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說課稿范文合集六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優(yōu)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說課稿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說課稿 篇1
一、對教材的理解
打開《塔》這一課,我就被書上那些別致、美觀的充滿中國文化氣息的塔給吸引住了。這是一堂造型表現(xiàn)學習領域的美術課,是一堂集欣賞性、合作性、互動性等特點于一體的美術課。在第六冊第1課學生已學習了《家鄉(xiāng)的橋》,學生已能用線描或其他形式為家鄉(xiāng)設計一座理想的橋。這一課與《家鄉(xiāng)的橋》很類似,有這個基礎,加上我校四年級學生對中國塔文化的喜愛,我想本課應該是學生感興趣的一堂課。根據課程標準和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把本課分為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和學生共同欣賞了解塔的相關文化和知識,用線描來表現(xiàn)書本上的塔或家鄉(xiāng)的塔,提高學生的造型能力,第二課時是用粘土或其他材料對塔進行立體的造型表現(xiàn)。并啟發(fā)學生去關注塔(包括自己家鄉(xiāng)的塔),感受其美,進而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基于以上的解讀,根據教材特點,結合我們四年級學生實際情況,我將本課安排為一課時完成。根據新課標對小學美術教學提出的“既重知識與技能,又重過程與方法,更重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既強調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又主張合作與探究”等方面的要求,并且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為本節(jié)課的教學制定了以下目標:
1.初步了解有關塔的文化、歷史,感受塔的優(yōu)美造型特點。
2.通過對塔的仔細觀察,能比較準確地畫出塔基、塔身、塔頂等塔的結構,提高學生的用線進行造型的感受力和表現(xiàn)力;同時,更可以通過塔的造型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3. 通過學習,讓學生懂得塔是文化的象征,并啟發(fā)學生去關注塔(包括自己家鄉(xiāng)的塔),感受其美,進而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過程
1、謎語導入
“頭戴尖尖帽,身穿八角袍,身邊無依靠,狂風吹不倒”
問題一:誰能告訴老師謎語的謎底是什么?
問題二:塔高大嗎?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塔的世界。(出示課題)
2、新課
A、塔的文化
問題一:那你知道關于塔的哪些知識呢?
小 結:那么來聽聽老師說說關于塔的知識:我們東方的古塔最早起源于印度,隨著佛教從印度的傳入,在我國神州大地上涌現(xiàn)出各式各樣的搭。塔是宗教的特殊象征,大多數塔都是為了保藏經書,紀念佛祖而建造的。比如西安的大雁塔,少林寺的塔林等。(出示課件)
問題二:最早的磚塔在哪里?最早的木結構塔又在哪里?
小 結:我國最早的磚塔在河南。最早的木結構的塔是山西應縣木塔,整個塔除了都用木建造而成之外,并且沒有用一顆釘子。可想而知當時我國建塔技術的高超。
B、塔的結構特征
問題一:在我們象山有沒有塔?你們見過塔的外形是怎樣的?
小 結:文峰塔
問題二:塔有哪些特點呢?
小 結:塔下大上小
問題三:為什么塔下面大,上面小呢?
小 結:為了穩(wěn)定。
問題四:看著圖片塔有哪些部分組成呢?
小 結:一座完整的塔有塔基、塔身、塔頂三部分組成。(出示教具演示)老師將這三部分拼起來就是一座完整的塔。
C、欣賞國內外塔的圖片,表現(xiàn)塔的雄偉高大
問題一:仔細觀察,這些塔在建筑材料上有什么不同?
小 結:木材、 磚、石塊、鋼鐵
問題二:這些塔都給我們高大的感覺,如果把它畫下來用什么方式可以使我們的塔顯得又高又大呢?(出示三幅教具)老師畫了三幅圖片請你們比比哪幅最高大,為什么?
小結:2比1高大,因為加了背景可以襯托
3比2高大,因為背景很小
問題三:還有什么方法可以突出塔的高大雄偉呢?
小結:可以把背景畫的多一些小一些,也可以加入小飛機在塔前飛過等。
3、布置作業(yè)
要求: 1、大膽表現(xiàn)一幅塔的作品。
2、注意塔在畫面中的位置及大小。
3、添加背景等方法體現(xiàn)出塔的高大、雄偉。
4、展示及評價
師生互評
比一比 :你最喜歡哪一幅?為什么?
你認為作者還可以從哪里改進可以讓塔更高大雄偉呢?
