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專業(yè)四級考試題型的應對方法
Part I 寫作
寫作包括兩部分,一是要求在35分鐘內寫一篇150字左右的短文,二是要求在10分鐘內寫一個50——60字的便條。這兩部分均為命題作文,作文內容與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學習都密切相關,另外也有社會熱點問題,比如環(huán)保、旅游、健身等,題目理解起來都比較容易。
短文寫作部分文體為議論文,一般采用三段式的結構,第一段為論點,第二段為論據,第三段為結論。最高要求為文章內容切題,思想表達清楚,論據充分,論證嚴密,基本無語言錯誤。要想寫好一篇文章,應該注意一下寫作步驟:
1.審題:作文評分的第一個要求就是內容切題,因此審題特別關鍵。專業(yè)四級作文都是命題作文,而且多有中文提示或提綱,所以你首先應了解命題的基本要求,理解題目的真正意圖,然后確定提綱中的關鍵詞及各要點間的邏輯,整理自己的思路,對自己所想到的內容進行組織和全面安排。尤其對要討論的問題,該涉及的內容,所需的事實、例證、闡述、說明和總結等,在頭腦中形成一個整體的構思。
2.組織段落:構思好之后,根據構思的提綱,運用選好的材料,恰當地運用連詞,合理安排段落,使文章條理清楚、內容連貫。段落的組織主要是通過擴展句對主題句的支持或說明來進行的。各段的主題句在審題構思時就應基本形成,主題句確定下來,接著就是通過一系列的擴展句,來說明、論證或闡述主題句的思想。常見的段落展開方法有列舉、舉例、比較和對比、因果、敘述、歸類、下定義等,考試時應靈活運用。
3.修改:也就是說要刪除與主題不相干的內容,檢查句子時態(tài)、語態(tài)等。特別應注意單詞的正確拼寫;字母大小寫和標點符號;數的一致性(包括主語與謂語以及名詞與其限定語的單復數一致性);指代關系(包括指代的一致性和代詞的選用);動詞形式(時態(tài)、語態(tài)、語氣)等方面。
關于考試過程中短文寫作的時間分配問題。我們知道,短文寫作的時間為35分鐘, 要力爭寫完寫好, 這就要求考生做到有條不紊,忙而不亂,充分發(fā)揮自己應有的水平。建議按照如下的方案分配時間: 審題1~2分鐘;組織素材, 細節(jié)和關鍵詞: 4~5分鐘; 起草: 20~25分鐘;修改定稿: 4~5分鐘。
最后要說明的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專業(yè)四級考試作文有其固定的寫作格式、結構,而對于固定的題型,有固定不變的表達法。因此,大家有理由相信只要訓練方法得當,搞好寫作是不難的。大家不妨試試多背范文和常用句型,包括各類型作文的開頭、結尾句、中間展開、過渡句,以及比較、圖表說明等的常用句型和表達法,然后自己多動筆寫一寫,只要按這樣的方法進行練習,相信在一定時間內就可以在寫作上取得滿意的分數。因為是三段式作文,寫作的時候一定注意第一段提出的論點要簡潔明了,開門見山;第二段的論據要能充分說明論點,論證條理清楚;第三段的結論要水到渠成,切忌草率,嚴謹完整的結尾是取得高分的保證。
便條寫作最主要的是注意格式正確,交待清楚,比如請柬、賀信、道歉函等,要注意稱呼、正文、簽名等的格式,一定要把相關的時間、地點、原因及主要事件內容交待清楚。
Part II 聽寫
聽寫,顧名思義,既聽又寫,它滲透在各種形式的語言活動中,是最常用到的基本功之一。聽寫測試要求考生把聽到的內容準確無誤地以筆頭的形式表達出來,雖無需考生自己遣詞造句,但由于牽涉到語言(聽力﹑單詞拼寫﹑篇章結構等)與非語言能力(如記憶力﹑速記等)也決非易事。
從90年開始第一次TEM4測試,聽寫就作為一項測試項目,占有10 分, 比重為10%, 91 ,92年,93年上升到15 分, 比重為10%,從94年起(由于難度問題,本次取消了 proof reading), 聽寫盡管仍為15 分, 但比重上升為15%,其間制定的新的考試大綱,正式明確了這一點。從教綱到考綱,聽寫都是一項不可或缺的部分,且所占比重上升,與寫作相同。
在TEM4中,考慮到基礎階段的特點及信度要求, 采用的是錄音式標準聽寫,根據考綱,長度為150字(word)左右,為一段或多段,答題紙上印有題目便于聯想,所選題材廣泛而不生僻,體裁多樣,可以為敘述性、描寫性、說明性,難度適中。 全文共分15個意群(chunk),每個意群可能是詞組、分句或句子。共念四遍,第一遍為正常速度朗讀(wpm=120詞),考生在此時要從整體理解全文內容,抓住中心大意,而不要著急寫。第二、三遍為慢讀,根據意群停頓,分句或長句之間停10-15秒,考生此時要準確,逐字逐句迅速寫下聽到的內容。第四遍又是正常語速(wpm=120詞), 便于考生校對,四遍全部聽寫結束后,留有2分鐘作為復查時間。 考生利用此時可檢查全文是否有單詞遺漏,拼寫是否有誤,標點符號是否選擇正確,直到錄音中聽到“That is the end of dictation”, 便可進行下一項聽力內容了。
根據調查,聽寫中的幾個明顯錯誤是:
1. 考生對這種標準聽寫形式陌生, 對聽寫材料進行改寫甚至加工成作文;
2. 第一遍聽音時不知如何把握全文的大意(top-down approach), 而是著急寫,丟了西瓜撿芝麻(bottom-up),只見部分單詞而缺少骨架結構;
3. 同樣,在第四遍結束后的兩分鐘復查時間里,不會很好地利用分析邏輯能力對有些明顯的或介詞搭配或詞語進行校正,小錯不斷,或丟詞,或寫出的內容前后不通順;
4. 由于朗讀中沒有念出標點,而是靠學生自己聽,判斷選擇,于是就出現全文沒有標點符號,沒有大小寫,或所有的停頓處都是一種符號,或中文標點混用在英文短文里的情況。
針對聽寫的考試現狀,考生如何提高聽寫成績呢?
