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說課稿欣賞
高一語文說課稿(一)
一、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感悟田園生活的意境,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熏陶;背誦課文。
2、理解詞的內(nèi)容,借助朗讀、想象,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重點難點:
1感悟詞中田園生活的意境
2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時數(shù):一教時。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解題。
說到田園,人們往往會聯(lián)想到這樣一些詞:"阡陌交錯"、"竹木扶疏"、"田舍掩映"、"雞犬相聞".田園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許多文人吟詩作畫,心馳神往。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南宋愛國將領(lǐng)、著名詞人辛棄疾(其詞可分為:抒寫愛國情懷的英雄詞,描繪田園風光的農(nóng)村詞,體物言情的詠春詞和艷情詞。)描繪的鄉(xiāng)村圖景,領(lǐng)略鄉(xiāng)村特有的清麗寧靜,走進田園,共同領(lǐng)略田園所特有的美。誰來讀讀課題?《清平樂 村居》。(師指名讀。)(板書:清平樂 村居 宋 辛棄疾)
宋詞是一種可以配曲子唱的詞,前面的那個"清平樂"("樂"要讀"yue",不讀"le")是詞牌,每首46個字,分為上下兩片,上片有4個韻腳,下片有3個韻腳字。 (引導學生了解其他詞牌)詞牌還有很多呢:"念奴嬌"、"浣溪紗"、"虞美人","沁園春"也是的,對了,還有蘇軾"明月幾時有"的那個叫"水調(diào)歌頭"!后 面的"村居"才是詞的題目,村居是什么?(鄉(xiāng)村人家)。
★關(guān)于題目"村居"———激發(fā)學生的想象:村居有什么景致呢?
學生接觸到的首先是題目。一個"村居"會令孩子們浮想聯(lián)翩。會想到小橋、流水、人家;還會想到青山、綠水、樹林,會聞到花香,會聽到鳥語、泉聲……有了這個情感體驗,對于走進辛棄疾所要描繪的世界是大有幫助的,在農(nóng)村生活的孩子讀的時候更多的是一種比較,一個良好的情感鋪墊便形成了。
(二)、恬淡走近詩詞、"走向村居",走進辛棄疾所描繪的鄉(xiāng)村圖景
1. 學生試讀, 檢查自學效果。(讀對讀通)
2.聽錄音朗讀,聽清節(jié)奏,老師對照正音。 明確詞的節(jié)奏。
茅 檐 ‖低 小, 溪 上 ‖青 青 草。 醉 里 ‖吳 音‖ 相 媚 好, 白 發(fā)‖ 誰 家 翁 媼。
大 兒 ‖鋤 豆 溪 東, 中 兒 ‖正 織 雞 籠。 最 喜 ‖小 兒 無 賴, 溪 頭‖ 臥 剝 蓮 蓬。
學生再齊讀一遍。 在吳音中 "走入村居",悠閑走進詩詞。(自己讀懂)
過渡:同學們讀得真好!是的,這戶人家雖然住的是——"茅檐低小",但是周圍的環(huán)境很美——"溪上青青草",這戶人家翁媼之間——"醉里吳音相媚好",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多幸福的鄉(xiāng)村生活啊,那對白發(fā)夫妻陶醉了。作者辛棄疾看到此情此景,也 陶醉在這樣的畫面之中,創(chuàng)作了這首詞。 (溫馨、清新、恬靜、親情、活潑……)
(三)、學習上片(上闕): (1)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是怎樣的一幅情景呢,誰來說說?
a、茅屋又低又小,溪邊上長的青青的草。 茅檐的本意是什么?(茅房的的屋頂向旁伸出的邊沿部分)這里又是什么意思? 這里的茅檐代指茅屋。如果屋檐低小的話,那這個茅屋肯定也是……(低小)典型的江南農(nóng)村小景,富于田園特色:
(清新、秀麗 、悠然、生機勃勃)
b、那"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吳音:吳地的方言,當時辛棄疾就在吳地生活。相媚好:彼此之間很親熱。翁媼:老年夫妻。媼:老年婦女的代稱。)又是怎樣的一幅情景呢,誰來用你的語言描述出來?
(溫馨、恬靜、親情、閑適、天倫之樂)
小結(jié):上片寫了具體哪些人、景、物?
茅檐 小溪、青草、翁媼 (板書)
( 過渡)一對白發(fā)夫妻操著吳音正在親密地聊著天,他們?yōu)槭裁锤械竭@樣幸福呢?
如果說清新、秀麗、悠然自得的美景讓白發(fā)夫妻倆內(nèi)心愉悅的話,那又是什么讓他們覺得幸福呢?結(jié)合詞的下片(下闕),用你的語言描述一下所看到的。
大兒鋤豆溪東:
大兒子在河東豆地里鋤草。
中兒正織雞籠:
二兒子正在編制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
最喜歡的是頑皮的小兒子。(這里有個詞跟我們平時所理解的意思不一樣的無賴:頑皮,可愛的意思。)溪頭臥剝蓮蓬:
趴在溪邊剝蓮蓬取蓮子吃 .
小結(jié):那么,下片又具體寫了哪些人、景物的?
大兒、 中兒、小兒 (板書)
這又是一幅怎樣的圖畫呢?
各盡其力,各得其樂, 其樂融融
哦,我們明白了。 如果說清新、秀麗、悠然自得的自然美景讓白發(fā)夫妻倆內(nèi)心愉悅的話, 那么"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再加上老年得子,小兒又是這樣頑皮可愛,怎么能不讓他們覺得幸福,盡享天倫之樂呢!看來啊,這個"醉"是源于幸福的"酒未醉來人先醉".
同學們,我們再一齊來朗讀這種其樂融融的幸福吧: 茅 檐 ‖低 小!……
欣賞中 "走出村居",自然外化詞意。理解詞意,領(lǐng)悟內(nèi)蘊,在讀中獲得了情感的熏陶。(讀好讀出來)
關(guān)于《清平樂 村居》中重點詞的交流、討論?