5、總結:
塔是古老文化的象征,是歷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神州大地的驕傲,保護好歷史古跡是我們新一代的光榮使命和神圣的職責。
說課稿 篇2
(一)教材內容
本節(jié)課是新課標人教版地理八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二節(jié)《氣候多樣 季風顯著》的第一課時——南北氣溫的差異。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自然地理環(huán)境諸要素中,氣候處在一個很特殊和重要的位置,它與地理學習的所有章節(jié)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本節(jié)課“南北氣溫的差異”是中國的自然環(huán)境這一章的第二節(jié)《氣候多樣 季風顯著》的第一部分,體現(xiàn)了氣溫作為氣候最基本組成要素之一的重要地位。這部分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掌握是學習“東西干濕的差異”、“季風氣候顯著”、“氣候復雜多樣”等知識的前提和基礎。
(三)課標要求
通過閱讀等溫線分布圖,了解我國冬、夏氣溫分布特點,培養(yǎng)學生判讀、分析等溫線分布圖的技能。
初步學會分析氣溫分布特點的形成原因。
了解我國溫度帶的劃分依據及分布地區(qū),使學生進一步明確我國地理環(huán)境的巨大差異性。
逐步學會聯(lián)系生活經驗并運用有關資料,分析不同溫度帶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
(四)教學重點分析
1 我國冬、夏氣溫的分布特點及成因。
我國冬、夏氣溫的分布特點是學習我國 “季風氣候顯著、氣候復雜多樣”的前提和基礎。
2 一月 0 °C等溫線的分布位置
一月 0 °C等溫線是我國一條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線,了解0 °C等溫線的分布位置,對歸納我國冬季氣溫分布特點有很大幫助。
3 我國主要溫度帶的分布及其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不同溫度帶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體現(xiàn)了新課程標準“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終身發(fā)展有用的地理”的教育理念。這部分知識的探究既能夠使學生深切感受到地理與現(xiàn)實生產、生活的息息相關,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熱情,又培養(yǎng)了學生知識遷移的能力。
(五)教學難點分析
1 對“等溫線圖”和“我國溫度帶的劃分圖”的分析判讀能力。
首先,在世界地理課程學習中,學生雖然已經接觸了“世界氣溫分布圖“,但對“等溫線圖”的判讀方法仍然存在難度。掌握了等溫線圖的判讀,可以遷移到等降水量圖的判讀以及其他等值線圖的判讀過程中。
其次,因為學生對“中國政區(qū)圖”和“中國地形分布大勢圖”的掌握不牢固,所以“我國溫度帶的劃分圖”的判讀也是教學的難點。
(六)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生能夠從實際生活出發(fā),通過閱讀等溫線分布圖,概括出我國冬,夏氣溫分布特點,并學會分析其形成原因。
(2)通過閱讀等溫線圖,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判讀,分析等溫線分布圖的技能。
(3)通過對溫度帶劃分的學習,了解我國主要溫度帶的分布及其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六)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分組閱讀和分析1月、7月平均氣溫分布圖(等溫線圖),使學生初步了解閱讀等溫線圖的步驟和方法,指導學生學會從等溫線圖中獲取有用信息,從而分析、歸納我國冬、夏氣溫分布特點。通過新舊知識間的相互聯(lián)系,學會利用已有資料和知識分析我國氣溫分布特點的成因。
(2)通過閱讀我國溫度帶劃分圖,指導學生根據圖例,了解我國各溫度帶的名稱和主要分布地區(qū),并結合生產和生活實際分析不同的溫度帶對我們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六)教學目標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形成對我國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性認識。
(2)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形成主動參與,樂于探究的學習態(tài)度。
二、說教法
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以上教學目標,使教學更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情況,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學法,重視學習過程”.使用情景導入法,讀圖、觀察、比較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學習法。并以多媒體教學為輔助手段,來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課堂效率。
三、說學法
讀圖法(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觀察、思考、比較、分析,總結,得出結論;使學生學會并掌握等溫線分布圖和溫度帶分布圖的讀圖方法。 )
估值法
聯(lián)系法(溫故知新)
合作探究法(仔細、認真、懂得分享)
(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及時在圖上、書上標注要點和重點)
四、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3分鐘)
學習新課(32分鐘)
讀圖比較、觀察,認識規(guī)律,主動探究、合作學習
課堂小結(2分鐘)
鞏固練習(8分鐘)
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情景導入法:
家住天津的芳芳同學打算利用寒暑假去哈爾濱和海口探親:
去哈爾濱看一看從小一起長大的表姐;
去海口和多年未見的老朋友敘一敘。
但是,芳芳犯了難:聽說哈爾濱很冷,海口很熱,不知什麼時候去哪個地方好?請同學們用我們今天要學到的知識一起給芳芳同學,幫忙出謀劃策!
(設計依據:通過學生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外出探親時,從出行地點的舒適度出發(fā)進行選擇”來創(chuàng)設一個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情景。營造出活潑、愉快的課堂氛圍,比較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引導學生從現(xiàn)實生活的經歷和體驗出發(fā)”;同時為后面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設置一個懸念,學生帶著懸念進入本節(jié)課的第二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讀圖、觀察、比較,認識規(guī)律.
導入本節(jié)課的課題。
第二章第二節(jié)《氣候多樣 季風顯著》——南北氣溫的差異。
學習新課—我國氣溫的分布特點
讀圖比較、觀察,認識規(guī)律
1 全班同學(40人)分成一月氣溫組和七月氣溫組;
2 一月和七月氣溫組內部以5人為一組再分成四小組,
每小組內分工:小組長、代表發(fā)言者、記錄者、補充發(fā)言者。
3小組長負責領取老師提供的材料,給組員分配任務和組織組員完成學習任務。
學習新課—我國氣溫的分布特點
1 分發(fā)資料:
一月氣溫組:我國一月平均氣溫分布圖
七月氣溫組:我國七月平均氣溫分布圖
2 小組活動規(guī)則:
小組內讀圖、觀察、分享、合作,3分鐘后,代表發(fā)言:
并在實物投影上指圖來和大家分享讀圖觀察結果。
(注:這樣,在一月氣溫組發(fā)言讀圖觀察結果時,七月氣溫組也間接在看圖,析圖,還可以做更多的補充,反之一樣。)
學習新課—我國氣溫的分布特點
分組活動前:
首先,引導學生讀圖名,(七月同理)
如《我國一月平均氣溫分布圖》,說明什麼?