1. 考前要充分了解聽寫的形式,最好進行一次模擬實踐,體會全過程。
2.根據朗讀方式,選用相應的書寫技巧。如在聽第一遍時,重點聽主題思想、重點詞,掌握全局概念,不要一聽錄音提筆就寫,也許能寫出前邊的單詞或句子,卻有可能不知全文的大意;聽第二遍和第三遍是以句子為單位重復的,在第二遍朗讀錄音時,要以意群為單位去理解,因時間關系,不可能一字一字地全部寫下,所以要分清主次信息,抓句型和關鍵詞(主語、謂語等),在聽第三遍時,再把其它如修飾語、定冠詞等遺漏內容補上,若有些詞還來不及寫,可用一些自己認識的縮略形式,甚至符號先代替,等最后一遍或復查兩分鐘時再恢復原形。因為評分不是以寫出的單詞多少而得分,而是先以是否清楚表達原文的主要意思,然后以是否有小的錯誤,如單復數、大小寫、有無定冠詞等來評定不同扣分。如果在聽的過程中有個別詞或詞組一下反應不出來,就不要苦苦糾纏單個的詞,要跟著錄音進行下一意群的聽寫,因為閱卷是以15個意群分割成15分,每個意群最多扣一分,所以個別詞或句的錯或漏不會影響其它的得分。而對于聽不懂的單詞,不妨寫下音標,等回頭檢查時可再想。
3. 運用期待語法的作用。聽之前,根據題目展開聯想,調集大腦中儲藏的相關信息,同時仔細理解第一句,因為首句常是主題句,后邊的句子圍繞它進一步展開,這樣,可以適當縮小范圍,便于更快的入戲。
4. 聽寫是一項綜合性的語言技能,包含了諸如聽、寫、單詞量、語法結構、篇章理解、記憶力等各方面, 因此,提高聽寫,關鍵就是加強各種相關知識和技能的訓練。這也就牽扯到平時對各門功課的學習。如提高聽力水平,熟悉英美國家的不同說話發(fā)音方式即語音語調,這是必要條件,但同時,如何把接收到的信息轉化為自己的并產出,則要求其它能力的配合,如對詞匯、詞語搭配、語法知識等的掌握及熟練程度。運用所有知識,有時即使沒聽出來,也可補寫出來,如單復數、時態(tài)等。還可利用邏輯推理能力,因為所聽材料都是有意義的獨立成文的,所以,檢查中如發(fā)現不合邏輯思維的句子,可以肯定所寫有誤,進而更正。至于標點,是聽出來的,可以利用二讀三讀時的停頓來判斷。一般地說,二讀時,某個意群如有停頓,接下去是另一意群,那么兩者之間可能有符號,如逗號,也可能沒有,要看兩者的關系,若是回讀(三讀)該意群,那么這之后肯定是表示完整的一句結束了,因此最有可能是句號。此外,要充分利用語法知識進行分析,如單復數是否一致、上下文時態(tài)是否相配、大小寫是否恰當、介詞搭配或詞語用法是否合乎規(guī)范、前后語意內容是否通順等。
5. 聽寫是個相對機械故容易操做的測試手段,但提高聽寫決非一朝一夕僅靠突擊就可以的,要加強相關能力訓練,能夠間接促進聽寫水平,同時,個人需有計劃有目的的反復實踐聽寫,這樣,才可以促進鞏固各項語言知識,發(fā)展運用知識的熟巧,促使語言能力向交際能力轉化。
6. 最后,還要注意書寫的整潔、清晰,用圓珠筆或鋼筆按要求書寫,以便于評閱。
Part III 聽力理解
根據1997年出版的《高等院校英語專業(yè)基礎階段英語考試大綱》(修訂本),聽力理解部分共包含三個部分:單人陳述﹑兩人對話﹑新聞廣播。所選材料可以是描述性﹑解釋性或說明性的反映日常生活的句子﹑對話及一般性的新聞報道和短評等,題材涉及社會﹑文化﹑經濟﹑科學﹑藝術﹑人文等等。其中出現的語法難度不超出大綱的相關規(guī)定,詞匯原則上不超過大綱對四級的詞匯要求,但BBC和VOA中有個別新聞報道的用語或生詞,要求考生能根據上下文猜測。背景知識應在考生掌握或理解的常識之內,不會出現超出原文專門測試背景知識或智力的題目。
