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橋之美》課文結構的分析總結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橋之美》課文的結構分析
1、層次結構
第一部分(第1段),由橋的話題引出對“橋之美”的評說。
第二部分(第2~6段),從不同的角度引領我們用另一種眼光去欣賞、品味“橋之美”。
第三部分(第7段),點明“橋之美”所在──“凡是起到構成及聯(lián)系之關鍵作用的形象,其實也就具備了橋之美!”
2、中心意思
這篇課文以畫家的標準和眼光,發(fā)掘橋在不同環(huán)境中所產生的美學效果,引領我們用“另一種眼光”去看我們此前雖感覺美好卻又說不出好在何處的景物,提高了我們的藝術欣賞水平。
3、寫作特點
這篇帶有說明性質的小品文,其說明性體現(xiàn)在先點明畫家眼里橋美在何處,然后舉例加以解說上。在說明的過程中,或描寫景物,或抒發(fā)感情,文字極富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
【《橋之美》課文的結構分析】相關文章:
《橋之美》課文結構的分析總結06-30
關于橋之美課文分析介紹10-23
橋之美的課文分析08-28
《橋之美》課文內容解析06-05
橋之美課文內容解析08-07
《勸學》課文結構分析06-29
《人生》課文結構分析10-18
《狼》課文結構分析10-31
課文《心聲》結構分析09-19
課文《社戲》結構分析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