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同為一家》說課稿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用到說課稿來輔助教學,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那么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和同為一家》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和同為一家》說課稿1
一、說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和同為一家”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第5課的標題。
本節(jié)課反映了我國封建社會繁榮時期的民族狀況,讓學生知道邊疆的少數民族為邊疆地區(qū)的開發(fā)、建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唐朝的民族政策收效顯著,不僅有利于國家的統(tǒng)一與社會的安定,而且有利于中華民族的發(fā)展壯大;同時他也成為唐朝輝煌文化(7、8課)的出現奠定了基礎。對于學生了解今天我國“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共同繁榮”的民族政策,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二)教學目標
1、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認識政府開明的政策,是國家統(tǒng)一民族團結的保證。認識祖國的歷史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的,民族友好有利于各族的發(fā)展。唐朝與周邊少數民族友好關系,是我國古代中央政權與少數民族關系的典范。其開放的民族政策是今天非常值得借鑒的歷史財富。
2、知識與能力目標:
⑴知識目標
了解主要史實:
①、唐朝的民族政策。
②、唐朝周邊主要少數民族的名稱和地理位置。
③、吐蕃統(tǒng)一。
④、文成公主入藏。
⑤、漢蕃“和同為一家”。
⑥、唐朝與周邊少數民族的關系。
了解主要歷史人物:
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及次要歷史人物:金成公主、懷仁可汗、渤海郡王、云南王。
⑵能力目標
①、收集藏族、維吾爾族、滿族、彝族、白族的有關資料,培養(yǎng)學生收集資料、整理資料、比較分析資料的能力。收集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的有關故事。
②、讓學生動手設計少數民族方位圖,讓學生確立正確的歷史空間概念。
③、講述文成公主的故事,培養(yǎng)學生口頭表達歷史事件的能力。
④、分析各民族與唐朝的關系,歸納唐朝民族關系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比較概括能力。
⑤、互助學習,培養(yǎng)學生與他人團結合作的能力。
3、過程與方法
⑴教法
課前導學:
①、指導學生收集資料:今天我國境內的藏族、維吾爾族、滿族、彝族、白族、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的有關資料。
②、讓學生收集秦、漢兩個朝代和少數民族關系的有關資料。
課堂訓練:
指導學生讀圖《唐朝后期疆域和邊疆各族的分布》,設計少數民族方位圖,幫助形成正確的少數民族時空概念。引導學生觀察《步輦圖》,敘述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的故事。
指導學生閱讀比較:吐蕃、回紇、靺鞨、南詔幾個少數民族的情況,分析歸納各少數民族與唐朝的友好交往史實以及唐朝實行的開明民族政策。
⑵學法:互助學習,對話交流,討論比較,分析歸納。
①動口:讀圖,說圖,講故事。
②動手:設計方位圖,制表比較各族,歸納民族關系。
(三)重點和難點
1、重點:吐蕃與唐朝的友好關系。
2、難點:唐朝開明的民族政策。
(四)學情
我們年級的學生多數是周邊農村和進城務工人員的子女。尖子生很少,整體水平較為薄弱,常識性的知識信息量較少,加之初中學生對民族關系、政治形勢的了解是零碎的、不全面的,尚處于幼稚、不成熟階段,看問題往往容易抓住表象的東西,忽略或認識不到實質的東西。學習時又要面向全體學生,因此,要慢、要腳踏實地,是否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五)教學資源:
