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治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設說課稿
第一、說政治復習課的性質(zhì)和目的要求
政治復習課是以完成“某部分”教材內(nèi)容的復習、鞏固為任務的單一課型。它通常是在某課、某單元的新知識學習結束后,或在期中、期末、升學考試前進行的,其目的主要是通過復習課這一教學步驟的實施,引導學生把原先學過的教材內(nèi)容進行系統(tǒng)的復習、疏理、概括、歸納、整理成知識網(wǎng)絡,使知識系統(tǒng)化。這樣,不但使學生原來在新課學習時的知識缺漏得到彌補,鞏固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識記,使知識點串成線,繪成面,構成體,使各章節(jié)之間的知識融會貫通,進一步掌握所學過的“部分”的知識“體系”。同時又憑借復習課的“強化訓練”使學生的知識朝著能力方向的轉(zhuǎn)化,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境界。這可以說是復習課的性質(zhì)和所要達到的目的要求。
第二、說教材
1、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設》是人教版九年級第三單元第八課。本課是依據(jù)《課程標準》中“養(yǎng)成文明禮貌的行為習慣;了解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而設置。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經(jīng)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相輔相成、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的社會。在此之前的第六課、第七課,學生們已經(jīng)學習了我國的政治建設、經(jīng)濟建設,這為過渡到本課的文化建設的學習起到了鋪墊的作用,也為后來的小康社會、和諧社會的學習打下了理論基礎。因此本課在整個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的地位,也是中考的重要內(nèi)容。
2、說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包括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在本課時中:
知識與能力目標是:
①了解先進文化的含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內(nèi)容、形式。
②知道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基礎工程、根本任務。
③掌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加強社會主思想道德建設。
過程與方法是:
通過分析歸納法,使學生按照單元、課、框、目的知識層次來構建知識體系結構圖;用比較法、圖示法、分解法等識記本課的重點知識;用“三步法”引導學生理清辨析題的解題思路;用“四步分析法”引導學生學會解答材料分析題。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自覺履行公民道德基本規(guī)范,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不斷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自覺投身于豐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
3、說學習的重點和難點的預設
本節(jié)課學習的重點是: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和加強思想道德建設。
重點設置的依據(jù)是: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是社會主義文化、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證。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是發(fā)展先進文化的重要內(nèi)容和中心環(huán)節(jié)。
教學難點: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難點預設的`依據(jù)是:本課中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理論性太強,學生不容易理解。且該理論和學生的實際生活嚴重脫節(jié),學生缺乏相應的知識背景,學生學習中難度較大。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們的思想觀念多樣化,在中國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過程中,在要不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如何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等問題上,應該給學生一個明確的答案和正確的引導。
第三、說學情
九年級學生雖然通過前面的學習,掌握了一些淺薄的理論;但由于九年級政治各單元之間的理論聯(lián)系性不緊密,彼此之間沒有沒有太多的關聯(lián)性,給本課的學習帶來一些
困難。本單元中先進文化的方向理論性太強,學生不容易理解。且該理論和學生的實際生活嚴重脫節(jié),學生缺乏相應的知識背景,學生學習中難度較大。
同時九年級學生面臨著中考,但卻知識相對零散,缺乏系統(tǒng)性;對中考中難點題型(如辨析題、材料分析題)缺乏清晰的解題思路;面對一些新的材料無從下手;平時記憶的教材知識在考試中不會運用等。
第四、說教法、學法
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復習課也應該“復習有法、復習得法。”凡是從教材的實際和學生的知識現(xiàn)狀出發(fā),為指導學生順利圓滿地完成復習目的,非用不可的復習方法,都是“有法”、“得法”的。我們常說:“現(xiàn)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針對學生的學情,這節(jié)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分析歸納法(引導學生學會構建知識體系)、自主探究法(教會學生理清辨析題的解題思路)、科學記憶法、總結反思法。以上這幾種學法指導我將在下面的學習流程和導學案中有詳細說明。
第五、說學習流程
本節(jié)課共分為5個環(huán)節(jié):
1、導入新課:(2-3分鐘)
由視頻片段《感動中國》頒獎晚會導入新課:
設計的依據(jù):“生活即課程、課程即生活”。
目的:運用“圖片、音頻、視頻”教學手段,使原本抽象死板的教學內(nèi)容生活化和情境化,喚起學生學習的內(nèi)在興趣和需要,提升他們主動探求的欲望;豐富教學內(nèi)容,實現(xiàn)思維碰撞。進而導入本課的內(nèi)容。
2、學生自主學習:(10-12分鐘)
在導學案的自主學習環(huán)節(jié),我共設置了6道問題。
學法指導:用課本標注法在教材上標示出來并進行簡單記憶。
設計的依據(jù):圍繞著課標、教材知識、重點難點和學情來設計。
設計的目的:通讀教材、研讀教材,掌握教材的核心知識和骨干內(nèi)容,為下面的展示做充分的準備。
3、學生探究與展示:(15-18分鐘)
(1)展示一:構建知識結構體系圖
學法指導:依據(jù)政治課程的設計的思維層次:單元、課、框、目的的內(nèi)容安排,按照知識內(nèi)容的兼容性來畫出知識結構圖。
要求:把這一課的知識結構提綱具體定出來,按知識結構的有關內(nèi)容進行展示,根據(jù)知識提綱帶領同學復習。
目的是:使學生在腦海里形成知識體系的輪廓,為后面的做準備。
(2)展示二:用最簡潔、有效地方法記憶本課的知識。
學法指導:用比較法、圖示法、分解法等識記本課的重點知識。
目的:科學的復習方法可以使我們的復習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展示三:我會辨析:
學法指導:辨析題的解題思路是一要辨,二要析。(具體的分析過程看導學案)
要求:寫出辨析題的解題思路,然后依據(jù)思路再回答具體的答案。
目的:“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于漁”。在解題的過程中鞏固教材知識,提高學生的解題的能力和技巧,為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奠定基礎。
(4)展示四:我會分析:
學法指導:以社會熱點或者重大時政為背景材料,設置考試情境,考查學生對教材知識的掌握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中考中最常見的試題。對于此類的試題,學生應熟練掌握其解題的方法和技巧,以不變應萬變。
4、達標測試以及小組評價(5-8分鐘)
測試內(nèi)容設計的依據(jù)是:課程標準、教材知識、以及突出重難點和學生的學情。(具體見導學案)。
最后,結合小組在各環(huán)節(jié)的表現(xiàn),統(tǒng)計各小組在所有環(huán)節(jié)的得分情況進行點評。
5、整理導學案以及寫出自我反思。(2-3分鐘)
我學會了……
我要改進的是……
【初三政治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設說課稿】相關文章:
政治說課稿04-04
政治說課稿范文03-08
禮貌政治說課稿08-18
政治說課稿范文07-07
精選政治說課稿范文04-19
禮貌政治說課稿08-18
初三政治學會合理消費說課稿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