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恨歌》中的恨指什么恨
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恨歌》,是一篇久為傳誦的名作。據(jù)記載,這篇詩寫出不久,就給詩人帶來很高的榮譽,被稱為“《長恨歌》主”,后世評論家亦譽之為“自是千古絕作”。
《長恨歌》中的恨指什么恨
《長恨歌》是一篇長篇敘事詩,所詠的是歷史上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故事。但對這樣一篇為大家所喜讀的作品,它的主題思想究竟是怎樣的,卻一直是古今研究者所爭論的問題。從研究者的評論來看,不外乎有三種意見。一是認為這篇持的主題是諷喻,“譏明皇迷于色而不悟也”,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這首詩是諷刺唐明皇的荒淫誤國的。二是認為這篇詩的主題是“愛情說”,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這首詩里對李隆基和楊貴妃愛情的歌頌和同情,“不過述明皇追憶貴妃始末,無他激揚”。三是雙重主題說,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詩的前一部分是諷刺唐明皇的荒淫誤國,后一部分是對李隆基、楊貴妃堅貞專一愛情的歌頌。到今天,對這個問題,仍是大家所討論的問題,始終還沒有達到比較統(tǒng)一的認識。
在我看來,白居易《長恨歌》所要表達的思想,也正是詩人為這篇長歌所取的詩題,即“長恨”二字,恨,就是遺憾、遺恨。作者描寫李、楊愛情,竟在諷刺當(dāng)時和以后的統(tǒng)治者應(yīng)以唐玄宗為戒,不要因“垂色”而荒淫誤國,給自己造成“長恨”。白居易的朋友陳鴻在《長恨歌傳》中談了白居易的創(chuàng)作緣由和創(chuàng)作情況后說:“竟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懲尤物,窒亂階,垂于將來者也。”古人所說的“竟”,大致相當(dāng)于我們今天所說的主題。“感其事”的“感”不是“感動”,而是“感傷”、“感嘆”。為什么這樣說呢?白居易把自己的詩分為諷喻、感傷、閑適、雜絆四類,而把《長恨歌》這首詩放在“感傷”類里,這就是明證。“感其事”,就是白居易、陳鴻他們談起此事時而感嘆、感傷。“尤物”,特出的人物,多指美女;“懲尤物”,即以貪美色為戒。階、因、由之意;“亂階”,即禍亂的根由。垂、傳之意。那么,這幾句話的意思翻譯出來就是:當(dāng)陳鴻、王質(zhì)夫、白居易等幾個朋友在一起談及李隆基、楊玉環(huán)之事時,白居易為此事而感嘆、感傷,想把它寫出來流傳于后世,目的是讓統(tǒng)治者以貪色為戒,從而堵塞禍亂的根源。由此可見,這首詩就是通過唐玄宗因貪色而寵幸楊貴妃,從而使國家招致禍亂,也使自己陷于凄涼境地的故事敘寫,說明貪色誤國誤身,要統(tǒng)治者引為鑒戒。
中國自古以來就強調(diào)為政者要戒“三貪”,因為“三貪”危害國家,會引發(fā)出國家的禍亂。一是戒貪功,因為貪功就會不實事求是,就會弄虛作假,就要獨斷專行,就要打擊別人抬高自己,從而引發(fā)禍亂;二是戒貪財,因為貪財就要不擇手段地搜刮聚斂,引起民怨,招致禍亂,三是戒貪色,因為貪色極容易荒敗、亂政,最后導(dǎo)致失政。而在這三者中,貪色并未引起那時為政者的足夠重視,甚至視為理所當(dāng)然。因此,白居易從維護唐王朝長治久安的愿望出發(fā),寫了這首詩,要后代皇帝以他們的祖先唐明皇貪色誤國誤身為戒,現(xiàn)實針對性強,主題意義重大。全詩圍繞這一主題,分為兩大部分來敘寫。
第一部分:從開頭起至“不見玉顏空死處。”這一部分寫由于唐玄宗貪色,寵幸楊貴妃,荒政、亂政,從而導(dǎo)致安祿山、史思明以誅楊國忠為名的叛亂,給國家、民族、人民帶來了極大的災(zāi)難,同時也給他自己帶來了極大的痛苦,不但失去了皇位,而且飽嘗了顛沛流離的痛苦和相思之苦。這一部分又可以分為兩段:
