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就是我的家說課稿
一、教學目標
了解有關(guān)蒙古族的風土人情,讓學生感受蒙古族音樂豪放的風格特點,掌握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動作。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二、教學重點:
感受蒙古族音樂豪放的風格特點,指導學生有感情演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三、教學難點:
能夠以小組合作進行舞蹈,打擊樂和演唱表演等活動。
四、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法、學法、教學手段等在教學程序中體現(xiàn)。共分為四個部分:
(一)導入:播放多媒體課件,在本課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的音樂聲中,帶領(lǐng)學生坐上音樂列車去旅行。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使課題巧妙地展開,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讓學生從開始就進入到了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通過欣賞不但了解蒙古風土人情,拓寬了視野,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了音樂知識。并滲透了愛國主義教育,特別是伴奏音樂《草原就是我的家》,在不知不覺中對學生進行了歌曲滲透,為后面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
(二)聆聽音樂,感受情感,用情歌唱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本課的主要部分歌曲教學怎樣才能教得扎實、新穎,讓學生愛學、樂學,在不知不覺中掌握歌曲演唱,而且要以情帶聲的'演唱是我的目標,于是在導入的基礎(chǔ)上,我設(shè)計了以馬兒上山坡的音階小練習。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
1、音階練習
師讀:騎著馬兒上山坡
生唱:1 2 3 4 5 5 5
師讀:騎著馬兒下山坡
生唱: 5 4 3 2 1 1 1
師讀:騎著馬兒走一走
生唱: 3 5 3 5
師讀:騎著馬兒跑一跑
生唱: 1 1 1 1 3 3 3 3 1 —
師讀:騎著馬兒跳一跳
生唱: 1 1 1 1
師讀:馬兒馬兒快停下
生唱: 1 7 6 5 4 3 2 1
接下來通過教師的范唱讓學生熟悉旋律,用身體動作去感受,下面就由我來做一下范唱,然后讓學生按節(jié)奏讀詞,舞蹈欣賞等形式,學生在多次學習體驗中一直在無形地感受著歌曲的魅力。緊緊抓住了音樂教育以聽為中心的原則,使后面的教學水到渠成。只經(jīng)老師簡單點撥,學生便能輕松學會歌曲。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歌曲情緒。我啟發(fā)學生在感知的基礎(chǔ)上,積極思考,大膽表現(xiàn),怎樣唱歌會更好聽?運用教學課件啟發(fā)學生,表達音樂情感。并運用聲勢節(jié)奏為歌曲伴奏,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體現(xiàn)了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
(三)歌曲拓展
學習簡單的蒙古族筷子舞的基本動作,我為同學們準備了筷子,通過舞蹈學習,讓學生全體參與,共同感受蒙族音樂美、舞美,加強對音樂作品的感受體驗。
(四)即興創(chuàng)編,表現(xiàn)音樂
本環(huán)節(jié)是本課的高潮部分也是難點部分。通過讓學生分組抽簽來完成不同蒙古包上的任務(wù)。
第一個蒙古包是讓學生跳起歡快的舞蹈,要讓學生聽清要求:學生可以用老師教的動作或自己創(chuàng)編的動作來表演,無論怎么樣跳都要跟上音樂的節(jié)奏,而且動作要優(yōu)美舒展,注意音樂一停,馬上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
第二個蒙古包的問題是請學生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聽清要求老師準備了一部分的打擊樂器,有的同學有,有的同學沒有,沒有的同學請你用身體的各個部位或周圍的物品來為歌曲伴奏,拍手拍腿都可以,注意也要跟上音樂的節(jié)奏,音樂停伴奏也要停。
第三個蒙古包的問題就是請學生用手中的畫筆描繪出美麗的草原(如時間不夠回家完成)
在這個活動中既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也使學生學會相互合作與溝通,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為學生的自由發(fā)展提供一個開放的空間與平臺。在培養(yǎng)集體意識的同時,感受集體創(chuàng)作帶來的無窮快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最后在學生意猶未盡之時,坐上火車結(jié)束了我們本節(jié)課的蒙族之旅,緊扣“游”這一情境,學生在玩中學,學中思,快樂地結(jié)束了本節(jié)課。
以上是我在本節(jié)課教學過程中的點滴體會,不足之處請大家多提寶貴意見。謝謝大家!
【草原就是我的家說課稿】相關(guān)文章:
草原就是我的家說課稿11-14
《草原就是我的家》說課稿范文03-24
小學音樂《草原就是我的家》說課稿01-08
《草原就是我的家》小學音樂說課稿06-09
小學音樂《草原就是我的家》說課稿06-22
小學音樂《草原就是我的家》說課稿范文01-10
《草原就是我的家》教案04-15
《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學設(shè)計09-10
《草原就是我的家》的教學反思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