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庸之道》課文解讀和練習詳解
中庸之道<課文理解>本章闡述孔子的人生出世的態(tài)度和保持社會安定的基本思想,符合了中國傳統(tǒng)的“和諧”思想,所以得到歷代統(tǒng)治者的重視和提倡。宋代時,專門把孔子關于“中庸”的一些論述集中加以評論闡述,作為“四書”之一。孔子“中庸”思想包含做事、考慮問題要“執(zhí)中”而不偏(考慮全面,不走極端),“和而不同”,對人寬容包含,但又堅持道德原則,做事、考慮問題要穩(wěn)健、合情合理等內容,不應片面理解。在今天建設“和諧社會”中,應借鑒孔子的這一理論。
<課文解讀>
一、“中庸”、“和”的精神實質是什么?有人把這種主張看成“折中主義”,你認為符合實際嗎?
“中庸”、“和”的精神實質是要求人們在處理人際關系時,在對待社會問題時要依據(jù)道德原則保持中立態(tài)度,考慮問題全面,不走極端,對人寬容大度,這樣可以使人與人之間關系保持穩(wěn)定,有利于社會安定。把它看成“折中主義”是不妥當?shù)摹R驗椋婵础墩撜Z》中關于“中庸”、“和”的論述,可知孔子還提倡“和而不同”(在保持穩(wěn)定下允許不同意見),反對“同而不和”(表面上強求統(tǒng)一),反對無“是非”原則的“鄉(xiāng)原”等。
二、試從《論語》中找些例子,說說孔子在自己言行中是怎樣貫徹中庸之道的。
這樣的例子很多。如“季氏將伐顓臾章”中,孔子旗幟鮮明地反對破壞秩序的以強凌弱的“攻打”,主張以“德”、“禮”來達到“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的穩(wěn)定。
又如“陽貨見孔子章”,孔子與陽貨主張不同,討厭其為人,就采取回避、應付,而不與之矛盾激化。
又如“侍坐章”對待不同主張的學生,他也能以恰當評價,等。
三、結合日常生活,說說中庸之道的作用。(略)
<文言練習>
四、讀下面一段古文,參照注文(小字部分)和工具書,解釋畫線詞語,并回答問題。
1、陳的始祖是誰?這個人和周武王有什么關系?陳和舜之間有什么關系?
2、陳在哪里找到了肅慎氏之矢?這種箭有什么來歷?
仲尼在陳,有隼集于陳侯之庭而死。楛矢貫之,石砮,其長尺有咫。隼,鷙鳥也。楛,木名。砮,鏃也,以石為之。八寸曰咫。楛矢貫之,墜而死也。陳惠公使人以隼如仲尼之館問之。惠公,陳哀公之孫,悼太子之子吳也。館,仲尼所舍。仲尼曰:“隼之來也遠矣。此肅慎氏之矢也。肅慎,北夷之國,故隼來遠矣。《傳》曰:肅慎燕亳,吾北土也。昔武王克商,通道于九夷百蠻,九夷,東夷九國。百蠻,蠻有百邑也。使各以其方賄來貢,方賄,各以所居之方所出貨賄為貢也。使無忘職業(yè)。于是肅慎氏貢楛矢石砮,其長尺有咫。先王欲昭其令德之致遠也,以示后人,使永監(jiān)焉。監(jiān),視也。故銘其括曰“肅慎氏之貢矢”。刻曰銘。括,箭羽之間也。以分大姬配虞胡公,而封諸陳。分,予也。大姬,武王元女。胡公,舜后虞遏父之子胡滿也。諸,之也。古者分同姓以珍玉,展親也。展,重也。玉謂若夏后氏之璜。分異姓以遠方之職貢,使無忘服也。故分陳以肅慎氏之貢。陳,媯姓也。君若使有司求諸故府,其可得也。”故府,舊府也。使求,得之金櫝,如之。櫝,柜也。金,以金帶其外也。如之,如孔子之言也。(《國語·魯語下》,三國吳·韋昭注)
譯文:
