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語文說課稿15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yǎng)和駕馭教材的能力。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一語文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初一語文說課稿1
【說教材】
教材分析:
《安塞腰鼓》是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第三單元的內(nèi)容。本單元的主題為“民風民俗”,是教育孩子們對祖國的民風民俗有個直觀的了解,通過學習,感受祖國的地大物博。激發(fā)學生對祖國的愛戴之情。本課是一篇抒情性很強的文章,課文主要通過作者對安塞腰鼓場面、鼓聲、后生們、舞姿等方面的描述,表現(xiàn)了安塞腰鼓磅礴大氣的、壯闊的生命力之美。
遵照“新課標”的基本理念,根據(jù)《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我確立了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會學習文中的排比句式仿寫句子,感受安塞腰鼓的壯美與大氣。
3、能學習作者的“抓住典型場景敘述”的方法,并且能夠在以后的學習中加以運用。
4、能積累、背誦課文中的優(yōu)美句子。
情感目標:
能憑借課文的語言材料,體會出安塞腰鼓所散發(fā)出的生命力之美。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憑借課文的語言材料,體會出安塞腰鼓所散發(fā)出的生命力之美。
3、能積累、背誦課文中的優(yōu)美句子。
教學難點:
1、能憑借課文的語言材料,體會出安塞腰鼓所散發(fā)出的生命力之美。
教學具準備:
《安塞腰鼓》課件
【說教法】
根據(jù)教材的特點和六年級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特別是考慮到我們的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我對這篇課文的的教學采取了“以讀為主,讀中求悟,”的方法,讓學生通過不同方式的讀,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安塞腰鼓的壯闊之美和文章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
我對第二課時的處理是這樣的:.
首先,精心設計導入。
我以安塞腰鼓的視頻片段導入課文,讓學生了解到安塞腰鼓這一“天下第一鼓”的迷人的魅力。然后以國慶節(jié)天安門廣場安塞腰鼓表演的視頻讓學生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從而隨著我一起走入了課文。學生在濃濃的壯闊的氛圍中,極富興趣地去課文中去找尋有關段落進行有感情的朗讀。通過對有感情的朗讀,體會出安塞腰鼓的場面美、后生美、舞姿美、鼓聲美,讓學生一直在這樣的情境中進行整篇文章的學習。
第二,我對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
由于本文是一篇極富激情的抒情性文章,所以對學生的促動很大,在情境中,學生的感情得到了升華。我引導學生進行多種方式的讀,讓他們在讀中感悟作者感情,感悟自己的感情,想象安塞腰鼓的迷人的魅力。
第三,充分利用課件的優(yōu)勢;
情境的熏陶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尤為重要。
開始,我利用多媒體播放《安塞腰鼓進京城》,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濃濃的大氣的氛圍,讓孩子們在這樣的氛圍中進入課文,結合課文的語言文字,開始感受作者的感情;
接著,在教學“場面美”的部分時,我播放了國慶節(jié)安塞腰鼓天安門廣場的表演視頻,壯闊的場面,讓學生直觀地看到了安塞腰鼓的魅力,所以學生讀課文就讀得非常的動情,非常的投入。
最后,我再次利用多媒體播放安塞腰鼓在黃土高原的表演,把課堂氣氛推向高潮!在壯闊的場面中,在同學們的對腰鼓場面深深地迷醉中結束課堂。
【說學法】
在教學中,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是這樣學習:
1、讀。進行了多種形式的讀;在讀中感受到安塞腰鼓表演時場面之美、舞姿之美……
2、寫。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運用排比句增強語勢。不僅積累作者的優(yōu)美詞句,而且運用這種方法進行句子練習,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說過程】
一、導入;
課件導入情境,同時老師以飽含感情的語言進行導入,讓學生很快進入課堂。
二、探究新知:
1、了解作者“抓住典型場景敘述”的方法;
2、從課文的語言文字中感受安塞腰鼓的壯美(重點);
3、結束課堂。
初一語文說課稿2
各位評委,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我的信念》(板書:課題及作者 瑪麗?居里),它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中的一篇文章。
下面我將從課標要求、教材理解,教學方法,學法指導,教學程序和板書設計五個方面逐一闡述我的教學設計與設計理念。
首先談談課標的要求和我對教材的理解
一、說教材:
《我的信念》主要是謳歌理想,闡述信念,論說人生修養(yǎng),并能貼近生活,容易聯(lián)系自己的人生體驗,領悟課文深長的意味。本單元還要練習朗讀,學習課文的表達技巧。
《我的信念》作者是瑪麗?居里,這是作者在晚年對自己一生的回顧和信念的抒寫。從作者的工作、生活、事業(yè)、名利、人際關系、業(yè)余愛好及科學趣味中可以讀出崇高,可以領悟偉大的成就、杰出的貢獻是從何處而來。
本文內(nèi)容簡單。課前要求學生到圖書館、閱覽室查閱報刊書籍或網(wǎng)上查詢,搜集整理瑪麗?居里的有關資料。為更好地了解這一偉大的科學家作鋪墊。
二、說目標:
根據(jù)教材定位特點及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本課設計兩課時,確立三個目標。(出示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養(yǎng)成良好的朗讀習慣。
朗讀教學要常抓不懈,“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是新課標對七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之一。同時第二單元單元要求提出“還要練習朗讀”的要求。朗讀課文既能矯正語音,提高閱讀水平,又可以進入情景,進入角色,把握文章內(nèi)容,領悟語言美。
2、感受居里夫人的人格美,激發(fā)獻身科學的熱情。
人文性是語文學科的靈魂,新課標十分注重語文學科的人文性特點,強調(diào)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教育,因此,在有感情地朗讀文章的基礎上,學生可感受到居里夫人的偉大與崇高,心靈會受到感染,蕩起以她為楷模,向她學習的漣漪,從而立志獻身科學。
3、積累語言,學習語言特點并加以運用。
新課標提出“語文的基本素養(yǎng)要通過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通過語文基本技能的訓練來實現(xiàn)。”寫作與口語交際成功的關鍵在于語言的積累、感悟與運用。因此確立該目標。
下面就《我的信念》的教學設計作簡要說明。
這篇課文設計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由對居里夫人的簡介采用問題“大家知道她是誰嗎?”導入,并出示居里夫人的畫像作形象感知。
出示第一課時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養(yǎng)成良好的朗讀習慣。
2、感受居里夫人的人格美,激發(fā)獻身科學的熱情。
(二)檢查預習:
問題是:(出示投影)
1、給加點的字注音:
結繭 蹂躪 懊惱 猝然 奢望 魅力 獲益匪淺
2、交流居里夫人的有關資料。
此環(huán)節(jié)意在讓學生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字詞的檢查主要為課文的學習掃清字詞障礙,大致掌握學生預習的情況,接著交流瑪麗;居里的材料,給學生一個展示的機會,提高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這樣設計也體現(xiàn)大語文教育觀。來
三)整體感知:
1、學生朗讀課文,五名學生分段讀,讓學生調(diào)動聽覺和視覺感受居里夫人偉大的人格。教師就學生的朗讀作必要的點評指導。(如:字詞的讀音、朗讀的停頓、語氣等。)
2、學生自由朗讀,在朗讀的基礎上思考:(出示投影)
(1)居里夫人在文中陳述了自己在哪些方面的事跡?線索是什么?
(2)根據(jù)內(nèi)容試寫一句話:居里夫人是一個 的人。
課程標準強調(diào):“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nèi)容。”設計這兩個問題,就是要求學生整體把握全文內(nèi)容。這樣帶著問題來讀,學生的朗讀就有了目的,有了方向。
(四)問題探究:
新課程重視提高學生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最終使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通過學習名人精神,形成自己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這與新課標中“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能在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中同時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的理念相吻合,是語文課的重要任務。也是本課的重點與難點。
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默讀課文,提出兩個問題:(多媒體出示)
1、結合課文內(nèi)容談一談,居里夫人的自述體現(xiàn)了她怎樣的人格魅力?
這一問題意在通過占有文本材料,把握居里夫人的堅韌不拔,充滿自信,淡薄名利,獻身科學的精神。
2、小組討論:假如你是瑪麗?居里,發(fā)現(xiàn)鐳元素后,你會怎樣做?你又怎樣看待居里夫人放棄了“申請專利”呢?希望同學們實話實說!
新課標提出“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小組討論的形式既能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又可取長補短,使自己的展示更全面,完美,同時還可提高學生篩選信息的能力。
(五)拓展延伸:(多媒體出示問題)
問題是:
隨著科學知識的普及,越來越多的中小學生開始申請專利,僅第24屆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就有8項專利通過初審,即將正式向國家有關部門報批。作為一名中學生,你對中小學生申請專利這一現(xiàn)象有何看法?
