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大葉藻的功效與作用
大葉藻是大葉藻科大葉藻屬植物。根莖匍匐,直徑2-4毫米,節(jié)間伸長,每節(jié)生有1枚先出葉和多數(shù)須根。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大葉藻的功效與作用,希望對大家有所不好租。
【出處】
1.本品首載于《本草拾遺》,云:大葉藻生深海中及新羅,葉如水藻而大。按所述即為眼子菜科大葉藻屬植物大葉藻 Zostera marina L。
2.《嘉佑本草》云:海帶出東海水中石上,比海藻更粗,柔韌而長,今登州(今山東蓬萊)人干之以苴束器物。
3.《本草原始》亦云:海帶出大海中石上,形似紙條,薄而且長,黃白色,俱不堪以系束物,故名海帶。對照歷代本草對產地、分布以及特征的描述,海帶應
【拼音名】Dà Yè Zǎo
【別名】海帶、海馬藺、海草、海帶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眼子菜科植物大葉藻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erba Zosterae Marinae
采收和儲藏:春、夏、秋季采收,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tài)】大葉藻,多年生沉水草本。有根狀匍匐莖,節(jié)上生須根;莖細,有疏分枝。葉互生;葉長條形,長30-50cm,寬3-5mm,先端鈍圓,全緣,有5脈,稀7-11脈;托葉膜質,與葉基分離。肉穗花序初時包于佛焰苞內,花序軸扁平,葉狀,長3-4cm,貼生于佛焰苞上;花小,雌雄花交互排列于花序軸兩側,無花被;雄花僅1花藥;雌花僅1雌蕊,柱頭2。瘦果橢圓形至卵形,長2.5-4mm,有縱棱。種子橢圓形或卵形,亦有縱棱紋。花、果期4-7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灘中潮帶,成大片的單種群落。
資源分布:分布于遼寧至山東沿海。
【栽培】
生物學特性 喜寒冷濕潤氣候,耐鹽堿。宜選擇海灘地栽培。
栽培技術 用分株繁殖法。春季將老植株挖起,分成數(shù)蔸,每蔸有地上莖2-3根,按行株距30cm ×20cm 開穴,每穴栽1蔸。
田間管理 栽活后勤拔除雜草,一般不施肥。天旱時注意灌水。
【性狀】性狀鑒別 本品呈細長帶狀,全緣。常皺縮或卷曲,多碎斷,直徑2-8mm,薄如紙。表面棕綠色至棕色,上有類白色鹽霜。質脆,折斷面有細毛樣纖維。氣微臭,味咸。
【化學成份】全草含對-磺酸栓皮酸(p-sulphooxy cinnamicacid),木犀草素-7-硫酸酯(luteoli-7-sulphate),香葉木素-7-硫酸酯(diosmetin-7-sulphate),芹菜素-7-硫酸酯(apigenin-7-sulphate),金圣草素-7-硫酸酯(chrysoriol-7-sulphate),木犀草素-7,3′-二硫酸酯(luteolin-7,3′-disulphate),對-香豆酸( p-coumaric acid),阿魏酸(ferul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香草酸(vanillic acid),沒食子酸(gallic acid),原兒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龍膽酸(gen-tisic acid), 4-羥基苯甲酸(4-hydroxybenzoic acid),鄰-焦兒茶酸(o-pyrocatechuic acid),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谷氨酸(glutamic acid),甘氨酸(glycine),丙氨酸(alanine),谷氨酰胺(glutamine),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還含有極性脂類(polar lipids),包括有糖脂(gly-colipids)和磷脂(phospholipids)。糖脂主要有:單半乳糖基二脂酰甘油(即單半乳糖基甘油二酯)(monogalactosyldiacylglycerol),二半乳糖基二胎酰甘油(即二半乳糖基甘油二酯)(digalactosyl-diacylglycerol)及磺酸基異鼠李糖基二脂酰甘油(即磺酸基異鼠李糖基甘油二酯)(sulfoquiovosyldiacyklglycerol);磷脂主要有:磷脂酰膽堿(即卵磷脂)(phosphatidylcholine),磷脂酰乙醇胺(即腦磷脂)(phosphatidylethanolamine)及N-脂酰基磷脂酸乙醇胺(N-acylphosphatidylethanolamine)等。組成糖脂及磷脂的脂肪酸(fatty acid)主要有:十八碳多不飽和脂肪酸(C18 poyunsaturaedfatty acid),包括有亞油酸(linoleic acid)和α-亞麻酸(α-linolenicacid);十六碳三烯酸(hexadecatrienoic acid)及大于或等于二十碳的長鏈飽和脂肪酸(≥C20 long-chain saturaed fatty acid)。葉和根莖含有鈉、鉀、鈣、鎂。錳、鐵、鋅、銅、鉛、鎘、砷、硒、溴、碘、氯、汞和金等元素。