1、教材中原有的文字、圖片等教學素材。
2、自制圖表、網絡等外來資源的相關史料。
二、說教學設計
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探究,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一)導入新課(3分鐘)
出示全景圖片《布達拉宮》,讓學生答出這是哪一名勝古跡,多數學生能夠識別。在此基礎上再引導學生:布達拉宮的背后有什么故事呢?如果想更多的了解這段歷史,那我們一起進入今天的學習。
(二)學習新課:(35分鐘)
本節(jié)課分 “唐朝周邊主要少數民族的名稱和地理位置”,“唐朝與周邊少數民族的友好交往史實”,“唐朝開明的民族政策”三個主題的學習內容,每個主題將從對教材內容、如何設計、能力培養(yǎng)、學情分析、教學目標的實現和重難點的突破等方面進行分析和設計。
1、唐朝周邊主要少數民族的名稱和地理位置
主要讓學生掌握唐朝周邊主要少數民族的名稱和地理位置。我是這樣設計的:出示《唐朝后期邊疆各族的分布》圖;學生指圖說出主要少數民族的名稱;指導學生根據地圖繪制《唐朝后期邊疆各族的分布示意圖》(方位、名稱及現在民族的名稱);教師在教室可環(huán)視學生,對能力弱的學生給與提示和幫助:“以長安為中心,四面八方等”。 展示自己繪制的示意圖。設計出的示意圖可能各有千秋,但只要大致方位和名稱不錯,應多鼓勵創(chuàng)新。按照這一線索組織教學,還能幫助學生宏觀把握唐朝周邊主要少數民族的具體方位,為下一步學習具體交往史實奠定基礎。符合初中學生站高看低的認知和思維特點。通過學習培養(yǎng)學生觀察、讀圖、動手的能力,確立正確的歷史空間概念。
2、唐朝與周邊少數民族的友好交往史實
⑴、吐蕃與唐朝的友好交往史實
這是本課的重點,主要讓學生掌握吐蕃的社會發(fā)展和吐蕃與唐朝的友好交往史實。
我是這樣設計的:
①播放視頻、看書后,讓學生說出古代吐蕃人的生活習俗。對學生來講直觀、生動、易懂。
②出示《步輦圖》和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塑像,讓學生閱讀本單元活動課中的參考資料,講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的故事。學生對直觀的圖感興趣,初一孩子對講故事較為擅長。培養(yǎng)學生口頭表達歷史事件的能力。
③出示兩則史料,完成材料解析題。通過對材料的學習,更好地理解唐朝和吐蕃的友好交往,密切了雙方經濟文化的交流,促進了雙方的共同發(fā)展。通過史料使學生切身體會到唐和吐蕃“和同為一家”的親密關系。
⑵、回紇、靺鞨、南詔與唐朝友好交往的史實
主要讓學生了解回紇、靺鞨、南詔這些少數民族的發(fā)展及與唐朝交往的史實。我是這樣設計的:讓學生討論繪制《唐朝周邊各族狀況表》,包括項目:地理位置,風俗習慣,與唐朝的友好交往史實。因為這部分教材提供了充分的'圖片、文字資料,學生閱讀、觀察后能較為容易的完成表格,個別學生完成有困難的話,可讓小組成員幫助完成。由于學生樂于討論、交流,對幫助別人也有極高的熱情。所以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又增強了學生互助合作的意識。
3、唐朝的民族政策
這是本課的難點。主要讓學生在了解唐朝與周邊主要少數民族的友好交往史實的基礎上,深層理解唐朝開明的民族政策及其產生的影響。我是這樣設計的:讓學生觀察自己繪制的《唐朝周邊各族狀況表》,通過對表格中“與唐朝的友好交往史實”這一列分析、討論,得出結論:唐朝實行的是開明的民族政策。學生具備這種通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同時告訴學生:
1、唐朝實行了開明的民族政策,這是中國封建社會最鼎盛時期盛唐出現的重要因素。
2、在民族友好、社會安定的環(huán)境下,各民族共同發(fā)展,共同締造了中華民族輝煌燦爛的歷史。
(三)鞏固小結(5分鐘)
(四)拓展與探究:
課下收集的有關文成公主的資料,充分發(fā)揮想象力,編寫一個歷史小劇本,突出文成公主的歷史功績。
三、說教學效果分析
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容豐富,并不枯燥,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應該很強。但由于整體水平較為薄弱, 深廣度不夠,學生對知識點的了解和重點的掌握應該可以,對難點的理解可能不太容易。
