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在那顆星子下課文內(nèi)容
《那顆星子下》是當代詩人舒婷代表作之一,那么小編今天為大家分享的內(nèi)容是在那顆星子下課文內(nèi)容,請看看吧。
在那顆星子下課文內(nèi)容
在那顆星子下
——記我的中學生時代
母校的門口是一條筆直的柏油馬路,兩旁鳳凰木夾蔭。夏天,海風捋下許多花瓣,讓人不忍一步步踩下。我的中學時代就是籠在這一片紅殷殷的花雨夢中。
我哭過、惱過,在學校的合唱隊領(lǐng)唱過,在惡作劇之后笑得喘不過氣來。等我進入中年回想這種種,卻有一件小事,像一只小鈴,輕輕然而分外清晰地在記憶中搖響。
初一年級,我們有那么多學科,只要把功課表上所有的課程加起來就夠嚇人的,有11門課。當然,包括體育和周會。僅那個崩開線的大書包,就把我們勒得跟登山運動員那樣善于負重。我私下又加了10門課:看電影、讀小說、釣魚、上樹……我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把讀書當玩了,還是把玩當作了讀書。
學校規(guī)定,除了周末晚上,學生們不許看電影。老師們要以身作則,所以我每次大搖大擺觸犯校規(guī),都沒有被當場逮住。
英語學期考試前夕,是星期天晚上,我串上另外三個女同學去看當時極轟動的《五朵金花》。我們咂著冰棍兒東張西望,一望望見了我們的英語老師和她的男朋友。他們在找座位。我努力想推測她看見了我們沒有,因為她的臉那么紅,紅得那么好看,她身后的那位男老師(毫無根據(jù)地,我認定他也教英語)比我們的班主任辜老師長得還神氣。
電影還沒散場,我身邊的三個座位一個接一個空了。我的三個“同謀犯”或者由于考試的威脅,或者受到良心的譴責,把決心堅持到底的我撂在一片惴惴然的黑暗之中。
在出口處,我和林老師悄悄對望了一眼。我撮起嘴唇,學吹一支電影里的小曲(其實我根本不會吹口哨,多少年苦練終是無用)。在那一瞬間,我覺得她一定覺得歉疚。為了尋找一條理由,她挽起他的手,走入人流中。
第二天我一覺醒來,天已大亮。老外婆舍不得開電燈。守著一盞捻小了的燈打瞌睡,卻不忍叫醒我起來早讀。我跌足大呼,只好一路長跑,幸好離上課時間還有10分鐘。
翻開書,眼前像騎自行車在最擁擠的中山路,腦子立即做出判斷,哪兒人多,哪兒有空檔可以穿行,自然而然有了選擇。我先復習狀語、定語、謂語這些最枯燥的難點,然后是背單詞。上課鈴響了,b-e-a-u-t-i-f-u-l,beautiful,美麗的。“起立!”“坐下。”趕快,再背一個。老師講話都沒聽見,全班至少有一半人嘴里像我一樣咕嚕咕嚕。
考卷發(fā)下來,我發(fā)瘋似地趕著寫,趁剛才從書上復印到腦子的字母還新鮮,把它們像活潑的鴨群全攆到紙上去。這期間,林老師在我身旁走動的次數(shù)比往常多,停留的時間似乎格外長。以致我和她,說不準誰先扛不住,就那樣背過氣去。
成績發(fā)下來,你猜多少分?113分!真的,附加兩題,每題10分,我全做出來了。雖然 beautiful 這個單詞還是錯了,被狠狠扣了七分,但從此我也把這個叛逃的單詞狠狠地揪住了。
那一天,別提走路時我的膝蓋抬得有多高。
慢!
過幾天是考后評卷,我那林老師先把我一通夸,然后要我到黑板示范,只答一題,我便像根木樁戳在講臺邊不動了。她微笑著,驚訝地,仿佛真不明白似的,在50雙眼睛前面,把我剛剛得了全班第一名的考卷,重新逐條考過。你猜,重打的分數(shù)是多少?47分。
課后,林老師來教室門口等我,遞給我成績單,英語一欄上,仍然是叫人不敢正視的“優(yōu)”。
她先說:“你的強記能力,連我也自嘆不如。以前,我在這一方面也是受我的老師稱贊的。”沉默了一會兒,只聽見一群相思鳥在教室外的老榕樹上幸災樂禍地鳴叫。她又說:“要是你總是這么糟蹋它,有一天,它也會疲累的。那時,你的腦子里還剩了些什么?”
