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踐滅吳》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我說課的篇目是《勾踐滅吳》,它是高中一年級的教學內容,具體編排在高一第一冊第五單元(文言文)的第二篇。在現行的高中語文教材中,文言文(包括古詩文詞曲小說等在內)占了1/2的篇目,這篇文章上成功與否,能否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對學生能否學好后面的文言文有著重大的影響。
“大綱”對高中階段在文言文方面就閱讀能力的要求如下:誦讀淺易文言文,理解詞句的含義和作品的思想內容,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重點掌握常見的'150個文言實詞、18個文言虛詞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課文中的用法。考綱的要求如下:能閱讀淺易的文言文。其中,包括:
1、理解:
①理解常見實詞在文中的含義。
②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20個:而何、乎、乃、其、且、然、若、所、為、焉、也、以、矣、因、于、與、則、者、之)。
③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被、賓前、省略、詞類活用)。
④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
2、分析綜合:
①分析并提取文中信息。
②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思想。
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
3、鑒賞評價:
①鑒賞文學作品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②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
②3大塊9個考點,覆蓋了大綱的要求。
剛升入高中的一年級學生,文言文閱讀能力尚在進一步形成中。根據大綱、考綱及教參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本文特點,我確立本文重點及難點如下:
4、教學重點:
(1)積累本課要求掌握的重點實詞與虛詞及文言句式;
(2)理解勾踐臥薪嘗膽、發(fā)奮圖強的奮斗精神。
5、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在熟悉課文、誦讀課文的基礎上背誦課文的最后兩段。
6、教具:為了增加課堂教學的容量,我制作課件,利用現代技術教育手段——多媒體教學。
根據教參要求和學生實際情況,計劃用2個課時完成。第一課時:誦讀、串講、討論相結合;第二課時:討論、誦讀為主。
二、教學過程設計說時。
具體教學過程如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簡介《國語》思想內容、文學價值與本文相關時代背景;把握全文內容要點;講讀第一部分。
1、我首先談一下我是怎樣導入新課的:(3′)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現實生活入手,引發(fā)學生的求條欲望,從而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故設置導入如下:
① 投影幾則小資料后說:
一些媒體報道了復制珍貴文物越王勾踐劍2500把,限量發(fā)行的消息。孰料一劍挑起千層浪,圍繞能否“克隆”等問題,各方人士“舌戰(zhàn)”正酣。
②我然后問:為什么“一劍挑起千層浪”?
③ 引出顏邁為頌揚蒲松齡堅忍不拔的意志而寫的對聯(lián)“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投影、簡單解釋)
2、接著投影、解說時代背景(5′)
這里主要講清楚吳越兩國不共戴天的關系。
接著投影、解說《國語》(2′)
這里主要講清楚《國語》思想內容、文學價值
如何突破重點、難點,有效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呢?我決定從學情出發(fā),首先要把握兩個原則:第一,注意高視角、低起點,先把基礎知識落到實處,再循序漸進進行教學;第二,重視素質教育,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科學素質的培養(yǎng)、因材施教(這兩點在下面的具體教學過程中將得到詳細闡述)。其次采取如下方法:第一,充分預習。印發(fā)材料,要求學生課下預習,早讀檢查(內容包括:A作家作品;B背景;C掌握生字生詞;D熟讀課文、理清層次)。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自學能力;第二,分解重點、難點。本課將分兩課時進行,;第三,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和學習的內容確立課型。第一課時:引導學生在熟悉課文、誦讀課文,掌握第一部分重點實詞與虛詞及文言句式;串講、討論相結合;第二課時:掌握第二部分重點實詞與虛詞及文言句式,討論、訓練為主;第四,為加大課堂容量和訓練密度,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
下面我主要談一下我是如何突破學生在熟悉課文、誦讀課文的基礎上背誦課文的最后兩段這難點的。在此我所把握的總的方法是:理清思路,多次大聲誦讀,培養(yǎng)語感,自然成誦。
第一步:齊聲誦讀課文一遍,思考本文可以分為幾個部分?試簡要概括其內容。(11′)
明確:全文共三部分,分別為:戰(zhàn)敗和談(第一至二自然段),臥薪嘗膽(第三至四自然段),勝而滅吳(第五至第六自然段)。
第二步:講讀第一部分(10′)
學生自譯此部分,解答學生在字詞句方面的疑難處。
考慮到學生的文言文水平參差不齊的實際情況,我把一些疑難詞句投影出來并作解析:這一步落實“教學重點:1”。
第三步:通過對以下幾個問題的討論,理清第一部分的思路,培養(yǎng)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對此,我主要把握這樣一個原則: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采用討論和點撥相結合的方法,通過本部分學習,使學生初步掌握鑒賞的切入點和方法,逐步培養(yǎng)其文言文閱讀能力。(10′)
討論:
1、越王勾踐為什么要與吳王夫差談判?
2、越王勾踐和吳王對臣下進諫的態(tài)度有什么不同?(明確:越王納諫,吳王拒諫)
3、文種對勾踐提出了怎樣的批評?是采用什么方法來批評的?
(明確:批評勾踐平時不注意任用謀臣與武將,而到兵臨城下時才想到尋找有用之才,為時已晚。采用比喻說理的方法,用賈人與蓑笠作比。)
4、伍子胥反對議和的理由是什么?請用自己的話加以概括。
【《勾踐滅吳》說課稿】相關文章:
勾踐滅吳的教案07-16
高二語文勾踐滅吳說課稿08-30
《勾踐滅吳》 教學設計04-03
《勾踐滅吳》的優(yōu)秀教案03-28
勾踐滅吳原文譯文09-02
勾踐滅吳原文及翻譯03-28
勾踐滅吳原文翻譯03-29
勾踐滅吳原文及譯文04-30
勾踐滅吳原文抄錄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