聽力理解部分為客觀測試題型,共25道題目,要求考生從所提供的四個選擇項中選擇一個最佳答案,每題僅限選擇一個答案,多選無效,答錯不倒扣分。
聽力理解材料的錄音由來自英美國家的專家錄制,有英式也有美式英語,但不帶明顯的地方口音。錄音的語速為120詞/每分鐘,只念一遍,在每個問句后留有約10秒的間隙,供考生回答問題。考試時間長度共20分鐘,原始積分為25分,在總分中所占比重為15%。
聽力雖然屬于接受性技能,但聽力理解部分的考試實際上是對考生進行聽﹑讀﹑理解和記憶能力的綜合性測試。 它要求考生在聽懂語言材料后,運用語言知識,如語音語調﹑語義﹑句法, 以及調動非語言知識,如文化背景﹑常識, 推測并判斷出合乎原文的正確答案。 但是由于聽力內容瞬間即逝的特點, 還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記憶能力。 因此,聽力考試對非英語國家的學生來說, 一直是個頗具挑戰(zhàn)性的項目。 那么如何提高考生的成績呢? 那就要考生從聽力測試所涉及的幾個方面有的放矢地提早做些準備。
1. 語言知識方面:
(1) 語音語調:只有掌握標準的讀音,熟悉連讀﹑重讀﹑弱讀﹑爆破﹑同化的英語發(fā)音特點,考生才能不受答案項中的語音干擾;了解美式與英式發(fā)音的異同,才能正確理解所聽內容。除了具有一般的語調知識外,還要特別注意口語中語調的表意功能,因為同一句話用不同的語調,表達的是說話者也許完全相反的情緒和態(tài)度,如:陳述句通常用降調表示肯定,而有時用升調,表達的就不是肯定語氣,而是相反,即不肯定﹑疑惑﹑驚奇等;通常情況下用升調的一般疑問句若用了降調,更多的是表示肯定而非疑問。只有具備扎實的基礎,才能更快更準確地理解原文;只有長期堅持不懈地進行大量的泛聽,接觸各種不同題材﹑不同語音語調的聽音材料,才能為此做好準備。
(2) 詞匯:單詞是構成一切語言的基礎。我們強調的不是脫離大綱的難詞﹑偏詞,而是對大綱內的詞匯的熟練程度。在此基礎上積累詞組﹑習慣用語﹑成語﹑同義詞﹑近義詞及諺語等方面的知識。譬如,在問題中經常要求對原文釋義(What does the speaker mean),而答案項通常用與原文不同的詞或詞組表達與原文相同或相近的意思,不徹底了解單詞詞組或慣用語,沒有足夠的詞匯量,即便聽懂了,面對四個選擇也只能是束手無策。同時考生要養(yǎng)成用英語思維的習慣,用英英字典查詢,用英語的概念理解原文,潛移默化,才能更快做出反應。
(3) 句法結構:掌握不同的句型結構,有助于正確理解其所表達的功能和意念。如: “No sooner …… than ……”, 如果我們了解這個結構,就知道它所表示的時間前后關系了。
下面列舉了一些常用句型:
表示建議:
I suggest / propose ……
What / how about……
Why not……
Let’s……
Shall we……
What do you think of……
If I were you, I’d……
表示同意:
I agree……
I share the opinion
I can’t agree more.
Why not?
Of course / Certainly.
By all means.
You said it.
表示不同意:
I am afraid I can’t……
I disagree……
No way.
By no means.
Of course not.