還是那條林蔭道,老師纖細的手沉甸甸地擱在我瘦小的肩上。她送我到公園那個拐彎處,我不禁回頭深深望了她一眼。星子正從她的身后川流成為夜空,最后她自己也成為一顆最亮的星星,永遠閃爍在我記憶的銀河中。哦,我的林老師。
推薦閱讀:
內(nèi)容概括
一次英語考試前“我”溜出去看電影,意外遇到英語林老師。第二天考試憑強記意外得了全班第一,可是在試卷評講時被老師點破,重新檢查后不及格,但老師在成績單上還是給“我”評了“優(yōu)”,并教育“我”不該糟蹋自己的天賦。由此“我”對老師肅然起敬,充滿了對老師的贊美,欽敬與感激。
文章結(jié)構(gòu)
(1)1節(jié)用擬人的手法,生動形象,寓情于景,把對美好中學生活的深切懷念之情寄托在一片夢境般的景色之中。
這也是本文的第一部分,點明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環(huán)境,并引出了全文。
(2)2節(jié)概述了中學時代的生活,用一件小事引起了下文,那件事盡管是個教訓,但林老師的親切話語令“我”深受感動,給“我”留下了溫馨的記憶。
(3)3節(jié)寫初一那年“我”面對繁重的課業(yè),卻絲毫不以為然,仍然玩心不改。
(4)4節(jié)寫“我”雖屢犯校規(guī)出校看電影,可從未被逮到過,于是有些忘乎所以。
至此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幾筆勾勒出“我”中學時代的性格特點,語言幽默詼諧,為下文的記敘作好了鋪墊。
(5)5節(jié)寫“我”照例出去和同學看電影《五朵金花》,看見老師也毫不顧忌(以前只有一天休息,因此周末指周六晚上)。
(6)6節(jié)寫“我”的同學見到老師后悄然逃跑,“我”雖也有些忌憚,但仍打腫臉充胖子。
(7)7節(jié)寫林老師看到“我”之后,雖然知道“我”違反了校規(guī),但她更因為自己沒有以身作則而感到愧疚。
至此是文章的第三部分的第一層,寫“我”又違反校規(guī)與同學出校看電影,卻不想在影院巧遇林老師的情形。
(8)8節(jié)寫“我”第二天一早險些遲到的狼狽像。
(9)9節(jié)寫面對英語考試“我”只得臨陣磨槍,在課堂上突擊復習。
(10)10節(jié)用風趣生動的語言寫“我”緊張應考的情態(tài),也寫了“我”對林老師的格外嚴格的誤解與不滿。
至此是文章第三部分的第二層,寫“我”臨陣磨槍,緊張應考。
(11)11節(jié)寫成績公布后,“我”考的格外好。
(12)12節(jié)形象地寫出了“我”考了第一之后驕傲得意的神態(tài)舉止。
(13)13節(jié),一個“慢”字,又加了感嘆號,寫出了事情的突轉(zhuǎn)。
(14)14節(jié)寫林老師先夸“我”,又讓“我”到黑板前為同學示范考題,結(jié)果因為是考前突擊的緣故,“我”在全班面前得了不及格,但林老師顧及我的尊嚴,并沒有當場戳穿“我”考前看電影。
(15)15節(jié)寫課后林老師給“我”成績單,“我”驚訝地發(fā)現(xiàn)英語成績是“優(yōu)”。
(16)16節(jié)寫林老師教育了“我”。
至此是文章第三部分的第三層,寫林老師讓“我”進行了“第二次考試”,并與“我”談心,對“我”進行教育。
(17)17節(jié)是文章第三部分的第四層,寫談話后,已經(jīng)是晚上了,“我”送別林老師,觸景生情,把她比作明亮的星,為我指明了道路。
至此文章的第三部分結(jié)束,整個第三部分記敘了“英語考試事件”和“林老師讓‘我’知道要好好學習”,同時加入了議論和抒情。
文章主題
文章以真切傳神又滲透著童心的筆觸,著重記敘了中學時代的一件小事,表現(xiàn)了“我”調(diào)皮貪玩的性格,更表現(xiàn)了對林老師這位既嚴格又親切的老師的崇敬與眷戀。
寫作特點
(1)事件的敘述,一波三折,絲毫不平板,富于變化,一切都在意料之外,卻鋪墊得當,使一切又在情理之中,文章波瀾起伏,跌宕多姿。
