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李白有哪些簡單的詩
江山代有才人出,在古老的歷史中涌現(xiàn)出無數(shù)的風(fēng)云人物。其中,最令我敬佩的是詩人李白。下面是李白有哪些簡單的詩,歡迎參考閱讀!
1、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李白《怨情》
2、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李白《春思》
3、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李白《怨情》
4、春風(fēng)不相識,何事入羅幃。——李白《春思》
5、昔日芙蓉花,今成斷根草。——李白《妾薄命》
6、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guān)山月》
7、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李白《送友人》
8、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9、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靜夜思》
10、長風(fēng)幾萬里,吹度玉門關(guān)。——李白《關(guān)山月》
11、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李白《秋浦歌》
12、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李白《送友人》
13、赧郎明月夜,歌曲動寒川。——李白《秋浦歌》
14、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李白《妾薄命》
15、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李白《靜夜思》
16、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李白《玉階怨》
17、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李白《送友人》
18、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李白《贈孟浩然》
19、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
20、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李白《贈孟浩然》
21、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李白《古朗月行》
22、山從人面起,云傍馬頭生。——李白《送友人入蜀》
23、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荊門送別》
24、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李白《獨坐敬亭山》
25、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李白《渡荊門送別》
26、渡遠(yuǎn)荊門外,來從楚國游。——李白《渡荊門送別》
27、月下飛天鏡,云生結(jié)海樓。——李白《渡荊門送別》
28、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29、笑盡一杯酒,殺人都市中。——李白《結(jié)客少年場行》
30、大鵬一日同風(fēng)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李白《上李邕》
31、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李白《客中行》
32、秋風(fēng)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李白《子夜吳歌·秋歌》
33、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李白《子夜吳歌·秋歌》
34、曉戰(zhàn)隨金鼓,宵眠抱玉鞍。——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35、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李白《望天門山》
36、江城如畫里,山晚望晴空。——李白《秋登宣城謝脁北樓》
37、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38、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39、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李白《秋登宣城謝脁北樓》
40、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李白《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41、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里觸龍門。——李白《公無渡河》
42、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李白《贈裴十四》
43、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李白《越中覽古》
44、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45、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李白《早發(fā)白帝城》
46、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47、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望廬山瀑布》
48、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49、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50、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51、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李白《望廬山瀑布》
52、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53、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54、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早發(fā)白帝城》
55、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56、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57、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其一》
58、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李白《清平調(diào)·其三》
59、此夜曲中聞?wù)哿稳瞬黄鸸蕡@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60、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李白《登金陵鳳凰臺》
61、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李白《清平調(diào)·其一》
62、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李白《長相思·其一》
63、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fù)乘舟夢日邊。——李白《行路難·其一》
64、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后千載名?——李白《行路難·其三》
65、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fēng)拂檻露華濃。——李白《清平調(diào)·其一》
66、天長路遠(yuǎn)魂飛苦,夢魂不到關(guān)山難。——李白《長相思·其一》
67、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李白《登金陵鳳凰臺》
68、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李白《行路難·其一》
69、風(fēng)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李白《金陵酒肆留別》
70、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李白《金陵酒肆留別》
附:少年李白的故事
李白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詩人,有詩仙之美稱。
李白的祖籍是隴西成紀(jì)。公元701年,他出生在隨葉河畔(前蘇境內(nèi))一戶商人家里。五歲的時候全家一起遷居到現(xiàn)在的四川省江油縣的青蓮鄉(xiāng)。
因為父親是以經(jīng)商為生,所以家里的生活條件優(yōu)越。李白從五歲就跟隨父親認(rèn)字念書。他是個很聰明的孩子,只要教一遍,就能學(xué)會。到他十歲的時候,已經(jīng)能看很多的書。有一次李白的父親要出遠(yuǎn)門,便叮囑說:
“孩子,你很聰明,已經(jīng)取得很大的'成績,但要更加努力才行啊”!
李白說:“我知道!”父親走后,李白拿起一卷《老子》讀起來。讀著,讀著,感到讀不懂,頭腦發(fā)脹,便跑到外面去玩。到外面一看,外面的天地這么廣闊,比整天關(guān)在屋子里面讀書快活讀。
李白和伙伴們一起玩,早把父親的叮囑忘,讀書的事也忘。
父親回來后,便把他送進(jìn)私塾。李白聰慧伶俐,悟性極強。先生角的書,讀一遍就能記住,而不會忘記。他比一般的學(xué)生學(xué)得快,加上本來他的基礎(chǔ)就比別人好,因此成績突出。但是李白活潑、好動,經(jīng)常是坐不住的。
有一天上課時,他就趁先生不注意的時候,偷偷地跑回家。在回家的路上,他看見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婆婆,坐在小溪邊上的大石頭旁,手里拿著一根鐵杵,用力地來回磨呀磨,不停地磨!李白覺得很奇怪,連忙走上前去問道:
“老婆婆,你磨這個干什么呀?”
老婆婆回答說;“我想要把它磨成針哪!”
李白又問道:“這樣粗的一根鐵杵要磨成針,那得磨到什么時候啊?”
老婆婆對他說:“鐵杵磨成針,功到自然成。只要功夫用到家,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天天不停地磨,鐵杵雖然粗,總有一天會磨成針的。”
李白一聽恍然大悟,他想:老婆婆的話有道理。這和讀書一樣,天下的好書很多,可是只要天天認(rèn)真地讀,十年,二十年,總有一天能夠把所有的書讀完哪!老婆婆的話,就像一把重重的錘子猛擊在李白的心上。他對照幾天來自己的行動,捫心自省,感到辜負(fù)父親的期望。
從那以后,他又道私塾里去讀書。他決心用鐵杵磨針的精神激勵自己,加倍努力勤學(xué),再也不偷偷跑掉。不論先生留下多少作業(yè),他總是認(rèn)真地按時完成。
除此之外,他還加緊讀課外的書籍,終于把古代諸子百家的經(jīng)書都讀完。
后來李白到戴天山中的大明寺去讀書,寫一首《訪戴天道士不遇》的詩,成為他早期的著名詩篇之一,當(dāng)時他只有十幾歲。
由于,李白的勤奮努力,終于使他成為一位著名的大詩人,人稱“詩仙”。
【李白有哪些簡單的詩】相關(guān)文章:
李白寫的詩有哪些07-21
李白的詩有哪些風(fēng)格08-19
李白的詩有哪些特點11-06
小學(xué)李白的詩有哪些09-03
李白的思鄉(xiāng)詩有哪些11-04
李白夸張的詩有哪些05-27
李白寫友情的詩有哪些07-31
李白寫夏天的詩有哪些10-27
李白和蘇軾的詩有哪些?07-14
李白寫月的詩有哪些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