(說明了:這張圖反映的是我國冬季的平均氣溫的分布特點)
其次,引導學生讀圖例,(七月同理)
圖中,用什麼來反映我國冬季平均氣溫的分布呢?
(根據圖例:用顏色和帶有數值的等溫線)
學習新課—我國冬季氣溫的分布特點
對一月氣溫組準備以下提示問題:
(目的,逐步引導學生學會閱讀等溫線圖)
1在“我國1月平均氣溫圖”中, 找到0 °C等溫線,并用彩色筆描出來。并觀察1月0 °C等溫線穿過我國哪些山脈、河流。
(學法指導:圖中標有和不標有等溫線氣溫值的圖找0 °C等溫線的方法不同:前者根據等溫線數值,后者根據兩側的顏色)
2 觀察圖例,兩條相鄰的等溫線之間的溫差是多少?
我國冬季哈爾濱的平均氣溫是 ℃;海口的平均氣溫是 ℃ ,
(估值法指導:根據圖例利用哈爾濱、海口與相鄰兩條等溫線的距離比例估值)
哈爾濱和海口的一月溫差為 ℃, (估計數值)
學習新課—我國夏季氣溫的分布特點
對七月氣溫組準備以下提示問題:
1在“我國七月平均氣溫圖”中, 找到20 °C等溫線,
并用彩色筆描出來。
(學法指導:等值線圖中相鄰虛線與實線的差值為相鄰實線的一半。)
并指圖說出7月平均氣溫在20 °C以上的地區(qū)的范圍.
說明什么?
(我國夏季大部分地區(qū)普遍高溫)
2觀察圖例,兩條相鄰的等溫線之間的溫差是多少?
我國夏季哈爾濱的平均氣溫是 ℃;海口的平均氣溫是 ℃
(估值法指導:根據圖例利用哈爾濱、海口與相鄰兩條等溫線的距離比例估值)
哈爾濱和海口的七月溫差為 ℃, (估計數值)
學習新課—我國冬夏氣溫的分布特點
全班同學對比一月,七月平均氣溫分布圖找出:
1 冬夏氣溫空間變化的共同點是什么?
(越往北去氣溫越低)
2 哈爾濱和海口冬夏溫差有什么區(qū)別?
(我國冬季氣溫南北差異大(46);夏季氣溫南北差異不大(16))
小結—我國冬夏氣溫的分布特點
冬季:
南北氣溫差別很大 越往北去氣溫越低
夏季:
南北氣溫差別不大,全國大部分地區(qū)普遍高溫。
學習新課—我國氣溫的分布成因
主動探究、合作學習
將剛剛的一月氣溫組和七月氣溫組,分組對調,成員設置不變,活動規(guī)則不變。
(即:一月氣溫組變成七月氣溫組。)
學生合作探究時,老師通過問題的形式正確地引導討論方向,遵循遞進式的原則,逐步深入地提出問題:
學習新課—我國氣溫的分布成因
1 分發(fā)資料:
一月氣溫組:我國一月平均氣溫分布圖、①冬至日太陽光照圖,②冬至日哈爾濱和海口正午太陽高度、晝長比較表
③我國地形圖(地圖冊P11)
七月氣溫組:我國七月平均氣溫分布圖①夏至日太陽光照圖, ②夏至日哈爾濱和海口太陽高度、晝長比較表
③我國地形圖(地圖冊P11)
2 小組活動規(guī)則:
小組內讀圖、觀察、分享、合作,3分鐘后,代表發(fā)言:
并在實物投影上指圖來和大家分享讀圖觀察結果。
合作探究—我國冬季氣溫的分布成因
一月氣溫組:
讀冬至日太陽光照圖,
填冬至日哈爾濱和海口正午太陽高度、
晝長比較表
七月氣溫組:
讀夏至日太陽光照圖,
填夏至日哈爾濱和海口正午太陽高度、
晝長比較表
全班以組為單位合作探究
①比較南北熱量差異大小。(冬季大,夏季小)
②談一談:對冬季大風天氣的感受。
教師補充:南方降溫幅度小,沒有明顯大風。
③為什么冬季風對南北降溫幅度影響不同?
(冬季風受到高大山脈阻擋,行進速度減慢,冷空氣比源地溫度升高)(地形圖)
繼續(xù)分一月、七月組合作探究
①一月 0 °C等溫線在哪里走向接近南北向?為什么發(fā)生這樣的變化?
(在青藏高原的東部邊緣向南彎曲,主要是因為地形地勢的影響。)
②歸納我國冬季氣溫分布特點的形成原因?
①七月月均溫低于20 °C的地方主要在哪個地區(qū)?為什么這里夏季氣溫較低?(青藏高原 海拔高)
②歸納我國夏季氣溫分布特點的形成原因?
過渡
通過以上學習,我們知道南北氣溫是存在差異的,農業(yè)生產必須考慮到這種差異,于是結合農業(yè)生產的實際,把我國劃分為不同的溫度帶
學習新課—我國溫度帶的劃分
學習“溫度帶的劃分和地區(qū)分布”(學生閱讀教材p33和<<我國溫度帶的劃分>>圖,同時在屏幕上展示該圖,引導學生觀察對比)。
首先讓學生閱讀教材,
1說出溫度帶劃分指標并畫出其定義
(活動積溫)
2說出溫度帶的名稱。(南→北 )
(五帶一區(qū))南→北: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和高原氣候區(qū)
學習新課—我國的溫度帶
思考:
1高原氣候區(qū)所在的地形區(qū)?
