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數乘法》說課稿范文(精選5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那么優(yōu)秀的說課稿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數乘法》說課稿范文(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數乘法》說課稿1
一、說教材
說課的內容是北師大出版的小學數學第八冊第三單元第38—39頁的“文具店”―――小數乘法意義。該內容的呈現與過去的教材呈現有區(qū)別,沒有細分為“小數乘以整數,小數乘以小數”兩個部分,而是刪繁就簡,重點體會“小數乘整數”的意義。這是在學生已經學習過“元、角、分與小數”、“小數的意義”、“小數的加減法”和掌握了“整數乘法的意義”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在整數乘法意義的基礎上的進一步擴展。縱觀學生的知識基礎及對教材的剖析,我確立了該課的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二、說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初步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
2、技能目標:通過具體情況和實踐操作,使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能從多角度想出簡單小數乘法的結果,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滲透類推、遷移、轉化的數學思想。
3、情感目標:使學生感到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新大綱倡導對概念性的內容不下準確的定義,而是通過系列探究活動,讓學生感知、理解其內涵所在,能用自己的話表述即可。因此,讓學生感知、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和利用已學的知識基礎計算其結果就成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難點。
四、說教法、學法
如何突破重難點,完成上述三維目標呢?根據教材的特點,本節(jié)課采用多媒體為主要教學手段,以討論交流、合作探究為主要方式進行教學。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為學生提供較豐富、直觀的觀察材料,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在復習整數乘法意義的基礎上,自主研究發(fā)現小數乘法意義,用已有知識來求解簡單小數乘整數的結果,并應用解決實際問題。整個教學按以下四個環(huán)節(jié)組織進行:①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②合作探究,明理獲知,③深化運用,鞏固新知,④回顧小結,質疑問難。
五、說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分兩步組織教學。一是創(chuàng)設貼近學生生活的具體情境,拉近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距離,使學生體會到小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因此,在教學中,我首先出示①,即欣欣文具店全景圖。在學生觀察的基礎上提問“如果你來買某種文具,怎樣才能知道你該付多少錢呢?”旨在讓學生明白要知道購物中需要付多少錢,必須知道物品的單價和所購的數量。待學生回答后,緊接著出示②,即文具專柜。在學生觀察中提問“你從這個文具柜中獲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根據這些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嗎?”,這樣設計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并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二是復習整數乘法的意義,從學生提的數學問題中,選擇“買3支鋼筆需要多少元?”讓學生自主解答,說說為什么要這樣列式,算式2×3表示什么意義?從而為后面小數乘法意義的學習作好鋪墊。
(二)合作探究,明理獲知
首先是在合作交流中,初步感知體會小數乘法的意義。在學生回顧整數乘法意義之后,提問“買三塊橡皮需要多少元?”,學生自主思考如何解決,學生這時應該不難就能列出算式0。2×3,隨即追問“為什么要這樣列式?你是怎么想的?”,在學生充分回答的基礎上初步感知0。2×3表示的意義。緊接著設問“0。2×3的結果是多少?”,放手讓學生分組討論探究,指導學生從多角度去思考計算0。2×3的方法。這樣,既尊重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又增強了學生合作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學會了運用已學的小數意義、小數加法和將小數轉化整數的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隨機滲透了類推、遷移、轉化的數學思想,也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進一步加深了小數乘法意義的理解。
再就是引導學生觀察比較,能用自己的話闡明小數乘法的意義,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都是求幾個幾是多少?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揭示課題并板書。
(三)深化運用,鞏固新知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我設計四組闖關題。第一關是試一試:①買3支鉛筆需要多少元?②買兩把直尺需要多少元?這關是模仿性練習,讓學生運用已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第二關是涂一涂,即根據算式涂涂得出結果。第三關是填一填,即根據加法算式寫乘法算式和根據乘法算式寫加法算式,這兩關是提高性練習。是為了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小數乘法意義的理解。第四關是想一想:0。2×3=0。6,3×0。2=?這關是深化性練習,一是讓學生明白整數乘法的交換律在小數乘法中同樣適用,二是讓學生體會一個整數乘小數的意義也是求幾個幾是多少。