1." 醉"的多角度理解
白發(fā)翁媼真的是因為喝了酒醉了嗎? (不是?) 那是因為什么?
(清新秀麗、悠然自得的自然美景和老人生活的幸福)
在教學參考中,"醉"的解釋是喝醉的意思。但在上這一課的時候,我將引導學生不要拘泥這個答案,大膽討論:認為"醉"是陶醉,老人為風景的迷人而醉,為夫妻的親密而醉,為孩子們的懂事而醉。這樣的理解未嘗不可,因為詩歌本來就有自己的不確定性。
2、"無賴"中現(xiàn)真情
"無賴"二字應該說是這首詞中的一個難點,也是一個重點。表面上的貶義卻恰恰顯示了詞人對小兒的喜愛。在對這個詞的教學時,一定要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通過學生的生活體驗,來達到對詞的理解。但是詞人到底是喜歡小兒的什么?(他的可愛、天真、無憂無慮)(這可以結(jié)合辛棄疾的心境來看),還有剝蓮蓬的專著(因為在孩子的眼中這也是他的工作)。
3、對"最"的關(guān)注
我們注意到詞人對小兒的喜愛,往往會忽視詞人對大兒、中兒的情感。大兒、中兒都在勞動,按照我們傳統(tǒng)的看法,他們應該是值得贊揚的,其實辛棄疾對他們感情已經(jīng)通過一個"最"字展現(xiàn)了出來。詞人是喜歡大兒、中兒的勤勞的,但是他們和小孩來比顯然不可同日而語,稍加點撥學生就會理解。這樣就不會產(chǎn)生誤解了。
五、精讀品位,體會意境
人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這首 詞也一樣。作者用精煉、生動的語句,通過寫景與敘事,創(chuàng)造了具有詩情畫意的藝術(shù)境界,描繪了一幅寧靜、悠閑的鄉(xiāng)村生活圖。這樣的情景作者不但十分的喜歡、而且非常的——熱愛、向往、羨慕。具有濃厚的農(nóng)村生活氣息,字里行間處處洋溢著作者對農(nóng)村生活的喜悅之情,客觀上反映了作者對黑暗官場生活的憎惡。
同學們,宋詞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中一顆閃亮的明珠,一朵艷麗的奇葩,每首宋詞都仿佛是一副絢麗多彩的畫,一曲委宛動聽的歌。一段綿長不絕的情。相信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今后一定會在宋詩中盡情遨游,來感受我國古代文學的藝術(shù)上闋勾勒環(huán)境烘托氣氛。
作業(yè):
1.發(fā)動學生查找有關(guān)江南、村居的詩詞。在縱向回憶低年段閱讀過的《江南》、《憶江南》、《水鄉(xiāng)歌》后,找辛棄疾的《西江月》"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等好詩好詞,甚至還要到找網(wǎng)站上的FLASH動畫賀卡《夢里水鄉(xiāng)》、《江南》等;讓他們在語文實踐活動的體驗中:"中國不愧是詩詞的國度,古往今來流傳著許多不朽的詩篇,我們應當如蜜蜂采蜜,充實自己,沾上文人的雅氣……"相信厚積不僅可以薄發(fā),而且會在孩子們的生命中多一分靈氣,為將來的美麗人生做好奠基。在積累中 "放眼村居",漫步走進詞海。(讀寬讀下去)
2 (聯(lián)系插圖,仔細觀察圖上的人物、景物,想象他們說了些什么,又做了些什么。)
同學們把自己最喜愛的畫面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或者用線條、色彩重現(xiàn)了鄉(xiāng)村恬然的風景;或者用生動的文字描繪了"大兒鋤豆溪東"那"汗滴河下土"卻充盈著"秋的期待"的情景;或者以聲情并茂的朗讀展現(xiàn)垂髫少年"臥剝蓮蓬"的動人畫面;或者化靜為動,創(chuàng)造性地演繹"醉里吳音相媚好"的情景……
3.背誦《清平樂 村居》。
板書:
清平樂 村居
(宋 辛棄疾)
茅檐 小溪 青草
翁媼 吳音 相媚好 醉
大兒 中兒 小兒 喜
高一語文說課稿(二)
1、探討中心意思(借助重點語句的理解弄清作者要表達的思想)
2、深入思考,讀懂有個性特色、有思想深度的作品。
3、走近錢鐘書。
錢鐘書在清華讀書時就立志"橫掃清華圖書館".當學生時,就被人們視為老師的"顧問",他讀書之多,中英文功底之雄厚,遠遠超出了他的同齡人。也有敢于質(zhì)疑的精神,曾指出當時學術(shù)界頗有影響的周作人的《中國新文學源流》一書的瑕疵,震動文壇。("他記憶精博,思力敏銳,辯才無礙"."他隨時都在動腦筋,讀書的時候是他思想最活躍的時候,所以每讀完一書,其精神實質(zhì)全被吸收……最難得的是好學不倦,不論處什么環(huán)境都手不釋卷……他好比一個精神世界的美食家,什么品種的美味都要嘗一嘗。" --鄭朝宗《懷舊》)
另外參看課文后面的附錄。重點強調(diào)并推薦其長篇諷刺小說《圍城》。
兩課時。
研讀法。
第一課時
(一) 讀全文,說說初讀感受和讀文疑點。
(二) 探討性閱讀,讀懂較有難度的文章,如何深入?
1、 主要暗示語句的尋找(尋找解讀文章的鑰匙――點睛之處):文本總有語句告訴你作者到底要表現(xiàn)什么思想,關(guān)鍵是把這些話找出來體會分析。
2、 中間部分的材料各表現(xiàn)作者的什么見解?它與作者的寫作意圖有何聯(lián)系?
(三) 具體深入的問題:
1、 從標題看,文章是讀后感,那么作者讀后究竟對《伊索寓言》持什么態(tài)度?