(由于海拔高,積溫比周圍地區(qū)較低,單獨作為一個地區(qū))
2 將我國溫度帶圖與1月均溫圖疊加,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1月0 °C等溫線與暖溫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相一致)。
3天津屬于哪個溫度帶?(暖溫帶)
4不同溫度帶對我們的生產與生活有何影響?
溫度帶小節(jié)
(1)不同的溫度帶,地面的植被不同,因而生長的水果也不同;
(2)不同的溫度帶,農作物的作物熟制也不同,種類也有差別;(以西瓜為例)
(3)不同的溫度帶,居民的建筑特色很不相同;
(4)不同的溫度帶,農作物(小麥)播種時間也不同。
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著重了解了我國冬夏氣溫的分布特點、南北氣溫的差異形成的原因和溫度帶的劃分與分布,明白了冬夏氣溫的分布與緯度位置高低不同有關,也與地形地勢的影響有關,溫度帶與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息息相關。
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拉薩的天空》是小學語文第五冊第七課的一篇寫景的散文,本文文筆優(yōu)美,用清新凝練的語言描繪了拉薩天空“湛藍、透亮”的特點。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我把這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學會本課九個生字,理解生詞的意思。了解拉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音樂、圖片的幫助下,初讀課文,感知美,學生對拉薩的天空建立起感性認識。
3、學生用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以同桌議讀的形式交流感受;學生集體精讀、賞讀中積累語匯,獲得言語美感
4、在體驗與感悟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激發(fā)起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感情。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描寫拉薩天空的句子。
2、把語言文字中蘊涵的情感表達出來。
四、說教學過程
根據以上我的認識,我的教學過程設計如下:
(一)、初讀課文,感知美
(二)、品讀課文,體會美
(三)、誦讀課文,傳達美
(環(huán)節(jié)一)初讀課文,感知美
拉薩那美麗的天空,藍得這樣純凈、透亮,藍得那樣讓人神往。可對于我們這些生活在江南地區(qū)的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是陌生的。1、上課伊始先出示一幅中國地圖,西藏一塊在一閃一閃。老師過渡:在我國的最西部,海拔最高,離天空最近的地方,有一個令人神往的地方,它就是人們心中的圣地——拉薩(板書:拉薩)拉薩之所以能成為老師乃至全世界億萬人心中的圣地,一半的功勞在拉薩的天空。今天,老師將和同學們一起走進拉薩,一起去感受拉薩的天空。(把課題板書完整)齊讀課題。2、讓學生欣賞一組拉薩的天空圖片。欣賞完了用一個字或一個詞、一句話來描述它給你的第一感受。3、交流后,老師說:“大家想跟拉薩的天空靠得更近嗎?那么大家閉上眼睛,跟著老師一起去神游拉薩,去領略它與眾不同的天空吧。4、老師播放優(yōu)美的配樂朗讀,讓學生在優(yōu)美的語言文字中頓覺“拉薩的天空真藍、真美”5、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初讀課文。
未知和神秘吸引人們去探索事物, “拉薩”對于學生來說更是好奇向往的對象,可如果教師和學生的注意力僅僅集中在分析課文怎樣寫出了拉薩天空的藍和美的層面上,那學生最豐富的審美體驗就很難在這堂語文課里立足。“拉薩天空的美”也就變成了一個空洞的概念!因此,在課前布置學生瀏覽、搜集有關西藏的資料是很有必要的。通過交流相關信息,他們會了解到拉薩位于號稱“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拉薩因日照時間長而成為日光城;他們會知道拉薩的布達拉宮是松贊干布始建,是舉行佛事慶典的場所,是拉薩、乃至整個西藏的象征。這說明學生已經對拉薩已有了初步的整體認識,有了一定的儲備。
(環(huán)節(jié)二)品讀課文,體會美
教學的本質是對話。我的教學過程的設計旨在引領學生反復觸摸文本語言,實現(xiàn)教學的和諧互動,使閱讀教學過程呈現(xiàn)為一種動態(tài)性的、生成性的對話過程,從而使學生的語文能力和審美情趣在整個對話的過程中得以培養(yǎng)與提升。
在品讀課文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我放棄了逐句教學,每點必扣的方式,用一個問題引導全篇精讀:“你覺得拉薩的天空美嗎,美在哪里?”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后小組交流,再集體交流。
在這個學習活動中,可以根據學生的需要,適當欣賞一組圖片,能更好地理解課文描繪的意境;比如在體會這句話“有貼著山頂的白云映襯,湛藍的天空顯得越發(fā)純凈;有拉薩河畔草地的對照,湛藍的天空顯得更加明潔。”這句話時,先問學生“純凈、明潔”是什么意思?然后讓學生通過朗讀讀出拉薩天空的純凈、明潔,接著欣賞圖片:白云和草地映襯對照下的天空,此時的天空顯得更加“純凈”與“明潔”,天空藍得通透、無暇,加上“白、綠”色的映照,使人不得不贊嘆,拉薩的天空為拉薩增添了無限的美。追問:此時你想說些什么?最后讓學生再有感情朗讀這句。
學生在反復吟讀中,抓住關鍵詞“湛藍、純凈、明潔、藍晶晶”等詞品讀課文,借助形象發(fā)揮想象,把無聲的文字轉化為有聲語言,學生口念心誦,感受清新優(yōu)美的文字,想象美好的圖景,體悟作者的情感。以各種各樣的形式,一遍又一遍地有感情朗讀,期待學生品出了味,悟出了情,理解課文的語言,也內化這種語言,使課文語言蘊涵的情感與學生的情感相通、共鳴。
(環(huán)節(jié)三)誦讀課文,傳達美
這樣過渡:多么藍的天空,多么神奇的土地,多么令人神往的地方,讓我們通過朗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吧!
