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課文原文
《二泉映月》濃縮了民間藝人阿炳艱辛苦難的一生,記敘了《二泉映月》這首名曲的形成過程,再現了《二泉映月》的豐富內涵,表現了阿炳熱愛生活、熱愛音樂、追求理想、敢于同命運抗爭的精神。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二泉映月課文原文吧!
二泉映月課文原文
無錫的惠山,樹木蔥蘢,藤蘿搖曳。山腳下有一泓清泉,人稱“天下第二泉”。
有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著師父來到泉邊賞月。水面月光如銀,師父靜靜地傾聽著泉聲。突然,他問小阿炳:“你聽到了什么聲音?”小阿炳搖了搖頭,因為除了淙淙的流水,他什么聲音也沒有聽見。師父說:“你年紀還小,等你長大了,就會從二泉的流水中聽到許多奇妙的聲音。”小阿炳望著師父飽經風霜的臉,懂事地點了點頭。
十多年過去了,師父早已離開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雙目失明。他整天戴著墨鏡,操著胡琴,賣藝度日。但是生活的窮困和疾病的折磨,泯滅不了阿炳對音樂的熱愛和對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過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又是一個中秋夜,阿炳在鄰家少年的攙扶下,來到了二泉。月光似水,靜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見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聲縈繞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師父說過的話,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經歷。漸漸地,漸漸地,他似乎聽到了深沉的嘆息,傷心的哭泣,激憤的傾訴,倔強的吶喊……
聽著,聽著,阿炳的心顫抖起來。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過琴聲把積淀已久的情懷傾吐給這茫茫月夜。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動著,流水月光都變成了一個個動人的音符,從琴弦上流瀉出來。起初,琴聲委婉連綿,有如山泉從幽谷中蜿蜒而來,緩緩流淌。這似乎是阿炳在贊嘆惠山二泉的優(yōu)美景色,在懷念對他恩重如山的師父,在思索自己走過的人生道路。隨著旋律的升騰跌宕,步步高昂,樂曲進入了高潮。它以勢不可擋的力量,表達出對命運的抗爭,抒發(fā)了對美好未來的無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樂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響,舒緩而又起伏,恬靜而又激蕩。阿炳用這動人心弦的琴聲告訴人們,他愛那支撐他度過苦難一生的音樂,他愛那美麗富饒的家鄉(xiāng),他愛那惠山的`清泉,他愛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就這樣,一首不朽的樂曲誕生了——這就是經后人整理并定名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幾十年來,這首曲子深受我國人民的喜愛,在國際樂壇上也享有盛譽。
二泉映月創(chuàng)作背景
阿炳原為無錫城區(qū)雷尊殿道士,自幼受到四句頭吳地小山歌、長篇敘事歌、灘簧、說因果和絲竹樂等鄉(xiāng)土音樂的熏陶,對音樂非常喜愛。在父親的教習下,他十六七歲便學會了結構繁復、技法多變的梵音,吹、拉、彈、打、唱、念樣樣精通,并能正式參加道教法事音樂的演奏活動。年過而立之后,阿炳的境遇急轉直下。先是因染上吸食xx等惡習導致生活潦倒,隨后患上眼疾,雙目相繼失明,再到后來便流落街頭賣藝,生活十分貧困。底層的生活讓他歷盡了人世的艱辛,飽嘗了舊社會的辛酸屈辱。但才藝出眾的阿炳,經常通過拉二胡、彈琵琶、說新聞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愛恨情仇,通過音樂揭露當時的黑暗。他把自己對痛苦生活的感受通過音樂反映出來,產生了著名二胡曲《二泉映月》。《二泉映月》是阿炳生活的寫照,是他情感宣泄的傳世之作。阿炳利用自己的創(chuàng)作天賦,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想化作一段段扣人心弦、催人淚下的音符,使聽眾在旋律中產生共鳴。這首二胡曲被世人喜愛并引為經典,是阿炳創(chuàng)作的成功,是他創(chuàng)作天賦的體現。
【二泉映月課文原文】相關文章:
《離騷》課文原文12-13
《稱贊》課文原文06-30
課文原文繁星12-14
課文原文《雨后》12-14
課文《蠟燭》原文08-18
《松鼠》課文原文12-13
《波浪》課文原文12-13
《麋鹿》課文原文12-13
《背影》課文原文11-20
文天祥課文原文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