《伊索寓言》"是不宜做現(xiàn)代兒童讀物的,它把純樸的小孩教得愈簡單了,愈幼稚了,以為人事里是非的分別、善惡的果報,也像在禽獸間一樣公平清楚,長大了就處處碰壁上當。"
2、 文章一、二、三段的作用?作者對人類的"進步"、"現(xiàn)代文明"持什么態(tài)度?
作用是通俗地解題:說明人們?yōu)槭裁聪矚g讀《伊索寓言》;持諷刺與否定的態(tài)度――越來越狡猾,越來越復雜,卻自以為是"智慧".
3、 蝙蝠的故事:――可鄙的自高自大!(蝙蝠是冒充同類,而人,卻總要找到比同類強的理由和資本,在任何場合都想傲視別人,自高自大)
4、 螞蟻和促織的故事:――可笑的是非定論!(故事中是揚螞蟻貶促織,而人世間同樣的事情該贊揚誰?世間的是非已不再那么可以簡單判斷)
5、 狗和它的影子的故事:――可恨的無知狂吠(在狗的身上看到了如狗一般狂吠亂叫,惹不得的無自知之明的人)
6、 天文家的故事:――虛榮的自欺欺人!(不甘心下臺下野下面子,尋找理由聊以安慰)
7、 烏鴉的故事:――可悲的嫉妒心理(自己沒有優(yōu)點,也不甘心認可別人。自己得不到的好處,也千方百計讓別人得不到。誰比自己好就打擊誰對付誰,以求遮丑遮羞)
8、 牛跟蛙的故事:――可憐的自我陶醉("Q"勁十足,不思進取)
9、 老婆子和母雞的故事:――為富不仁!(越肥越富的人,越是不肯付出)
10、狐貍和葡萄的故事:――貪得無厭,不知滿足;為保所得,狡猾訴苦。
11、驢子跟狼的故事:――偽善皆是。(打著偽善的幌子干盡壞事的大有人在)
(四)啟示:讀書的價值在于思考!
讓學生展開討論,發(fā)表自己對《伊索寓言》以及寓言故事的作用的意見。未必要贊同作者文章里的觀點,卻應當從中明白一個道理:讀書的目的不是盡信書本,而是促自我思考,敢于發(fā)出自己的聲音,表達自己的見地。
小結(jié):理解文章的關(guān)鍵和汲取借鑒的關(guān)鍵在于弄清幾個對比關(guān)系:
人們怎么看待《伊索寓言》――――――作者怎么看待《伊索寓言》(把握文章主旨)
伊索怎么說―――――――――――――作者怎么說(讀懂文章材料)
錢鐘書怎么讀文――――――――――― 我自己怎么讀文(敢于質(zhì)疑,善于思考)
第二課時
(一)談讀本文的感想(不拘一格,各抒己見。)
(二)作者生平軼事
錢鐘書(1910—1998),現(xiàn)代文學研究家、作家,字默存,號槐聚,曾用筆名中書君,江蘇無錫人。因他周歲"抓周"時抓得一本書,故取名"鐘書".
錢鐘書出生于詩書世家,自幼受到傳統(tǒng)經(jīng)史方面的教育,中學時擅長中文、英文,卻在數(shù)學等理科上成績極差。報考清華大學時,數(shù)學僅得15分,但因國文、英文成績突出,其中英文更是獲得滿分,于1929年被清華大學外文系破格錄取。在這一時期,他刻苦學習,廣泛接觸世界各國的文化學術(shù)成果。1933年大學畢業(yè)。1935年和作家、翻譯家楊絳結(jié)婚。同年考取公費留學生資格,在牛津大學英文系攻讀兩年,又到法國巴黎大學進修法國文學一年,于1938年回國。曾先后在多所大學任教。
錢鐘書深入研讀過中國的史學、哲學、文學經(jīng)典,同時不曾間斷過對西方新舊文學、哲學、心理學等的閱覽和研究,著有多部享有聲譽的學術(shù)著作。他的散文和小說也很出色,特別是長篇小說《圍城》,才情橫溢,妙喻連篇,可謂家喻戶曉。
錢鐘書從小就聰明過人,但他的天賦主要表現(xiàn)在文學上。他喜歡隨心所欲地自由發(fā)揮,特別不愿意按部就班地邏輯推理,因此對數(shù)、理、化等課程深惡痛絕。錢鐘書進入中學讀書后逐漸喜歡上了英語。錢鐘書所在的中學是美國圣公會辦的教會學校,大部分課程都是用英文講授。他的英語成績很好,但是他從不上英語課,也不看英語教科書,上課也不記筆記,而是低頭看外文原版小說。因此,他的英文幾乎完全靠自學,充分表現(xiàn)了他卓異的語言天賦。
盡管學習成績很好,但在生活方面,錢鐘書確實有點"癡氣".比如,他總分不清東西南北, 一出門就分不清方向;穿衣服不是前后顛倒,便是內(nèi)外不分。最出洋相的是上體育課,作為領(lǐng)隊,他的英語口令喊得相當宏亮、準確,但他自己卻左右不分,不知道該怎么辦。口令喊對了,自己卻糊里糊涂不會站,常常鬧得全班哄堂大笑,自己卻莫名其妙。聰明過人卻又時常"糊涂",這就是叫人難以捉摸的錢鐘書。(參見孔慶茂著《錢鐘書》,中國華僑出版社,1998年版。)
錢鐘書學識淵博,記憶力驚人。在清華大學讀書時,他就與吳晗、夏鼐被譽為清華"三才子".與陳衍老人的交往更體現(xiàn)了這一點。陳衍,號石遺,晚清"三大詩人"之一,在當時的詩壇上占有重要地位。石遺老人對當時的詩人學者甚少許可,但是對錢鐘書卻另眼相看。每年寒暑假錢鐘書從清華回無錫,石遺老人都要邀他去自己家。有一次,石遺老人說起清末大詩人王 運:"王 運人品極低,儀表亦惡,世兄知之乎?"錢鐘書對曰:"應該是個矮子。"石遺笑說:"何以知之?"錢鐘書說:"王死時,滬報有滑稽挽聯(lián)云‘學富文中子,形同武大郎’,以此得之。"石遺老人點頭稱是。又說王 運的著作只有《湘軍志》可觀,其詩可取者很少,他的《石遺室詩話》中只采用某兩句,但已記不起是哪兩句了。錢鐘書馬上回答:"好像是‘獨慚攜短劍,真為看山來’".石遺老人不由得驚嘆:"世兄真是好記性!" (出處同上)
錢鐘書先生作為著名的作家和學者,成就舉世矚目。晚年的錢鐘書閉門謝客,淡泊名利,其高風亮節(jié)為世人所稱道。
有位外國記者曾說,他來中國有兩個愿望:一是看萬里長城,二是看錢鐘書。他把錢鐘書看成了中國文化的象征。還有一個外國記者因為看了錢鐘書的《圍城》,想去采訪錢鐘書。他打了很多次電話,終于找到了錢鐘書。錢鐘書在電話里拒絕了采訪的請求,并說:"假如你吃了一個雞蛋覺得不錯,又何必要認識那個下蛋的雞呢?"