朗讀全文,整體回味拉薩的美景。
五、說板書
我的板書是:
拉薩的天空
湛藍透亮
純凈明潔
藍晶晶
六、作業(yè)設計
我布置了這樣幾樣作業(yè),學生可以自主選擇。
1、小組之間開展寫字或聽寫詞語比賽。
2、摘錄文中優(yōu)美的語句。
3、寫兩個打比方的句子。
4、把這篇課文背誦給家長聽,讓他們感受和分享拉薩天空的美
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是小學語文第六冊的一篇精讀課文,是圍繞本組專題“神奇的科技世界”而選編的。課文以“我”的親身感受告訴我們網絡的用處,反映了現(xiàn)代科技的高速發(fā)展給人們生活帶來的變化。
2、教學目標
基于對教材的理解,將本課教學目標定為:
(1)會認4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掌握“信息、網絡、遍布、信箱、五湖四海、迫不及待、目不轉睛、贊嘆、戀戀不舍、新奇、功能”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初步認識網絡的用處,激發(fā)學生對網絡和科技的興趣。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網絡的用處,體會網絡的神奇。
教學難點:理解文中的重點詞句。
二、講教法:
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學生質疑,然后組織學生探究并體驗,最后結合實際進行拓展延伸,從而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
朗讀體會法。簡化閱讀教學中的講讀環(huán)節(jié),扣住關鍵句,指導學生反復誦,在誦讀中積極思考,以讀促思。
三、講學法:
自讀自悟、合作探究
四、說教學流程:
(一)游戲導入,談話激趣。
1、 游戲:IQ無限。老師提示四個詞語,請大家猜猜它是什么?
提示一:信息 提示二:紗窗 提示三:捕魚 提示四:蜘蛛。(答案:網)
2、 說起“網”,同學們,你們上過網嗎?能不能結合你自己的親身實踐或搜集到的資料談談你對網絡的了解?(生各自交流)
3、 出示課題,質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畫出生字詞。
2、按自然段指名讀課文,正音,評議。
(三)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1、默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1)聽說“我”家的電腦可以上網了,小作者的心情怎么樣?請你找出文中的句子來說明。
(2)“信息高速路”指的是什么?信息高速路給我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帶來了什么影響,有什么作用呢?可以做些批注。
(3)讀不懂的地方請你做上標記。
2、小組內討論交流。
3、匯報交流自學成果,教師相機引導。
4.全班齊讀第二自然段。
(四)學習課文三、四、五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第三、四、五自然段,邊讀邊畫出描寫與“我”的活動有關的語句。
2、四人小組合作,完成表格。
我做了什么
看到什么
心情
感受
瀏覽頁面
訪問網站
發(fā)送電子郵件
3、全班交流。
4、學習用“有…… ,有…… ,有…… ,還有…… ”說句子。
5、分角色讀課文三、四、五自然段。
(五)學習課文第六自然段。
1、同學們感悟得多好,今天,我們讀懂了課文,感悟了網絡的神奇,馬上咱們就要跟著小作者下“信息高速路”了,你心情如何?請你從課文第六自然段找出一個詞語來說明。(戀戀不舍)
2、齊讀第六自然段。
(六)帶領學生跨上信息高速路。
1.利用多媒體計算機,通過電視屏幕顯示,讓學生知道什么是上網,帶學生到網上轉一圈,讓他們了解互聯(lián)網的作用。
2.看后談感受。
(七)結課。
同學們,世界天天在變化,科技正在以你所預料不到的速度向前發(fā)展著,希望大家從小愛科學、學科學、去探知科學更神奇的領域,去發(fā)現(xiàn)世界的神奇奧秘。但也要注意要健康上網哦!
