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棗兒》教學設計模板
《棗兒》是一個話劇小品,它是新時期戲劇百花園中一朵盛開的小花。全劇運用象征手法,圍繞“棗兒”展開情節(jié),描寫了老人和男孩之間的一段親切交往,表現(xiàn)了老人對兒子、男孩對父親的深切親情,反映了我國在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社會變遷。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棗兒》教學設計模板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棗兒》教學設計 篇1
《棗兒》主要內容
在鄉(xiāng)間一棵掛滿紅棗的老樹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個撿棗兒的男孩,這一老一少交談起來,十分親熱。
在談話中,老人回憶有關“棗兒”的往事,流露了自己對兒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棗兒”留給父親吃,表露了自己對父親的盼望。
他們滿懷親情,呼喚各自的親人回歸故鄉(xiāng),回到自己身邊,來吃這家鄉(xiāng)的“棗兒”。
《棗兒》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對“棗兒”這一具體事物及劇中情節(jié),語言加以泛化、深化、理解象征意義。
2、體會有象征意味的臺詞
3、理解劇中人物的親情,思考現(xiàn)代人的生活追求。
【教學重點】
揣摩情節(jié)、語言。
【教學難點】
理解劇中象征意義。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現(xiàn)實社會中,人們邁步奔小康,在農村不少家庭主要勞動力涌入城市生活,為城市建設作出貢獻,同時也使自家走上富裕之路,然而進步的同時也產生了新的現(xiàn)象,留守家園的老人和孩子,在無盡的思念中生活,他們怎樣寄托這種思念呢?讓我們一同走進戲劇小品《棗兒》。
二、整體感知
1、概述古詩情節(jié):
在鄉(xiāng)間一棵掛滿了紅棗的老樹下,一位老人遇到一個撿棗的男子,一老一少的交談,吐露了老人對兒子的思念,也表露了兒子對父親的盼望,他們滿懷親情呼喚各自的親人回歸故鄉(xiāng),反映社會變遷。
2、本文把時空集中在什么地方?“棗兒”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紅棗兒樹下,老人思念親人的'場景交待,棗樹為背景,“棗兒”是全劇的標題,并以“棗兒”貫徹全文,老人和孩子以“棗兒”進行對話,展開情節(jié)。
3、老人有幾次回憶起棗兒小時候的事?他對男孩又是什么態(tài)度?他的這些回憶和態(tài)度反映出一種什么樣的心態(tài)?作者借“棗兒”表達什么思想?
⑴ 兒子“棗兒”一名的來歷;兒子摘棗兒竟然尿了老人一脖子;兒子在棗兒樹下尿尿。
⑵ 老人十分疼愛男孩。
⑶ 老人思念兒子,在男孩身上折射對兒子的愛。
⑷ 作者是借“棗兒”傳達親情,表現(xiàn)對親人的思念。
4、劇中人物各是什么樣的人?
老人:老一輩農民滿懷親情,富有愛心,念舊而傳統(tǒng),有希望有失落。
男孩:新生一代(農村)思念親人,好奇懂事、純真可愛。
5、“棗兒有什么象征意義?
“棗兒”是親情的象征,是故鄉(xiāng)的傳統(tǒng)生活和精神家園的象征。
三、課堂小結
四、布置作業(yè)
【板書】
背景:棗樹下童謠聲親情
人物:老人:老一輩農民、親情、愛心
男孩:新生一代好奇懂事
棗兒:象征親情、故鄉(xiāng)、精神家園
《棗兒》教學設計 篇2
【設計簡說】
本文是一個《等待戈多》式的戲劇小品。對劇中象征意義的理解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因此,進扣劇本的內容。揣摩情節(jié)、語言,才能引導學生理解劇中的象征意義。教學過程大致分為三個過程:感知、朗讀、體悟。教學設計的基本出發(fā)點是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生活和社會問題、關心自己周圍的老人和兒童。
【教學過程】
一、感知
1、自讀課文、了解內容、熟悉小品劇情:
(學生讀課文、用概括性文字梳理劇情。)
2、師組織交流活動:學生們表達見解
即:全劇用象征手法、圍繞“棗兒”展開情節(jié)、描述了老人和男孩之間的一段親切交往,表現(xiàn)了老人對兒子、男孩對父親的深切親情。
二、解讀
1、分組表演劇中劇情:
⑴理清情節(jié)順序:學生小組討論
交流活動。
⑵揣摩個性化的戲劇語言,把握人物內心情感:
師講解:如:寫老人“威嚴地”“命令”“驀然溫和”“清清嗓子”“楞住”“緊緊摟住男孩”“將棗兒塞進男孩嘴里”等等都是傳神地寫出老人對男孩的疼愛。以及她在與男孩交流過程中的感情變化。
⑴學生分組準備(人物、道具、臺詞。)
⑵學生分組表演各自的情節(jié)。
2、教師組織課堂評議活動:同學們對各組表演表達見解。
三、品析
1、怎樣認識老人和男孩的人物形象?(引導學生用體現(xiàn)人物性格精神的詞概括)
明確:老人最有普遍意義的老一代長者的形象:滿懷心情、富有愛心、關愛已成年的.下一代男孩測量年幼的新生一代的形象好奇而懂事、思念父親、喜愛心疼自己的老人
2、“棗兒”在劇中起什么作用?