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引導學生多角度地全面地分析問題,發(fā)表建議。并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的熱點、焦點,培養(yǎng)學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能力。這與新課標的“關心學校、本地區(qū)的和國內(nèi)外大事,就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搜集資料,調(diào)查訪問,相互討論”的理念相吻合。這一環(huán)節(jié)能衡量學生人生觀與價值觀,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幫助學生對人生做出正確的選擇。
(六)作業(yè):(多媒體出示)
找出最能打動你的句子,品味本文的語言特點。
作業(yè)的設置為下節(jié)課的學習打基礎,做鋪墊。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由上節(jié)課的基本內(nèi)容導入,幫助學生回顧知識。齊聲朗讀課文既可檢驗學生讀的能力,又可為本課時的目標達成做鋪墊。
(二)多媒體出示目標:
積累語言,學習語言特點并加以運用。
三)問題研討:
問題是:
1、本文語言的特點是什么?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2、請找出自己最喜歡或你認為給自己觸動最大的語句,并說明理由。
《課程標準》階段目標指出:“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nèi)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語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義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xiàn)力的語言。”因此,把握語言特點,品味體會語言的涵義是閱讀教學的一項主要任務。在開始朗讀課文的基礎上提出這兩個自主性的問題,直奔目標,學生也易掌握。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只是一個組織者和引導者。
(四)語言實踐活動:
問題是:請朗讀體會下列可作為格言警句的句子,體會語言特點,模仿其中的任何一句寫出自己的名言。(請2—3名同學到黑板寫出自己的格言,并注上名字。)例句:
1、生活對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們必須有堅韌不拔的精神。
2、像它們一樣,我總是耐心地把自己的努力集中在一個目標上。
3、人類也需要夢想家—他們受事業(yè)的強烈的吸引,既沒有閑暇也沒有熱情去謀求物質上的利益。
4、一位從事研究工作的科學家,不僅是一個技術人員,而且是一個小孩兒,好像迷醉于神話故事一般,迷醉于大自然的景色。
設計這個拓展練習,意在落實本課的工具目標,檢驗一下學生是否真正把握了本文質樸平實的語言特點。另外學生自由選擇一句進行仿寫,不但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還可以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學習。
(五)作業(yè):
1、課外閱讀居里的《居里夫人傳》和愛因斯坦的《悼念瑪麗居里》,并搜集與居里夫人一樣的科學家的資料,梳理存入自己的資料庫。
2、積累摘抄并背誦文中有關可作為名言警句的句子。
這一作業(yè)的設置引導學生由課內(nèi)向課外拓展延伸,豐富自己的素材,拓寬知識面,為寫作打基礎。積累語言,背誦一些經(jīng)典名言,也是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有效手段。
五、說板書設 《我的信念》
宗旨:真理
精神:奉獻
環(huán)境:簡陋、寧靜
我的說課內(nèi)容結束,謝謝大家。
初一語文說課稿3
【教材分析和處理】
1、單元教學目標:
⑴ 單元內(nèi)容:第四單元是反映自然世界的單元。共安排了五篇課文,其體裁、題材等豐富多樣,主題集中,《化石吟》是一首科學抒情詩;《看云識天氣》是科普說明文;《綠色蟈蟈》是觀察隨筆;《月亮上的足跡》是記敘文;《山市》是一篇文言文,總體上是繼第三單元之后,以對自然界進行科學探索為內(nèi)容組成。
⑵ 單元教學目標:
情感態(tài)度目標: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
知識和能力目標:豐富學生的科學知識,提高學生閱讀現(xiàn)代科技文的能力和搜集篩選信息的能力;
過程和方法目標:練習用較快速度默讀課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內(nèi)容大意;在探究活動過程中獲得一些搜集資料和研究問題的方法。
⑶ 教學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對于本單元教材的處理方面,教參提出了以下幾點意見:
① 注意兼顧三個維度,注意滲透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
② 淡化文體,強調(diào)綜合,以培養(yǎng)閱讀能力和研究能力為主;
③ 不要把閱讀課上成地理課、生物課或其他科學課;
④ 多以討論課或探究課的方式來進行教學,目的是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⑤ 加強課外語文實踐(包括閱讀),開展科學活動;
⑥ 加強語言積累,讓學生每人備一本摘抄本,摘抄優(yōu)美的詞、句、段。
2、《看云識天氣》教材分析:
⑴ 內(nèi)容分析:《看云識天氣》是一篇舊課文,作者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從兩個方面介紹了云和天氣的關系:不同形態(tài)的云和天氣的關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氣的關系。從寫作上看:。層次清楚,有綱有目;。能抓住云的特點來進行說明;。語言準確,運用比喻、擬人和排比等修辭手法,把云寫得生動形象;運用了下定義、列數(shù)字、打比方、分類別等說明方法。
⑵ 教材的處理:這篇課文特點鮮明,做為教學內(nèi)容來看,切入點很多,過去通常把它當作說明文來處理,學習說明文的寫作方法和說明方法,但從新教材看,第一二冊并不強調(diào)文體的學習,強調(diào)的是練習學生的閱讀概括和搜集篩選信息的能力,甚至提出,教學時不必指出它是什么文體,顯然課文作為教材的功能發(fā)生了變化,因此,在教材處理內(nèi)容取舍方面,我兼顧了兩個方面:一是重點練習學生快速閱讀,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內(nèi)容大意,提高學生搜集篩選信息的能力;二是適當復習介紹說明文的文體知識。
〖教學目標
1、練習快速閱讀,概括課文內(nèi)容要點,理清文章思路。
2、豐富科學知識,提高搜集篩選資料的能力。
3、積累課文中的比喻句,并領會運用這種修辭方法的好處。
4、培養(yǎng)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和留心自然現(xiàn)象的習慣。
〖課時劃分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練習快速閱讀,概括課文內(nèi)容要點,理清文章思路。
2、豐富科學知識,提高搜集篩選資料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和留心自然現(xiàn)象的習慣。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1、積累課文中的比喻句,并領會運用這種修辭方法的好處。
2、學習課文語言準確的特點,復習說明方法,了解本文寫作特點。
第一課時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練習快速閱讀,概括課文內(nèi)容要點,理清文章思路。
2、豐富科學知識,提高搜集篩選資料的能力。
教學難點:概括課文內(nèi)容要點,理清文章思路。
〖學情分析
朗讀能力方面方言較重,對語文學習來說是一大障礙,對課文的整體把握能力比較欠缺,缺乏比較系統(tǒng)的學習方法,因此我在問題的設置和學法指導方面盡量做到具體,注意梯度,易于操作。
〖教學方法
教法:導讀法──創(chuàng)設情景,指導、點撥。
學法:小組學習和自學相結合,指導學生在小組學習中掌握方法,在自學中實踐提高。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三部分(視頻: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圖片:增加感性認識;圖表:提高效率。)
【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
一、激發(fā)興趣,揭示課題,明確目標
1、播放錄像片段《天氣預報》。
2、談談張掖的天氣。(收聽或收看)
3、出示《蘇軾避雨》,引出課題。
4、明確學習目標。
⑴ 整體感知,概括內(nèi)容要點。
⑵ 快速閱讀,理清文章思路。
⑶ 豐富科學知識,提高搜集篩選信息的能力。
(設計意圖:由《天氣預報》和《辛棄疾避雨》視頻和動畫片段,創(chuàng)設情景,揭示課題,激發(fā)興趣,發(fā)布張掖天氣預報這一設計讓學生身臨其境,進入情境獲得切實的感受。通過此環(huán)節(jié),引起學生與課文對話的欲望。同時也使學生明白,獲取天氣預報這一信息的渠道是廣泛的,包括電視、電話、手機短信、經(jīng)驗判斷等方面,要注意從多方面搜集信息,最后明確本課學習任務是學習《看云識天氣》,明確學習目標。)
二、檢查預習,感知課文
1、注音:
峰巒 一霎間 預兆 征兆 彌漫 輕盈 月暈
2、抽查朗讀:(2)(5)(7)。
3、范讀,練習朗讀:指名1人朗讀。
(設計意圖:旨在掃清閱讀障礙,通過抽查片段朗讀和練習片段朗讀,把學生迅速帶入課文閱讀當中,為進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作準備。)
三、快速默讀課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1、出示問題:快速默讀課文思考:
⑴ 文中哪句話點明了看云可以識天氣?
⑵ 看云識天氣的基本經(jīng)驗是什么?
⑶ 哪些云是天氣晴朗的象征?哪些云是陰風雨雪的預兆?
⑷ 我們還可以根據(jù)云上的什么現(xiàn)象推測天氣的情況?
⑸ 給課文分段并歸納段意。
2、全班交流:
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云和天氣的密切關系,說明看可以看云識天氣。
第二部分(第2~6段):具體介紹云的形態(tài)變化,云上的光彩現(xiàn)象同天氣的關系,從而說明怎樣看云識天氣。
第三部分(第7段):說明看云識天氣的意義、方法和局限性。
(設計意圖:限識5分鐘快速閱讀課文,根據(jù)思考題概括課文內(nèi)容要點,通過分段訓練,理清課文思路,從整體上把握課文。這一環(huán)節(jié)實際也是訓練學生獲取關鍵信息的能力以及篩選、歸納概括信息的能力的一個過程。)
四、探究質疑,學習看云識天氣,了解云和天氣的關系
過渡:經(jīng)驗告訴我們,什么云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征?什么云常常是陰風雨雪的預兆?
1、出示圖表,小組合作學習,完成晴天云簡表。
2、自主學習,完成雨雪冰雹云層變化簡表。
3、討論: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介紹這8種云的?
(從高層云依次說到低層云,從象征晴朗天氣的云,依次說到陰雨冰雹的云。)
小結:這部分作者把云分為八類,來說明云和天氣的關系,這樣根據(jù)事物的特點,把事物分成若干類,逐類說明的方法叫分類說明。這樣使讀者更具體、更詳盡、更全面地了解事物的特征。
4、機動部分:自學完成光彩和天氣情況簡表。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完成圖表的過程,了解各種云的特征,重點訓練學生抓住內(nèi)容要點,篩選信息的能力。分為三大板塊:晴天云部分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后明確,,抓住內(nèi)容要點,篩選信息,了解云的特征可以從三方面入手:一是摘錄關鍵詞語,二是根據(jù)具體描述進行概括,三是聯(lián)系上下文進行歸納;在掌握了這一閱讀方法的基礎上,學生自學完成雨天云部分,進一步訓練這種閱讀能力。這兩部分教學在學法指導方面體現(xiàn)了教、扶、放的一個過程。通過對8種云介紹順序的討論,學習分類說明這一顯著的寫作特點。云的光彩部分作為機動內(nèi)容處理。)
五、課堂練習:選詞填空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體會課文用詞準確,說明事物生動形象的特點,指導學生課后摘錄,積累課文中的比喻句,為下節(jié)課領會比喻修辭手法的好處做好準備。)
六、作業(yè)
1、摘錄課文中用詞準確和生動形象的句子。
2、練習看云識天氣,輪流發(fā)布天氣預報。
3、以小組為單位,用分類說明的方法,積累有關天氣的諺語。