(八)作業(yè)超市。
1、把你知道的網絡的用途一條條地寫下來,有條件的同學,可
以把你寫的發(fā)到老師的郵箱里。
2、寫一篇《上網安全須知》或設想未來的網絡生活的文章。
五、說板書設計
23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查閱信息,了解周圍世界
跨上信息高速路==進入電腦網絡 進行交流,建立聯(lián)系 神奇
網上購物、拍賣等
說課稿 篇5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們大家好, 我說課的內容是大班科學活動《神奇的水滴》,
一、 說教材
水是人類最早接觸的自然物質之一,水作為自然物質,也是孩子喜歡玩樂的對象,在課間總會看到孩子在衛(wèi)生間玩水,對于大班孩子來說,對水已經不再是停留在單純的玩弄中,而是會思考水的各種科學現(xiàn)象,比如:水的流動性、溶解性、水的動力等等,都將吸引幼兒好奇心。《指南》中指出:“成人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實際生活機會,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實驗等方法,學習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助幼兒不斷的積累經驗。”
《神奇的水滴》這個活動的材料是生活中常見的水和各種材質的紙,他們都來源于幼兒的生活,通過實驗操作可以讓幼兒探究、內化水滴在不同紙張上出現(xiàn)的不同滲透現(xiàn)象,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幼兒在活動中學習探究和發(fā)現(xiàn)問題,培養(yǎng)幼兒的科學探索精神。
二、說活動目標:
教育活動的目標是教學活動起點和歸宿,以《指南》中大班科學活動的目標為依據,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已有的知識經驗、能力和發(fā)展水平,結合本活動的內容,我制定知識、能力、情感三維目標,具體如下:
1、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水滴滴在不同材質紙張上出現(xiàn)的不同滲透現(xiàn)象。
2、愿意通過實驗來驗證猜想,并學習記錄實驗結果。
3、樂于與同伴交流實驗中的發(fā)現(xiàn)。
三、說重難點:
幼兒通過實踐操作來觀察水滴在不同材質紙上的滲透現(xiàn)象,作為本次活動的重點目標。對于大班第一學期的幼兒來說,要用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猜想,并用自己的符號或圖畫來記錄,有點困難,所以將目標二定為本次活動的難點。
四、說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為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因此,我遵循材料生活化,活動中我準備了幼兒較為熟悉的、便于收集、可供操作的教具,以及幼兒表述交流所需要的材料。
1、不同材質的紙張:餐巾紙、報紙、打印紙、蠟光紙等,各種材質的包裝紙,塑料包裝紙、牛皮紙、鋁箔。
2、水、滴管、大小記錄紙、筆。
五、說教法:
科學活動并不是把現(xiàn)成的科學結論告訴幼兒,而是要“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chuàng)設寬松的環(huán)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讓幼兒在做中學,在做中思考《綱要》中明確指出,教師要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根據幼兒學習科學活動的特點,我采用的教法主要有:
1、設疑法。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通過提問,會提示幼兒探究的線索,引發(fā)幼兒的思考,使幼兒對所感知的經驗進行整理。一個個富有啟發(fā)性的問題支持著幼兒的探究逐步深入。
2、觀察指導法。針對幼兒探究過程中出現(xiàn)的情況,采取隨機指導,適當調控活動進程與節(jié)奏。
3、操作法。讓幼兒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豐富感知經驗,鞏固技能,提高動手能力。
六、說學法:
教學活動以幼兒為主體,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積極主動地與環(huán)境、材料、教師、同伴的交互作用中,去發(fā)現(xiàn)、思考、感知、表達,在探究過程驚異科學,在探究過程中建構科學經驗。本次活動采用的學法主要有:
1、操作體驗法。幼兒科學知識的獲得是與環(huán)境交互作用的結果,幼兒的學習需要通過不斷的探索來積累經驗,因此,為了加深對不同材質的紙張不同滲透性特性的了解,我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讓幼兒在親歷探究中感知體驗。
2、記錄法。
讓幼兒將探索的結果記錄下來,可以避免遺忘,便于幼兒進行比較,為幼兒的討論、交流活動提供依據。記錄其實也是對幼兒實驗結果的一種表達,一方面能讓幼兒掌握記錄的操作技能,另一方面能幫助幼兒梳理實驗經驗。
3、表達交流法。
引導幼兒圍繞“不同紙張的不同滲透性”這一個問題進行表達交流,給幼兒提供自由表達的機會,滿足幼兒想說、敢說的愿望,一達到分享知識經驗的目的。
七、說教學過程
本次活動力求讓幼兒最大程度的參與投入,采用自主探究學習方法,提供自主學習的空間,運用多種感官的參與,使學習過程成為兒童發(fā)現(xiàn)和探究的過程,真正使學習變得快樂起來。因此,我設計四個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環(huán)節(jié):
1、設疑猜想,激發(fā)興趣2、動手操作,實驗驗證3、集中交流,提升經驗4、拓展思維,經驗遷移。
活動環(huán)節(jié)
解決問題,達成目標
環(huán)節(jié)一
一、 設疑猜想,激發(fā)興趣。
1、教師以猜謎導入,我們生活中有一個朋友,手臟了要找他,衣服臟了要找他,口渴了也要找他,他是誰呢?引出“水”,今天水要和一些朋友來玩?zhèn)游戲。
2、活動開始教師出示滴管,鋁箔,拋出問題:如果水滴在鋁箔上會怎么樣?引導幼兒猜測,水滴是停留在鋁箔紙的原處?散開?還是滲透到鋁箔紙里?
此環(huán)節(jié)我運用提問法設置疑問,運用猜測法,讓幼兒對水和鋁箔將會發(fā)生的狀況產生疑惑,產生想獲得答案的強烈欲望。幼兒會帶著猜測的問題去有目的的進行實驗,為下一個環(huán)節(jié)奠定良好的基礎。
環(huán)節(jié)二
二、 動手操作,實驗驗證。
1、第一次實驗的設計是為了解決第一環(huán)節(jié)幼兒的疑問。
活動以小組為單位,教師給每個小朋友準備了一根滴管, 讓幼兒自由探索,(1)水滴在鋁箔紙上, 可以多滴幾滴,看一看水滴是如何形成的?(2)用滴管在水邊緣劃動,又會如何?(3)能不能將水滴推移到一處,幾滴獨立的水滴在鋁箔紙上移動又會發(fā)生什么情況?