通過這樣闖關練習,不僅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層次練習中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體會用小數乘法解決實際問題的喜悅。
(四)回顧小結,質疑問難
幫助學生整理,解決疑惑問題。
總之,本節(jié)課這樣設計是基于讓學生能夠實實在在從課堂學習中感受到、體驗到、領悟到、思考到新知的獲取,建立數學模型。能否達到效果,關鍵在于教師在課堂中對“生成”和“開發(fā)”的關注如何,把握如何,調控如何。
《小數乘法》說課稿2
尊敬的各位考官: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小數乘小數》。
新課標指出:數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都能得到不同的發(fā)展。今天我將貫徹這一理念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展開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首先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小數乘小數》選自蘇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小數小數乘法和除法中例7至例9的內容,這一部分屬于數與代數的領域,主要內容是教授學生如何計算小數乘小數,具體來說在例7中讓學生對于小數乘小數的基本方法進行探究。在例8中講解對于在積里點小數點時,位數不夠時應如何做。在例9中講解取近似數的方法。本節(jié)的內容在小學數學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也完善了學生對于計算的理解。
二、說學情
接下來談談學生的實際情況。新課標指出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所以要成為符合新課標要求的教師,深入了解所面對的學生可以說是必修課。對于學生來講,整數的運算、小數的運算與分數的運算,雖然有相近相似之處,但是確實又是有著不同的計算方法與技巧和注意事項,那么就需要我們在讓學生感受到知識的前后邏輯的同時也要注意到小數乘法中應該注意的地方。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以及對學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掌握將小數乘以10或100變?yōu)檎麛担倮谜麛档某朔ǖ玫椒e,再通過積的變化規(guī)律除以相應的倍數得到原來的積的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在探索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時,提升邏輯推理能力以及運算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在自主探索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說教學重難點
我認為一節(jié)好的數學課,從教學內容上說一定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而教學重點的確立與我本節(jié)課的內容肯定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根據授課內容可以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小數乘小數的基本方法;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是:根據積的變化規(guī)律得到原來的積。
五、說教法和學法
現代教學理論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學的一切活動都必須以強調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為出發(fā)點。根據這一教學理念,結合本節(jié)課的內容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征,本節(jié)課我采用講授法、練習法、小組合作等教學方法。
六、說教學過程
下面我將重點談談我對教學過程的設計。
(一)新課導入
首先是導入環(huán)節(jié),這里我采用書中小明房間大小的問題,對于情景進行適當的改編以便于更貼近學生生活,如教師家中裝修需要測量面積,或學校規(guī)劃新的活動室等等。尤其是讓學生幫助老師解決問題能夠讓學生更有學習的興趣,問題解決之后更有成就感。
(二)新知探索
接下來是教學中最重要的新知探索環(huán)節(jié),我主要采用講解法、小組合作、啟發(fā)法等。
提出問題之后學生能夠很輕易的列出算式3.8×3.2,但是后面的計算對于學生來說難度較大,可以不著急讓學生立刻開始計算,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估算,因為學生之前在試商法等地有過大量的估算經驗只要教師提出學生就能自己解決,因為有著3.8五入看作4,3.2四舍看作3等,估算一個數或估算兩個數等方法,在學生嘗試后可以請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方法,由教師進行呈現。
接下來要讓學生進行具體運算,這里出現小數乘法中最容易出現的小數點的問題,故而教材中給出的解決方法是先將小數看作整數進行計算,然后根據數位變化再寫出正確的積。本著以學生為本的教學原則我們應該設身處地的思考學生能做到哪一步,而又不能做到哪些。
對于這個計算來講應該又教師提出化為整數的計算方法,然后便可以安排學生小組一起計算,計算完互相對比下結果是否一致,問題在于哪里。這樣的預設好處就在于能夠順勢引出本節(jié)課的難點,根據積的變化規(guī)律得到原來的積。這里可以采用讓學生板演的方式進一步講解由3.8到38和由3.2到32分別乘以10,所以在積要除以100這樣的方式,放在板書上能夠非常直觀的表現出來。真正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三)課堂練習
接下來是鞏固提高環(huán)節(jié)。
出示書中小數乘小數的例題。
(四)小結作業(yè)
在課程的最后我會提問:今天有什么收獲?
