣的行為是多么的偉大,唱著贊歌欣賞自己的死亡,其實他本身就不存在這樣的環(huán)節(jié)。
“命”在哪里?人是一個三維的東西,詩本身是一個四維的東西,而每個尋找她的人特別想跨空間去找到她,所以越走越遠,越走越黑,一條道走到黑,不可自拔,就像被傳銷組織控制一樣,自以為自己多么幸福和強大,其實自己還在起點沒有出發(fā)。其實也不需要對這個過程這么悲觀,因為人只是想走,抱著想找到她的希望,享受泄欲而已,別無他求。
——一些自己無法解決的矛盾
【詩歌的命參考】相關文章:
詩歌札記參考12-02
往事詩歌參考06-28
關于青春的詩歌參考11-03
母親詩歌作文參考01-26
寧焚不命的現代詩歌07-06
淺談網絡詩歌范文參考01-04
李白的詩歌經典名句及出處大全參考05-30
我可以很好200字詩歌參考06-28
有關于青春的現代詩歌參考09-22
關于深秋里的一些詩歌參考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