明確:棗兒是全劇情節(jié)發(fā)展的線索,是人物對自己的話題,全劇的結構與內容都與“棗兒”密切相關。
3、怎樣理解劇中的象征手法?
明確:全劇運用了象征的藝術手法。“棗兒”是親情的象征,是故鄉(xiāng)的象征,也是傳統(tǒng)生活的象征和精神家園的象征。
四、體悟
出示話題: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關注自己周圍的老人和小孩孤獨的現(xiàn)象、想想能為他們做些什么?
五、課堂交流
六、師生評議
《棗兒》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了解劇情,了解我國在現(xiàn)代化進程中人們生存狀態(tài)的變化。
2、了解現(xiàn)代戲劇藝術中常用的象征手法。
3、揣摩情節(jié)、語言,理解作品的象征意義,培養(yǎng)學生對戲劇的品評鑒賞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揣摩人物的臺詞,探究臺詞背后的言外之意,進而理解老人和男孩的思想感情,從而加深對戲劇沖突的理解。
2、領悟劇本所蘊含的象征意義,理解劇本的主題。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
傾聽童謠,感受親情。上課前學生自由讀童謠,感悟親情。
二、檢查預習,了解劇情
1、劇本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2、這個故事圍繞著什么展開情節(jié)?
明確:
1、劇本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在鄉(xiāng)間一棵掛滿紅棗的老樹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個撿棗兒的男孩,這一老一少交談起來,十分親熱。在談話中,老人回憶有關“棗兒”的往事,流露了自己對兒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棗兒”留給父親吃,表露了自己對父親的盼望。他們滿懷親情,呼喚各自的親人回歸故鄉(xiāng),回到自己身邊,來吃這家鄉(xiāng)的“棗兒”。
2、學生可能會回答:等人,棗兒,親情等。教師給予積極的肯定,并表明自己的看法:假如要以一個具體的物品名稱來回答,我會答“棗兒”。
三、明確文體,了解學法
補充戲劇知識點。
明確:
補充戲劇小知識——
(1)戲劇是一種以矛盾沖突來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塑造人物形象的舞臺藝術。強烈而富有表現(xiàn)力的戲劇沖突表現(xiàn)了人物之間錯綜復雜的矛盾,了解作品中表現(xiàn)的復雜矛盾與人物性格,更便于深刻地理解劇本的主題。而理解主題也能加深對戲劇沖突引起的原因與性質的理解。可以說沒有矛盾沖突就沒有戲劇,正是由一對對矛盾沖突,才有了很多精彩看點。
(2)理解潛臺詞是深入鑒賞劇本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之一。人物性格和故事情節(jié)主要是通過登場人物的對話來表現(xiàn)的。只有認真品味對話中蘊含的豐富的潛臺詞,才能真正理解人物,理解劇本表現(xiàn)的主題。
了解學法。
(1)了解學法:本課就是從尋找精彩耐看的內容入手,通過品讀人物語言(臺詞)來理解人物內心情感,了解作品矛盾沖突,深入理解主題。
(2)速讀課文:找出你認為文中精彩看點,并讀給大家聽。
提示:精彩耐看的點可以是一個故事,也可以是一組對話,也可能是幾個詞語等等。
四、品析文本,揣摩情感
學生跳讀課文,先標畫內容,然后大聲讀出自己覺得精彩耐看的內容,并說出理由。
明確:一是練習朗讀,二是表達能力,三是以此為切入點,明確從不同的角度去賞讀人物語言,了解人物內心情感,抓住矛盾沖突,從而理解主題思想。
在學生朗讀品說的基礎上,大屏幕顯示下列一組句子。
1、學生分角色演讀,其他同學思考,哪一組句子最好,理由是什么?
男孩呀,臟死了。
老人臟啥,尿得我全身癢絲絲、熱乎乎的!