(整體思路:從課前預習,到課堂學習及課后作業(yè),緊緊圍繞重點練習學生快速閱讀,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內(nèi)容要點,提高學生搜集篩選信息的能力這一主線展開。)
【教學啟示】
得:創(chuàng)設了學習情境,在指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方面較好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過程較為扎實。
失:理清課文思路這一環(huán)節(jié),用時較多(一班7分鐘,二班12分鐘),學生閱讀勾畫的學習過程也有些慢,后面雨天云部分學習沒有全部完成,課堂練習部分有些匆忙,由于時間關系沒有布置作業(yè)。分析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對學生學習能力估計有些高,學情分析做的不夠深入;二是說明學生在把握文章整體的能力方面有較大的欠缺,學習能力有較大的差別。這也啟示我在今后的教學中要進一步加強學法指導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要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初一語文說課稿4
一、說教材
《看云識天氣》是人教社中語室組織編寫的三年制初一語文上學期第四單元第二篇課文,本文是一篇生動的科普文章。主要是介紹云和天氣的關系以及看云識天氣的基本經(jīng)驗。文章緊密聯(lián)系生活,語言生動形象,表述層次明白清晰,很適于作為典范文章進行閱讀教學。學生不僅能從中學到相關科學知識,還能培養(yǎng)獨立閱讀能力,并且更能養(yǎng)成在學習中細致觀察生活、樂于思考問題的良好習慣。
《學習的革命》一書中指出:“在教育領域,一個主要原則是:人們對喜歡的東西會學得最好,用所有的感官學會學得更快。”這篇課文我從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入手,從學生的生活本身和經(jīng)驗出發(fā),讓學生帶著社會生活的體驗走進課堂,經(jīng)過小組學習和師生互動,在成就自我當中讓學生帶著在語文課堂上的收獲走向生活實踐。
二、說學情:
《看云識天氣》一文,選取的對象是學生們熟知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云,對于這一熟悉的自然現(xiàn)象所包含的科學知識,初一年級的學生們關心的甚少,了解得甚少;再者這篇文章也是他們初次接觸說明文,對學習說明文沒有經(jīng)驗上的儲備。但他們有一個突出的優(yōu)勢就是活潑好動、爭強好勝,并且愿意合作,善于合作,樂于探究,因此本篇文章學習起來,沒有什么太大的阻礙。
三、定目標:
根據(jù)新課程的要求、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學生本身已經(jīng)具有的生活經(jīng)驗及本單元的特色,努力促使學生達到這樣的三維目標:
1、知識和能力:本文的知識性強,但并不深奧,所以在本文的學習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科技信息的能力,歸納和概括知識要點的能力。本文的語言也很生動,因而在學習中要教給學生善用修辭、善用描寫、善用諺語等寫作手法。本文的結構層次條理清楚,學生中要教給學生環(huán)環(huán)相扣、有條不紊的構思方法。
2、過程及方法:教師在教此文時,要改變過去那種拿起書就說這是一篇說明文的這種傳統(tǒng)的舊的教學方式,因為新課標、新教材明確要求要淡化文體,學習中應練習快速閱讀,準確概括各段要點的能力;練習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練習學生拓展思維,積累的能力。在學習中,要讓學生當主人,讓學生充分動起來。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學習本文要善于引導學生能細心觀察自然界中萬事萬物,從而激發(fā)學生去了解自然,研究自然,探索自然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對大自然無比熱愛的感情,為學生今后從事科學研究奠定堅實的感情基礎。
四、析教法:
這是一篇科普文章,它有其自身特點,集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因此在教學本文時,教師要盡可能的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從讀中獲取信息,從讀中探究科學知識的神奇與奧秘,從讀中體會生動活潑的語言的妙處,從讀中開啟學生的思維,由此及彼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這里所說的讀是要真正地讀進去,讀法多樣,快速默讀與大聲朗讀、齊讀與個別朗讀等。快速默讀主要是讓學生能夠準確歸納概括知識要點,大聲朗讀主要是讓學生體會本文語言的生動性,齊讀是為了體現(xiàn)語言的節(jié)奏美,個別朗讀主要是為了調(diào)動學習的積極性。
當然,除了讀這種方式以外,說也是一種很重要的方式。從說中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從說中鍛煉學生的膽量,從說中獲取教材上所沒有的課外知識。總之,在說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大膽探究的能力,從而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本篇課文的教學用四個步驟來完成。
(一)激發(fā)學習興趣,揭示學習內(nèi)容:
激趣是一個教學中不可小覷的環(huán)節(jié),“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對學習的內(nèi)容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再大的困難他也愿意去克服,學起來自然主動積極,而且學習效果也好。激趣的方式靈活多樣,講故事、猜謎語、聽歌曲、看掛圖等不一而足。在教學本文時,可啟發(fā)學生猜以下有關自然現(xiàn)象的謎語:“大哥最愛跑,二哥最愛哭,三哥最愛叫,四哥把燈照,五哥摸不清,模樣最花哨。”并由此謎語順暢引出新課學習《看云識天氣》。
(二)師范讀課文,學生儲存重要信息:
科普文章的學習,主要是讓學生獲得知識,而知識的獲得直接讓學生在書上找,培養(yǎng)不了學生的能力,老師讀,學生聽,這樣可以培養(yǎng)訓練學生聽的能力,也能讓學生注意力集中,培養(yǎng)迅速提煉主要信息的能力。
可這樣設計此環(huán)節(jié):教師范讀課文,學生不看書,專注的聽老師讀的內(nèi)容,并隨時記下聽到的內(nèi)容要點,然后全班交流聽記情況,交流時,教師適時地有針對性地進行強調(diào)或補充。
(三)快速瀏覽,鞏固獲得的信息,準確概括內(nèi)容要點:
以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在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認真閱讀,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認識理解,并列出內(nèi)容提要。此環(huán)節(jié)在于引導學生深入閱讀文本,并準確感知課文主要內(nèi)容,為后面的能力訓練打下基礎。
具體操作方法是:讓學生快速默讀課文,對已經(jīng)提煉的主要內(nèi)容做更深入的了解,并作一些旁批,列出本文的內(nèi)容提要。然后以小組為單位,交流各自整理的內(nèi)容提要,相互學習補充。最后,每組推薦一名代表在班上發(fā)言,全班交流。
初一語文說課稿5
一、教材分析
1、 課文解讀及教學目標的設定。
《濟南的冬天》出自現(xiàn)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老舍之手,是一篇景美、情美、語言美的寫景抒情散文。作者抓住濟南的冬天溫情這一主線,選取了緊扣著山和水,鋪展了一幅幅淡雅的山水畫,表達了作者的濟南冬天的由衷贊美。本文的語言清新自然、樸實親切,其中的比喻擬人,形神兼?zhèn)洌浞终蔑@了老舍先生語言大師的風范。
《濟南的冬天》編排在七上第三單元的第2課。“要反復朗讀,在整體感知內(nèi)容大意的基礎揣摩欣賞精彩句段和詞語,并作適當?shù)恼洝笔沁@一單元的總的教學目的。結合單元設計意圖和本文的特點,我把本科的教學目標設定為: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nèi)容,把握作者對冬天的濟南的贊美之情。
2)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開描寫,情景交融的寫法。
3)體會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在寫景中的作用,品味優(yōu)美的語言。
2、學情分析及教材的重點、難點的確定。
七年級新生形象思維能力較強,加之在前一課學了朱自清先生的《春》,對于寫景類散文的閱讀已初步掌握了一些方法,對于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及其作用也有所了解,但對精美語言的品味分析的方法和能力上還稚嫩欠缺。對融情于景的表現(xiàn)手法的運用掌握有難度。
因此,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品味優(yōu)美的語言,體會本文比喻擬人手法的表達效果。突出重點的策略是反復朗讀,側重賞析第3段和第5段。教學難點則是學習作者情景交融的寫法。我準備用讀寫說的綜合教學方法來突破難點。讓學生在讀出美的句子中,說出自己的獨特感受,進一步體會作者在字里行間體現(xiàn)的情感。最后,用寫來升華。
二、教學方法及手段
1、根據(jù)課文特點和學生的學情,以習慣養(yǎng)成法、情景創(chuàng)設法、誦讀法、問題引導法、替換比較法等進行教學。
2、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既擴大教學容量,激發(fā)學習熱情,又通過直接感知,促進知識的理解和鞏固,符合教育學中的自覺性、直觀性原則。)
三、學法指導
激之以趣,導之以情,授之以法,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在課本與生活里走個來回。”
1.聽讀感悟法2.圈點批注法3.畫面再現(xiàn)法4.鑒賞品味法5.合作探究法
四、教學設想
本文是一篇優(yōu)美的寫景抒情散文,我以審美為突破口,把整個教學的主體部分設計為三大板塊,即課文品讀三部曲: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把多種形式的朗讀貫穿在每一環(huán)節(jié)中。
五、課前準備
師:音樂班得瑞《初雪》。春夏秋冬四季優(yōu)美圖片。
師生:1.查閱有關老舍的資料,初步了解老舍及其代表作。2.查閱有關濟南的資料,了解濟南的地理位置及其氣候特征。
(指導學生查閱作家作品及文本背景資料的目的是:讓學生在掌握相關資料的基礎上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從而走進作者的情感世界,獲得思想與感情的共鳴。)
六、教學流程
㈠ 情境導入
我先以幾幅畫帶學生走進祖國的大好河山,春景圖、夏景圖、秋景圖、冬景圖,每個季節(jié)選一幅畫,讓學生看畫說詩句。說完了一年的春、夏、秋,總會讓人想起“大雪紛飛”、“寒冬凜冽”的冬。借此引入冬天,然而在冰雪皚皚的北國之冬中,有一個地方的景色卻與眾不同:它的氣候溫晴,它的水在冬天“不但不結冰,反倒在綠萍上冒著點熱氣”,這個地方就是濟南。由此導出課題。
㈡ 初讀課文,發(fā)現(xiàn)美。
1、先讓一名學生朗讀課文,對學生的朗讀給與適當?shù)闹笇Вm正字音,把握朗讀的感情基調(diào)。
2、老師感情朗讀課文,讓學生安靜的閉上眼睛聽,把聽到的文字內(nèi)容轉換成畫面。讓學生猶如欣賞一幅淡淡的唐代山水畫,又好像自己在景中游覽。
3、水到渠成地提出問題,讓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整體感知:濟南的冬天的總特點是什么?作者圍繞這一特點主要選取了哪兩個方面的景物來寫?描繪了哪幾幅圖畫?請用簡潔的文字給圖命名。(板書:溫晴;小山搖籃圖、雪后初晴圖、空靈水晶圖)
4、你最喜歡哪個畫面,請你大聲的讀一讀。
㈢ 品讀課文,欣賞美。
1、評析式品味欣賞。
首先,抽取兩生朗讀讀課文第三節(jié)和第五節(jié),其他學生圈點自己喜歡的寫景詞語或者句子,并作批注。
然后,四人小組交流,分享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接下來,由各小組中心發(fā)言人向全體學生展示自己小組的交流成果。教師反饋,及時點撥引導。這些流程很容易讓學生抓住文本中重要的詞句主動品析,如:頂、鑲、臥等詞語,又如“穿上帶水紋的花衣”、“好像日本看護婦”等句子,都是為解決重難點埋下伏筆,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方法。
【指導學生用替換比較法賞析 例舉示范】
最后,我會順勢提出問題:這些景物描寫扣住了溫情這一總特點嗎?
2、體驗情感美:
設疑激思:為什么老舍筆下濟南的冬天這樣美?