表示條件或假設:
if ……
so long as……
provided……
unless……
表示比較關系:
as……as……
would rather ……than……
prefer……to……
Just as ……, so……
The more……, the more……
Second to……
表示因果關系:
because……
since……
now than……
so……that……
give rise to……
result in……
be attributed to……
due to……
thanks to ……
result from
on account of
owing to
表示讓步或轉折關系的結構:
though……
although……
even if……
but……
unless……
instead
despite
even……
(4) 口語與書面語:聽力測試考查考生獲取口頭信息的能力,而英語可分成諸如書面語、正式、非正式、口語體等語域,它們在用詞、句法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因此考生不僅要熟悉英、美不同的語音、語調、單詞,而且在學習書面語的同時,注意口頭語的表達方式、用詞、句型結構、升降調所表示的不同的感情色彩。只有堅持不懈的長期進行泛聽,聽不同題材、不同內容、不同性別、不同語音語調,甚至于同一單詞的不同讀音,才能穩(wěn)步提高聽力技能。
2. 非語言能力方面:
(1) 背景知識:一個人的理解力是同他的知識面分不開的,因此掌握目標語言的文化背景知識對提高大腦的思維與反應速度﹑增加理解﹑幫助記憶都起著很大的作用。另外,考生平時要多關心時事,多閱讀如“China Daily”﹑“Times”﹑《參考消息》之類的報刊雜志,了解一些重大事件的背景材料,適當地做些筆記,如經常出現的'人名﹑地名﹑國名﹑組織機構等的英譯,考試中就能更快地調動儲存信息,幫助解題。同時在平時訓練聽新聞時,注意新聞中的幾個重要因素,如what, who, where, when, how, and why等,在考試中再結合問題內容,就能很快做出正確選擇。
(2) 語境意識:語言的另一重要作用是其交際功能,能夠理解中心思想,演講者的意圖,或細節(jié),能體會語言的交際功能意義,善于把語言與語境聯系起來進行體會字面表層所傳遞的深層意義,如請求、命令、建議等,而熟悉句子的句型,有助于提高對講演者意圖的判別能力,理解句子的語言外涵義。陳述與對話都選自日常生活對話,所以考生在加強聽力的同時,應多用英語交流,“聽說不分”,創(chuàng)造運用英語的語境。單句陳述比較難是由于沒有上下文或重復,故對于詞匯、詞語搭配、句型結構的稔熟非常重要。在雙人對話中,不僅理解談話內容,而且善于通過談話內容判別諸如:兩者的身份;談話的時間、場合、話題、弦外之音等。在對話中還經常要求根據雙方的對話,判斷其真實的含義,這常超出原文本身的語言意義,因此要求考生善于把語言與語境聯系起來,推測出其表達的請求﹑命令﹑否定、猶豫﹑責備等深層意義。
(3) 記憶能力:聽力的瞬間性決定了短期記憶的必要性。記憶能力的強弱,除取決于先天外,還可受到后天的影響,因此考生可以有意識地加強這種訓練。另外由于聽力的局限性,考生最好能使用自己明白的節(jié)略號做些筆記,特別是關鍵詞﹑地點﹑時間﹑年代﹑數字等以增加確定性。
(4) 預讀:聽力與語法、閱讀不同,可以讀完再回讀,其內容是暫時、一次性的,因此學會抓要點、關鍵詞,以意群為單位理解全文就變得相當重要。在四級考試的聽力部分中,問題都已印在考卷上,同時在各部分題目前試題冊上都印有一段題目指令,磁帶上也錄有相應指令,由于每年考試這部分指令都基本相同,考生只要熟悉這些內容,就可以利用錄有指令的這段時間,或利用兩道題目之間的10秒停頓間隙,快速瀏覽一下已印在試卷上的問題和四個選擇項,從而獲取聽音前的思考線索和對聽音內容的背景提示,這樣在聽的過程中,就可以有針對性的有選擇地聽原文,從而抓住相關信息,濾除不相關的內容,減輕聽的負擔和記憶的負荷,以提高聽的有效性,同時,通過閱讀干擾項,多些背景提示,再分析四個選擇項的異同,以此作為線索,聽的時候,做到有的放矢。
(5) 熟悉出題形式:聽力中的測試題大體可分為直接題和推理題。
直接題型:問題直接針對原句中的內容,要求所選答案和原文意義上一致,選擇項的措詞與原文基本相同或使用同(近)義詞。
推理題型:原文不能為選擇提供直接的信息,而是要求考生必須通過理解字里行間的意義之后,或通過計算,或根據語言環(huán)境,推側出符合問題的答案。
單人陳述:共七至九題不等,有簡單句,也有復合句,多為陳述句句型。題目通常是要求快速找出與所聽內容在意思上相同或最為接近的最佳選擇。此外,也有判斷說話人的身份、 語氣﹑數字計算等。因為沒有上下文提示或信息重復,這部分有一定的難度。