(2)語言生動傳神,風趣幽默,讀來令人忍俊不禁,許多比喻信手拈來,不僅新穎別致,而且妙趣橫生,大大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和可讀性。
文章題目《在那顆星子下》,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林老師比作一顆明星。
正標題與副標題一虛一實,虛實結(jié)合,巧妙的寫出了我對于中學那一件事的記憶猶新。
也寫出了舒婷認為人生成長的過程中教育的重要性。
1、文章一波三折,寫了四個“意外”,通過這四個“意外”,作者為我們塑造了一位關(guān)心愛護學生、和藹可親的英語老師的心想,表達了“我”對老師的崇敬和眷戀之情。
2、語言傳神,充滿感情的語言描寫。
3、包含對老師的感激崇敬,也突出了舒婷散文的浪漫和調(diào)。
4、如同古詩: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拓展:《在那顆星子下》教學方案
教學目標:
1、感受一波三折的情節(jié)。
2、通過朗讀,品味富有詩意的語言。
3、了解老師既嚴格又循循善誘的教導,體會濃濃的師生情。
教學重點:
揣摩人物心理,感受一波三折的情節(jié)中。
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詩意的語言,體會課題“在那顆星子下”所蘊涵的情感。
教學課時:
2節(ji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有首歌中唱道:“什么時光最難以忘懷?是這幸福的中學時代;什么時光最值得珍愛?是這美好的中學時代!”中學時代,灑滿歡聲笑語,友善的同學老師,純真的師生情義,永遠留在我們記憶的銀河中讓我們聽聽當代女詩人舒婷的年回想吧。
二、朗讀正音
柏(bǎi)油捋(lǚ)下勒(lēi)咂(zā)著撂(liào)在撮(cuō)起攆(niǎn)到揪(jiū)住戳(hūo)
三、解題
文章有正《在哪顆星子下》和副標題《中學時代的一件事》
正、副標題的作用
正標題對文章核心內(nèi)容概括,副標題是正標題的補充,進一步揭示本質(zhì),是對正標題的輔助和補充。
添加副標題的作用。
1、擬定的正標題范圍太大,用副標題加以限制。如:《迎接暴風雨的先驅(qū)者——談高爾基〈海燕〉形象》《中學生呼喚“七色陽光”——對中學生“厭學”思考》
2、主標題言而未盡,副標題起補充作用,二者相得益彰。 如:《于細微中見博大——面對顯微鏡的思考》 《咀嚼“桑提亞哥”——讀海明威〈老人與海〉》
如何添加副標題?
寫了正標題之后,加破折號后寫副標題。如果正標題很長,副標題就另起一行,加破折號后寫。破折號與正標題對齊。
解題
1、“那顆星子”指誰?(星子:方言指星星) 林老師。作者把林老師比作是閃爍在“我”記憶銀河中的星子,而且是一顆最亮的星星。
2、作者用這樣的比喻表達了怎樣的情感?(題目的好處?) 這一比喻充滿感激、充滿深情,老師像一顆星,這顆星是撥亮“我”心靈的引路人。她成了一顆最亮的星星——這是學生對老師的最高評價。題目很有美感、詩意,并且能夠讓讀者帶著疑問閱讀。
四、概括梳理文章
第一段(1節(jié))點明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地點。
第二段(2-4節(jié))勾勒中學時代“我”的個性,為下文繼續(xù)做鋪墊。
第三段(5-17節(jié))敘寫英文考試事件。
(以時間劃分)
第一層(5-7節(jié))星期天晚上“我”在電影院巧遇林老師。
第二層(8-12節(jié))第二天“我”臨陣磨槍,僥幸的高分。
第三層(13-16節(jié)) “我”重考原形畢露,林老師與“我”促膝長談。
第四層(17節(jié))“我”與林老師在林蔭道相別,以及對老師的感激。
五、研讀、賞析
第1段是什么描寫?其作用是什么? 第一節(jié)描寫了母校周圍的環(huán)境,奠定全文濃厚的懷舊基調(diào)。