引導學生找出流露作者贊美之情的句子,讀一讀,品一品。
3、學生朗讀展示,配上背景音樂《雪絨花》,將文字轉換成聲情并茂,讀出形象,讀出意蘊,讀出情趣,使學生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到蘊含在語言文字中豐富的情感美。(板書:贊美)
㈣ 積累反饋,創(chuàng)造美。
1、 寫作。如果你喜歡寫作,請把家鄉(xiāng)冬天最有特點的景物寫下來,注意借鑒本文的寫法: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寓情于景的表現(xiàn)手法
2 、繪畫。如果你喜歡畫畫,就畫出你大腦中的濟南冬景。
選擇你喜歡的一個完成。
(尊重學生個性差異,創(chuàng)造性地反饋。)
初一語文說課稿6
一、教材分析
1、單元教學目標:
(1)單元內(nèi)容:第四單元是反映自然世界的單元。共安排了五篇課文,其體裁、題材等豐富多樣,主題集中,《化石吟》是一首科學抒情詩;《看云識天氣》是科普說明文;《綠色蟈蟈》是觀察隨筆;《月亮上的足跡》是記敘文;《山市》是一篇文言文,總體上是繼第三單元之后,以對自然界進行科學探索為內(nèi)容組成。
(2)單元教學目標:
情感態(tài)度目標: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和探索未知世
界的興趣;
知識和能力目標:豐富學生的科學知識,提高學生閱讀現(xiàn)代科技文的能
力和搜集篩選信息的能力;
過程和方法目標:練習用較快速度默讀課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內(nèi)容大意;在探究活動過程中獲得一些搜集資料和研究問題的方法。
(3)教學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對于本單元教材的處理方面,教參提出了以下幾點意見:
①注意兼顧三個維度,注意滲透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
②淡化文體,強調(diào)綜合,以培養(yǎng)閱讀能力和研究能力為主;
③不要把閱讀課上成地理課、生物課或其他科學課;
④多以討論課或探究課的方式來進行教學,目的是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⑤加強課外語文實踐(包括閱讀),開展科學活動;
⑥加強語言積累,讓學生每人備一本“摘抄本”,摘抄優(yōu)美的詞、句、段。
2、《看云識天氣》教材分析
(1)內(nèi)容分析:《看云識天氣》是一篇舊課文,作者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從兩個方面介紹了云和天氣的關系:不同形態(tài)的云和天氣的關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氣的關系。從寫作上看:.層次清楚,有綱有目;.能抓住云的特點來進行說明;.語言準確,運用比喻、擬人和排比等修辭手法,把云寫得生動形象;運用了下定義、列數(shù)字、打比方、分類別等說明方法。
(2)教材的處理:這篇課文特點鮮明,做為教學內(nèi)容來看,切入點很多,過去通常把它當作說明文來處理,學習說明文的寫作方法和說明方法,但從新教材看,第一二冊并不強調(diào)文體的學習,強調(diào)的是練習學生的閱讀概括和搜集篩選信息的能力,甚至提出,教學時不必指出它是什么文體,顯然課文作為教材的功能發(fā)生了變化,因此,在教材處理內(nèi)容取舍方面,我兼顧了兩個方面:一是重點練習學生快速閱讀,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內(nèi)容大意,提高學生搜集篩選信息的能力;二是適當復習介紹說明文的文體知識。
二、教學目標
1、練習快速閱讀,概括課文內(nèi)容要點,理清文章思路。
2、豐富科學知識,提高搜集篩選資料的能力。
3、積累課文中的比喻句,并領會運用這種修辭方法的好處。
4、培養(yǎng)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和留心自然現(xiàn)象的習慣。
三、課時劃分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練習快速閱讀,概括課文內(nèi)容要點,理清文章思路。
2、豐富科學知識,提高搜集篩選資料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和留心自然現(xiàn)象的習慣。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1、積累課文中的比喻句,并領會運用這種修辭方法的好處。
2、學習課文語言準確的特點,復習說明方法,了解本文寫作特點。
三、第一課時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練習快速閱讀,概括課文內(nèi)容要點,理清文章思路。
2、豐富科學知識,提高搜集篩選資料的能力。
教學難點:概括課文內(nèi)容要點,理清文章思路。
四、學情分析:
朗讀能力方面方言較重,對語文學習來說是一大障礙,對課文的整體把握能力比較欠缺,缺乏比較系統(tǒng)的學習方法,因此我在問題的設置和學法指導方面盡量做到具體,注意梯度,易于操作。
五、教學方法
教法:導讀法創(chuàng)設情景,指導、點撥。
學法:小組學習和自學相結合,指導學生在小組學習中掌握方法,在自學中實踐提高。
六、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三部分
(視頻: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圖片:增加感性認識;圖表:提高效率。)
初一語文說課稿7
一、說教材
《勇氣》編排在語文出版社七年級上冊的第四單元,這一單元安排了古典、現(xiàn)代、國外的四篇經(jīng)典小說,本文排在第四篇,是美國作家狄斯尼的一篇小說,它是一篇自讀課文,故事情節(jié)扣人心弦,講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期,盟軍由法國諾曼底登陸,一位美國傘兵在一家法國人的幫助下脫離險境的故事,表現(xiàn)了美國傘兵和法國婦女的兩種“勇氣”,它對于訓練學生學習欣賞小說的能力有著重要作用。《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語文學科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美的和諧發(fā)展。《課標》中對閱讀教學也有明確的規(guī)定:學生在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fā)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勇氣》一課作為第四單元的最后一篇自讀課文,學生通過對前面幾篇課文的學習,已初步了解了本單元的學習重點。因此,根據(jù)教材與課標的要求,我把本課教學目標和重難點確定如下: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1)理解“勇氣”的含義。(2)培養(yǎng)朗讀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了解小說的特點,把握人物形象,理清故事情節(jié)。
2、過程與方法:(1)指導學生朗讀技巧,反復閱讀課文。(2)自主“質疑——研究——歸納——答疑”。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理解勇氣的內(nèi)涵,體味幸福的深意,感受人性美的光輝。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了解文章情節(jié)發(fā)展經(jīng)過,理解人物性格,體會描寫的作用。
2、掌握自讀小說的方法,提高閱讀分析能力。
教學難點:正確理解文中所提到的兩種勇氣的不同含義。
本課擬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二、說教法
初中語文分為三個階段,其中七年級是以激活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認知語文為主要目標的階段,同時學習完一篇課文,要能做到舉一反三,本課是在前面學過了一系列反映生活的文章之后,安排了一節(jié)自讀課,根據(jù)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設計了以下教法:
1、創(chuàng)設情景法――激發(fā)感情,引起興趣。
2、問題導讀法。我在這篇文章采用了問題導讀法,通過問題的設計,引發(fā)學生思考。
3、質疑討論法――重點引導,激發(fā)思維。
問題引導和質疑討論是重點,教師針對教學目標和重點有目的的設計環(huán)節(jié),傳授方法,師生、生生之間通過討論進行雙向信息交流,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激發(fā)學生思維活動,養(yǎng)成當眾說話的良好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初一語文說課稿8
尊敬的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來自黑龍江省雞西市田家炳中學,我叫楊德淬。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本課多媒體只是起到凸顯重點、穿針引線的作用,沒有特別之處,所以略去不說。下面我將從設計、過程、反思、效果四方面進行說課。
第一方面:說設計
教學目標確定為:走進文本,習得技巧,學以致用。
教學效果預期是:讀懂、學會、實踐。
其中,讀懂,是鋪墊和蓄勢;學會,是重點和關鍵;實踐,是難點和亮點。
據(jù)此,設計三個課堂活動,分別是內(nèi)容理解、語段賞析和當堂隨筆。
課堂活動一,內(nèi)容理解。完成填空:“打開魯迅先生的童年之窗,那里有 。”(這句話作為本課的板書。)
課堂活動二,語段賞析。賞析四個語段。
語段一:第二段全段(“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到“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遠”)。
語段二:第二段前半部分(“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到“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
語段三:第七段后半部分(“掃開一塊雪”到“便罩住了”)。
語段四:第九段(“我不知道為什么家里的人要將我送進書塾里去了”到“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
課堂活動三,當堂隨筆。給出第一句:“打開我的童年之窗,那里有……”
第二方面:說過程
三個課堂活動加上教師導入和教師總結,本課教學過程共有五個步驟。
教學步驟一:教師導入。
魯迅先生有兩句名言:“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堪稱先生人格的寫照。提起魯迅,人們常常會想到他的嚴肅、莊重,想到他的敢于斗爭和甘于奉獻。但是,打開他的童年之窗,我們會發(fā)現(xiàn),那里卻是另外一道風景!讓我們一起走進百草園,走進三味書屋,走進魯迅先生的童年,探索一下他的成長足跡吧。
教學步驟二:內(nèi)容理解。
出示填空:“打開魯迅先生的童年之窗,那里有 ”。
教師板書。學生自讀課文,在文章中做圈點勾畫,提煉關鍵詞。師生交流互動,完成對內(nèi)容的理解。
教師板塊小結:打開魯迅先生的童年之窗,我們發(fā)現(xiàn),那里的風景很美麗、很精彩。魯迅先生的童年,因為與大自然親密接觸而精彩,因為有玩耍的場所空間而精彩,因為有傳說故事而精彩,因為好奇心、求知欲和興趣愛好而精彩,因為有幻想有期待而精彩,等等。
我們?nèi)绻蚕氚言揪实纳顐鬟_得同樣精彩的話,就要向魯迅先生學一學語言表達的技巧。
教學步驟三:語段賞析。
朗讀第二段。采用男女生分工法,男生找事物,女生找特征,勾畫關鍵詞,體會抓住特征描寫事物的方法。
齊讀第二段開頭部分。學用句式“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描寫童年趣事。
教師示范:“不必說爬山、摘花、采蘑菇,也不必說蹚河、兜魚、打水漂,單是冬季冰雪活動,就有無限趣味。”
齊讀第七段后半部分。學習用一系列動詞描寫某項活動。
教師示范:“聽到下課鈴聲,我們就沖到冰滑梯前,拽過紙殼往屁股下一墊,抬起雙腳,后面的小伙伴一推,就飛也似地沖了下去。”
齊讀第九段。學用句式“也許是因為、也許是因為、也許是因為……都無從知道、總而言之”表述內(nèi)心情感。
教師示范:“我不知道為什么我的朋友總是那樣少。也許是因為我不會講笑話吧,也許是因為我沒有什么愛好特長吧,也許是因為我沉默的表情嚇退了他們吧……都無從知道。總而言之:我將永遠這樣形只影單下去了。”
教師板塊小結:打開魯迅先生的童年之窗,我們不僅欣賞到了美麗的風景,還學習到了語言表達的技巧。接下來,讓我們打開自己的童年之窗,看一看那里有怎樣的風景。
教學步驟四:當堂隨筆。
用“打開我的童年之窗,那里有……”作為語段開頭,寫一寫童年的經(jīng)歷、趣事或內(nèi)心情感。可以借鑒以上四個語段的表達技巧。
學生讀隨筆,教師做點評。
教學步驟五:教師總結。
本節(jié)課,我們依次打開了很多扇窗:童年的,心靈的;魯迅先生的,我們自己的。打開童年之窗,我們領略了不同的風景。好好珍惜過去,好好把握現(xiàn)在。那樣,我們成長道路上的每一處風景,都會這般美好!
第三方面:說反思
這節(jié)課,我有四點比較滿意的地方。
有一條比較清晰的教學線索。用比喻句“打開童年之窗”作為教學線索貫穿始終。
有兩個比較有效的主問題。內(nèi)容理解部分,提供一個空;當堂隨筆部分,給出一句話。雖然簡單,但給學生留下了較大的自由空間。某種程度上,自由,意味著有效。
有三個比較簡約的教學板塊活動。即,內(nèi)容理解,語段賞析和當堂隨筆。簡約,并不是簡單。擺脫開細碎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束縛,師生可以基于文本、基于主題更充分、更真實地交流、對話。
有四個比較靈活的語段學用。課文無非就是個例子。通過學習課文,習得語言表達上的技巧方法,這是語文課的應有之義。
這節(jié)課,也有一些不滿意的地方。
也許是因為我平時對基礎知識不夠重視吧,也許是因為我沒有給學生足夠的預習時間吧,也許是因為我的基本功不過硬或粗心大意吧……都無從知道。總而言之:我將要在字詞基礎、預習指導、課件細節(jié)、硬筆書法上好好加油了!
第四方面:說效果
本課教學效果預期是:讀懂,學會,實踐。
不必說三個教學活動的一線串珠,也不必說課文內(nèi)容理解的化繁為簡,單是教師隨筆示范和學生當堂隨筆,就做到了“學以致用”和“我手寫我心”。
可以說: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已經(jīng)達成,效果預期已經(jīng)實現(xiàn)。
我的說課結束!謝謝大家!
