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說課稿:《轟隆轟隆》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怎么樣才能寫出優(yōu)秀的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大班說課稿:《轟隆轟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說教材。
(一)設計意圖:
由于世界上不斷發(fā)生地震災害,牽動著全世界人的心,我覺得有必要讓孩子了解和學習一些應對自然災害的實際本領。我一直琢磨著,通過什么教學手段,提高幼兒的防震減災意識和地震發(fā)生時的應急、自救互救技能呢?而且這樣的知識對于孩子是枯燥的,怎么辦呢?這時候我看到了一部紅袋鼠自我保護系列故事,其中有個故事叫《轟隆轟隆》,故事的題目運用了擬聲詞形象生動。故事中通過一對小動物角色的對比,講述了遇到地震時應如何處理,也讓孩子們了解遇到地震時應該怎么做。于是我就結合著這個有趣的故事設計這個活動!
(二)幼兒分析: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fā)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chuàng)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huán)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fā)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我發(fā)現(xiàn)我們班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具備著一定的安全意識。他們掌握了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如:不能玩水,不能用剪刀指著別人,避開危險物,但是當他們面對自然災害,孩子們對在如何自救,如何進行自我保護的方面很是缺乏,在學校演練活動中,孩子們手忙腳亂,不知所措。加上現(xiàn)在地震頻繁發(fā)生,為了讓孩子從小了解地震的有關知識,學習地震發(fā)生時避震的方法,所以我設計了這次活動。
(三)活動目標:
根據(jù)綱要中語言領域的目標和知道要點提示以及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我將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于:
1、理解故事內容,抓住故事中心,有感情地講述自己的看法或評價別人的發(fā)言。
2、了解地震自救的一些方法,教育幼兒遇到問題不慌亂,敢于動腦筋想辦法解決。
3、體驗同伴之間互相關心的情感。
這三個目標中蘊涵了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知識經驗的獲得和情感方面的培養(yǎng),體現(xiàn)了目標的綜合性和層次性。我們將本次活動的重點定在“抓住故事中心,講述自己的看法或評價別人的發(fā)言”,難點放在“體驗同伴之間相互關心、幫助的情感”,從整個故事兩段體的講述和深入,都是將知識進行遷移,將難點逐漸攻破。當然,培養(yǎng)幼兒懂得學會關心別人和分享被關心是需要一個漫長的累積過程,因此,本次活動是先讓幼兒獲得情感體驗,是一個累積良好體驗的好機會,對幼兒有一定的教育意義。我從以下幾點來突破:
1、問題設計富有啟發(fā)性,如: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你覺得他這樣做好嗎?你有不同的看法嗎?
2、集體與個別討論、回答相結合。如:他們在廁所等了老半天了,會不會得救呢?他們被救后心理是怎么想的?又會說些什么?你們來給故事編個結尾吧?
二、說活動準備。
我準備了多媒體課件,主要讓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通過像看動畫片似的更好的理解故事內容,體驗故事所表達的主題。還提供了紙和筆,讓孩子進行故事結尾的創(chuàng)編。發(fā)揮幼兒的想像力,拓展幼兒的想像空間,從而激發(fā)孩子們相互關心的美好情感。
三、說教法。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對象。”根據(jù)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演示法、提問法、討論法等教學方法。
采用演示法是因為大班年齡段的幼兒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在活動中我采用以觀看課件演示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能使教學進行得生動活潑,激發(fā)幼兒對本次活動的興趣。
采用提問法是因為提問能引導幼兒有目的地、仔細地觀察,啟發(fā)幼兒積極思維。我運用啟發(fā)性提問如“猜猜看這次火帽子又想到了什么逃生方法?火帽子的做法對嗎?紅袋鼠會對他怎么說呢?”讓幼兒將看到的具體形象的`圖片或課件用語言描述出來,是解決了本次活動重點的有效方法。
采用討論法是因為讓幼兒圍繞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交流,從而互相學習,互相啟發(fā),互相激勵。可以有效的加深幼兒對所學知識的了解。
四、說學法。
遵循幼兒學習的規(guī)律和幼兒的年齡特點,在《綱要》新理念的指導下,整個學習活動始終以幼兒為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為現(xiàn)在的“我要學”。通過課件讓幼兒在看看、聽聽、說說的輕松氣氛中掌握活動的重、難點。
觀察法是幼兒通過視、聽覺感官積極參與活動,通過觀看情境表演直接獲得印象。
討論談話法是幼兒在討論、談話中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
五、說活動過程。
結合幼兒園教育工作原則和本次活動的目標,我設計了以下三個環(huán)節(jié):
1、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這個環(huán)節(jié)我播放了聲音,讓幼兒大膽的想象,ppt顯示的地面在晃動,通過聲音和畫面引起幼兒繼續(xù)聽故事的興趣,但我不公布答案,由這個問題直接引入第二部分。
2、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學說故事中的主要對話。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剛開始讓幼兒學習看著圖標來說故事中的對話,出示“窗戶”的圖片,引導幼兒說出“火帽子,火帽子,窗戶不能跳,一旦跳下去,還不摔成泥!”慢慢的幼兒學會看圖標復述對話,同時幼兒在回答問題也能充分的運用故事中的語言。
3、創(chuàng)編故事結尾。在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孩子的自由討論,手中的畫筆將自己的想法大膽的表現(xiàn)出來,孩子們討論時充分發(fā)揮想象力,也讓孩子沉浸在故事中。成為故事中的一員。現(xiàn)在我來具體說一說。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轟隆轟隆》】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轟隆轟隆》說課稿04-01
《轟隆轟隆》說課稿范文03-18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精選03-23
幼兒園的大班的說課稿03-03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12-20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05-12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01-08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05-13
幼兒園大班說課稿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