第二段的作用
1、第二節(jié)從整體追憶中學時代的生活印象向,有苦有樂,凸現(xiàn)文章主題事件給自己留下的記憶之深。
2、第三節(jié)寫出了一個活潑好動的學生形象,也為下文表現(xiàn)林老師關(guān)心、愛護并理解、體察學生起鋪墊作用。 對比(課業(yè)繁重與“我”的輕松),反諷(像登山運動員善于負重)等修辭的運用使枯燥艱辛的學習生活散發(fā)出溫馨的情調(diào)。
第三段
1、請同學概述中學時代的一件事(把過程講清楚,注意順序) 一次難忘的英語考試,:考前看電影,臨考抱佛腳,考了第一;講評得夸獎,重考卻得47分;事后,成績單上是“優(yōu)”。 板書: 考前看電影 考第一得夸獎 成績單的“優(yōu)” 一 波 三 折 臨考抱佛腳 重考47分
2、請同學講講你對這件事的感受。
①過程可以什么詞語形容? 一波三折 波瀾起伏 跌宕起伏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引人入勝 文似看山不喜平
②事件是否真實? 作者用第一人稱寫。(第一人稱寫的作用:真實、可信、給人親切感) 人物心理符合青少年心理,很真實
3、圈劃品讀“三個意外”,通過動作等描寫,揣摩“我”的心理、個性。 一次英語考試竟然出現(xiàn)了三個意外,曲折的情節(jié)中更有感人的細節(jié),你認為哪個意外更打動你的心,請同學們選擇朗讀,并且圈劃句子,揣摩當時“我”的心理以及個性。
預設1:學生先交流是第一個意外,這也是描寫最詳細的一個,引導學生品出此時我的調(diào)皮、貪玩、遇見老師的故作輕松、臨時抱佛腳的緊張和窘迫、和老師的對峙、考第一的得意等。特別是有幾個比喻句,“中山馬路”“鴨子”等,指導學生適當?shù)钠肺斗椒ā?/p>
預設2:學生感興趣的是重考片段,記得快,忘得快。引導學生讀出我的震驚、尷尬、沮喪、羞愧。“像根木樁”。
預設3:第三個意外重在我的羞愧,“相思鳥幸災樂禍”(環(huán)境描寫,烘托我被老師批評時的心情。閑筆不閑,增加情趣);“不敢正視”(有高興、有內(nèi)疚、有羞愧) 可見“我”的調(diào)皮、貪玩、聰穎,“我”是個精力充沛、興趣廣泛、會玩、愛玩、調(diào)皮、聰穎的孩子。)“自己也不知道”表明當時的“我”迷學糊糊,說不清楚,把讀書和玩混為一體,更不用說合理把握、恰當處理了。“別提走路時我的膝蓋抬得有多高”,表明“我”感覺很好,自鳴得意,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板書:聰穎 貪玩 調(diào)皮 容易驕傲
4、說說你是如何理解林老師的形象。(林老師是怎樣一位老師呢?)
假設:從113分到47分,面對這樣的變化,一般情況下,老師會怎么想、怎么做?
可能會懷疑她考試成績的真實性;可能令勃然大怒,當眾訓斥她;可能把她晾在一邊不予理睬;或者干脆當眾改了她的分數(shù)等,不管是哪種辦法,處理不好極有可能傷及孩子的自尊,使孩子產(chǎn)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預設16節(jié)----這段話簡短婉轉(zhuǎn),循循善誘,入心入肺,抓住要害,點到為止, 使“我”心悅誠服。體現(xiàn)老師的真誠關(guān)愛、語重心長。(響鼓不用重擂) 15節(jié)----課后,林老師來教室門口等我,遞給我成績單,英語一格上, 仍然是叫人不敢正視的“優(yōu)”。林老師很有教育策略,講求教育藝術(shù),實事求是,該肯定的肯定,該表揚的表揚,然后再指出問題。
14節(jié)----“微笑”等“我”的英語考試考了113分,林老師也給了“我” 一個“優(yōu)”,可她為什么要“重新逐條”再考我一次? -----用心良苦;
10節(jié)-----老師的不動聲色 板書:真誠 關(guān)愛學生 有教育藝術(shù)
5、如何理解林老師是我記憶銀河中“一顆最亮的星”?