中央電視臺開辟了一個面對大眾的頗受歡迎的《東方之子》欄目,許多人拚死往里鉆,以一展"風采"為榮,但當節(jié)目制作人員試圖去采訪錢鐘書時,卻遭到了他堅決的拒絕。美國一所著名的大學想邀請他去講學,時間是半年,兩周講一次,一次40分鐘,合起來大約是8 個小時的時間,而給予的報酬是16萬美元,但錢鐘書絲毫不為所動。還有人在巴黎的《世界報》上著文稱:中國有資格榮膺諾貝爾文學獎的,非錢鐘書莫屬。 錢鐘書對這個評價不但不表示接受,反而在《光明日報》上寫文章質(zhì)疑諾貝爾文學獎的公正性。
(參見胡中原《悼念錢鐘書先生》,《溫州晚報》1998年12月27日)
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時38分,錢鐘書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按照錢鐘書先生遺愿,先生后事一切從簡,遺體由兩三個親人送別就行了,不舉行任何悼念儀式,不保留骨灰,并懇辭花籃、花圈。
火化當天,在現(xiàn)場送行的,始終只有20多個人,包括錢鐘書的女婿、外孫、外孫女,他的學生,以及學生的學生,一些朋友。還有一些人是聽說后自愿趕來的。
錢鐘書的遺孀、著名學者楊絳把一小朵紫色的勿忘我和白玫瑰放在錢鐘書的身體上。火化間的門關(guān)上時,別人勸她離開,她說:"不,我要再站兩分鐘。"她眼睛里隱隱有淚花。
錢鐘書的遺體火化后,根據(jù)他生前的意愿,骨灰就近拋灑。
"這樣的大學者,代表了一個時代。如果大家都知道了,光海外來的,可能就會有上千吧?"社科院外文所的薛先生說。
錢鐘書走了,我們還是讀他的書吧。先生就活在書里。
(三)介紹錢鐘書的名言
1、大抵學問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養(yǎng)之事,朝市之顯學必成俗學。
2、人謂我狂,不知我之實狷。
3、人生據(jù)說是一部大書。
4、打狗要看主人面,那么,打貓要看主婦面了。
5、有了門,我們可以出去;有了窗,我們可以不必出去。
6、我們希望它來,希望它留,希望它再來——這三句話概括了整個人類努力的歷史。
7、笑的確可以說是人面上的電光,眼睛忽然增添了明亮,唇吻間閃爍著牙齒的光芒。
8、假道學的特征可以說是不要臉而偏愛面子。
9、偏見可以說是思想的放假。它不是沒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而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日娛樂。
10、如果你吃到一個雞蛋,覺得好吃,你又何必去認識下蛋的母雞呢?
11、人生像一座圍城,城外面的人拼命想進來,城里面的人拼命想出去。
(四)作家與作品
錢鐘書在學術(shù)著作方面主要有《談藝錄》、《管錐編》、《宋詩選注》等,其中《管錐編》突破了許多人文學科領(lǐng)域,將中西文化和文學做了很多有意義的比較和研究,融廣博的知識和精卓的見解于一體,有很高的學術(shù)價值。
錢鐘書同時還著有散文集《寫在人生邊上 》,短篇小說集《人"獸"鬼》,長篇小說《圍城》等。無論他的散文或小說,都具有機智雋永的特點。尤其是長篇小說《圍城》,具有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已被譯成多種外文。《圍城》以留學生方鴻漸回國后的戀愛糾葛和尋職經(jīng)歷為線索,展現(xiàn)抗戰(zhàn)時期的大都會、小城鎮(zhèn)以及高等學府的生活圖景,刻畫了一群獨特的知識分子,諷刺了文人陋習。因此,《圍城》享有"新《儒林外史》"之譽。
本文選自錢鐘書的散文集《寫在人生邊上》。這部散文集除本篇外,還收有《魔鬼夜訪錢鐘書先生》、《窗》、《論快樂》、《說笑》等,共計10篇。
(五)作品賞析
本文選取了《伊索寓言》里的9個寓言故事,別出心裁,從大家熟悉的故事中引發(fā)新意,觀點新奇,但又言之有理,令人叫絕。通過本文,作者告誡讀者,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也變得更加狡猾,我們必須有所提防,才能避免上當受騙。文中提出了很多警世哲理,值得用心體會。
關(guān)鍵知識點
錢鐘書,現(xiàn)代文學研究家、作家、著名學者,代表作有小說《圍城》、學術(shù)著作《管錐編》等。
補充知識點
1、《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的作者相傳是古希臘寓言家伊索。他擅長編講淺顯易懂而寓意深刻的故事。所講故事陸續(xù)經(jīng)過后人加工,寫成詩和散文,最后由拜占廷僧普拉努得斯匯編成現(xiàn)今流行的《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其中一部分(如《狼與小羊》、《獅子與野驢》等)用兇惡的動物比喻人間的權(quán)貴 ,嘲笑和鞭撻奴隸主階層,反映了平民及奴隸的思想感情。另一部分(如《烏龜與兔》、《牧人與野山羊》等)則總結(jié)了生活經(jīng)驗,教人處世和做人的道理。"伊索寓言"短小精悍,比喻恰當,形象生動,流傳廣,影響大。
2、盧梭與《愛彌兒》
盧梭(1712~1778),法國思想家、文學家,法國"啟蒙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困難條件下堅持自學,終于成為博學多才的平民知識分子。《社會契約論》是盧梭論述其政治思想的代表作,闡述了"天賦人權(quán)"和"人民主權(quán)"的思想,以及人民有權(quán)推翻暴君、建立民主共和國的思想。
盧梭的教育思想,集中表現(xiàn)在《愛彌兒》一書中。這部書是他用20 年時間思考、3年時間寫成的。在《愛彌兒》這部聞名世界的論教育的著作中,盧梭根據(jù)他的唯物主義感覺經(jīng)驗論的認識論思想,提出了按照人的認識發(fā)展過程和自然法則,對他所假定的教育對象"愛彌兒"進行教育,使其身心自由發(fā)展的"自然教育"理論。但是,《愛彌兒》一出版就和它的作者一起遭到了厄運,法國議會正式裁決《愛彌兒》為異教邪說,并立即簽發(fā)逮捕令,要將盧梭打入監(jiān)牢。
歷史是公正的。《愛彌兒》很快便被世人所認可,它所論述的教育理論,在教育史上引起了一場偉大的革命,給后人以很多有益的啟發(fā),以致于歌德稱頌它為"教育的自然福音".