結合第一次的實驗操作的結果,教師小結:水滴在鋁箔紙上,水不能滲透鋁箔紙。
(2)在第二次實驗前教師出示不同的紙張和記錄紙?zhí)岢鲆?guī)則和要求。(可以做一個實驗就記錄一個結果,防止弄錯結果。)
1、根據做中學的理念,先請幼兒猜測,“水滴滴在不同的紙上會有什么現(xiàn)象?”,幼兒用簡單的符號或者圖畫記錄在記錄紙上。
2、接下來幼兒自由操作,記錄實驗結果,教師巡回觀察幼兒動作,及時提問進行引導。與幼兒探究“紙的表面有什么不同?哪些紙吸水多,哪些紙吸水少?”
在第一次實驗活動中我出示滴管和鋁箔紙讓幼兒自由探索水和鋁箔紙之間交互,此環(huán)節(jié)我運用了操作體驗法,觀察法。讓幼兒自主探索實驗,利用直觀可見的實驗,將幼兒較為抽象的猜測轉化為具體形象的經驗,幫助幼兒加深水滴在鋁箔紙上產生的現(xiàn)象,得出鋁箔紙不能滲透的結果。
隨后教師出示各種不同的紙張,提出問題:“水滴在這些紙張上又會產生什么現(xiàn)象呢?”很自然的過渡到第二個實驗。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讓幼兒通過實驗操作進行比較,運用了記錄法進行記錄,因為記錄是幼兒探索歷程與認識發(fā)展真實客觀的呈現(xiàn),是幼兒自我調整建構知識經驗的見證,也是幼兒表達個人發(fā)現(xiàn)與意見的依據。
幼兒自由的探索,能更自主更主動去了解水滴在不同材質紙張上的滲透,在操作中進行記錄,學會思考和發(fā)現(xiàn),能有效解決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有了記錄也為下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分享交流做好了鋪墊。
環(huán)節(jié)三
三、集中交流,提升經驗
幼兒通過親自動手操作觀察、探索體驗,記錄結果,具備了大膽簡述自己發(fā)現(xiàn)的條件,先讓幼兒相互交流,讓幼兒和同伴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師生共同交流、記錄。
請幼兒向大家介紹自己的發(fā)現(xiàn),哪些紙吸水,哪些紙不吸水,哪些紙吸水多,哪些紙吸水少?與紙的不同表面有什么聯(lián)系?教師用大記錄紙幫助幼兒小結。(如果實驗有異議可以集體來驗證一下,允許幼兒有不同的結果,整個活動都是幼兒自己驗證得到的答案,使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指南》中也指出:交流是探究過程的關鍵步驟之一,它既是幼兒對探究過程和結果結論的表達,也是與同伴分享,傾聽同伴意見,或進行討論、爭論,達成初步共識的過程。
此環(huán)節(jié)運用了表達交流法,讓幼兒進行實驗結果交流,鼓勵他們用準確恰當的語言將自己的體驗、發(fā)現(xiàn)表述出來, 與同伴交流能獲得更加豐富的經驗,發(fā)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當然,幼兒在自由交談活動中獲得的知識是零碎的,還需要老師幫助他們把獲取的經驗進行梳理。教師在幼兒實驗結果基礎上做出相應的小結,提升幼兒的知識經驗。
環(huán)節(jié)四
四、拓展思維,經驗遷移
請幼兒按紙的吸水性來給紙張分類,并說說紙的從特性和用途之間的關系。如:吸水性強的紙用作餐巾紙,吸水性差的紙用作包裝紙。
在此環(huán)節(jié)引導幼兒理解生活中,不同吸水性的紙會有不同的功用,也進一步鞏固了實驗環(huán)節(jié)的操作結果,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只有貼近幼兒生活的科學才是幼兒自己想要了解的東西和希望解決的科學問題;才能真正主動地去探究、去操作;才能用心去感受周圍世界的神奇,從而體驗和領悟到科學的無所不在。
延伸活動:談談說落在其他物質表面會出現(xiàn)的
在本次活動中,我自覺運用《指南》的教育理念,突顯幼兒為學習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積極性和主動性,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以上是我的說課內容希望在座的各位領導、老師能給予批評指正,讓我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觀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長!謝謝!