初一語文說課稿9
(一)說教材
1.教材與學情分析:
這是一篇介紹老北京風土人情的文章。作者在字里行間流露出了對老北京吆喝聲的無比懷念之情。在老北京城,各種吆喝聲隨處可見,五花八門,但作者介紹起來條理清晰,雜而不亂,因此,掌握作者組織材料的技巧,是本文的重點之一。 我們的學生生活的地方,在空間上跟老北京都有很大的距離,因此,讓學生從富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吆喝聲中去品味語言,感悟吆喝,成了本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2.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積累詞語,掌握詞語的讀音和意義。
(2)、整體感知課文,把握文章的結構,學習作者組織材料的技巧;
(3)、品味語言,感悟吆喝。
過程與方法: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相結合,品味吆喝,感悟吆喝。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熱愛本土文化的情感。
3.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1)、整體感知課文,把握文章的結構,學習作者組織材料的技巧;
(2)、品味語言,感悟吆喝。
教學難點:品味語言,感悟吆喝。
(二)說教法
1、情景導入法:放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吆喝,增加學生的聽覺、視覺方面對“吆喝”的了解,調(diào)動學生情緒,烘托課堂氣氛。
2、圈點勾畫法、批注法、點評法。
(三)說學法:學生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相結合。
學法指導:
1、自主學習:學生可利用工具書,結合看課文注解,做到基本讀準字音和理解課文內(nèi)容。
2合作探究 :要求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探討重點和難點問題。
(四)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多媒體課件,放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吆喝,烘托課堂氣氛,導入課文。 從這一聲聲的吆喝聲中不難看出,吆喝是我們民間口頭廣告的一種形式,也是我們民俗文化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各地的吆喝都有所不同,那么老北京的吆喝到底具有怎樣的一番韻味呢?今天,走進蕭乾的《吆喝》,跟著作者一起感受老北京吆喝的藝術魅力。
二、檢測預習效果:
1、讓一位同學誦讀“檢測預習”的生詞,其他同學認真聽,有讀錯音的就糾正過來,然后給下列劃線的字注音。
囿(yòu) 鈸(bō) 招徠(lái)鐵鉉(xuàn)
餑薺(bí qí)秫秸稈(shú jiē ɡǎn)
2、對一些難解的詞語教師適當?shù)狞c撥。
招徠:招攬。餑餑:饅頭或其他面食,也指用雜糧面制成的塊狀食物。 秫秸:去掉穗的高粱稈。
囿于:局限于;拘泥于。
隔閡:彼此情意不通,思想有距離。
吹噓:夸大地或無中生有地說自己或別人的優(yōu)點;夸張地宣揚。
吆喝:大聲喊叫(多指叫賣東西、趕牲口、呼喚等)。
三、整體感知——學生快速默讀課文,思考:
1、想一想本文寫的是什么內(nèi)容?
2、作者都介紹了哪些吆喝?看看吆喝中涉及到了哪些行業(yè)?
(要求:用圈點勾畫法閱讀課文,畫出相關的詞語和句子,目的是讓學生體會本文濃郁的地域文化色彩。)
3、作者又是按照怎樣的順序將這些紛繁的吆喝聲井然有序的介紹的呢? 學生獨立閱讀思考,相互交流總結,教師補充:
問題1、可以引導學生按照以往歸納主題的方法完成:()人在()時間的()地方()做了什么。
問題2、
(1)有賣吃食的:……
(2)還有唱話匣子的。
(3)有過盲人的:“ 算靈卦!”
菜--賞我點兒吃吧!”
(5)有的用夸張手法:“小玩藝兒賽活的。”
(6)有的吆喝告訴你制作的過程 “鹵煮喂,炸豆腐喲”。
(7)有的借甲物形容乙物:如“栗子味兒的白薯
(8)有的靠戲劇性來吸引人:“就剩兩掛啦。”
(9)有的小販吆喝起來聲音細而高,有的低而深沉: “喲(高音)---蕎麥皮耶(低音)。”
(10)有的是合轍押韻的:“又不糠來又不辣,兩捆蘿卜一個大。
總之,用課文第五自然段的話來說就是:“像是把百貨商量和修理行業(yè)都拆開來,一樣樣的在你門前展銷。”
問題3、文章主體部分先后介紹了“從早到晚的吆喝”、“ 一年四季的吆喝”,這是按照時間順序來寫。這樣組織材料,使文章條理清楚,脈絡分明。使得文章所引用的材料雖然很多很雜,卻安排得井然有序。這種按照一定順序來組織材料的方法,是值得我們在作文中借鑒的。
那么,在這些富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吆喝聲中,你喜歡哪一句,能找出這些吆喝聲語言上的特點嗎?
四、品味語言,合作探究
1、小組合作討論找出吆喝的相關句子進行品析,并試著大聲的吆喝。
例如:
1)、“喝了蜜的大柿子。”——“喝”用得好,用擬人方法,柿子喝了蜜,肯定很甜,又大又甜,汁水多。肯定很甜,連心里都是甜的。
2)、“烤白薯哇,真熱乎!”——課文里說了,北京冬天很冷,你想一大早,賣烤白薯的喊一聲熱乎,又能吃又能暖手,真是讓人不能不去買上一個。
3)、“葫蘆——剛蘸的!”讓人想到這葫蘆新鮮,一定很甜,很好吃。
“葫蘆——冰塔”用了一個比喻,寫出了葫蘆晶瑩剔透,咬上去一定很脆,很好吃。
4)、“餛飩——開鍋”,這句最吸引我,我仿佛看到那冒著熱氣的鍋里,餛飩薄薄的皮,大大的餡,在深夜里吃上一碗很舒服、 (4)還有過乞丐的:“行好的--老爺--太(哎)太”, “有那剩飯--剩
5)、“蒸兒又炸,油兒又白搭——這段吆喝里介紹了制作的過程和方法,讓我覺得很好吃,蒸了又炸,放的油又多,肯定很香”
2、歸納這些吆喝聲在語言上的特點:(從語氣、語速、語調(diào)、音量四方面進行點評)
(1)、兒化音
(2)、用修辭 濃郁的地方特色
(3)、用押韻
(4)、用方言
五、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在對老北京街頭吆喝聲的娓娓介紹中包含著深厚的喜愛和懷念之情,也包含著對老北京民俗風情和對無憂的童年生活的美好回憶,同時也對這些口頭民間文化遺產(chǎn)的逐漸消失而感到惋惜。
六、拓展遷移
1、收集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吆喝并進行模擬(無規(guī)律地進行不同品種的吆喝),體驗生活。
2、為我們團場的特產(chǎn)創(chuàng)作一則吆喝廣告。
七、作業(yè)布置:
1、在信息發(fā)達的今天,吆喝還有存在的必要嗎?(用100字左右來闡述理由)
2、觀察在街頭做生意的人吆喝時的外貌、動作、神態(tài)、語言等,作一個片段描寫,200—300字。
八、板書設計:
18、吆喝
------蕭乾
時間順序 ——早晚、四季
1)、多用兒化音
語言 2)、善用修辭
3)、巧用押韻
4)、使用方言
感情——喜愛、懷念、追憶、惋惜
初一語文說課稿10
一說教材
《傷仲永》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五課。這是一篇敘事文言文,課文以敘事為主,兼有議論和抒情,通過敘述主人公方仲永由天才變成普通人的發(fā)展歷程,揭示其原因,強調(diào)了后天學習的重要性。學生學習本文可以進一步積累文言文知識,培養(yǎng)語感,通過思考仲永的經(jīng)歷體會學習的價值。本課和本單元前四課一樣,都是寫兒童成長的歷程,但又不是單純的記述童年的樂趣與煩惱,而是在記敘的基礎上揭示道理。有利于學生在回憶反思童年的喜與樂中,樹立起重視后天學習的價值觀。
七年級下學期的學生對淺易文言文有一定的解讀能力,但對一些生僻字詞,活用及古今異義的掌握有一定困難。而且學生對文言文普遍有畏懼感和抵觸感,特別是老師單純的講解字詞注釋和課文翻譯。此年齡段的學生求知欲強,好奇心強,對文中的故事有很大興趣,但排斥枯燥乏味的客觀講述道理。
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本文的特點以及學生學情我綜合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個維度制定了三個學習目標
1、能夠復述仲永的發(fā)展歷程及原因
2、理清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結構
3、理解“傷”字蘊含的思想感情,體會后天學習的重要性,進一步形成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
我的依據(jù)主要有三點
首先是新課標中規(guī)定,初中古詩文的教學,以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及語感為主體,
并適當積累一定的文言知識,使學生對中國古文學有所了解。
其次是本課的特點,本課是一篇說理性記敘文,既然是記敘文,就要理解文中
的人物和事件,理清文章結構,學習作者表達方法,體會作者感情。此外還要明白體會課文所講的道理,樹立重視后天學習的價值觀。
根據(jù)以上教學目標和課文特點,本課應以整體把握課文內(nèi)容和結構,深入體會文中情感為重點。根據(jù)學生心智水平,教學難點應是體會作者思想感情及自身價值觀的形成。
二教學教法
根據(jù)新課標的規(guī)定和學生的學情,我決定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采用討論法,提問法,講授法,勾畫圈點法,誦讀法。主要是討論法和提問法。(依據(jù)最好結合課文內(nèi)容來談)
1討論法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美國教育家布魯姆也提出,知識的獲得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著,而是知識獲得過程的主動參與者。討論法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
2提問法逐步引導,逐步深入,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自主探究能力。
三教學過程設計
根據(jù)本文特點及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我設計了五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導入,整體感知,研讀賞析,體驗反思,布置作業(yè)。
1導入3分鐘
分析題目,提出問題,“傷”字是什么意思,作者為何而傷?
這樣直接切入題目,從作者感情入手,讓學生帶著疑問學習,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2整體感知10分鐘
(1)介紹作者王安石,由學生先介紹,然后多媒體呈現(xiàn)
(2)通讀一遍課文,劃出不理解的字詞句,大體了解課文內(nèi)容,簡要說一下“傷“字的意思
這個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初讀課文,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的閱讀感受力,總結能力和文言文理解力。(結合教學目標來談)
3研讀賞析23分鐘(注意提問后要有答案@)
(1)仔細閱讀第一段,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翻譯,歸納出不會的字詞句及自己認為重點的字詞句,全班交流。最后教師多媒體呈現(xiàn)學生應積累的文言文知識。
(2)找出第一段中直接描寫仲永才能的語句,分析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3)默讀第二段,找出仲永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學生回答的同時講解重要字詞句
(4)找出仲永變化的原因,用原文的話回答
(5)找同學朗讀一、二段,教師和其他同學糾正發(fā)音和停頓,復述仲永的發(fā)展經(jīng)歷
(6)認真閱讀第三段,多媒體展示重要字詞句。比較與前兩段在表達方式上有何不同,作者想闡述什么道理。
引導學生注意敘述文中的議論和抒情
(7)全班齊讀第三段
(8)全文是什么結構
有利于學生學習課文先敘述后議論抒情的結構方式
研讀賞析這一環(huán)節(jié)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將獨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相結合,培
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充分利用學生這一課程資源。緊扣文本,與文本展開對話鏈接,培養(yǎng)了學生的閱讀理解力、鑒賞力,歸納分析能力。運用朗讀、齊讀、默讀方式,培養(yǎng)了學生語感和朗讀能力。
4體驗反思7分鐘
說出本課給你印象最深的地方,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談你的感受。(要有預設的語句以備引導!!)