男孩呀,臟死了。
老人臟啥,尿得我全身都濕了!
男孩呀,臟死了。
老人臟啥,尿得我全身濕漉漉、粘乎乎的!
明確:從人物語言的角度來分析人物內心的情感,特別是疊詞恰到好處的運用。通過賞讀,深入剖析老人的言行,揣摩其內心的失落與傷感。追尋老人往日的溫馨,引發(fā)對老人今昔生活境況的思考。明確老人的期盼與兒子的不歸的矛盾沖突,正是老人對親情的渴盼。
2、學生分角色演讀,其他同學認真聽,評價誰讀的最好,理由是什么?
男孩(拍拍口袋)爺爺,我?guī)Щ丶页浴?/p>
老人棗兒到了口袋里就想回家了。
男孩(低聲地)……我在等我爹。
老人爹嘛,天天回來的,急什么。
男孩不,我爹他——
老人他怎么?
男孩我爹興許今天能回來。
明確:從舞臺說明,人物對白,標點符號等角度賞讀出男孩對父親歸來的期盼與父親冷落不歸的矛盾,男孩子走與老人留的矛盾。體會老人和男孩的孤獨與期盼,對親情的盼歸。
3、師生演讀,品讀人物語言,悟出潛臺詞后的象征意義。
問題1。學生思考討論,男孩與老人所說的“巧克力”不同含義。
問題2。與“巧克力”相對的“棗兒”的象征意義。
男孩我該回去了,我要回去等我爹。
老人時辰還早呢,再坐坐。
男孩爹回來會帶巧克力,巧克力你吃過嗎?可好吃了!
老人(心事重重)你有了巧克力,就不會來了。
男孩來呢,你的棗兒甜!
明確:“巧克力”與“棗兒”的象征意義。在劇中,棗兒是親情的象征,是故鄉(xiāng)的象征,也傳統(tǒng)生活的象征和精神家園的象征。劇本巧妙地運用象征手法,賦予了“棗兒”豐富而深刻地社會內涵,使全劇具有了深厚的思想底蘊。
五、思索矛盾,感悟生活
1、產生這些矛盾的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大屏幕打出時代背景:90年代以來,隨著我國現(xiàn)代化進程的加快,農村青年大規(guī)模離開家園,闖蕩世界。據(jù)統(tǒng)計,到90年代末期農村外出從業(yè)青年達1。2億人,相當于有一半的農村青年外流,這種趨勢隨著人類歷史的發(fā)展還在加劇。
2、感悟人類的發(fā)展進程帶給我們的關于開拓生活與家園之戀這對永恒的矛盾。
(1)外面有一個廣大無邊的`世界。這個世界充滿艱辛,充滿危險,然而又豐富多彩,富有刺激性。它總在誘惑著人走出家門。因此,人的內心總在吶喊:走啊走!
——曹文軒《前方》
(2)“故鄉(xiāng),我要跪下去親吻的圣地,我用大半生想象和鄉(xiāng)愁裝飾過雕琢過的藝術品,注定了終生要為你魂牽夢繞……”
——作家王鼎鈞
(3)對于亞當而言,天堂是他的家;然而對于亞當?shù)暮笠岫裕沂撬麄兊奶焯谩?/p>
——伏爾泰
六、齊讀童謠,結束授課
結束語
文學作品幫我們解決不了根本矛盾,但是可以讓我們的心靈變軟,帶領我們從感性的思想走向理性的思索。通過本文的學習,我們可以明白:因為家,它是生存的寄居之地,又是生命的最終去所。失去了精神家園,靈魂就無所歸依;離開了精神家園,個人便失去了生命憑借,成了漂泊天涯的游子。在人的開拓生活與家園之戀的生存悖論中,“故鄉(xiāng)”將是一個永遠的不斷被追求著的夢。無論將來你身在何地,以何種方式生活,當拿起親人給的棗兒的時候,我們依然可以自豪地說還是家鄉(xiāng)的棗兒最好吃,還是家鄉(xiāng)的棗兒最甜!請記得在任何時候都要將親情隨身攜帶,記得精神回鄉(xiāng)。
【《棗兒》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捏鼻棗兒散文07-06
課文棗兒的主要內容10-24
《寓言》教學設計07-18
《水調歌頭》教學設計06-27
(經典)《寓言》教學設計07-04
鄉(xiāng)愁教學設計10-24
《范仲淹》教學設計07-01
李清照教學設計05-28
(經典)李清照教學設計05-29
春聯(lián)教學設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