兩人對話:約七至九組不等,由一男一女對話,第三人提問,問題大多是征詢信息﹑判斷地點﹑職業(yè)或身份﹑概括談論話題﹑進行預測﹑數字計算﹑推測態(tài)度﹑感情﹑兩者關系等等。由于是對話,所以內容更具有口語的特點,如語音語調的升降變化。
新聞廣播:若干篇,選自BBC﹑ VOA及其它的一些重要的國際新聞報道,經專家專門錄制,每篇有一至三道題目,一共為七至九題, 題目多為詢問事件或其原因﹑結果﹑目的﹑條件﹑地點﹑態(tài)度﹑全文的中心議題等。在新聞里,題目都是按敘述的先后順序提出的,所以考生除事先快速瀏覽外,還可邊看著答案邊聽,以便答案更確定。平時考生要注意新聞用語的特點,如新聞報道中的第一句通常是全文的總綱,對全文有很大的提示作用。此外,由于是另外錄音,稍微不同于平時廣播中聽到的BBC和 VOA,因此考生最好事先選用相似的聽力材料進行模擬測試,以熟悉考試形式。
(6) 培養(yǎng)用英語思維的習慣:由于受母語的干擾,中國學生在聽的過程中習慣于在大腦中先把英語翻譯成母語進行理解,然后再翻譯成英語回答,而聽的內容常常一瞬即逝,因此在平時學習中,考生要用英英字典, 用英語的概念去解釋詮釋,從而避免把英語翻譯成母語,再翻譯成英語的習慣。這樣,可大大減少聽的過程中解碼所需的時間,也就不會出現猴子摘苞米的故事了。
(7) 放松與放棄:放松心情。心理因素對人的現場發(fā)揮有很大的影響,特別在聽力上,內容只放一遍,考生在聽之前,生怕聽不懂,聽覺緊張,越緊張就越不能專心;或有個別詞匯一下子聽不出,而絞盡腦汁地想,影響對接下來內容的注意力。對此,考生平時要有意識地訓練自己的心理素質,參加一些模擬考試,培養(yǎng)對考場的適應能力,增加自信心,訓練自己整體理解而非逐字逐句理解的意識,和根據上下文進行推測的能力,從而做到“精神集中而不緊張,注意力專注但不停留”。
學會放棄,就是說不要糾纏于一個沒有完全沒有聽懂或聽清的題目,而影響下一道題的聽音,理智的做法是快速猜測一個答案(因為答錯不倒扣分),然后開始閱讀下一道題的內容。
總之,聽力是個實踐性很強的技能,聽力成績的提高,決不是一朝一夕突擊而來的,更不是單純依靠技巧獲得的。只有不斷練習,增加詞匯量,大量攝取豐富的知識,熟悉英美語不同的語音語調,口語的表達方式,才能穩(wěn)步上升。
Part IV 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著重檢查考生對語言的綜合運用能力。給出一篇破壞信息較多的短文,通常有250詞左右,15個空,每空四個選項,需要考生綜合考慮短文的內容安排、結構組織、內在邏輯及語言特色,主要測試詞匯辨析、習慣用法、固定搭配、語法結構及邏輯推理和語篇理解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完形填空的解題過程可以概括為“總、分、總”三步走。
第一步:“總” 速讀全文,把握大局。考生用2~3分鐘,以略讀方式快速瀏覽全文,主要目的是要了解文章的體裁和題材,從整體上把握全文內容和結構框架,找出文章的主題、大意,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思路,文章展開的線索,句與句以及段與段之間的邏輯關系及文章的語言風格或特點。考生應當格外注意段首句和段尾句,因為文章第一句話旨在讓讀者對全文有一個大致的了解,而且段首句往往就是主題句;而段尾句往往是結論句,同樣為主題服務。另外,還要注意各種重復出現的詞語。重復出現的詞語指的是同根詞的重復,以同義詞、近義詞或反義詞形式出現的重復,相似的表達方式或句式的重復等等。這些詞語相互呼應,從不同角度反復說明文章的主題,影射作者的意圖,與段首句段尾句一起勾勒出全文的脈絡走向。文章總是按照一定的思路發(fā)展的。論說文一般按照邏輯推理關系論述,敘述文常常按照時間順序來發(fā)展,而描寫文的發(fā)展往往表現為空間關系。不同文體的文章在發(fā)展層次上常常要用不同的連接方式,過渡方式。考生通過速讀全文可以把握文章思路發(fā)展的基本線索,為下一步解題確定語境線索。這一步必不可少,考生千萬不要貪圖節(jié)省時間而拿起文章就做題,這樣往往“誤入歧途”,把自己的理解強加給文章。
第二步:“分” 往返迂回,各個擊破。考生逐句通讀全文,但是先不要看四個選擇項,做到通讀與猜測并行。另外,千萬不要拘泥于題目順序,這一步解題過程可以針對不同情況分三輪解題,通俗地講,就是好做的先做,不會的留到下一輪。第一輪,對含義明顯的詞匯,固定搭配或習慣用法,常用句式等純語言知識問題,可以邊讀邊隨時猜測出答案,包括介詞的用法、倒裝句、虛擬語氣等固定的句型或語法。第二輪,針對在通讀過程中未能輕易猜測出答案的題目。這類題目的答案,不僅僅取決于對文章局部的理解,而是要在對語篇理解的基礎上,利用上下文中字里行間的線索才能猜測出答案。此時,考生首先看清題區(qū)的句法關系,辨別句子是簡單句、并列句還是主從復合句,并根據語法判斷詞性,然后根據考生自己的生活常識、背景知識與文章主題猜測該詞或短語的語義范圍。