3、錢鐘書的幽默與睿智
錢鐘書學問博大精深,通貫中西。其作品機智雋永,無處不體現(xiàn)出作者的幽默與睿智。略舉一例。《圍城》中方鴻漸留學快要畢業(yè)的時候,迫于父親和岳父的兩面夾攻,才知道留學文憑的重要,"這一張文憑,仿佛有亞當、夏娃下身那片樹葉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的一方紙能把一個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蓋起來。自己沒文憑,好像精神上赤條條的,沒有包裹".隨后,方鴻漸騙了一個愛爾蘭騙子的文憑,還嚇唬了這個騙子。作者議論道:"這事也許是中國自有外交或訂商約以來惟一的勝利。"這些文字既有不落俗套的比喻,又有精辟警世的議論,文章幽默又耐人尋味。
要達到這種幽默,必須睿智。幽默與睿智,相輔相成,錢鐘書兼而有之;二者缺一,就不是完整的錢鐘書了。
4、錢先生與孔方兄
姓錢的錢先生,一生似乎沒有真窮過,也似乎沒有發(fā)過財,應該說他是一位精神貴族。困居上海孤島寫《圍城》的時候,他窘迫過一陣,辭退保姆后,由夫人楊絳操持家務,所謂"卷袖圍裙為口忙".那時他的學術(shù)文稿沒人買,于是他寫小說的動機里就多少摻進了掙錢養(yǎng)家的成分。一天500字的精工細作,卻又絕對不是商業(yè)性的寫作速度。這時,全靠黃佐臨導演上演了楊絳的四幕喜劇《稱心如意》和五幕喜劇《弄假成真》,并及時支付了酬金,才使錢家度過了難關(guān)。
時隔多年,黃佐臨導演之女黃蜀芹所以獨得錢鐘書親允,開拍電視連續(xù)劇《圍城》,實因她懷揣老爸一封親筆信的緣故。錢鐘書是個別人為他做了事他一輩子都記著的人,黃佐臨40多年前的義助,錢鐘書40多年后還報。
進入80年代,從天上往錢家掉錢的事接二連三。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邀請錢老講學,開價16萬美金,交通、住宿、餐飲免費提供,可攜夫人同往。錢鐘書拒絕了,他對校方特使說:"你們研究生的論文我都看過了。就這樣水平,我給他們講課,他們聽得懂嗎?"
英國一家老牌出版社,得知錢老有一本寫滿了批語的英文大辭典,派出兩個人遠渡重洋,叩開錢府的大門,出以重金,請求賣給他們,錢老說:"不賣!"
對送進家門的硬通貨不屑一顧的人,忽然有一天玩興大發(fā),要做一回富翁。那是1979年冬,錢鐘書收到四冊《管錐編》的8000元稿費,10元一張,顯得挺厚。錢鐘書把錢一分兩半裝進兩個紙袋,一邊拍打著一邊對楊絳說:"走,逛商場去!揣著錢不買東西做一回富翁。"
不知道是衣服的錢袋鼓呢還是找到了富翁的感覺,錢鐘書看上去昂首挺胸,楊絳宛如保鏢護駕,一邊走,她一邊提醒:"注意提防小偷。"
古典文學組的人找錢老借錢,他問:"你要借多少?"答:"1000元。"錢鐘書說:"這樣吧,不要提借,我給你500元,不要來還了。"同一個人第二次來借,他還是如法炮制,依舊對折送人。
他當副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編者注)期間,給他開車的司機撞傷行人,找到錢老想借醫(yī)療費。錢老問明情況,說:"需要多少?"
司機答:"3000."
