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滄浪亭記》課文翻譯
《滄浪亭記》該散文記述了滄浪亭的歷史變遷,并通過古今對比,抒發(fā)了作者對世事變化的感慨,表現(xiàn)了自己對名利等的淡泊胸懷。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滄浪亭記》課文翻譯,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滄浪亭記》原文
浮圖文瑛居大云庵,環(huán)水,即蘇子美滄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滄浪亭記》,曰:“昔子美之記,記亭之勝也。請子記吾所以為亭者。”
余曰:昔吳越有國時,廣陵王鎮(zhèn)吳中,治南園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孫承祐,亦治園于其偏。迨淮海納土,此園不廢。蘇子美始建滄浪亭,最后禪者居之:此滄浪亭為大云庵也。有庵以來二百年,文瑛尋古遺事,復(fù)子美之構(gòu)于荒殘滅沒之余:此大云庵為滄浪亭也。
夫古今之變,朝市改易。嘗登姑蘇之臺,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蒼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闔閭、夫差之所爭,子胥、種、蠡之所經(jīng)營,今皆無有矣。庵與亭何為者哉?雖然,錢镠因亂攘竊,保有吳越,國富兵強,垂及四世。諸子姻戚,乘時奢僭,宮館苑囿,極一時之盛。而子美之亭,乃為釋子所欽重如此。可以見士之欲垂名于千載,不與其澌然而俱盡者,則有在矣。
文瑛讀書喜詩,與吾徒游,呼之為滄浪僧云。
譯文
文瑛和尚居住在大云庵,那里四面環(huán)水,從前是蘇子美建造滄浪亭的地方。文瑛曾多次請我寫篇《滄浪亭記》,說:“過去蘇子美的《滄浪亭記》,是寫亭子的勝景,您就記述我修復(fù)這個亭子的緣由吧。”
我說:從前吳越建國時,廣陵王鎮(zhèn)守吳中,曾在內(nèi)城的西南修建了一個園子,他的外戚孫承佑,也在它的旁邊修了園子。到吳越被宋國滅亡時,這個園子還沒有荒廢。最初蘇子美在園中造了滄浪亭,后來人們又在滄浪亭的遺址上修建了大云庵,住進了和尚。這是從滄浪亭到大云庵的演變過程。大云庵至今已有二百年的歷史了。文瑛尋訪亭子的遺跡,又在廢墟上按原來的樣子修復(fù)了滄浪亭。這是從大云庵到滄浪亭的演變過程。
歷史在變遷,朝代在改易。我曾經(jīng)登上姑蘇臺,遠眺浩渺的五湖,蒼翠的群山,那太伯、虞仲建立的國家,闔閭、夫差爭奪的對象,子胥、文種、范蠡籌劃的事業(yè),如今都已消失殆盡了,大云庵和滄浪亭的興廢,又算得了什么呢?雖然如此,錢镠趁天下動亂,竊據(jù)權(quán)位,占有吳越,國富兵強,傳了四代,他的子孫親戚,也借著權(quán)勢大肆揮霍,廣建宮館園囿,盛極一時,而子美的滄浪亭,卻被和尚如此欽重。可見士人要想垂名千載,不與吳越一起迅速消失,是有原因的。
文瑛好讀書,愛做詩,常與我們郊游,我們稱他為滄浪僧。
注釋
[1]浮圖:僧人。
[2]蘇子美:蘇舜欽,字子美,祖籍梓州銅山(今四川中江)人,后移居開封。宋景祐元年(1034)進士,官至集賢殿校理,監(jiān)進奏院,因故除名,隱居蘇州,建滄浪亭。今集中有《滄浪亭記》。
[3]吳越:五代十國之一,錢镠所建立,占有今浙江及江蘇西南部、福建東北部地區(qū)。傳五主。
[4]廣陵王:錢元璙,字德輝,錢镠子。曾為蘇州刺史。元瓘時進檢校太師中書令。后封廣陵郡王。
[5]孫承祐:錢塘人。吳越主錢俶納其姊為妃,因擢處要職,曾為中吳軍節(jié)度使。后隨錢俶歸宋。
[6]淮海納士:指吳越國主錢俶獻其地于宋。
[7]姑蘇之臺:姑蘇臺,在今蘇州城西南。據(jù)傳是春秋末期由吳王闔閭、夫差兩代君主所建,工程浩大。越滅吳,被焚毀。
[8]五湖:這里指太湖。
[9]太伯:周先祖太王長子,相傳太王欲傳位給季歷,他和弟弟仲雍避居江南,開發(fā)吳地,為吳國的始祖。太伯卒,無子,弟仲雍立。虞仲:即仲雍。
[10]闔閭:一作闔廬,即姬光。他派專諸刺殺吳王璙,代立為王,屢敗楚兵,曾攻入楚都郡。后為越王勾踐戰(zhàn)敗。夫差:吳王闔閭之子。繼位后,誓報父仇。在夫椒大敗越兵,后又被越王勾踐所攻滅。
[11]子胥:伍員,字子胥。吳國大臣。種:文種,越國大夫。蠡:范蠡,越國大夫,他們都是春秋末吳越爭霸的主要人物。
[12]澌(sī)然:滅盡的樣子
創(chuàng)作背景
這篇文章是蘇舜欽遭受政治上的沉重打擊以后所作的。慶歷四年(1044),進奏院祠神之日,蘇舜欽作為集賢校理監(jiān)進奏院,循前例以賣舊公文紙的錢宴請同僚賓客。當時朝中的保守派御史中丞王拱辰等,對宰相杜衍、參知政事范仲淹、樞密副使富弼等人力圖改革弊政之舉心懷不滿;而蘇舜欽得范仲淹薦舉,又是杜衍之婿,因而保守派抓住這件事,借題發(fā)揮,彈劾他監(jiān)主自盜,結(jié)果,蘇舜欽被罷去官職,在席的有十余人被逐出朝。區(qū)區(qū)一件小事,竟得如此嚴懲,蘇舜欽激憤不己,他帶著心靈上的創(chuàng)痛,流寓蘇州,不久,在城南營建滄浪亭,并寫下了這篇文章。
作者簡介
蘇舜欽(1008—1048年),宋詩人。字子美,號滄浪翁,參知政事蘇易簡之孫。綿州鹽泉(今四川綿陽東)人,遷居開封。景祐進士。曾任大理評事。慶歷中,范仲淹薦為集賢校理、監(jiān)進奏院。岳父同平章事兼樞密使杜衍,支持范仲淹改革,他遭反對派傾陷,被勤除名,退居蘇州滄浪亭,以詩文寄托憤懣。詩與梅堯臣齊名,風格豪健。文多論政之作,辭氣慷慨激切。又工書法。著有《蘇學(xué)士文集》。
【《滄浪亭記》課文翻譯】相關(guān)文章:
核舟記課文翻譯02-20
《袁家渴記》課文翻譯06-26
《小石潭記》的課文翻譯04-02
小石潭記課文原文與翻譯03-24
小石潭記課文原文及翻譯03-12
《游褒禪山記》課文翻譯11-08
《童趣》的課文翻譯02-03
《過秦論》課文翻譯04-01
離騷課文翻譯06-02
勸學(xué)課文翻譯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