例如,對于動詞、名詞、形容詞、副詞等實義詞,應該在語篇基礎上判斷它們的性質:動態(tài)、靜態(tài)、積極、消極、褒義、貶義等。對形容詞和副詞還要分辨它們是強還是弱,是修飾數量、質量、長度、面積還是形狀。對于連詞,更要從上下文中判斷它的邏輯意義,表示并列、遞進、讓步還是轉折等。對猜測出答案的題目,應當首先對照選擇項,找出選擇項中與自己猜測完全相同或十分接近的那個答案,把它填入原文,看一看還原后的句子是否符合語法規(guī)律,語義是否符合文章主題,如若不符合上述要求,就必須推翻原解,重新猜測。第三輪,集中突破前兩輪未能解出的題目。在前兩輪的基礎上,針對最后難關,直接對照選擇項,利用前兩輪已填入的選項縮小填空范圍,采用排除法,排除不恰當的選項,最后敲定答案。
第三步:“總” 檢查核實。此時的文章應當是一個語法結構正確,用詞語義準確,上下文邏輯關系嚴密,主題突出,內容充實,意思連貫,層次清晰的整體。首先,要著眼大局,從語篇整體上,看答案是否符合文章主題,作者態(tài)度,意圖及文體特征,結合段首句、段尾句和含有連貫意義的詞語,把文章看作一篇范文,從寫作角度,審視文章的謀篇布局“啟、承、轉、合”。其次,從以下幾方面對所選答案進行核查:1)所選擇的單詞或短語是否符合本句內容,使上下文連貫和諧,與全文意義相協調;2)所選擇的單詞或短語是否符合某種固定搭配;3)所選擇的單詞或短語是否符合某種句型、時態(tài)、語態(tài)的特殊要求,如虛擬語氣從句中的謂語動詞用原形(過去式、過去完成式);4)所選詞本身或附近的詞有無特殊要求,如有些動詞后面只接動名詞而不能接不定式。必要時對個別答案仍需推敲,發(fā)現不妥,要重新考慮,但應慎重,無絕對把握,仍應相信第一感覺。
Part V 語法和詞匯
近年來專業(yè)四級考試中Grammar and Vocabulary部分中,50%為詞匯、詞組和短語的用法,約50%為語法結構。該題在總分中雖占分不多,但作為測試考生英語水平之基礎,它對于TEM4中所有題項影響之大是眾所周知的,因為任何一門外語的學習均始于詞匯和語法,且對于詞匯數量及其深度的掌握程度在一定意義上反應一個人的英語水平。因此,掌握詞匯和語法對于在TEM4中取得好成績顯得尤為重要。
綜觀這近幾年考題,可發(fā)現:
1.語法考題的涉及面寬,近年考題曾經考到:幾乎所有詞類;三種動詞的非謂語形式;各種從句及關系詞的用法;動詞時態(tài)、虛擬語氣、情態(tài)動詞的用法;獨立主格,主謂一致,倒裝,強調、并列結構等基本語法知識。
2.語法考試的重點突出,語法考試的重點為內容龐雜較難掌握的項目,這些項目還反復出現,如:虛擬語氣,狀語從句,定語從句,獨立主格,情態(tài)動詞。
3.具體考查重點為以上項目中的特殊用法,不常用的情況
1)虛擬語氣的考點為:would rather+that從句+一般過去時:It is vital/ necessary/ important/ urgent/ imperative/ desirable/ advisable/ natural/ essential+that+動詞原形;It is time/about time/high time+that+一般過去時:proposal/suggestion+that+動詞原形;lest+that+should+動詞原形;if only+that+would+動詞原形。
2)狀語從句的考點為:非if引導的條件狀語從句,此類句子多用at times,provided,so long as,in case,once等來替代if;由even if/so,now that,for all等引導的讓步狀語從句;just/hardly……when引導的時間狀語從句;more than,as……as,not so much as,the same as,as much as等引導的比較狀語從句。
3)獨立主格結構多以邏輯主語+分詞的形式出現。
4)情態(tài)動詞多與完成時形式連用。
5)定語從句重點考查介詞+關系代詞(which)和as作為關系代詞。
專業(yè)四級考試的詞匯部分要求考生能靈活正確運用教學大綱語法結構表一至四級的全部內容,熟練掌握教學大綱詞匯表中一至四級規(guī)定的5000—6000個認知詞匯及其最基本的搭配。其考查重點為:
1.動詞、名詞與介詞的搭配如:popular/patient+with;yield/solution/adapt/transfer/access+to;accuse/require+of;charge+for;under+discussion等等。
2.習慣用法如:confess to/set about/be used to+doing;be supposed to/have/make sb.+do等。
3.由同一動詞構成的短語如:come,go,set,break等構成的短語。