【藥理作用】用乙醚從海帶(大葉藻)中提出的一種成分對結核桿菌有抑制作用。
【性味】味咸;性寒
【歸經】膀胱經
【功能主治】清熱化痰;軟堅散結;利水。主癭瘤結核;疝瘕;水腫;腳氣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0g;或入丸、散。
【各家論述】論海帶與海藻、昆布功用之異同:倪朱謨:海帶,去癭行水,下氣化痰,功同海藻、昆布;婦人方中用此催生有驗,稍有異耳。(《本草匯言》)
【摘錄】《中華本草》
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莖匍匐,直徑2-4毫米,節(jié)間伸長,每節(jié)生有1枚先出葉和多數(shù)須根。先出葉僅具鞘而無葉片,長2-5毫米,膜質,半透明,呈閉合的套管狀,頂端鈍,腹側稍凹陷,具3脈;鞘內小鱗片2或4,線形,長2.5-3毫米,先端急尖。營養(yǎng)枝短,具葉3-8枚;葉鞘膜質,管狀,長5-15厘米,后期呈不規(guī)則的撕裂狀;葉耳長約1毫米,急尖;葉舌長不超過0.5毫米,具3-7脈;鞘內小鱗片2或4,線形;葉片線形,長可達50厘米以上,寬3-6毫米,全緣,先端鈍圓或稍具突尖;初級葉脈5-7條,中脈于頂端稍加寬,與側脈在葉端下面呈拱形連接,脈間附束4-5條,次級脈間隔1.5-5毫米,與初級葉脈多少垂直,或有時稍斜升。
生殖枝長可達100厘米,疏生分枝;佛焰苞多數(shù);佛焰苞梗扁平,寬1-2.5毫米;佛焰苞鞘綠色,長4-8厘米,寬2-4毫米,邊緣無色,膜質,葉耳鈍圓,或截形,葉舌極短;苞鞘頂端葉片長5-20厘米,較營養(yǎng)葉狹,先端鈍圓,基部縊縮,具5-7脈。肉穗花序長4-6厘米,穗軸扁平,條形,先端鈍,具突尖,或有時稍呈急尖;雄蕊花藥長4-5毫米,寬約1毫米,通常無苞片狀附屬物,稀于最下面的雄花一側具1枚;雌蕊子房長2-3毫米,花柱長1.5-2.5毫米,柱頭2,剛毛狀,長約3毫米。果實橢圓形至長圓形,長約4毫米,具喙;外果皮褐色,干膜質至近革質,具縱紋。種子暗褐色,具清晰的縱肋。
生長習性
大葉藻種子存在三種休眠類型,即生理休眠、形態(tài)休眠和環(huán)境休眠(物理休眠)。生理休眠的種子具有發(fā)育完全的胚體,即使外界條件適宜但由于種皮障礙等原因也不能萌發(fā),一般用低溫層積處理來破除生理休眠;形態(tài)休眠指種子體胚的發(fā)育還不完全,種子中還存在萌發(fā)抑制物質,其胚體需要生長到一定水平后才能萌發(fā),這類種子應在適宜環(huán)境條件下使胚體繼續(xù)發(fā)育完全,抑制物質分解后才能萌發(fā);環(huán)境休眠種子的萌發(fā)受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一般用通過刺破種皮或者改變外界環(huán)境條件的方法來打破休眠。
有調查研究發(fā)現(xiàn),中國唐山海域大葉藻草場離岸很近,受河水影響大,種子在自然環(huán)境下一般是在6月中旬開始成熟脫落,休眠70天左右,于8月中下旬開始萌發(fā)。此時野外環(huán)境應該是水溫開始下降、雨水較多、變溫變光條件。大葉藻種子的發(fā)育很不同步,即使同一生殖枝的不同分枝上的種子的成熟度也差別很大。
主要價值
大葉藻是北半球分布最廣泛的海草類群,是重要的海洋環(huán)境健康指示生物,其單位面積葉片N含量與生物量的比值也是指示水體早期富養(yǎng)化的污染指標。大葉藻能完全生長于沉水環(huán)境,有很發(fā)達的根狀莖,有穩(wěn)定沉積物、穩(wěn)定底泥、抵御風浪對近岸底質的侵蝕作用,同時大葉藻的葉片可以捕捉懸浮物,改善水體透明度;大葉藻是第一生產者,通過光合作用,吸收和同化營養(yǎng)物質,凈化水質,加速生態(tài)系中的營養(yǎng)循環(huán);大葉藻床是高生產力區(qū),是許多海洋動物重要的產卵場、棲息地、隱蔽場所,并是其直接食物來源。
【大葉藻的功效與作用】相關文章:
紅薯葉的功效與作用04-25
銀杏葉的功效與作用介紹04-24
無花果葉茶的功效與作用04-25
大葉藜有什么功效04-27
中藥大葉藤有什么功效04-28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09-27
茯苓的功效及作用11-07
白芨的功效與作用10-22
荔枝的功效與作用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