這一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多角度閱讀,珍視學生獨特的閱讀感受和理解,提高學生的思
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但要注意多元有界,不能放任自流。聯(lián)系生活實際,引發(fā)學生情感體驗,拉近與文本距離。學生通過感悟課文,有利于體會作者情感形成正確價值觀。
5布置作業(yè)2分鐘
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為題,寫200字短文。
有利于加強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把握,以及對作者思想的理解,引發(fā)學生思考感悟,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觀念,鍛煉寫作能力。
四板書(板書的依據(jù))
傷仲永
王安石
書指不不泯
詩物使能然
四作學
稱眾
句,詩立前時人傷
自就之
為其,聞
名文理
可
觀
記敘————議論、
抒
情
此板書內(nèi)容精當簡約,布局簡單明了,即呈現(xiàn)了課文記;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
初一語文說課稿11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陳太丘與友期》。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程序四個方面向大家介紹我對本課的理解與設計。
一、說教材
《陳太丘與友期》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第25課《<世說新語>兩則》中的第二則。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語文第一冊與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聯(lián)系緊密,使語文世界與生活世界等同合一。提出語文素養(yǎng)這一宏觀的全新理念,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對學生形成審美情操、健全人格、創(chuàng)新精神都起著極大的作用。初中是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秀品格。本文是學生接觸到的第四篇古文,因此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2、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培養(yǎng)學生懂禮節(jié)守信用的優(yōu)秀品質是本課的重點;
難點:在學習圈點勾畫重點詞句和按節(jié)奏朗讀課文是本課的難點。
3、教學目標分析
①知識與技能
學會在文中圈劃出重點詞語與句子,并有意識地積累詞語;學會按節(jié)奏朗讀課文,并背誦全文。
②過程和方法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主動地經(jīng)歷聽錄音整體感知課文的過程,利用重點詞句理解課文的過程,學會利用斷句的方法朗讀并背誦課文的過程。
③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分析人物形象,獲得情感體驗,促進學生學習古人懂禮節(jié)守信用的優(yōu)秀品質。
二、說教法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完成教學目標,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是非常關鍵的。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和本節(jié)課的特點,我主要采用學生自主閱讀法,教師導學法,問題討論法,在教學手段上運用錄音機,板書這兩種方法。利用錄音機,主要是為了讓學生聽錄音整體感知課文,對課文的情感能夠把握得更好。通過聽錄音學習按節(jié)奏朗讀課文。利用板書,能夠讓學生對課文的內(nèi)容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并利于學生拋開課本講述故事。
三、說學法
“授人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全面推進課程改革的今天,課堂上不僅要傳授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為他們今后繼續(xù)教育或終身教育打下基礎,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注意滲透學生學法指導,如:朗讀法,合作法。朗讀法能夠讓學生反復朗讀課文,并在此基礎上疏通文意,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從而背誦課文;合作法,則讓學生交流自己對這篇課文所探究的點,進而形成開放式的話題。
四、說教學程序
我設置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分別是故事導入新課,整體感知課文,討論問題,課堂小結,布置作業(yè),板書設計等。
下面我將就每個環(huán)節(jié)分別從教什么,怎么教,為何這樣教三個方面加以說明:
1、故事導入新課
引導學生舉出三個關于聰穎機智少年兒童的故事,這樣設計的目的在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整體感知課文
在本環(huán)節(jié)中,我采用了學生自主閱讀法,教師導學法。根據(jù)對教學目標的分析,首先我會讓學生邊聽錄音邊圈劃出課文的重點詞句,這可以讓學生對課文的情感有一個更好的了解和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接下來我會讓幾個學生說說他們畫出了哪些重點詞句以及讓兩到三個學生幫助解決重點詞句,這主要是為了了解學生對課文的熟知情況以及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精神;最后我會讓學生根據(jù)文意給課文斷句,并根據(jù)斷句的節(jié)奏進行分組分角色朗讀課文,這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能夠學習按節(jié)奏朗讀課文的方法,并對課文有進一步的理解。
3、討論問題
新課標表明:要給學生提供探索與交流的空間,鼓勵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因此我設計了這一環(huán)節(jié),并提出如下問題:
①你能說出尊君,君,家君三種稱謂有什么不同嗎?
②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說說你的看法。
學生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可以各抒己見,交流自己的看法,讓這些問題形成一個開放性的話題。我會在學生討論過后肯定同學們的看法,并告知學生應當做一個懂禮法守信用的人。
4、課堂小結
讓學生復述故事,并希望學生以后能夠做一個懂禮法守信用的人。這樣,更能提高學生思維的能力,同時也可以讓學生把故事更好地記住,方便以后作文寫文章的素材。
5、布置作業(yè)
根據(jù)新課標基本理念的要求,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所以我將會布置學生回去抄10條關于“尊重他人,誠實守信”的名言名句。這樣可以對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6、板書設計
我將從元方與友人的對話背景,過程、結果進行板書設計
對話的背景:友人不至,太丘舍去
陳太丘與友期對話的過程:友人發(fā)怒,元方對答
對話的結果:友人慚引,元方不顧
這樣方便學生復述故事的時候能夠有一個清晰的思路。
以上就是我是在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素質的前提下,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程序四個方面設計本課教學的。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初一語文說課稿12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散步》的教學設計。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理念、學生分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等五個方面來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簡析。(本說課內(nèi)容在學科知識體系中所處地位和作用)
莫懷戚的《散步》這篇課文是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文章記敘了一家三代人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的“生活細節(jié)”,滲透著濃郁溫馨的親情。表達一個大主題——互敬互愛、珍愛親情、珍惜生命。第五單元的學習要求是要在整體感悟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注意語言的積累和運用,并學習朗讀和圈點勾畫。所以,教學這篇《散步》,要在學生學習前面課文所掌握的方法的基礎上,在老師的啟發(fā)指導下,學生的合作探究過程中,學生運用所學方法,繼續(xù)鞏固單元要求。
2、教學目標。
通過對教材的分析,根據(jù)七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新課標,我確定的三維目標是:
①知識與能力: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揣摩詞句含義,品讀文章清新質樸的語言。
②過程與方法: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閱讀,理解,品味一篇美文,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③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用心去發(fā)現(xiàn)感情、感受親情并珍愛親情,做一個富有愛心的人。
3、教學重難點。
根據(jù)教材特點、教學目標及學生的實際,確定教學重點難點分別為:
(1)重點:
①感受文章濃濃親情,增強學生的家庭責任感。
②透過文章淺顯質樸的語言,品味文章深刻含蓄的意蘊。
(2)難點:
③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話所具有的象征意義(“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4、教學關鍵點:
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話所具有的象征意義。
5、突破方法:
通過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喚起學生對家庭生活的溫馨回憶,通過教師配樂朗讀、教師指導朗讀、學生誦讀等環(huán)節(jié),使教師、學生、文本三位一體,使整個課堂氤氳在濃濃的親情及和美溫馨的家庭生活氛圍之中。這樣,學生就能沉浸于文本,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朗讀習慣的同時自然而然地突破了文章的重難點。
通過組織“鮮花獻給可敬的人”這樣一個語文活動,讓學生深入文本,通過對文字作細致揣摩,感悟文章的語言魅力。然后通過小組討論或班級交流方式,對文字進行深刻體味,品味其蘊涵的深刻的思想情感。
二、教學理念。
語文課程的性質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語文課程必須遵遁語文的特點;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方式應得到積極的提倡和踐行;語文課程還必須容納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并有助于學生與課程文本的互動。
根據(jù)以上要求,我確定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理念:動情朗讀,探究內(nèi)涵,體情悟道。
三、學生分析。
七年級學生擁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活潑好動,不喜歡被動地接受知識。缺乏良好的觀察生活的品質,對生活缺少體驗。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
四、教法學法。
七年級學生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采用以下教法和學法:
(一)教學方法:
1、情境導入法:運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與文章內(nèi)容相吻合的濃厚的親情氛圍。
2、誦讀教學法:貫穿朗讀教學指導,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理解親情美,欣賞語言美。
3、多媒體輔助教學法:運用多媒體,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增強直觀性,體現(xiàn)人文性。
4、語文活動式教學法:結合七年級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設計語文活動“鮮花獻給可敬的人”,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活動中提升對文字的感悟能力。
(二)學法指導:
1、圈點勾畫。讓學生勤動筆墨,養(yǎng)成良好習慣。
2、朗讀感悟。抓住關鍵語句反復朗讀,從中體會思想感情。
在學習時,我認為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五、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渲染親情(約三分鐘)。
播放歌曲《讓愛駐我家》,通過優(yōu)美的旋律和詩化的歌詞,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引發(fā)學生對“家”進行認真審視,從而架起文本與生活有效溝通的橋梁。然后請學生自由發(fā)言,暢談對“家”的理解。
(二)朗讀課文,感悟親情(約八分鐘)。
1、聽讀課文,初步感受親情。
教師范讀,學生聽讀,整體感知文本,用簡練的語言講述散步過程,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2、學生朗讀課文,要求: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聽”和“讀”是學生接觸課文的開始,也是學生自主與文本進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所以,在這一過程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學生深入到文本中去,理解文本、品味語言而不要流于形式。)
3、檢查閱讀效果:(屏幕顯示)
A、散步的人有哪些?
B、散步的季節(jié)呢?
C、散步的地點?
D、散步中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E.結果如何?