錢老說:"這樣吧,我給你1500,不算你借,不用還了。"
"我都姓了一輩子‘錢’了,還會迷信這個東西嗎?"他指著孔方兄的怪臉說。
(張建術(shù))
5、年登大耋,名滿天涯
錢鐘書先生的家位于國賓館附近的南沙溝,那是國家統(tǒng)一蓋的"部長樓".錢老家里簡樸極了,20平方米的書房,光光的黃木地板,沒有地毯。一張寫字臺,一把靠背椅。寫字臺上堆滿書籍和信件,旁邊一只竹木躺椅,是他休息用的。對面擺著十分簡易的沙發(fā)和茶幾。這就是錢老那許多博大精深的撼世之作的誕生地。
今年86歲的錢老,和許多學者一樣,戴著一副深度近視眼鏡,額頭碩大,言談驚人。但又和許多學者不一樣。他決不迎合,決不講違心話干違心事,巋然于自我。他和夫人楊絳生活得有滋有味,瀟灑自如。兩位大學者、大作家夫婦之間既溫馨和諧,又互相尊重。這是典型的中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的縮影,錢老和夫人常常坐在家中談天說地、讀書寫字,樂趣融融。
錢老淡泊明志是眾所周知的,凡是拋頭露面的事,他一概拒之門外。記者采訪,他回避。中國社科院為他錄像,他謝絕。電視臺請他上鏡頭,他更是退避三舍。他拒絕人家為他祝壽,常說:"老去增年是減年。"有人準備為他父親開紀念會,他婉言辭謝,給朋友寫信時說:"何苦來呢!找些不三不四的閑人,說些不痛不癢的廢話,花些不明不白的冤錢。"錢老同時又是熱心腸人。他對無名小輩一貫大力提攜、培養(yǎng),為他們批改論文、推薦發(fā)表,甚至解囊相助。
在和錢老交談時,也不時插入一些輕松的話題,互相詢問一些家庭事務。從錢老口中得知,他家里經(jīng)常就是錢老與楊絳老倆口在家。工作、學習、寫作之余,自己料理生活和家務。他有個女兒,是北京師范大學的教授,平時在她自己家中,每到節(jié)假日,就回來看望二老,陪二老共享那充滿溫馨的天倫之樂。在交談中得知,錢老最不愛照相,最不愛把照片當招貼。握著他的手,感到有一種無比厚重的知識力量,從中感受到前輩的親切、真誠和愛護。
錢老寫字臺一角一封拆閱過的信上,放著一本直格子信箋,用毛筆工工整整地寫了滿紙的字。我被錢老漂亮的書法所感動。我給朋友們寫過許多許多的信,但都是字體十分潦草,勉強可以猜出和讀懂信的內(nèi)容。錢老這么一位大學者,回一封信都寫得如此工整,相比之下,我實在有點無地自容。
外面?zhèn)鞯媚敲瓷衩氐拇髮W問家錢鐘書先生,原來是這么一位親切慈祥、平易近人、和善的老人。他不禁使我想到那深莫可測但卻平靜安詳?shù)拇蠛#翘N藏無比豐富但卻從不喧嘩的大山。
(陳明)
6、文人看社會
錢鐘書先生的這篇短文,對于中學生而言,實在是難懂。也許這篇文章本來就不是給中學生寫的——它的讀者,只能是那些經(jīng)歷了太多人情世故的老人。
開頭一段,諷刺老人對于青年、中年人的嫉妒與排斥。第二段提出了一個很有新意的看法,而且立得住,確實能啟發(fā)心智,能引導人對一些老問題進行新的思索。以下對寓言的新解,用的多是反語,對現(xiàn)代人的種種狡猾奸詐和不良作風進行了不露聲色而又輕松幽默的諷刺。
蝙蝠的故事。諷刺了某些人善于從反面耍弄兩面派手法:對上假充老實,對下收買人心。
螞蟻和促織的故事。諷刺事前冷眼旁觀、不懷好意而事后坐收其成的無聊文人。
狗和自己影子的故事。揭示人性的丑陋,揭破"惡人做惡事"是由于"不自知"這一荒謬的借口。
天文學家的故事。諷刺阿Q和虛榮心,以及虛榮心背后更深的陰暗心理。
烏鴉的故事。揭破國民性中"大家都別好"這一丑陋心理。其實還有另外的例子:某人要戒煙,周圍的煙民一定會想出種種方法來"敬煙"——要得肺癌大家一起得,怎么能讓你一個人好好地活著呢?
牛和蛙的故事。諷刺虛假。
老婆子和母雞的故事。這篇大概是錢先生根據(jù)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得出來的道理。不過要是見到身邊的胖子,就先猜測他是一個小心眼的人,然后按照這樣的看法,小心地和他打交道——這恐怕還得掂量掂量。當然,根據(jù)筆者自己的經(jīng)驗,"越富有就越吝嗇",這倒似乎是真的。
狐貍和葡萄的故事——諷刺阿Q的"精神勝利法"和耍小把戲的做法。
驢子和狼的故事。"他不知道醫(yī)生也是屠夫的一種"——這個說法內(nèi)涵太大了,牽涉的歷史淵源也太深。是不是說醫(yī)生沒有同情心?是不是還是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歷得來的?這一點錢先生要是另有文章解釋就太好了。
讀過本文,確是能感覺到錢先生的才氣。另外通篇來看,作者所指和讀者對象似乎更明確——當是錢先生身處其中的學術(shù)圈吧?
