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林清玄作品《惜別的海岸》原文賞讀
在恒河邊,釋迦牟尼佛與幾個弟子一起散步的時候,他突然停住腳步問:
“你們覺得,是四大海的海水多呢?還是無始生死以來,為愛人離去時,所流的淚水多呢?”
“世尊,當然是無始生死以來,為愛人所流的淚水多了。”
弟子們都這樣回答。
佛陀聽了弟子的回答,很滿意的帶領弟子繼續(xù)散步。
我每一次想到佛陀和弟子說這段話時的情景,心情都不免為之激蕩,特別是人近中年,生離死別的事情看得多了,每回見人痛心疾首的流淚,都會想起佛陀說的這段話。
在佛教所闡述的“有生八苦”之中,“愛離別”是最能使人心肝摧折的了。愛離別指的不僅是情人的離散,指的是一切親人、一切好因緣終究會有散滅之日,這乃是因緣的實 相。
因緣的散滅不一定會令人落淚,但對于因緣的不舍、執(zhí)著、貪愛,卻必然會使人淚下如海。
佛教有一個廣大的時間觀點,認為一切的因緣是由“無始劫”(就是一個無量長的時間)來的,不斷的來來去去、生生死死、起起滅滅,在這樣長的時間里,我們?yōu)橄嘤H相愛的人離別所流的淚,確實比天下四個大海的海水還多,而我們在愛別離的折磨中,感受到的打擊與沖撞,也遠勝過那洶涌的波濤與海浪。
不要說生死離別那么嚴重的事,記得我童年時代,每到寒暑假都會到外祖母家暫住,外祖母家有一大片柿子園和荔枝園,有八個舅舅,二十幾個表兄弟姊妹,還有一個巨大的三合院,每一次假期要結束的時候,爸爸來帶我回家,我總是淚灑江河。有一次抱著院前一棵高大的椰子樹不肯離開,全家人都圍著看我痛哭,小舅舅突然說了一句:“你再哭,流的眼淚都要把我們的荔枝園淹沒了。”我一聽,突然止住哭泣,看到地上濕了一大片,自己也感到非常羞怯,如今,那個情景還時常從眼前浮現(xiàn)出來。
不久前,在臺北東區(qū)的一家銀樓,突然遇到了年齡與我相仿的表妹,她已經(jīng)是一家銀樓的老板娘,還提到那段情節(jié),使我們立刻打破了二十年不見的隔閡,相對一笑。不過,一談到家族的離散與寥落,又使我們心事重重,舅舅舅媽相繼辭世,連最親愛的爸爸也不在了,更覺得童年時為那短暫分別所流的淚是那么真實,是對更重大的愛別離在做著預告呀!
“會者必離,有聚有散”大概是人人都懂得的道理,可是在真正承受時,往往感到無常的無情,有時候看自己種的花凋零了、一棵樹突然枯萎了,都會悵然而有濕意,何況是活生生的親人呢?
愛別離雖然無常,卻也使我們體會到自然之心,知道無常有它的美麗,想一想,這世界上的人為什么大部分都喜歡真花,不愛塑膠花呢?因為真花會萎落,令人感到親切。
凡是生命,就會活動,一活動就有流轉、有生滅,有榮枯、有盛衰,仿佛走動的馬燈,在燈影迷離之中,我們體驗著得與失的無常,變動與打擊的苦痛。
當佛陀用“大海”來形容人的眼淚時,我們一點都不覺得夸大,只要一個人真實哭過、體會過愛別離之苦,有時覺得連四大海都還不能形容,覺得四大海的海水加起來也不過我們淚海中的一粒浮漚。
在生死輪轉的海岸,我們惜別,但不能不別,這是人最大的困局,然而生命就是時間,兩者都不能逆轉,與其跌跤而怨恨石頭,還不如從今天走路就看腳下,與其被昨日無可換回的愛別離所折磨,還不如回到現(xiàn)在。
唉唉!當我說“現(xiàn)在”的時候,“現(xiàn)在”早已經(jīng)過去了,現(xiàn)在的不可留,才是最大的愛別離呀!
【林清玄作品《惜別的海岸》原文賞讀】相關文章:
林清玄作品《旅店》原文賞讀09-01
林清玄作品《破褲子》原文賞讀08-04
林清玄作品《下下簽》原文賞讀10-28
林清玄作品《波羅蜜》原文賞讀08-05
林清玄《前世與今生》原文賞讀10-28
林清玄《賣茶老婦》原文賞讀09-13
林清玄《玫瑰與刺》原文賞讀10-04
林清玄《破褲子》原文賞讀09-22
林清玄《無關風月》原文賞讀05-19
林清玄《玫瑰往事》原文賞讀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