本節(jié)課的課后作業(yè)我設計為:
嘗試解決生活中或者與父母去購物時遇到的小數乘法。
七、說板書設計
略。
《小數乘法》說課稿3
說課內容:小數乘法教材40頁-41頁。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情境和實際操作,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
2、結合小數乘法的意義,能計算出簡單的小數與整數相乘的得數。
教材分析:
小數乘法的意義是在整數乘法意義的基礎上的進一步擴展。教材通過購物的情境,引導學生提出數學問題,然后對“買4根棒棒糖需要多少元?展開討論。由于是求4個0.2是多少?,這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學生列出算式是沒有問題的。再讓學生探索0.2×4等于多少,學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計算。教材中呈現的方法都是利用了乘法的意義,分別運用連加,元、角、分的轉化,幾何模型得出了結果。教師對于學生的計算方法只要的合理的都予以肯定,不要局限于某種方法。
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由于學生在第一學段已經學習了整數乘法,對整數乘法的意義基本上掌握了,而小數乘法的意義只是在此基礎上的進一步擴展,原有的知識結構應該是對學習小數乘法的意義具備的。對于0.2×4等于多少的計算方法,利用整數乘法的意義寫成0.2+0.2+0.2+0.2的連加算式,小數加法學生已經學過,計算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也可以元、角、分來計算,即0。2元=2角、再寫成2×4=8角=0.8元。這也沒有多大問題。利用幾何模型來計算,由于學生已經學過了小數的意義,讓學生涂出4個0.2,然后再看一看涂了多少。也比較好理解。由于學生原有的知識對學習本節(jié)課內容比較多,再加上教材中情境圖,學生學習興趣一定會高。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問題。
教師出示課件教材中商店購物的情境圖,學生進行觀察,然后提問:”從圖看到了什么?”學生以小組或全班進行交流圖上的信息。接著教師再提問:“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多讓學生提一些,教師注意引導學生的提問,對于有助于本課的問題教師要板書。
二、建立數學模型。
1、列出算式。
同學們提了這么多問題,咱們一個一個來解決。先解決第一個問題,怎樣列式。
先讓學生獨立列式。學生列出算式,
2、討論計算方法。
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研究計算方法。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全班反饋。
3、試一試
同學們想了很多辦法求出來了,現在老師想提一個問題,同學能不能幫助解決?每千克蘋果3元,2千克多少元?1.5千克呢?
同學們的想法很好,已知每千克蘋果的單價,求1.5千克多少元也要用乘法計算。那么怎樣計算?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計算,然后交流計算方法。在讓學生獨立解決提出的問題,在小組內說一說是怎樣想的。在全班交流。
三、解釋應用。
1、在前面的情境中學生獨立解決“練一練”第一題。
2、“練一練”第二題。先讓學生說一說這道題是什么意思?然后再讓學生動手涂一涂,根據涂的結果,你知道了什么?全班進行交流。
3、“練一練”第三題。交流后教師引導學生計算,并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學策略的選擇。
1、學習方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等。
2、資源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圖、小黑板等。
3、評價方式:激勵性語言、自評、對照學習目標評價、教師評價等。
教學反思。
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計算的結果,書上的方法學生基本上掌握了,有一位學生提出了第四種方法,他的方法是:老師我先把小數中的數當成整數和另一個因數相乘,等到一個整數積,由于算式兩個因數中有一個因數有一位小數,所以積也應該有一位小數。我感到算法多樣化,對學生的思維非常有益。同時也促進了學生進一步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
《小數乘法》說課稿4
一、教學內容
1、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
2、積的近似值
3、有關小數乘法的兩步計算
4、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
二、教學目標
1、探索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筆算,并能對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釋。
2、會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積是小數的近似值。
3、理解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對于小數同樣適用,并會運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小數的簡便運算,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數感。
4、體會小數乘法是解決生產、生活中實際問題的重要工具。
三、編排特點
1、選擇“進率是十的常見量”作為學習素材,引入小數乘法的學習。