第一段:從開頭起至“盡日君王看不足”。這一段寫由于唐玄宗貪色,寵幸楊貴妃,從而荒政、亂政的經(jīng)過情況。這一段由于是揭示原因,因此采用了鋪陳、襯托等手段來重點加以敘寫,以突出主題思想。
第二段:從“漁陽鞭鼓動地來”起至“不見玉顏空死處”。這一段寫唐玄宗由于貪色而荒政、亂政、引發(fā)安、史之亂,從而導(dǎo)致失政悲劇和愛情悲劇的經(jīng)過情況。這一段的思維和結(jié)構(gòu)順序是:念色——安史之亂——六軍逼迫唐玄宗同意縊死楊貴妃——唐玄宗內(nèi)心極度痛苦。這一段側(cè)重通過敘述、描寫,渲染凄涼的氣氛,以抒寫出唐玄宗內(nèi)心極度痛苦的思想感情,并用以和前段的歡愉華貴氣氛作鮮明的對比,從而發(fā)人深省,使人發(fā)出早知今日,何必當(dāng)初的感嘆,突出了主題思想,使人警醒。
第二部分:從“君臣相顧盡沾衣”起至末尾。這一部分寫唐玄宗晚年的凄涼生活和對楊貴妃的刻骨思念情況,從而進一步說明唐玄宗釀造的這一杯苦酒是要不斷由他自己喝下去的,進一步深化主題,并以此警醒為政者不要貪色,否則就會自食其果。這一部分也可以分為兩段:
第一段:從“君臣相顧盡沾衣“起至“魂魄不曾來入夢”。這一段寫唐玄宗晚年的凄涼生活和對楊貴妃的刻骨思念情況。其寫法主要是通過對西宮、南內(nèi)中人物、景物的描寫,來突出唐玄宗凄涼孤寂的心境。就連他日夜思念的楊貴妃也不托給他一個夢,這就更顯出其凄涼了。
第二段:從“臨邛道士鴻都客”起至末尾。這一段寫臨邛道士替唐玄宗尋覓楊貴妃魂魄的經(jīng)過情況,來反襯唐玄宗晚景的凄涼。這一段說明楊貴妃早已過上了自由自在的仙家生活,已把唐玄宗忘記得差不多了。如當(dāng)?shù)朗空疑祥T來時,她才悚散地出來,雖然流了點淚,但說她和唐玄宗已“一別音容兩緲茫”和“恩愛絕”了,只有“蓬萊宮中日月長”。最后為了有個交待,才開了一張“但令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的不著邊際的空頭支票。這一段主要是通過想象、虛構(gòu)、描寫出楊貴妃的仙家生活,并用以和唐明皇晚年的凄涼生活形成鮮明的對照,說明苦果只能由唐玄宗一人吃,從而在前一部分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突出主題思想。詩用“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煞尾。“恨”,古意里惋惜、遺憾之意,因此這兩句和《史說》的寫法一樣,應(yīng)當(dāng)是作者所作的感情評價,意思是:天地算是長久的了,但也有完結(jié)的時候;用貪色誤國誤身所帶來的惋惜、遺憾,看來就沒有個斷絕的`時候啊。這樣的結(jié)尾既點了題,所以題目就叫《長恨歌》;同時又含蓄蘊藉,能留給讀者無限的深思遐想。
不承認《長恨歌》有諷諭意義和力主它是歌頌李、楊堅貞愛情的專家們提出的理由是:一、作者把它編入“感傷詩”,而沒有編入“諷諭詩”;二、作者在《與元水書》中曾說:“今仆之詩,人所愛者,悉不過‘雜絆詩’與《長恨歌》以下耳;時之所垂,仆之所輕。”這其實算不得什么理由。第一,作者明說:“又有事物牽于外,情理動于內(nèi),隨感遇而形于嘆詠者一百首,謂之‘感傷詩’。”按照這個定義,“感傷詩”為什么就不能有諷諭性內(nèi)容呢?有感于唐明皇因“垂色”而荒淫誤國,給他自己也造成“長恨”,從而“形于嘆詠”,不是合情合理嗎?作者編入“感傷類”的不少詩,如《過昭君村》、《笑王質(zhì)夫》等等,就都有諷諭意義,《蚊蟆》甚至以“么蟲何足道,潛喻儆人情”結(jié)尾,更與“諷諭詩”沒有多少區(qū)別。第二,“時之所垂,仆之所輕”的話,是激于他的“意激而言質(zhì)”的“諷諭詩”被“號為詆評,號為仙謗”而發(fā)的,并不能證明他自己真的輕視《長恨歌》。事實上,他倒是頗以《長恨歌》自豪的。就在跟《與元九書》同時寫作的《編集拙詩成一十五卷,因題卷末,戲贈元九、李二十》一詩里,他一上來便夸《長恨歌》,并把它與《秦中吟》提到同樣重要的位置,大書而特書:“一篇《長恨》有風(fēng)情,十首《秦吟》近正聲。”