高一語文說課稿(三)
教學目的
一、在理清文意的基礎(chǔ)上,對文章進行分析評價,借鑒吸收。
二、深人體會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的主張。
三、培養(yǎng)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習慣,培養(yǎng)"一字不肯放松的謹嚴"的精神。
教學設(shè)想
一、本文是一篇文學論文,也可看作是一篇文藝隨筆,重點內(nèi)容要放在對文意的理解及借鑒上,因此可以把教學安排為兩部分,先對文意深入理解分析,然后在此基礎(chǔ)之上啟發(fā)學生改變"套板反應"的通病,從而在今后對語言的理解運用時自覺養(yǎng)成謹嚴的習慣。
二、對文意理解可以讓學生自己借助于注釋及工具書在上課之前充分預習,課上老師對個別難點做適當點撥。
三、如條件允許,利用計算機可把板書制作成多媒體演示文稿,以增強課堂教學的生動性和形象性。
四、知識應用能力訓練。
教學時數(shù):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對文意深入理解分析并做簡要評價
教學步驟
一、導人新課
一提到"咬文嚼字"這個詞,人們往往會覺得這是對有些人為了賣弄學問而在某些字句上故意糾纏的極大諷刺,很少會想到有什么積極意義。的確,如果你查詞典,你會發(fā)現(xiàn)詞典上的三個解釋無一不含貶義。而今天,當你讀過了朱光潛先生這篇《咬文嚼字》,你會發(fā)現(xiàn),這個成語被賦予了一種新的含義,它對我們養(yǎng)成好的閱讀和寫作習慣有著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
二、作者介紹
朱光潛(1897——1986),現(xiàn)代美學家、文藝理論家,筆名孟實、孟石,安徽桐城人。早年曾在武昌高等師范學校、香港大學、英國愛丁堡大學、倫敦大學、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學習,并獲博士學位,回國后曾任北京大學教授、中國美學學會會長、中國外國文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香港大學名譽教授等職。代表作有:《文藝心理學》、《詩論》、《談文學》、《西方美學史》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朱光潛主要從事美學研究工作,試圖以馬克思主義指導自己的學術(shù)研究,成為美學界一個重要流派的代表。此外,還致力于翻譯西方美學名著,在批判繼承美學遺產(chǎn)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學史》成為第一部系統(tǒng)論述西方美學歷史的著作。
三、感知課文內(nèi)容,積累重點詞語
學生瀏覽課文,畫出下列詞語:
1.援例 2.錙銖必較 3.斟酌 4.鏃 詞藻
7.蘊藉 8.付梓 9.尺牘 10.陳言務去
請同學們借助工具書準確掌握上述詞語的音、形、義。
四、閱讀全文,理清整體思路
學生為各自然段標號,分組討論。
教師明確:全文一共8段,大致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舉例說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關(guān)系。共有三個例子,分別從不同角度論論述。
第二部分,運用正反對比論證語言要想跟著情感走,就要"惟陳言之務去".這一段共有兩個例子,一正一反。
第三部分,在論證"咬文嚼字"道理的基礎(chǔ)上,指出只有"時時求思想情感和語言的精練與吻合,才會逐漸達到藝術(shù)的美".
五、研習作品
1.學生朗讀課文第一部分。
思考:課文第一部分各自然段之間什么關(guān)系?
學生討淪。
教師明確:
第一部分:用三個例子。分別從不同角度舉例說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關(guān)系。
第一段,第一個例子,體會"你這"與"你是"兩種句式的區(qū)別。(學生討論,試組一些句子,逐個體會,再看課文中的論述。)教師明確:從表面上看,兩個句子的區(qū)別只有一個字,但表達效果不大相同,初步說明文字與思想是有關(guān)系的。另外,文章從一個例子引入正題,使得作者觀點更具有說服力。
第二段:又舉了《水滸傳》和《紅樓夢》里的例子,對"你這"句式進行進一步推敲(讓學生朗讀課文)教師明確:這一段從表面上看是在辨析"這"與"是"的`區(qū)別,
為下一部分引出作者觀點作必要鋪墊。
步推。
第三、第四段,論述了咬文嚼字的真正內(nèi)涵,并以《史記》為例。指出要重視思想和情感的需要。
以上三個層次之間是層層遞進的關(guān)系。
2.學生朗讀課文第二部分。
思考:課文笛二部分與第——部分之間什么關(guān)系?
學生討論。
教師明確;
第二:部分是在課文第一部分的基礎(chǔ)之上具體談作法。
第五段?舉"推敲"的例子論證"煉字"要注意思想情感。并指出"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實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第六段,指出"煉字"的難處在于字義的把握,尤其是它的聯(lián)想意。
第七段,從反面論證聯(lián)想的誤區(qū)。即所謂"套板反應".
如果說第一部分是在講述"咬文嚼字"的內(nèi)涵及為什么要"咬文嚼字",那么第二部分則主要淪述如伺"咬文嚼字",在"咬文嚼字"的過程中要避免哪些問題。
2.學生朗讀課文第三部分。
思考:課文第三部分(第八段)強調(diào)的是什么?
學生討論。
教師明確:課文第三部分(第八段)在前兩部分論證的基礎(chǔ)上,指出了閱讀與寫作所要追求的最高目標——一"達到藝術(shù)的美",并進一步強調(diào)為了達到此目標應養(yǎng)成的習慣——"刻苦自勵。推陳翻新,時時求思想情感和語言的精練與吻合".
4.學生討論:
(可用計算機制作演示文檔,在屏幕上放映。)
本文的中心淪點是什么?
A.必須"惟陳言之務去"
B.推敲文字是為—廠語句通曉漂亮
C文學是艱苦的事
D.無淪閱讀或?qū)懽鳎急仨氂小植豢戏潘傻闹攪?/p>
教師明確:答案應為D.C基未切入正題,B項不是本文要闡述的主要問題,A項是推敲文字的具體方法,只有D項是作者反復淪證所要達到的根本目的。
六、分析評價課文觀點
1.如何評價"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實際上就是調(diào)整思想和情感"這種觀點?
學生討論。
教師明確:作者在文中反復強調(diào)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關(guān)系,是從根本上抓住了文字的實質(zhì)。指出了推敲文字的根本途徑,即"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實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也就是說,真正意義上的"咬文嚼字"應先從思想感情人手,以表達最恰當?shù)乃枷敫星闉樽罱K目的,再去進一步斟酌文字,而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搞表面文章,正如朱光潛先生所說:"文學借文字表現(xiàn)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顯得思想還沒有透徹,情感還沒有凝練。"
思考練習:(多媒體文稿演示)
對下面文字進行對比,體會其思想感情的不同。
A."敢于這樣做的人,肯定是個英雄。"
D."敢于這樣做的人,難道不是一個英雄嗎?可以肯定說是一個英雄,一個大大的英雄。"——《內(nèi)蒙訪古》
學生討論。
教師明確:兩句話要說明的內(nèi)容是一致的,但A句是個一般陳述句。B句則采用了反問和反復的修辭手法,大大增強了感情色彩,增強了贊美的語氣。
2.如何評價"科學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義就越精確,文學的文字有時卻必須顧到聯(lián)想的意義"這種觀點?
