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簡單防震減災的手抄報素材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肯定對各類手抄報都很熟悉吧,手抄報具有開拓視野、積累知識的作用。手抄報的類型多樣,你所見過的手抄報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簡單防震減災的手抄報素材,歡迎大家分享。
1、及時正確了解地震信息
根據(jù)有關規(guī)定,發(fā)布地震預報消息的權限在省級人民政府,除此之外,任何其他單位和個人都無權發(fā)布地震預報消息。
你如果聽到有將要發(fā)生地震的消息,只要不是政府正式公布的,你千萬不要相信,更不要傳播和擴散。尤其是傳說的地震發(fā)生的地點、時間和震級愈精確,其可靠程度就愈低,就愈加不可信。學習地震常識,消除恐震心理。正確認識國內(nèi)外當前地震預報的實際水平。當前,對發(fā)震時間、地點、震級的預報,都只能給出一個范圍,不可能十分精確和具體。因此,如果你聽到的“預報”消息,說震級很大,時間、地點很具體,這肯定是謠傳。聽到地震預報消息,不要輕信,更不要傳播,要及時向當?shù)卣虻卣鸩块T匯報,以便澄清事實。
2、避震要點:
震時是跑還是躲,我國多數(shù)專家認為:震時應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避震應選擇室內(nèi)結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開間小、有支撐的地方,室外開闊、安全的地方。身體應采取的姿勢: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體。保護頭頸、眼睛、掩住口鼻。避開人流,不要亂擠亂擁,不要隨便點燈火,因為空氣中有易燃易爆氣體。
3、地震時的自救常識
(1)、地震發(fā)生時,人員疏散應避開哪些地方?
高大建筑物、窄小胡同、高壓線、變壓器、陡山坡、河岸邊。
(2)、地震發(fā)生時,在家里如何進行防護?
保持清醒,頭腦冷靜,做出敏捷反應,是保障安全的關鍵。在家中要就地避險,不可冒然外逃,可選擇安全的地方(如床下、堅實的桌子底下)躲避;住單元樓內(nèi),可選擇開間小的衛(wèi)生間、廚房、儲藏室及場角躲避;同時,要關閉電源,關閉煤氣,熄滅爐火,防止發(fā)生火災和煤氣泄溢;高層住戶向下轉移時,千萬不能跳樓,也不能乘電梯。當大地震發(fā)生后,利用兩次地震之間的間隙,迅速撤離。
(3)、地震發(fā)生時,在室外如何進行防護?
保持清醒,頭腦冷靜,做出敏捷反應。在室外,汽車司機要選擇安全地帶剎車。火車司機要采取緊急制動措施,穩(wěn)緩地逐漸剎車;要停留在開闊地方,遠離高大建筑物,高壓線;在山坡上不能跟滾石往下跑,應躲在山坡隆崗背后,同時要遠離陡崖,防止滑坡、泥石流的威脅。
(4)、地震發(fā)生時,在工作崗位如何進行防護?
在辦公室內(nèi)要趕緊藏在辦公桌下,震后迅速撤離;正在工廠上班的工人要立即關閉機器,切斷電源,然后迅速躲在安全處。對于特殊的部門(如地震、電廠、煤氣廠、核反應堆等)按地震應急預案中規(guī)定的專門操作程序運作。
(5)、地震發(fā)生時,在公共場所如何進行防護?
在影劇院、體育場館,演出或比賽要立即停止,觀眾應躲在排椅下、舞臺腳下,震后在工作人員組織下有秩序地分路疏散,防止慌亂、擁擠;正在上課的學生,迅速在課桌下躲避,地震停止后,在教師統(tǒng)一指揮下,迅速撤離教室,就近在開闊地帶避震,切忌擁擠、跳樓。
防震減災小常識
一、 防災應配備的物品——地震應急包
地震應急包是在預防地震等災害發(fā)生時以及災害發(fā)生后,提供用于維持生命的食物、飲水、藥品及簡單的生活和求救必須品的應急包。一般內(nèi)含:急救干糧、水、超薄保溫雨衣、冬季保暖衣物、塑料袋、防災兜帽、優(yōu)質(zhì)手套、多功能應急手電、應急求救哨 、少量現(xiàn)金、證件、常用藥品及鉗子、改錐等自救必需品。平時準備好,每天入睡前將應急包放在床頭,以便隨時疏散。
二、避震要點
地震時就近躲避,地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避震應選擇室內(nèi)結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開間小、有支撐的地方,室處開闊、安全的地方。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體,保護頭頸、眼睛,掩住口鼻,避開人流,不要亂擠亂擁,不要隨便點明火。
三、地震自救
1.保持鎮(zhèn)靜在地震中十分重要,亂喊亂叫會加速新陳代謝,增加氧的消耗,使體力下降,耐受力降低;同時,大喊大叫,必定會吸入大量煙塵,易造成窒息增加不必要的傷亡。正確態(tài)度是在任何惡劣的環(huán)境,始終要保持鎮(zhèn)靜,分析所處環(huán)境,尋找出路,等待救援。