有人把“風(fēng)情”理解為“兒女風(fēng)情”,等同于今天所說的“愛情”,那不合原意。而且,這樣的理解,對“白居易《長恨歌》寫愛情而自己輕視它”的論點也很不利,因為在這里,詩人分明十分重視它。在這一聯(lián)詩里,“風(fēng)情”與“正聲”對偶,“風(fēng)情”指風(fēng)八之情,“正聲”指雅正之聲。《毛詩序》云:“上以風(fēng)化下,下以風(fēng)刺上,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故日風(fēng)。……國史明乎得失之跡,傷人倫之廢,哀刑政之茍,吟詠情性,以風(fēng)其上,達于事變而懷其舊俗者也。故變風(fēng)發(fā)乎情,止乎禮義。”這就是“風(fēng)情”所本。《毛詩序》又云:“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廢興也。”李白《古風(fēng)》亦云:“大雅久不作,……正聲何微茫!”這就是“正聲”所本。總之,白居易聲明他的“《長恨》有風(fēng)情”、“《秦吟》近正聲”,是和他在《與元九書》里反復(fù)強調(diào)的“風(fēng)雅比興”之說是完全一致的。
有人認為《長恨歌》前半批判“垂色”。后半歌頌愛情。這也值得懷疑。像白居易這樣的詩人,一篇詩的主題竟然前后矛盾,這是很難想象的。細讀作品就可以看出前半是寫致“恨”之因,后半是寫“長恨”本身,而在詩人心目中,那“恨”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恨”,其“諷諭”不僅是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得到了藝術(shù)體現(xiàn)。當(dāng)然,這只能說是“在很大程度上”,不能說是“完全”,因為詩人對“長恨”本身的描寫有可能引起讀者的同情,以致客觀效果與主觀意圖不完全一致。
有人指責(zé)《長恨歌》在很多地方“背離歷史事實”,從而貶低它的地位。不錯,《長恨歌》背離歷史事實處的確不少。但問題在于:它并非歷史著作,而是文學(xué)作品。如果不是把它看作歷史著作,而是把它看作文學(xué)作品,那就不應(yīng)該簡單地指責(zé)它背離歷史事實,應(yīng)該考慮它為什么要背離歷史事實以完成其獨創(chuàng)性的藝術(shù)構(gòu)思。
舉例說,根據(jù)歷史記載:唐玄宗每年十月至華清宮避寒,第二年正月返回長安。但白居易卻把他和楊玉環(huán)的活動不分四季,全安排在驪山,如“春寒賜浴華清池”、“七月七日長生殿”等等;而“驪宮高處入青云,仙樂風(fēng)飄處處聞。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則直接引得“漁陽鞭鼓動地來”。這里為什么?有人說:這里為了集中文學(xué)描寫,是需要集中的嘛。不錯,文學(xué)作品需要集中,但為什么不集中于長安,卻要集中于驪山呢?這顯然與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有關(guān)。請看他的《驪宮高》:
高高驪山上有宮,朱樓紫殿三四重。……一人出兮不容易,六宮從兮百司備。八十一車千萬騎,朝有宴飫暮有賜。中人之產(chǎn)數(shù)百家,不足充君一日費。……君之來兮為一身,君之不來兮為萬人。
這是諷諭詩《新樂府》中的詩一首,贊美勤于政事、不到驪山游幸的天子“垂惜人之財力。”既然如此,他把李、楊活動集中于驪山,其諷諭、批判之意,十分明顯。
【《長恨歌》中的恨指什么恨】相關(guān)文章:
白居易的長恨歌恨什么05-10
長恨歌白居易為什么恨12-07
長恨歌白居易在恨什么11-26
《長恨歌》恨的起因03-01
長恨歌白居易寫的在恨什么11-28
《恨別》杜甫的唐詩鑒賞11-02
沁園春·恨原文及賞析08-18
《夢江南·千萬恨》溫庭筠11-25
溫庭筠《夢江南·千萬恨》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