分析:面對這樣一個調(diào)皮、貪玩、聰穎而又迷糊的個體,如果沒有林老師當時及時的引導,“我”會怎樣?這樣的提問引發(fā)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在對比中加深學生對文本思想內(nèi)容的理解,從而水到渠成地回答了為什么“我”把林老師看成是記憶深處一顆最亮的星星的原因。再聯(lián)系文中第二節(jié),聯(lián)系那一次難忘的英語考試。林老師的愛和她特殊的教育方式深深打動了我,以至人到中年還能清晰地回想這件事,像一只小鈴,輕輕然而分外清晰地在記憶搖響。而老師像一顆最亮的星,永遠地留在我記憶的銀河里。 面對這么一個調(diào)皮、貪玩、聰明而又迷糊的特殊個體,林老師沒有對“我”瞪眼,也沒有亂揮教鞭,而是給以充分的信任和理解,老師的話語如春風化雨滋潤心田,她猶如一顆星照亮了“我”的心靈,引領(lǐng)“我”走出誤區(qū),“我在那顆星子下健康成長”,林老師對“我”的影響是巨大的,深遠的。所以,“我”稱林老師是永遠閃爍在“我”記憶銀河中的一顆最亮的星星。
板書:健康成長
6、小結(jié) 這件事同時也讓我們深有感觸。的確,那些在我們成長過程中給過我們真誠的幫助,使我們的人生之路走得更踏實、更穩(wěn)健的不都是我們記憶中的星么?希望大家也能輕輕搖響你們記憶中的小鈴,擁有這樣的花雨夢。
六、文中語言如詩般優(yōu)美而浪漫。
你喜歡文章中哪些語句呢,說說你的理由?
1、第一節(jié)里“籠在一片紅殷殷的花雨夢中”。
作者把對美好中學生活一深切懷念之情寄托在一片似夢似幻的意境之中,給人美好溫暖、如詩如畫之感;
2、第二節(jié)里“像一只小鈴輕輕然而分外清晰地在記憶中搖響”。 比喻新穎獨特、情感真誠深摯。 怎樣理解“像一只小鈴”、“輕輕然”和“分外清晰“的含義? “像一只小鈴“,可見事情的”小;“輕輕然“,說明當時林老師處理事情沒有大動干戈,是親切地、悄無聲息地滋潤人的心田;”分外清晰“,說明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人到中年,再回憶這一段成長歷程,對老師的愛心、教育認識得更深刻,永遠留在了記憶的深處。
3、17節(jié)“纖細的手擱在我的肩頭”,“我”卻感覺是“沉甸甸”的,那不是矛盾了嗎?“纖細”與“沉甸甸”形成對比。“纖細”----女性,“沉甸甸”----寫出我的心情,感受到老師對我的關(guān)愛以及對老師的感激、崇敬、眷戀。
4、“哦,我的林老師。” “哦”是作者發(fā)自內(nèi)心的領(lǐng)悟,它包含著回憶、感恩、崇敬、愛戴與報答,作者直抒胸臆將千言萬語凝聚在這短短六個字中。
七、總結(jié)全文
文章記敘了作者中學時代一次英語學期考試前后發(fā)生的事,表達了’我”對一位關(guān)心、愛護并理解、體察學生的、和藹可親的老師的崇敬和眷戀之情。 在我們成長的歷程中,有時清醒、有時迷湖、有時興奮、有時煩惱,如星子般照耀我們前行的人很多:老師、親人、同學、朋友、甚至一些陌生人都會是我們的引路人,生活中這樣的體驗也不少。我們也應該心存感恩。
八、作業(yè)布置
1、完成《同步練習》相關(guān)內(nèi)容
2、每個人的星空中,或許都有許許多多林老師一樣的星子在閃耀,他們是我們最美的回憶,照亮了我們的星空,指引著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穩(wěn)重、踏實。相信同學們的心中也有這樣的星子,請選擇一位,用充滿感情的語言來表達對他(她)的崇敬和眷戀。
【在那顆星子下課文內(nèi)容】相關(guān)文章:
《在那顆星子下》閱讀答案06-18
七下驛路梨花課文內(nèi)容05-12
守株待兔課文內(nèi)容07-25
刻舟求劍的課文內(nèi)容01-11
船長課文內(nèi)容02-27
《頤和園》課文內(nèi)容09-10
《西湖》課文內(nèi)容10-14
掌聲的課文內(nèi)容10-21
坐井觀天課文內(nèi)容05-08
南轅北轍的課文內(nèi)容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