《和同為一家》說課稿2
說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使學生了解唐朝與周邊少數民族平等、友好往來的史實,并能列舉唐朝對待少數民族的政策。
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吐蕃的社會發(fā)展及與唐朝的關系,了解突厥、回鶻、南詔的社會生活及與唐朝的關系。
(二)能力目標
通過引導學生分析唐朝民族政策的特點、這種政策產生的原因及影響,培養(yǎng)學生惡歸納能力和初步分析問題的能力。
通過引導學生總結少數民族與唐朝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的比較和歸納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祖國的歷史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的,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使各民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結果。
使學生認識到少數民族都有悠久的歷史,都是對祖國邊疆的開發(fā)作出過重大貢獻的,都有過燦爛的文化。
說教學重點
加深認識突厥語唐朝的關系和文成公主入藏。
說教學難點
使學生認識到友好互助是各族關系的主流,各族統(tǒng)治者之間的戰(zhàn)爭則是一時的歷史現象。另外本課頭緒繁多,有多陌生的地名、人名、族名,掌握起來也有一定的難度。
說教學方法
講述法、圖示法
教學媒體
多媒體
說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說教學結構與過程
【新課導入】
教師提問:我國的56個民族中,有沒有突厥這個民族?他為什么會消失了呢?引起學生的興趣,引入新課。
【講授新課】
教師活動備注
天可汗先介紹突厥的興起和強大,這里要講清突厥與唐的關系,知道最后突厥臣服的最終結果,要求學生掌握兩點:
一是唐朝在那里設立了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
二是要讓學生了解唐朝的開明政策是在北方少數民族不會對大唐構成威脅的情況下開展的。
出示想一想的問題:唐太宗為什么得到少數民族的尊敬和擁護?
指出,唐太宗的開明的民族政策得到了各民族的擁護,他被尊稱為“天可汗”即各民族共同的君主。
可用一些小資料來豐富課堂,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里要引導學生理解我國現在的民族政策,同時說明,各民族共同發(fā)展才是國家興旺的源泉。
文成公主入藏出示《步輦圖》向學生介紹這幅圖畫的內容正是吐蕃使者來大唐求親的情景,并指出結果就是文成公主嫁給了吐蕃的贊普松贊干布。
文成公主入藏的意義和影響:促進了吐蕃的文化發(fā)展和經濟進步,密切了唐朝和吐蕃的交流,增強了漢藏兩族人民的友好。
還應指出,在古代社會,各民族的政治關系往往通過聯(lián)姻來促進和加強。
應當補充,后來唐朝還曾將金城公主嫁給尺帶珠丹。這里應引導學生思考,文成公主入藏和漢朝時的昭君出塞有什么異同。
回鶻衣裝回鶻馬這里著重介紹回紇人的生活習俗和服飾服裝上與唐朝的相互影響,說明了唐朝與少數民族之間的融洽關系。這里可出示一些圖片說明。
可解釋唐詩“回鶻衣裝回鶻馬”的意思,讓學生對這一部分有更深的了解。
點蒼山會盟可從我們現在的白族和彝族講起,讓學生知道南詔就是這兩個民族的祖先。
出示大理寺三塔圖,指出這就是南詔歸附唐朝的見證。需向學生指出,我國今天的中華民族是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中形成的,以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小結:
本課主要介紹了唐朝與少數民族之間的關系,讓我們看到,繁榮開放的大唐,在處理民族關系上也顯示出了恢宏與大度,尤其是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最具代表性。是唐朝民族政策的標準。最后出示唐朝少數民族分布圖引導學生回顧重點。
說板書設計
“和同為一家”
一、“天可汗”
1、突厥的興起與強大
2、唐太宗的開明政策
二、文成公主入藏
意義和影響
三、回鶻衣裝回鶻馬
四、點蒼山會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