(問題宜簡單,學習起步階段要盡量讓每個學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悅。梳理內(nèi)容的目的是提醒學生初讀文章時應該關注的要點有哪些,也是讓不同程度的學生拉近距離,為下一步的學習活動提供一個共同的平臺。)(學生回答,教師點撥)
(三)精讀課文,探究美點(約二十分鐘)。
1、用你最喜歡的方式朗讀,從文章中找出你認為寫得最精彩的地方。
2、采用“我最喜歡的是,因為它美在——— ”的句式,談談你喜歡的理由。(語文學習的要義之一就是學習語言,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要在體會文章人性美的基礎上探尋語言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3、課堂活動設計:鮮花獻給可敬的人。
多媒體展示:假如你有一束美麗的鮮花,請你把它獻給文中的某個人物,你將獻給誰?請你結合文中描繪人物言談舉止和心理活動的語句,說說你獻花的理由。
(1)學生閱讀可以進行小組間的合作。
(2)交流反饋。學生自由表達自己的見解,教師點評。
(3)學生的解答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可以獻給文中的“我”,因為他孝敬老人,有家庭責任感,在處理家人的分歧時講原則,不寵愛孩子。
②可以獻給文中的“妻子”,因為她賢惠、明理,孝敬老人,尊重丈夫。
③可以獻給文中的母親,母親慈祥善良、善解人意,疼愛孫子。
④可以獻給文中的孩子,他聰明活潑,也很懂事。
(4)一個散步中的分歧,在一家人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關愛中消除了,于是他們共同走向了那條開著金色菜花、長著整齊桑樹、閃著粼粼水波的幸福小路。請同學們齊讀文章最后一段,感受一家人的溫馨幸福。
(四)拓展閱讀,升華親情(約八分鐘)。
1、多媒體展示作者寫作本文的契機之一,為學生閱讀思考文章最后一句話的深刻內(nèi)涵作鋪墊。
我與來西南政法學院進修中國民事訴訟法的美國漢學家柯爾特先生相熟后,常就中西文化的異同進行淺層次交談。出我意料的是他對中國文化的“孝”大加贊賞,說中國人的敬老愛幼,是“文化的精髓”,又說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哺育子女是動物也有的本能,贍養(yǎng)父母才是人類的文明之舉”,這個,全世界數(shù)中國人做得最好。他還同我一起去看過中央電視臺舉辦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說這種“由政府出面召集,全國像一家人在過年的事,在美國是不可想象的”。
2、朗讀理解課文最后一句話的深刻含義。
“我蹲下來,背起了母親,妻子也蹲下來背起了兒子……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wěn)穩(wěn)地,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通過反復誦讀這句話,教師適時點撥,使學生明白“母親”代表老一輩,“兒子”是年幼的一代。“我和妻子”正是人生的中年,要背負起贍養(yǎng)老人,撫養(yǎng)下一代的責任。家庭是社會的縮影,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2、多媒體播放中央電視臺的公益廣告《將愛心傳遞下去》,讓學生觀看體會中年人的愛心力量。
(五)真誠行動,抒發(fā)親情(約二分鐘)。
家因為有了深深的愛而溫馨,家庭生活因為有了濃濃的親情而美好。回家為自己的父母、家人做一件事:捶捶背、揉揉肩、洗洗腳……幫助父母做點家務,陪父母散散步……
打個電話告訴家人,你很愛他們。(教材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橋梁,是已知與未知的中介,學習過程中,認真研究教材是必要的,但是學習課文又不能局限于教材。課內(nèi)外結合,以外促內(nèi)是學習語文的好方法。)
(六)總結全文,表達祝福。(約二分鐘)
親愛的同學們:家,是一個幸福的搖籃,需要我們用心靈來呵護。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擔子,需要我們每個人用責任來擔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撐起一片愛的天空,營造一個幸福的家園。老師把下面這副對聯(lián)送給大家,讓我們所有的家都永遠充滿愛,永遠洋溢著濃濃的親情。
上聯(lián):全家四口早春散步互謙讓,下聯(lián):祖孫三代風雨人生相依偎。橫批:相親相愛。
(七)、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的原則是既要簡潔、形象、直觀,又要體現(xiàn)教學內(nèi)容的要點,突出教學重難點,因此本節(jié)課的板書設計為:
散步
莫懷戚
尊老
母親
整個
我愛妻子
世界
兒子
愛幼
我的課說完了,謝謝大家!
初一語文說課稿13
一、說教材
1.教學內(nèi)容
《安塞腰鼓》是一篇具有詩意美的散文,文章以鏗鏘磅礴的語言,張揚激蕩的句式,瑰麗奇?zhèn)サ南胂螅贝俦┝业墓?jié)奏,用一個個宛如鼓槌的漢字,在那天地之間,雄渾厚重的黃土高原之上,為我們鼓蕩起一場驚心動魄、驚天動地的安塞腰鼓,那生命滔滔的激流,仿佛洶涌的黃河奪路而出。展現(xiàn)了我們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激越澎湃的活力。
基于這個特點,這篇課文的教學主要內(nèi)容是品味鏗鏘語句傳達的勃發(fā)的生命激情,詠嘆出的高原生命的熱烈頌歌,民族魂魄的詩性禮贊,激發(fā)學生對人生的思考。
2.教材的地位、作用
新課標在實施目標中明確指出,要求學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類優(yōu)秀文化的營養(yǎng)。《安塞腰鼓》是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本單元主要是通過體味作者對生活中藝術的體驗和感悟以及由此而觸發(fā)的對人生的思考和認識,使學生在學習中進一步認識生命的力量和人生的價值,提高學生的素養(yǎng),為今后學生閱讀、欣賞、審美鑒賞打下基礎。《安塞腰鼓》這篇散文充分展示了我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充盈著生命的渲泄與活力,具有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對學生精神的影響是深廣的。同時,本文在寫作上,內(nèi)容與形式高度統(tǒng)一,氣勢恢弘,有陽剛之美,理解其對文章表達的作用,并通過寫作訓練讓學生學會運用這些方法,對于習慣于學生腔的中學生來說,其沖擊是巨大的。本課在學生的審美體驗、能力培養(yǎng)上,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3、教學目標
基于以上分析,我從三個維度出發(fā)設計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與能力:讓學生掌握排比、反復修辭及短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2)、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并綜合運用其他語言品味的方法,讓學生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氣勢。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fā)學生對人生的思考。
(4)、重點、難點
由于這篇文章語言很有特色,而我們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要求學生品味并積累優(yōu)美的詞句,所以我把這堂課的重點確定為:品味語言,感受恢宏氣勢。
由于語文的外延是生活,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所學到的東西能運用到生活中去,這是語文教學的終極目標,學生要把感性的文字上升為理性的思考具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我把這堂課的難點確定為:通過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氣勢,激發(fā)學生對人生的思考。
二、說教法
1、學情分析
安塞腰鼓是產(chǎn)生于北方黃土高原上的一種民間藝術,充滿原始的意味和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對于生活在南方或現(xiàn)在都市中的青少年,大都對其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因此,在本課教學設計上,要注重利用多媒體,讓學生比較直觀地感受安塞腰鼓的壯闊、豪放和火烈的氣勢。同時,要通過朗讀調(diào)動學生的情緒和想象力,幫助學生進入角色,從而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
2、教學設計思路
語文學習,無論是語言積累,還是情感熏陶,都要在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中實現(xiàn)。所以,所有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都以讓學生看、聽、讀、說等實踐活動為核心,并在教師指導下,通過合作交流讓個體的片面的認識趨于完整。根據(jù)本文內(nèi)容,結合創(chuàng)新教育理論,本課教學我將采用自讀感悟式,指導學生以“朗讀法”學習課文,即以“朗讀”貫穿讀、說、析、品、評,不知不覺讓學生受到熏陶,完成教學。以“討論法”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積極參與,合作探究。充分利用課件展示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自然融到課文的意境中去,從而將課外與課內(nèi)相結合,將課堂教學與寫作、生活實踐相結合,以深化對文章的感悟,提高學生審美、寫作能力,深化對學生心靈的影響。
3、學法指導
當然,無論采用什么教學方法,最終還得落到學生身上。新課程標準提出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與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作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這種需要在中小學生的精神世界中尤為重要。” 自主探究學習理論也認為:“只有學會的,沒有教會的。”可見,學習的基礎是自主,而學習的關鍵也是自主。因此,學生課堂上的學法重點就在體驗學習與探究學習上。在課堂學習中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通過合作學習,讓學生既向別人表述自己的觀點,又能從別人那得到不同的信息,懂得與人合作的意義,體驗群體合作的成功感。
三、說教學過程
(一)教學準備
1.布置預習:落實字詞,會讀會寫;多讀課文,試圖了解安塞腰鼓。
2.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蒼涼厚重的黃土高原上,后生們粗獷、動力十足的擊鼓場面。安塞腰鼓的大型演出)。
(二)導入新課
好的導入猶如唱戲前的開臺鑼鼓。我采用下面的導入設計:同學們:安塞腰鼓是我國北方具有代表性的優(yōu)秀民間舞蹈之一,人稱“天下第一鼓”。通過對課文的預習,不知大家有沒有體會其中的氣勢。現(xiàn)在,讓我們先觀看一段《安塞腰鼓》的視頻,一起去黃土高原領略安塞腰鼓的風姿與魅力,一齊感受其中的生命律動!這樣的導入設計,意在貼近課文內(nèi)容,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欲望,使學生主動、自覺進入下一環(huán)節(jié)--新課的學習。
(三)學習新課
因為現(xiàn)在的教學要求大多是要對文本感悟領會,所以就要對課文進行精讀。《語文課程標準》寫道:“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nèi)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在“教學建議”的閱讀部分又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根據(jù)這一精神,我重點作了如下設計。
1、播放范讀,整體感知
怎樣讀好,當然牽涉到一些具體方法。本課教學中,在讓學生讀前,我通過播放課文范讀的課件,創(chuàng)設文章情境,同時用多媒體出示聽讀要求。這樣,一方面讓學生在聽讀中解決生字詞。提出在聽讀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在教師的點撥下相互交流討論。然后用“……的安塞腰鼓”對安塞腰鼓進行評價,最好是文中的內(nèi)容。力求從整體與局部的結合中初步感受文章的形式美以及其中的深情,實現(xiàn)知識目標。另一方面給學生以強烈的感官刺激,讓學生反復揣摩文章的朗讀技巧,力求能最大限度的展現(xiàn)文章內(nèi)容。
這一環(huán)節(jié)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在聽讀中理層次,明條理,學會在讀中把握文章的“脈”。
2、反復誦讀,品詞析句
鏗鏘激越的朗讀能深深感染學生,許多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感情可通過讀來悟出。因此,教師應教給學生朗讀的方法,并多讓學生朗讀。《語文課程標準》講到 “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閱讀是一種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 古語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聽了課文的范讀錄音之后,讓學生借鑒范讀的方法,用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去讀。方式不加限定,可自讀,可讀給別人聽,可與同學共同揣摩朗讀,可默讀等,讓學生進一步感受語言的節(jié)奏美,詩意美,理解文章語言的意蘊美,情味美,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悟出文章的好之所在。再進行分組尋找美點比賽,用“美,你看(聽)……”的句式敘述出來,領悟作者所歌頌的生命的力量。
此環(huán)節(jié)旨在陶冶學生情操,教給他們“生活中不是沒有美,關鍵要有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的真諦。
語文教學的目的,不僅是學懂課文,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智力。在教學中,我將采用“質疑問難--想像描述--感情朗讀”的方法進行教學,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和語言表達力,讓學生學用課文句式、段式寫作。將作文與課文結合起來,實現(xiàn)學生能力的提高與遷移。
現(xiàn)在我說說本課的教學構想與板書,本課我在教學中弱化了字詞的講解,嘗試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學生自讀自悟上,并把反復誦讀課文作為重點。摒棄了教師的詳細分析、講解,側重于展現(xiàn)本文的人文文化精髓和優(yōu)美的句式段點,在側重學生自讀感悟與探究的同時,以學生活動為課堂主線。因而,本文的教學具有極大的開放性,靈活性與不可預知性。要求教師參與到學習中去,成為學習的促進者與指導者。我的板書主要以展示教學程度為主,學生學習成果為輔。使板書同時具有了強大的教學功能和評價功能。
最后,在磅礴雄渾的音樂《安塞腰鼓》聲中結束這篇文章的課堂學習。
初一語文說課稿14
我說課的題目是統(tǒng)編教材七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24課《寓言四則》,此次說課內(nèi)容主要分為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分析、學法指導、教學過程及板書設計。
第一,教材分析
現(xiàn)行的初中教材就是以一個個核心主題來組建單元的,而第六單元的主題是想象和聯(lián)想,正好體現(xiàn)這種主題核心課程觀,講求立德樹人,將“整體規(guī)劃,有機滲透”的措施落到實處。本單元的課文都是想象力極為豐富的作品,作品以種種奇思妙想描繪出一個亦真亦幻的世界,令人遐思。學習本單元要學生激活自己的想象力,聯(lián)系生活體驗,深入理解文章。
第二,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基本不會預習,所以這學期注重對預習的指導,形成初步的預習習慣,而且這個階段的學生天真活潑,想象力豐富,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對于寓言這種字數(shù)不多、言簡意賅而又意味深長的文學體裁會容易理解,而寓言所體現(xiàn)的道理也能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為他們所理解與體會。
第三,教學目標
新課標提出三維目標,結合寓言篇幅短小,語言精練,結構簡單,極富表現(xiàn)力的特點,本文教學目標為:
一、了解寓言知識,研究文章內(nèi)容,感受主人公形象特點。
二、通過多種描寫手法的分析,感受寓言的特點,領悟蘊含的道理。
三、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樹立正確的人生處世態(tài)度。
第四,教學重難點
一、通過品味關鍵詞句理解寓言寓意。(重點)
二、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選定角度靈活理解寓意。(難點)
第五,教法分析
于漪老師說過“教師是學生心靈的耕耘者,教書就要教到學生心坎上”,興趣和需要是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
一、故事導入——學生熟悉的《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如《狐貍和葡萄》、《農(nóng)夫和蛇》、《狼和小羊》創(chuàng)設氛圍,發(fā)揮興趣主動性。
二、描寫方法分析——通過語言、動作、神態(tài)的描寫體會故事主人公的性格特點。
三、激發(fā)想象,體會寓意——一般都是虛構出來的故事,所以學生得利用發(fā)散聚合思維,通過聯(lián)想想象走進寓言,體會寓意。
四、主動實踐,學會方法——通過對寓言的續(xù)寫、改寫或新編,鞏固加深自己的認識,如《赫爾墨斯和雕像者》的續(xù)寫,《蚊子和獅子》的新編。
第六,學法指導
一、本單元要求學習快速閱讀,每分鐘不少于400字,盡量擴大一次性進入視野的文字數(shù)量,尋求關鍵詞語以帶動整體閱讀,提高閱讀速度。
二、找出生動傳神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描寫手法分析體會文章寓意,通過不同形式的練習掌握方法。
《新課標》強調(diào)學生的主體性,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個體差異和學習需求,愛護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的方法。本課針對初一學生的求知欲強、可塑性大的特點設計方法。
第七,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有輕松導入新課、簡單了解文體,積累基礎知識、具體感知寓意、總結人生真理、自由拓展延伸。
一、輕松導入新課——以學生熟悉的《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導入,激發(fā)探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簡單了解文體——寓言的定義、形式、特點。
三、積累基礎知識——生字生詞、注釋詞義、
四、具體感知寓意——通譯文章,通過討論找出描寫手法、相關語句,讓學生自主學習、組織合作,體會主人公的性格特點。(如赫爾墨斯的笑的含義?蚊子的嘆息?各個主人公的語氣?)