4.單個的動詞,抽象名詞,形容詞和副詞多以近義詞、同義詞的形式出現。
5.介詞短語在句中作狀語如:in terms of;with the exception of;in vain等,另外還應注意rather than,other than,such as,none/nothing+but等詞在考題中的出現。
語法和詞匯的復習思路:
1.全面掌握基本語法點,重點記住各個項目中的“偏,特,難”點。
2.掌握常用習慣用法和詞組。
3.注意在閱讀中培養(yǎng)語感,因為在語篇層次上培養(yǎng)的語感往往可以直接幫助答題。
4.研究以往考試試題,適當做些練習記住典型題例。
Part VI 閱讀理解
這一部分包括普通閱讀和快速閱讀兩部分。普通閱讀有數篇短文,共1500詞左右,要求讀懂英美國家出版的中等難度的文章,掌握主旨大意及細節(jié),并能夠進行推論,理解上下文的邏輯關系。快速閱讀要求在5分鐘內速讀900詞左右的中等難度的文章,掌握大意及細節(jié)。
專業(yè)英語閱讀考試特別強調考生的閱讀速度,要提高閱讀速度,正確的閱讀方法是問題的關鍵。下面我們介紹一下正確的閱讀方法和技巧。
(1.) 略讀
略讀(skimming)是常用的閱讀方法之一,其主要特征是選擇性地閱讀。通常的閱讀要求看到每一個詞,每次注目看1-2個詞。略讀不需要看清每一個詞,對眼睛跳動的頻率和幅度的要求都較高,有時甚至從上一行跳到下一行。略讀不可能使你對所讀內容全部了解,但是你能大大地提高閱讀速度,也能獲得大量的信息。
略讀的主要作用是了解文章的大意。經過略讀之后,你對所讀內容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再仔細閱讀,這時你的印象會更深刻,理解更透徹。
大部分讀者不需要正規(guī)的訓練和指導就可以進行略讀。但是有意識地訓練會大大地提高你的略讀速度和效率。進行略讀訓練的最簡單的方法是強迫自己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讀完某一篇,開始訓練時,可以把略讀速度定為平常閱讀的5/4倍,以后逐步提高。略讀的關鍵是增加眼跳的幅度,高度集中注意力,努力捕捉那些能引起注意或者你認為重要的內容。
(2.)掃讀
掃讀(scanning)是以最快的速度掃視所讀材料,在找到所需信息時才仔細閱讀該項內容。如查找某個人名、地名、時間、地點等,也即在尋找特定信息、尋找具體事實、尋找答題所需內容時都用得著這種方法。
(3.) 研讀
研讀(study reading)就是仔細閱讀,對文章有透徹深刻理解。根據考題,運用上下文、邏輯關系、背景知識進行判斷和推論。對難句的理解和翻譯用得著這種方法。
提高閱讀速度的一個重要內容是擴大詞匯量。其必要性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詞匯量決定了你的閱讀理解能力,詞匯量越大,你閱讀得越廣,視野就越開闊,你閱讀理解的得分就越高。
2) 有限的詞匯量必然會影響你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生詞的含義只有在上下文中才能完全展現出來,并易于被識記、理解、掌握。換句話說,是上下文給某個詞以特定含義,而這個特定含義往往是字典無法提供的。有的人或許會說,我們從中學到大學英語詞匯都是通過背生詞表來記單詞的。但是這樣說的讀者忽視了很重要的一點:所學課文后面的詞匯表都是為課文服務的,而且,教師課上對某些詞或表達方式所舉的實例,實質上是為它們設置上下文。不少教師鼓勵學生背句子、段落、或整篇文章,都是出于同一目的,即:要學生在上下文中理解并掌握詞匯和短語。
3)多讀是擴大詞匯量的很好的方法。不僅要讀不同體裁的書和文章,而且要多接觸不同題材,才能適應考試的需要。
下邊我們談談怎樣解決TEM4中的閱讀問題。
1 找出段落的中心思想
任何閱讀材料都有主要意思,即大意(main idea)。文字材料的大意有不同的層次。一個比較長的句子可以說很多事情,但一般只有一個大意,可以用幾個詞概括;一個段落包括很多句子,但也只有一個大意,通常是段落的主題句(topic sentence)包含段落的大意。通常人們說“大意”指的是整篇材料的中心思想。
非小說體的閱讀材料通常有比較明顯的大意,其結構也比較清楚。文章的開頭部分(introduction)就比較明確地指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主體部分的每一段也有主題句,通常在段首或段尾。文章的結尾還要對全文作一個總的概括。
為了找出段落的中心思想,讀者應該在了解上下文的基礎上,尋求作者對生活所做出的直接或間接的評論。這些評論有時作者直接說出,有時隱含在篇章中,有時通過他人說出。為了便于找出作品的中心思想,閱讀中你可以考慮以下問題:
1)作品是否表明了有關社會生活的某種重要的東西?它是否幫助你形成新的生活觀?