對于五年級學生的生活經驗而言,“元、角、分”“米、分米、厘米”是他們再熟悉不過的計量單位了。根據學生已有的這些知識基礎,教材從豐富多彩的校內外活動中,選擇“買風箏”(與元、角有關)、“換玻璃”(與米、分米有關)的活動為背景,引入小數乘法的學習。這樣的生活背景,不但能激發(fā)童心童趣,而且能促成學生利用元和角之間、米和分米之間的十進關系順利溝通小數乘法與整數乘法的聯系,利于學生將新知納入到已有的認知系統中。
2、淡化小數乘法意義的教學,突出計算方法的教學。
小數實質上是十進分數,要讓學生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應從分數乘法的意義入手。但考慮到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認知水平,根據小數與整數的密切聯系,教材先教學小數乘法,再教學分數乘法。與原通用教材相比,淡化了小數乘法意義的教學,把重點放在計算的算理和方法的總結上,引導學生利用因數的.變化引起積的變化規(guī)律來解釋小數乘法的算理,并由此總結小數乘法的一般方法。
3、應用轉化和對比,概括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
小數的書寫方式,進位規(guī)則均與整數相同,教材緊扣兩者的密切聯系,引導學生:
①用轉化的方法,將小數乘法轉化為整數乘法。
②用對比的方法,處理積中小數點的位置問題。在例3、例4中,均采用對比的方法,讓學生分別觀察因數和積中小數的位數,找出它們之間的關系,然后利用這一關系,準確找到積中小數點的位置。
③幫助學生按一定順序概括小數乘法的一般計算方法。例4的教學中,應用合作研討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地、有序地概括出計算小數乘法的一條清晰的思路:先按整數乘法算出積→再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乘得的積的小數位數不夠,要在前面用0補足,再點小數點。
四、具體內容
標 題例題安排
小數乘整數例1小數乘整數的引入題
例2小數乘整數的算理及豎式寫法
小數乘小數例3小數乘小數的算理及豎式寫法
例4總結小數乘法的一般方法
例5倍數是小數的實際問題和乘法驗算
積的近似值例6按“四舍五入”法截取積的近似值
連乘、乘加、乘減例7有關小數乘法的兩步計算
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例8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
應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
小數乘整數
例1
編排意圖:
(1)創(chuàng)設“買風箏”的購物情境,引出“小數乘整數”。
(2)結合具體量(人民幣單位),以已有知識和經驗解決小數乘整數的問題,為理解“小數乘整數”的算理提供感性支撐。
教學建議:
(1)引導學生提出買風箏計算錢數的問題。
(2)先解決書上女孩想要解決的問題。放手讓學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解決,重點說明將元轉化為角的方法。
(3)在此基礎上,解決其他買風箏的問題。
例2
編排意圖:
(1)脫離具體量,直接引出小數乘整數。
(2)用因數與積的變化規(guī)律說明將小數乘整數轉化為整數乘法的理由。
(3)根據計算結果,說明如果積的小數末尾有0,根據小數的基本性質,用最簡方式寫出積,積中小數末尾的“0”可去掉。
教學建議:
(1)注意引導學生緊緊抓住例1中的計算經驗,特別是將“元”轉化為“角”的經驗來學習例2。先提出0.72元×5,你會計算嗎?再去掉元,提出0.72×5該怎么計算。
(2)放手讓學生應用已有的整數乘法經驗自主計算“0.72×5”,列出豎式,并嘗試對過程做出合理的解釋。
(3)應引導學生小結小數乘整數的豎式計算要點。
①按整數乘法的規(guī)則進行;
②處理好積中小數點的位置,因數中有幾位小數,積中也應有幾位小數;
③算出積以后,應根據
小數的基本性質用最簡方式寫出積,積中小數末尾的“0”可去掉。
小數乘小數
例3
編寫意圖:
(1)以給校園宣傳欄換玻璃,需要計算長方形玻璃面積引入小數乘小數。貼近學生的生活,引出小數乘小數學生易于理解。
(2)有例2的計算經驗,這里學生容易想到把第二個因數也轉化為整數,即將小數乘法轉化為整數乘法來計算,故教材直接寫出轉化和計算的過程。
(3)注意引導學生歸納因數與積的小數位數之間的關系。
教學建議:
(1)讓學生根據圖意列出乘法算式。
(2)讓學生自主嘗試計算1.2×0.8。
(3)組織學生共同研討1.2×0.8的豎式算法及算理。讓學生將有代表性的方法展示出來,并簡述其道理。可能有學生將“米”化為“分米”,將小數乘法轉化為整數乘法來計算,也可能學生按書上的方法進行計算。教師應引導學生溝通兩種方法的聯系,以幫助學生理解“1.2×0.8”的算理。
(4)最后組織學生探索因數和積的小數位數之間的關系。
例4
編寫意圖:
(1)結合例4上面的“做一做”總結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
(2)分兩個層次:
①結合“做一做”第1小題,總結小數乘法的一般計算步驟。
②結合“做一做”第3小題,說明小數乘法的一些難點問題。如,積的小數位數不夠,應在前面用0補足。
教學建議:
(1)可按教材的層次結合具體的算式進行總結。
(2)積的末尾是0的情況,也應作為小數乘法的一些難點問題處理。
例5
編寫意圖:
(1)通過“非洲野狗追趕鴕鳥”的有趣情境,引出“用小數倍表示兩個數量間的關系”,使學生領會有時“用小數倍表示兩個數量間的關系”比較直觀。然后計算出鴕鳥的最高時速。
(2)由驗算計算是否正確,提出驗算要求,培養(yǎng)驗算習慣。
對于驗算方法沒做統一規(guī)定,教材呈現了兩種,一種是“把因數的位置交換一下,再乘一遍。”二是“用計算器驗算。”其實,驗算還有其他方法,這里不要求學生一定要按哪種方法驗算,只要會用合適的方法驗算就行。
教學建議:
(1)結合本例讓學生領悟有時“用小數倍表示兩個數量間的關系”比較直觀。可請學生說一說“鴕鳥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中“1.3倍”的含義。
(2)驗算的引入,既可直接由檢驗書上女孩的計算引出,也可由檢查自己的計算引出。
(3)如何驗算不作統一要求。