孔子在陳國時,有一只鷹墜在陳侯的庭院里死了。楛木做的箭射穿了它的身體,箭頭是用尖石做的,箭有一尺八寸長。陳惠公派人帶著這只鷹,去到孔子住的館舍詢問。孔子說:“這只鷹來得很遠呢,它身上的箭是北方肅慎氏制造的。從前周武王打敗了商,開通了去南北方各少數(shù)民族居住地區(qū)的道路,命令他們各自拿出本地的土特產(chǎn)進貢,使他們不忘記各自所從事的職業(yè)。于是肅慎氏就向周天子進貢楛矢和石砮,箭長一尺八寸。武王為了公開表明他使遠方民族歸附的威德,告示后人,讓他們永遠看到自己的權威,所以在箭尾扣弦處刻上‘肅慎國進貢之箭’的字樣,送給大女兒,并隨嫁給虞胡公而帶到他所封的陳國。古時候,帝王把珍玉分給同姓,用來表示血緣的親近;把遠方的貢品分給異姓,使他們不忘事奉天子。虞胡公是異姓,所以把肅慎國的貢品分給了陳國。國君如派管事的去舊府里尋找,大概還能找到。”陳惠公于是派人尋找,果然在用金裝飾的木盒里發(fā)現(xiàn)了楛矢,像孔子所說的一樣。
1、陳的始祖是舜后虞遏父的兒子胡滿,周武王將大女兒嫁胡滿,封于陳。所以胡滿是舜的后代,周武王的女婿。
2、陳在舊府的“金櫝”(鑲金的柜子)中找到肅慎氏之矢。這種矢是當年周朝平定肅慎,肅慎進貢,周王賜給異姓諸侯,以表示異姓諸侯不忘向周朝臣服進貢。
砮:石頭磨成的箭頭。尺有咫:一尺八寸長。有,又。咫,古代八寸為“咫”。
館:旅館。方賄:各地諸侯進貢的財物。監(jiān):監(jiān)視、督察。
銘:將字刻在石頭或金屬器皿上。括:箭桿。分:給予。故府:舊府,原來的府第。金櫝:外面鑲金的箱子。
關于儒家經(jīng)典《四書五經(jīng)》:先秦時有“六藝”(學習課程):禮、樂、射、御、書、數(shù)。配有教材《詩》、《書》、《禮》、《樂》、《易》、《春秋》,《莊子》中稱為“六經(jīng)”(此“經(jīng)”與后來的“經(jīng)”不同)。
西漢時,尊儒,將儒家經(jīng)典稱為“經(jīng)”,設“五經(jīng)博士”研究傳習,由于“樂”失傳,所以稱“五經(jīng)”:《詩經(jīng)》、《書經(jīng)》、《易經(jīng)》、《禮記》、《春秋》。
東漢時加《論語》、《孝經(jīng)》,成為“七經(jīng)”。
唐時,將《禮記》分成《周禮》、《禮儀》、《禮記》三禮,將《春秋》三傳列入,作為科舉考試內容,稱“九經(jīng)”:《詩》、《書》、《易》、《周禮》、《禮儀》、《禮記》、《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后又增加《論語》、《孝經(jīng)》、《爾雅》,成為“十二經(jīng)”。
宋時又加《孟子》,成為“十三經(jīng)”。清代有《十三經(jīng)注疏》,將原文及前人的注疏合刻,成為儒家經(jīng)典集大成之作,被認為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典籍”。
南宋朱熹又將“三禮”合并,并從《禮記》中抽出《大學》、《中庸》兩章,加上《論語》、《孟子》稱“四書”,又將《周易》、《詩經(jīng)》、《尚書》、《禮記》、《春秋》稱為“五經(jīng)”,加以“章句”(注疏)、“集注”(綜合前人評價),成為“四書五經(jīng)”。
【《中庸之道》課文解讀和練習詳解】相關文章:
《登高》課文解讀10-19
《鄉(xiāng)愁》課文解讀11-09
課文《社戲》解讀08-21
《莫高窟》課文解讀08-26
課文《采薇》解讀07-09
采薇課文解讀08-30
《貓》鄭振鐸課文解讀08-03
課文《麻雀》文本解讀10-03
《小樹謠》課文解讀07-19
老舍《母雞》課文解讀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