2)作品是否表明了某個普遍真理?
3)你同意作品的中心思想或作者的觀點嗎?
2. 如何對待閱讀中的詞匯問題
閱讀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生詞。大綱中規(guī)定允許有3%的生詞,也就是說2000個詞中允許有60左右的生詞,但一般不會有這么多的生詞。有的人一遇到生詞就停下來查字典,有的則讀完一兩頁后查字典,有的人則完全不管生詞。其實閱讀中遇到生詞只要不影響你對篇章主要意思的理解,一般應該繼續(xù)往下讀。如果生詞的確影響你對內容的理解,查字典當然是一種辦法,但很不方便,而且頻繁地查字典不僅影響閱讀速度,而且影響對文章內容的整體理解。所以在平時閱讀時,遇生詞最好的方法是通過上下文猜測。以下幾條建議可幫助你猜測詞義:
(1)看看上下文中有沒有生詞的另一種說法,即找同義詞。有時上下文會對一個生詞作解釋,或者提供一些暗示。
(2)看看生詞在文章中的詞性,即看這個詞是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或其他詞類。另外再看看這個詞在文中與哪些詞搭配使用,再根據自己的其他知識,就可以進行正確的猜測
(3)分析生詞的構成,尤其是詞的前綴和后綴。英語中很多詞都是加前綴或后綴而變來的。比如你認識這兩個詞write和similar,根據前綴re-和后綴-ity的含義,你就可以準確地猜出rewrite和similarity這兩個詞的意思。
(4)看看同一生詞是否在上下文的其他地方出現,把兩處的語境相比較,也許能更加準確地猜出詞義。
(5)充分利用你關于所閱讀的內容已有的知識。
為了鞏固閱讀過程中的生詞,在讀完一篇后,你可以把本篇中最重要的生詞查一下字典,準確地了解這生詞在文中的意思。因為我們訓練的篇章都是大綱規(guī)定的題材,在真題中也可能會遇到這方面的文章,甚至單詞。
3. 推論出段落的隱含意思
有時,為了某種目的,作者往往不直接說出某一意思,而是含蓄地表達。這種隱含的意思有時是篇章的主要意思。所以閱讀中經常需要推論(making inference)。有時一句話的含義需要推論,有時整個篇章的含義需要推論。以下幾條建議可以幫助你進行推論:
(1)結合作者的思想觀點、寫作背景進行推論。
(2)尋找作者直接陳述的諸多事件之間的聯系。
(3)仔細體會某些重要詞的含蓄意義及其感情色彩。比如politician和statesman的意思都是“政治家”,但前者有貶義的色彩,即“政客”,后者則沒有。
(4)從作者的語氣、語調、措辭等文體特征,讀出作者的“言外之意”(reading beyond the lines)。
(5)得出某一推斷后,盡量從上下文中尋找證據。
(6)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各方面的知識,把文章中所述的事情和自己的閱歷或熟悉的事情聯系起來考慮。
4. 預測下文內容
預測下文內容也是提高閱讀效率的重要手段。預測與猜測不同。猜測是對自己沒有把握的文字意思的假設,預測則是假想下文將會發(fā)生什么事情。預測之所以能夠提高閱讀效率,是因為它使你產生某種“期待”(expectations)。帶著這種期待去讀下文,你會努力為你的假想尋找證據,你的注意力將更加集中在文中的重要內容上。
當然,預測也不是隨意的,必須根據已經發(fā)生的事情或已了解的內容加上你自己的一般常識進行符合邏輯的預測。當你繼續(xù)閱讀下文時,你的預測要么被肯定,要么被否定。無論是肯定還是否定,都會加深你對原文的理解。以下是幾條建議:
(1)如果你對段落的主題思想已有初步的了解,想一想關于這一主題通常要描寫哪些方面的事情,這些事情在本文中會發(fā)生嗎?
(2)應用你的英語語言知識及語言在具體語境中的習慣用法,預測篇章將要寫什么。
最后,在做閱讀題時要先看題目再看文章,搞清題目問的是什么,再帶著問題到文中尋找答案,尤其是快速閱讀,題目較簡單,因此要有選擇性地閱讀與問題相關的語句,而沒有必要句句都讀。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閱讀速度。
【專業(yè)四級考試題型的應對方法】相關文章:
專業(yè)四級考試題型的應對方法04-23
專業(yè)四級考試題型及應試技巧方法06-12
專四考試題型的應對方法04-23
專業(yè)四級寫作的應對方法03-13
專業(yè)四級考試題型及技巧06-11
針對專業(yè)四級考試題型的策略04-23
專業(yè)四級考試題型及應試技巧06-12
英語專四考試題型的應對方法-閱讀理解04-23
專業(yè)四級考試題型及應試技巧推薦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