練習一
第10題,讓學生經過計算,發(fā)現積和因數之間的大小關系:“一個數(0除外)乘大于1的數,積比原來的數大;一個數(0除外)乘小于1的數,積比原來的數小。”
積的近似值
例6
編寫意圖:
(1)通過“狗幫助人們抓壞蛋”的情境,讓學生求狗的嗅覺細胞,引出求積的近似值。
(2)通過計算使學生認識到:在解決實際問題時,當積的小數位數比較多時,有時不必保留那么多的小數位數,只要根據需要求出積的近似數就可以了。
(3)教材以算出狗的嗅覺細胞為2.205億個為例,說明如何用“四舍五入”法求積的近似數,同時說明應根據實際需要確定保留的小數位數。
教學建議:
(1)復習求小數的近似數的方法。
(2)求出“0.049×45=2.205”后,著重說明當積的小數位數比較多時,有時不必保留那么多的小數位數,只要根據需要求出積的近似數就可以了。然后讓學生按照需要獨立地求出2。205的近似數。
連乘、乘加、乘減
例7
編排意圖:
(1)有關小數連乘、乘加的數量關系在生活中應用比較多,但有的數量關系比較復雜,教材選取用正方形地磚鋪地板,引出連乘、乘加,便于學生理解和列式。
(2)通過解決“100塊磚夠嗎?”引出連乘。通過解決“110塊磚夠嗎?”的不同方法引出乘加。
教學建議:
(1)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表達解答過程,嘗試解釋解答的結果。
(2)由于運算順序是一種規(guī)定,不必講太多的理由,所以當整數四則運算擴充到小數后,可直接告訴學生、小數的連乘、乘加、乘減的運算順序與整數計算的相同。
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
乘法運算定律的推廣及例8
編寫意圖:
(1)結合具體算式說明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對于小數乘法同樣適用。
(2)分兩個層次編排:
①給出三組算式,讓學生觀察、計算,找出每組中兩個算式的關系。②用歸納的方法類推出“整數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對于小數乘法也適用。”
(3)應用乘法運算定律進行簡便運算。
教學建議:
(1)在復習整數乘法運算定律的基礎上進行教學。
(2)加強對乘法分配律應用的教學。
五、教學建議:
1、重點引導學生用轉化的方法學習小數乘法。
由于小數乘法與整數乘法之間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因此,教學時應緊緊抓住這種聯系,幫助學生將未知轉化為已知。
2、指導學生對小數乘法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釋,提高簡單的推理能力。
本單元學習過程中,學生感到困難的不是小數乘法計算方法的掌握,而是對算理的理解和表述。因此,教學時應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思考、交流的機會,幫助學生對計算的過程做出合理性的解釋。
3、注意引導學生探索因數與積之間的大小關系的規(guī)律。
讓學生學會探求模式、發(fā)現規(guī)律是數與代數領域學習的重要目標。在組織學生自主小結小數乘法計算方法的同時,應注意引導他們去探索因數與積之間的大小關系的規(guī)律。教學時,應重視練習一中第4題、第10題的練習,以此為載體,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探索隱含在數字、算式后面的規(guī)律的習慣。
《小數乘法》說課稿5
教材分析
1、本部分內容實在學生掌握了整數四則運算,小數的意義和性質以及小數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由于小數與整數有密切的聯系,所以這部分內容在編排上和講解上都注意聯系整數運算,一邊是學生把整數運算的知識遷移到小數運算中。
2、教學的主要內容和教材編排的特點。小數乘法的意義是在整數乘法的意義、小數的意義、分數的初步認識(包括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的應用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小數乘法的意義比整數乘法的意義有了進一步的擴展。它包括兩種情況:小數乘以整數,這同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一個數乘以小數,則是求一個數的十分之幾、百分之幾……是乘法意義上的擴展。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和整數乘法的計算法則相似,唯一不同的是在積里要確定小數點的位置。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是在整數乘法積隨因數的變化的規(guī)律,小數點的位置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的基礎上教學的。
學情分析
學生在以前的學習中掌握了整數的四則運算、小數的意義和性質以及小數加減法的基礎上已經具備了一些知識和方法。在這種情況下進一步學習小數乘法的意義比整數乘法意義有了進一步的擴展。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同整數乘法的計算法則相似。唯一不同的是要確定小數點的位置,這也許是有一定難度的,需要結合例題的講解來掌握其方法。
學習目標
1、使學生理解小數乘以整數的意義;
2、掌握小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重難點
1、以練習為主;
2、小數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法則。
教學活動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2、4擴大( )倍是24;72縮小( )倍是7、2;
5、24擴大( )倍是524;702縮小( )倍是0.702;
0.056擴大( )倍是56;5320縮小( )倍是5.32;
2、下面各數,把小數點去掉,各擴大了多少倍?