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本節(jié)課是海南省中小學《信息技術》七年級(下冊)20xx版,第二章——第四節(jié)《數據處理》中的《常用函數》,這里我擴展為《EXCEL中公式與函數》。它前面學習的內容有:《電子表格信息的收集》、《電子表格信息的排版》、《數據的查找與替換》、《數據的排序與篩選》的延伸,并貫穿了EXCEL的整個教學,是學生能夠順利快捷的使用EXCEL進行數據處理的基礎,也是學生形成合理知識鏈的一個必要環(huán)節(jié)。公式和函數是Excel中的精髓,公式和函數的合理正確使用,將能夠大大的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因此,我聯(lián)系實際對本節(jié)課的內容進行了一些修改,讓它更貼近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讓學生明白學習EXCEL電子表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學情分析
為了適應信息快速化的發(fā)展,當前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就開設信息技術課程。在小學階段的課程設置中,主要是培養(yǎng)小學生對電腦的感性認識,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讓他們認識到通過電腦可以收集和處理很多信息,讓他們感覺到電腦無所不能。然而對軟件操作技能的要求都只停留在表面。對七年的學生來說,他們已經有了幾年接觸電腦的學習經驗,可以適當的學習一些辦公軟件,讓他們慢慢的由原來的表面認識轉換為實際所需的操作,讓他們明白,電腦是現(xiàn)實生活工作中的工具,掌握好后,可以大大的提高工作效力,進而提高他們的求知欲望。
三、說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EXCEL的公式組成格式。理解函數的概念,掌握常見函數如 (sum,average)的使用。
2、能力目標:掌握使用函數(sum,average)計算所給數據的求和,求平均值,并且能夠根據工作需要修改函數參數,最后達到能夠利用所學知識與技能來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
3、情感目標:故事情境的導入,激發(fā)了學生學習EXCEL電子表格的強烈欲望,在逐一問題得到解決中,感受學習EXCEL電子表格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任務的驅動下,激活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在任務的完成過程中體會成功的喜悅,并在具體的任務中感受助人為樂的快樂與充實。
四、說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公式格式的輸入,sum、average函數的插入和使用。
2、難點:公式格式的修改,函數參數的正確使用以及修改。
五、說教學方法:
引導操作,自主探究,任務驅動,互助學習
六、課時安排:1課時
七、說教學過程:
1、情境引入:
劉老師是位有著28年教學經驗的老教師,在這28年當中,都擔任班主任,工作盡心盡責,深受學生、校領導、家長的好評!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學校從今年起開始步入無紙化辦公,面對計算機的使用操作,劉老師感覺心有余而力不足,畢竟老了.如今劉老師要分析學生第一次月考成績,面對EXCEL電子表格,她向以往填紙制表格一樣,用計算器逐個計算,然后再填入表格中,用時大概兩個小時。對于這項工作,如果你會操作電子表格,只需兩分鐘左右就可以解決。同學們,你們想擁有這種能力嗎?愿意幫劉老師的大忙嗎?
展示劉老師要處理的EXCEL電子表格。
【設置意圖】
本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讓學生通過觀察劉老師在實際工作中所遇到的需要要處理的EXCEL電子表格,讓學生明白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與目的,——引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
2、明確學習目標
(1)、了解公式的概念,掌握公式格式,并使用公式對數據進行處理。
(2)、了解函數的概念,掌握常用函數的使用如:求和函數 sum,求平均值函數 average。
(3)、能夠根據工作需要修改函數參數,最后達到能夠利用所學知識與技能來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
3、新課教學
(1)、技能研究一
公式的概念——公式是EXCEL電子表格中進行數值計算的等式。
公式的組成格式: =表達式。
表達式可包含:有運算符、單元格、常量、函數等。
例如: =B2+6,=B2+C2+D3, =SUM(參數)
在預設置的電子表格——“練兵場1”進行探究,首先通過引導操作,讓學生掌握公式的組成及自定義公式的使用,再把時間留給學生,通過自主探究,互助學習,最終掌握最基本公式組成格式及自定義公式的使用,最后利用自定義公式計算10名學生成績的總分、平均分。
假如: 對于某項工作,共有200列,也需要我們進行求和,那么,我們也一樣逐個這樣進行相加操作嗎?有沒有更快的解決辦法呢?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引出特殊公式——函數。
【設置意圖】對于初一年級的學生而言,要想用電腦處理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我想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應該要從最基本,選擇最容易接受的方法學起。旨在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讓學生明白,在EXCEL電子表格中,要想學EXCEL的精髓部分——公式,必須從最基本的公式組成格式及自定義公式的使用學起,而這部分又和他們在小學時學習的“四則運算的運算法則”有著很大的共性,因此,他們很容易就接受了,并歡快就明白,EXCEL運算符的優(yōu)先級與他們的數學運算符的優(yōu)先級一樣。只是數學中的乘法符號“×”和除法符號“÷”與EXCEL電子表格的乘法符號“﹡”和除法符號“∕”不同而已,括號用法一樣。
(2)、技能探究二
函數的概念——函數是EXCEL電子表格預先定義好的特殊公式。
函數組成: = 函數名(參數)
例如: =SUM(B2:D2)
=AVERAGE(B2:D2)
在預設置的電子表格——“練兵場2”進行探究,首先通過引導操作,讓學生掌握最常用的函數(SUM,AVERAGE)的組成及使用,再把時間留給學生,通過自主探究,互助學習,最終掌握最常用的函數(SUM,AVERAGE)的組成及使用。最后讓他們利用所學知識技能計算10名學生成績的總分、平均分。
請同學們談談特殊公式——函數與我們自定義的公式相比,有哪些優(yōu)點 。
學生回答,老師歸納
函數可以簡化公式,提高工作效率,能實現(xiàn)特殊運算及智能判斷。
【設置意圖】本環(huán)節(jié)主要是通過已掌握的自定義公式與函數做對比,通過對比,發(fā)現(xiàn)函數可以簡化公式,提高工作效率,能實現(xiàn)特殊運算及智能判斷。加深學習常用函數的印象,也讓他們明白學習函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八、小結
1、公式的組成及自定義公式的操作
2、函數的使用如:求和函數sum(參數)
求平均值函數average(參數)
3、分析存在問題,表揚有能力幫劉老師減輕工作負擔的同學,鼓勵同學們要有自主探究學習的精神。
【有關說課稿范文合集六篇】相關文章:
《冰花》說課稿范文01-15
體育說課稿大全體育說課稿范文11-11
關于數軸說課稿范文02-22
關于初二地理說課稿范文合集大全02-17
英語說課稿合集15篇12-21
散步說課稿(合集15篇)11-10
初二政治說課稿范文01-17
初二物理說課稿范文01-17
關于學會感恩說課稿范文11-19
大班美術活動說課稿范文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