2.止血、固定砸傷和擠壓傷是地震中常見的傷害。開放性創(chuàng)傷,外出血應首先止血抬高患肢,同時呼救。對開放性骨折,不應作現(xiàn)場復位,以防止組織再度受傷,一般用清潔紗布覆蓋創(chuàng)面,作簡單固定后再進行運轉。不同部位骨折,按不同要求進行固定。
3.妥善處理傷口擠壓傷時,應設法盡快解除重壓,遇到大面積創(chuàng)傷者,要保持創(chuàng)面清潔,用干凈紗布包扎創(chuàng)面,懷疑有破傷風和產(chǎn)氣桿菌感染時,應立即與醫(yī)院聯(lián)系,及時診斷和治療。對大面積創(chuàng)傷和嚴重創(chuàng)傷者,可口服糖鹽水,預防休克發(fā)生。
4.防止火災地震常引起許多“次災害”,火災是常見的一種。在大火中應盡快脫離火災現(xiàn)場,脫下燃燒的衣帽,或用濕衣服覆蓋身上,或臥地打滾,也可用水直接澆潑滅火。切忌用雙手撲打火苗,否則會引起雙手燒傷。
5.要預防破傷風和傳染性疾病,防止大災后的大疫。
產(chǎn)生背景
地震,俗稱地動。它像平常的刮風下雨一樣,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是地殼運動的一種表現(xiàn),即地球內(nèi)部緩慢積累的能量突然釋放而引起的地球表層的振動。
據(jù)統(tǒng)計,全世界每年發(fā)生地震大約500萬次。其中,絕大多數(shù)地震很小,不用靈敏儀器便覺察不到,約占地震總數(shù)的99%,其余的1%,約5萬次,才會被人們感覺出來。一般情況下,5級以上地震就能夠造成破壞,習慣上稱為破壞性地震,平均每年發(fā)生約1000次;7級以上強震平均每年18次;8級以上大震每年發(fā)生1-2次。
地球時時刻刻都處于運動變化之中,地球的運動變化產(chǎn)生許多力,其中最主要的是地殼運動所產(chǎn)生的力。在地殼運動過程中,地下的巖層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擠壓、拉伸、旋扭等力的作用,當力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在巖層構造比較脆弱的地方或原有斷層處就會發(fā)生突然的、快速的破裂,巖層斷裂之處就是震源,巖層斷裂所產(chǎn)生的振動就是地震。
地球上90%的地震都是由于地殼的斷裂造成的,這類地震稱之為構造地震。此外,火山爆發(fā)可造成火山地震;洞穴坍塌可造成塌陷地震;水庫蓄水可造成水庫地震;人工爆破也可造成人工爆破地震,由于這些類型的地震數(shù)量少、能量小,形成的破壞程度也小,因此,我們要預防的主要是構造地震。
防災減災標語
1.但愿千日平安無震,不可一日疏于防災。
2.科學防震減少損失,輕視防震罪責難逃。
3.動用各種渠道,保證物質(zhì)供應,確保社會秩序穩(wěn)定!
4.防震依靠科學,減震依靠大家。
5.落實減災責任,加強減災教育
6.普及防震知識,弘揚減災文化。
7.科學決策能減震,立足發(fā)展要防震。
8.寧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
9.依法保護地震監(jiān)測設施與觀測環(huán)境
10.用法律落實防震措施,強責任提升減震效能。
11.樹立防震意識,增強防震技能。
12.天災無情人有情,防震減災要先行。
13.抗震預案在心中,有備無患保平安。
14.災害無小事,預防要及時
15.手牽手積極防災減災,心連心構建和諧家園
16.防震減災人人抓,幸福社會千萬家。
17.眾志成城抗震救災重建家園!
18.全民動員防災,人人參與減災。
19.讓校園遠離災害讓學生安全成長
20.建房要抗震,依法保平安!
21.全國人民萬眾一心抗震救災!
22.警鐘長鳴抓防范積極防災保平安
23.汲取教訓,依靠法治,積極防御,共促和諧。
24.平安幸福從防震減災開始。
25.讓我們團結奮進,互相溫暖,無所畏懼!
26.群策群力防災減災,同心同德共建和諧
27.團結動員一切力量,共同抗災建設家園。
28.積極行動起來踴躍為地震災區(qū)人民捐款!
29.防震減災年年講,強國富民常常安。
30.未雨綢繆防災害,國安家寧人開顏。
31.預防災害從頭抓,大難臨頭不用怕。
32.人生路漫漫,防災莫怠慢。
33.防震宣傳進萬家,平安相伴你我他。
34.地震無情人有情,奉獻愛心見真情!
35.安全知識進社區(qū)。
【簡單防震減災的手抄報素材】相關文章:
高中防震減災手抄報素材05-11
防震減災知識手抄報素材05-11
防震減災黑板報素材01-31
防震減災手抄報的資料05-11
防震減災的手抄報內(nèi)容05-11
防震減災的手抄報內(nèi)容07-27
防震減災手抄報材料03-21
防震減災手抄報資料05-11
防震減災手抄報內(nèi)容資料05-11
防震減災的手抄報怎么寫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