五、總結人生真理——四則寓言的寓意分別是《赫》通過講述自命不凡的赫爾墨斯在雕像者店里碰壁的故事,諷刺了那些妄自尊大、愛慕虛榮的人。《蚊》通過講述蚊子戰(zhàn)勝強大的獅子,卻最終敗給了小小的蜘蛛的故事,諷刺了那些取得成績就得意忘形、忽視自己短處的人。《穿》通過講述家丁挖井引發(fā)流言,最終破除流言的故事,告誡人們凡事都應該調(diào)查清楚,道聽途說、以訛傳訛只會鬧出笑話。《杞》通過講述杞國有人擔心天塌地陷,吃飯睡覺都感到不安的故事,勸誡人不要為不必要憂慮的事而憂慮,同時諷刺了那些胸無大志、患得患失的人。
六、自由拓展延伸——續(xù)寫《赫爾墨斯和雕像者》,改寫《穿井得一人》。
第八,板書設計
初一語文說課稿15
大家好。我是xx,今天我要說課的課題是《秋天的懷念》。首先,我對本課題進行分析。
一、說教材
《秋天的懷念》是史鐵生寫的一篇懷念母親的散文。作家用凝重的筆觸回憶了母親在自己雙腿癱瘓后的幾件平常小事,由一個個平凡的細節(jié)為讀者詮釋了母愛的內(nèi)涵。課文是作家對母親的追憶與懷念,更是一篇充滿人生哲理的感人作品,課文語言平實含蓄,情感真摯細膩。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逐步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能力”等。本課教學貫徹“以讀為本”,綜合運用精讀、略讀、瀏覽等閱讀方法,通過咀嚼語言來感悟情感,力圖體現(xiàn)“在速讀中整體感知,在品讀中感悟感動”的特色。
二、說學情
我覺得本文比較適合七年級學生進行學習、閱讀。這篇散文比較短小,對于七年級的學生來說,應該能通過有效閱讀達到“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nèi)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的要求。
七年級是樹立正確價值觀人生觀的關鍵時期,通過對本文的學習能夠引導學生感受母愛的偉大無私,體悟對生命的珍愛之情。因此,對
三、說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依據(jù)教材特點、學情以及新課程標準對教學目標所作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的要求,我確定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nèi)容。
2、通過有感情地朗讀,來抓住教材中人物的細節(jié)描寫,體味人物內(nèi)心情感。
3、引導學生研讀文本,感悟母愛,引發(fā)學生對生活態(tài)度的積極思考,關注對“好好兒活”意義的探尋
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引導學生研讀文本,從中感悟蘊含在字里行間的那份毫不張揚的母愛,引發(fā)學生對生活態(tài)度的積極思考,關注對“好好兒活”意義的探尋。而學生對于這一人文內(nèi)涵的領悟,必須要與工具性相統(tǒng)一,在識記語言、理解語言、積累語言的過程中,加以實現(xiàn)。
四、說教法學法
1、教法
根據(jù)這篇課文的特點和七年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針對確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我選擇了以下教學方法:誦讀教學法,提問法,開放式討論法。
2、學法
本節(jié)課主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課前預習對文章的整體把握,在課堂上,通過誦讀和討論法推動學生思考,進一步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讀出感受,發(fā)現(xiàn)問題,并通過小組合作交流解決問題。(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通過掌握重點的詞句來分析細節(jié)描寫,通過討論探究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3、課時安排:一課時
4、教學設備:多媒體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唐朝有一位詩人叫做孟郊,他寫了一首非常有名的詩歌《游子吟》,同學們會背誦嗎?(齊聲背誦《游子吟》)
在唐代詩壇上,孟郊并不是很有名的大詩人,可是他的這首《游子吟》卻人人傳誦,因為這首詩歌頌了人類最偉大最無私的情感--母愛。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表現(xiàn)母愛的散文:《秋天的懷念》。
看到文章的題目,同學們想知道什么?(生可能提出:1、作者在秋天懷念的是誰?2、為什么是秋天的懷念?3、他有什么值得作者去懷念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整體感知。
讓學生帶著這些疑問自讀全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整體感知課文。
完成課前思考題:那花--
那人--
那段經(jīng)歷--
2、激發(fā)情感:
在自讀的基礎上,指明朗讀水平較高的學生配樂(世上只有媽媽好)朗讀,使學生在情感上和作者產(chǎn)生共鳴,激發(fā)學生進一步閱讀課文的欲望。
回答課前思考題:那花--菊花
那人--母親
那段經(jīng)歷--雙腿癱瘓,母親病逝
史鐵生為什么特別懷念那年秋天的花,那年秋天的人。那年秋天的那段經(jīng)歷在他的一生中又起著什么重要作用呢?我們學習了文章之后就會找到答案
3、疏通文章結構
線索--看花,3次
1)、第一次:母親要帶我去,我不答應
2)、第二次:母親要帶我去,我答應了,母親不能同去
3)、第三次:和妹妹一起去
(三)、自由研讀,真情感知
1、默讀第一部分,思考,討論:母親為什么要帶"我"去看花?
2、分角色朗讀第二部分,思考,討論:
(1),當"我"答應母親去看花的時候,母親的表現(xiàn)如何?
什么時候?--喜出望外
好吧,就明天--一會兒坐下,一會兒站起
煩不煩!--絮絮叨叨
(2)品味語言
1、找一找
這篇文章老師讀后深受感動,下面請同學們再次讀讀課文,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劃出來,并于小組討論為什么受感動。
2、說一說
我看有些同學已經(jīng)劃好了,誰來讀一讀,把你的感受表達出來?
1)、教師示范:喜歡某句,給人什么感覺,描寫手法是......
(復習人物描寫的四種方法: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本段文字通過描寫母親的動作,語言,把母親的喜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把母親對兒子的關愛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2)、學生討論
明確:如:⑴母親這時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圈紅紅的,看著我。(默默承受、忍耐著我的粗暴無理)
⑵“聽說北海的花都開了,我推著你去走走。”她總是這么說。(多次要帶我去看花,母親希望看花能讓我熱愛生活,心情愉快一些,不再絕望。用心良苦的母愛)
⑶母親喜歡花,可自從我癱瘓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母親愛花,她是個熱愛生活的人,可是為了我,沒有精力和心情再養(yǎng)花)
⑷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撲,抓,兩個動作,體現(xiàn)了母親想讓我離開絕望,讓我必須好好活下去。)
⑸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著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臉上現(xiàn)出央求般的神色。(“擋”,擋住的不是落葉,而是兒子郁悶煩躁的思緒)
⑹我的回答已經(jīng)讓她喜出望外了。她高興得一會兒坐下,一會兒站起。(能讓孩子出去散散心,母親非常高興,希望我開心和快樂。)
⑺她忽然不說了。對于“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覺得自己粗心,對自己說的話很敏感,怕兒子傷心)
⑻母親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話是::“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母親臨終時仍掛念著孩子)
3、速讀第三部分,思考,討論:
(1)、母親為什么不能陪"我"去看花了?
(2)、你覺得這是一位怎樣的母親?
(3)、能說說你自己的母親嗎?
4、男女生重讀第四部分,思考,討論:
(1)、“我”懂得了什么?
(2)、由末段的花,你聯(lián)想到什么?
(四)、小結歸納
母親就像史鐵生無形的拐杖,助他走上了成功之路,如今的他,就像大雁一樣高飛在藍天,他生命的旋律是動聽的,他的生活之花開得很燦爛。
(五)、課后作業(yè)
我們同學理解了史鐵生,其實也正是思考了自己的人生。對于一個雙腿癱瘓的殘疾人,我們本來也許是充滿同情,但我們對史鐵生卻是充滿了敬重,因為他活出了境界,活出了生命的高貴。人生的道路很漫長,當苦難和逆境來臨的時候,我們也應該好好活,更應該用這份好好活的心態(tài),去關愛我們的親人和朋友。課后,我向同學們推薦閱讀史鐵生的其他作品,如《我與地壇》,相信你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獲!
(六)、板書設計
秋天的懷念
史鐵生
那花--菊花1、
那人--母親線索:看花2、
那段經(jīng)歷--雙腿癱瘓,母親病逝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