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秋雨夜眠》白居易唐詩鑒賞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jīng)典的古詩吧,古詩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還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秋雨夜眠》白居易唐詩鑒賞,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秋雨夜眠
白居易
涼冷三秋夜,
安閑一老翁。
臥遲燈滅后,
睡美雨聲中。
灰宿溫瓶火,
香添暖被籠。
曉晴寒未起,
霜葉滿階紅。
白居易詩鑒賞:
“秋雨夜眠”是古人寫得爛熟的題材。白居易卻能獨樹一幟,開拓意境,抓住特定環(huán)境中人物的性格特征進行細致的刻劃,成功地刻畫出一個安適閑淡的老翁形象。
“涼冷三秋夜,安閑一老翁”,詩人以氣候環(huán)境給予人的“涼冷”感覺來渲染深秋之夜,這就給整首詩抹上了深秋的基調(diào)。未見風雨,尚且如此涼冷,加上秋風秋雨的襲擊,自然更令人感到寒氣逼人。運用這種襯疊手法能充分調(diào)動讀者的想象力,增強詩的感染力。次句點出人物,“安閑”二字勾畫出“老翁”喜靜厭動、恬淡寡欲的神態(tài)。
“臥遲燈滅后,睡美雨聲中”,“臥遲”寫出老翁的起居習慣,老年人瞌睡少,寧可閑坐閉目養(yǎng)神,不喜早上床,免得到夜間睡不著,老翁若不是“臥遲”,恐亦難于雨聲中“睡美”。以“燈滅后”三字說明“臥遲”,頗耐人玩味。窗外秋雨淅瀝,屋內(nèi)“老翁”在安然“睡美”,正可見他心無所慮,具有閑淡的情懷。
以上兩聯(lián)是從老翁在秋雨之夜就寢情況刻畫他的性格。詩的下半則從老翁睡醒之后情況作進一步描繪。
“灰宿溫瓶火,香添暖被籠”,以烘瓶里的燃料經(jīng)夜已化為灰燼,照應老翁的“睡美”。不過三秋之夜已經(jīng)要烤火取暖,突出老年人的體弱怕冷。夜已經(jīng)過去,按理說老翁應該起床了,卻還要“香添暖被籠”,繼續(xù)在床上昏睡,生動地描繪出體衰老翁的閑適無聊生活。
“曉晴寒未起,霜葉滿階紅”,與首句遙相呼應,寫氣候?qū)竞屠衔痰挠绊憽oL雨過后,深秋的氣候更加清冷,“寒”字補敘了老翁”未起”的原因。“霜葉滿階紅”,夜來風雨加深了“寒”意,不久前還火紅的霜葉,一夜之間就被秋風秋雨飲得七零八落飄零滿階,多么冷酷的大自然啊!從樹木移情到人,從自然想到社會,豈能無感觸!然而“老翁”卻“曉晴寒未起”,對這一切都漫不經(jīng)心,突出了老翁的心境清靜淡泊。全詩緊緊把握老翁秋雨之夜安睡的特征,寫得生動逼真,親切感人,富有生活氣息。
這首詩大約是大和六年(832)秋白居易任河南尹時所作。這時詩人已六十多歲,年邁體衰,官務清閑,加上親密的詩友元稹已經(jīng)謝世,心情十分寂寞冷淡。詩中反映了詩人暮年政治上心灰意懶、生活上孤寂閑散的狀況。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作于唐文宗大和六年(832年)秋,當時白居易任河南尹。詩人已六十多歲,體衰多病,官務清閑,加上親密的詩友元稹已經(jīng)謝世,心情特別寂寞冷淡。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鄭,其先太原(今屬山西)人,后遷下邽(今陜西渭南東北)。貞元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年間任左拾遺及左贊善大夫。后因上表請求嚴緝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兇手,得罪權(quán)貴,貶為江州司馬。長慶初年任杭州刺史,寶歷初年任蘇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書。在文學上,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其詩語言通俗,人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和元稹并稱“元白”,和劉禹錫并稱“劉白”。有《白氏長慶集》傳世。
【《秋雨夜眠》白居易唐詩鑒賞】相關(guān)文章:
白居易唐詩《秋雨夜眠》鑒賞10-13
《賣炭翁》白居易唐詩鑒賞06-25
《歌舞》白居易唐詩鑒賞04-17
白居易唐詩《采蓮曲》鑒賞12-09
《繚綾》白居易唐詩鑒賞11-06
《觀刈麥》白居易唐詩鑒賞03-22
《澗底松》白居易唐詩鑒賞03-22
《杜陵叟》白居易唐詩鑒賞02-24
《長恨歌》白居易唐詩鑒賞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