6.3 3.04 0.9 0.35 0.008
3、下面各數,縮小10倍,100倍,1000倍后各是多少?
4 58 6340 5000 3090
4、說出15×5,208×15各表示什么意義?并用豎式計算。
(二)、新授
1、提示課題
今天我們從這節(jié)課開始學習小數乘法(板書)
2、出示復習題,師生共同觀察討論
(1)算出積填在空格里
(2)觀察因數變化與積的變化關系
從左到右觀察比較,提問:兩個因數有沒有變化?分別起了什么樣的變化?積起了什么樣的變化?
從右到左觀察比較,提問:兩個因數又起了什么變化?積又起了什么變化?
從而引發(fā)學生得出: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或縮小)10倍、100倍、1000倍……積也擴大(或縮小)10倍、100倍、1000倍……
3、教學例1
花布每米1。50元,求買5米要用多少元?該怎樣列算式?
(1)讀題,理解題意,根據題列式
用加法計算:1.5+1.5+1.5+1.5+1.5+1.5
提問:這幾個加數有什么特點?還能用別的方法來計算嗎?怎樣列式?
用乘法計算:1.5×5
提問:1.5×5表示意思?(5個1.5)也可以表示什么?(1.5的5倍是多少?)
(2)引導學生思考得出:小數乘以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簡便運算。
(3)小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①提問:小數乘法中含有小數位,能不能把這些小數乘法轉化成整數乘法呢?采用什么方法呢?
②指導學生看書,講解解題思路
1.5擴大10倍 > 15
× 5 ×5
7.5縮小10倍 > 75
1.5里有一位小數,先把1.5擴大10倍變成15,把15乘以5得75,求得的積比原來要求的積擴大了10倍,根據是前面所復習的因數與積的變化規(guī)律,為了使原來的積不變,必須把75縮小10倍,即把積里的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這樣乘得的積就應有一位小數。
③共同小結:
為什么要把1。5擴大10倍?(把小數轉化成整數)為什么要把積縮小10倍?(使原來的積不變)小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步驟怎樣?(先把小數擴大成整數,按照整數乘法的法則算出積,再把積縮小相同的倍數,點上小數點)
指出:實際計算時,不必寫出思維過程
(三)鞏固練習
1、根據小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方法邊說邊填
2。5> ( ) 5。8 > ( )
× 7 × 7 × 3 ×3
( ) < ( ) ( ) < ( )
2、直接說出積是多少
3.2 5、4 8.56、7 5.2、 1.2
× 2 × 6 × 3 × 8 × 9 × 5
得出:一位小數乘以整數,計算方法也整數乘法相同,只是乘得的積是一位小數。
3、試算“做一做”
提問:你會做嗎?
學生計算后繼續(xù)提問:你是怎樣算的?第一個乘數是幾位小數?積是幾位小數?第一個乘數小數位數與積的小數位數有什么關系?為什么?
4、總結出計算方法:
小數乘以整數,先按照整數乘法法則算出積,再看第一個乘數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
【《小數乘法》說課稿范文(精選5篇)】相關文章:
小數乘法說課稿11-04
小數乘法說課稿10篇11-05
小數乘法的教學反思范文(精選7篇)12-18
小數乘小數說課稿11-04
認識乘法說課稿11-15
認識乘法說課稿11-15
小數乘小數說課稿9篇11-09
《小數除法》優(yōu)秀說課稿12-25
《小數除以整數》說課稿11-04
小數加法和減法說課稿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