學生討論。
教師明確:這段話是對文字在不同領(lǐng)域里具有不同特點的客觀評價。科學領(lǐng)域的文字需要準確的,相對穩(wěn)定的意義框架,越明顯越好,越確實越好;而文學的語言則需要借助聯(lián)想,使文字具有活生生的特殊意義,越有特色越好,越鮮活越好。當然,這需要閱讀和寫作的人都具有較深厚的文化積淀,否則是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的。
思考練習:(多媒體文稿演示)
對下面文字進行對比,體會科學文字與文學語言在表達上的不同。
A.銀杏,落葉喬木。雌雄異株,葉片扇形。種子橢圓形,外面有橙黃色帶臭味的種皮,果仁可以吃,也可以人藥。木材質(zhì)密,可供雕刻用。是我國的特產(chǎn)。也叫公孫樹。
——《現(xiàn)代漢語詞典》
B.你的株干是多么的端直,你的枝條是多么蓬勃,你那折扇形的葉片是多么的青翠,多么的瑩潔,多么的精巧呀!在暑天你為多少的廟宇戴上了巍峨的云冠,你也為多少的勞苦人撐出了清涼的華蓋。梧桐雖有你的端直而沒有你的堅牢;白楊雖有你的蔥籠而沒有你的莊重。……當你那解脫了一切,你那槎椏的枝干挺撐在太空中的時候,你對于寒風霜雪毫不避易。那是多么的嶙峋而又灑脫呀,恐怕自有佛法以來再也不曾產(chǎn)生過像你這樣的高僧。你沒有絲毫依阿取容的姿態(tài),但你也并不荒傖;你的美德像音樂一樣洋溢八荒,但你也并不隱遁。我是怎樣的思念你呀,銀杏!我可希望你不要把中國忘記吧。這事情是有點危險的,我怕你一不高興,會從中國的地面上隱遁下去。在中國的領(lǐng)空中會永遠聽不著你贊美生命的歡歌。銀杏,我真希望呀,希望中國人單為能更多吃你的白果,總有能更加愛慕你的。
——郭沫若《銀杏》
學生討論。
教師明確:作為詞典上的科學文字,A句的語言準確。精密,沒有任何感情色彩,而在B段文字中,郭沫若筆下的銀音,已經(jīng)不僅僅是銀杏本身了,它象征了中華民族優(yōu)良傳統(tǒng),象征·了中華民族所具有的優(yōu)秀品質(zhì)。這是只有文學作品才會具有的深廣內(nèi)涵,也只有這樣的文字;廣稱得—L是文學的文字。
七、布置作業(yè)
1.讀課文。仔細體會作;旨的創(chuàng)作主張。
2.積累重點詞浯。
3.從學過的文字中,舉一兩個例子說明"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在對文意深入理解的基礎(chǔ)上借鑒吸收。
教學步驟
一、復習上一節(jié)課學過的知識內(nèi)容。
二、檢查作業(yè)完成情況;
試舉兩例說明"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的觀點
(多媒體文稿演示)
例一: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 —一飛荷塘月色》
其中—個"瀉"字,既寫出了月光的清幽、 明凈,又與"流水"相配合,加強了流動感。更重要的是。襯托出了作者希望通過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借眼前之景擺脫內(nèi)心苦悶的思想感情。
例二:待到學校恢復舊觀。往日的教職員以為責任已盡,準備陸續(xù)引退的時候,我才見她慮及母校前途,黠然至于泣下。——《記念劉和珍君》
這句話中的"才"字如改為"就""則"一類詞語,雖語意基本相同,但無法體現(xiàn)劉和珍的樂觀與堅強。魯迅先生在此文中。對烈士從始至終流露出由衷的敬意,時刻不忘用文字準確傳達這種思想感情。
二、探討本文可以吸收借鑒的觀點,并聯(lián)系實際做些練習。
學生討論。
教師明確:
1.通過本文的學習,在今后閱讀和寫作的時候,養(yǎng)成"一字不肯放松的謹嚴"態(tài)度。
朱光潛先生在本文中用大量事實論證了"咬文嚼字"的重要意義,其目的就是為了讓人們對語言文字與思想情感之間的密切關(guān)系充分認識,從而對更能準確表情達意的"煉字"給予足夠重視。
朱光潛先生在他的《談作文》一文中曾經(jīng)指出:"文章是可以練習的嗎?迷信天才的人
須依靠語言的渲染。福樓拜對他的學生莫泊桑說:‘無論你所要講的是什么,真正能夠表現(xiàn)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適用的動詞和形容詞也只有一個,就是那最準確的一句、最準確的一個動詞和形容詞。其他類似的卻很多。而你必須把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動詞、唯一的形容詞找出來。’這說的正是同樣的道理。我看古今中外,在文學語言的運用上,都不能離開這一條:刻苦的追求和嚴格的選擇。"
學生討論:從上面兩篇文章你受到哪些啟發(fā)?作為一名中學生應如何學好浯言?
2.運用語言要力求創(chuàng)新。
朱光潛先生在文章中指出:"惟陳言之務去’。這是一句最緊要的教訓。"遇事要朝深一層去想,"不能懶,不能粗心","文學是艱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勵,推陳翻新,時時求思想情感和語言的精練與吻合,你才會逐漸達到藝術(shù)的完美".
由于語言與思想情感之間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因此,要想追求語言的新,首先要尋求思想的新,而要尋求思想的新,則要從深度上人手,即凡事都要抓住事物特點,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這樣寫出來的文字才能是新鮮的,有特色的,不流于俗套的。
從新的角度探討——些舊的或有——定思維定式的話題,看能不能想出新意來。
3.學習作者為寫好文章勤于積累的精神。
我們看名家作品,除了可以學到——些知識上的內(nèi)容,還可以從文章本身得到很多寫法上的啟示,讀過此文,我們在慨嘆朱光潛先生淵博學識的同時,也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即淵博的學識來源于哪兒,如何才能使自己也逐漸豐富起來,充實起來?
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以勤補拙,堅持積累。
學生討論:文學語言積累的方法可以有哪些?
教師總結(jié):文學語言積累的方法可以有記卡片、摘抄等方式。
四、布置作業(yè)
學習制作材料卡片,圍繞某一主題準備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