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鑒賞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今山東濟南章丘)人。宋代(兩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李清照出生于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yōu)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中打下文學(xué)基礎(chǔ)。出嫁后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jù)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diào)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diào)協(xié)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fēng)不同。
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
李清照
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zhuǎn)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xué)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fēng)鵬正舉。風(fēng)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鑒賞
李清照是一位可以代表婉約派的女作家,她的《聲聲慢》、《醉花陰》等是大家熟悉的名作。這些詞多半寫閨情幽怨,它的風(fēng)格是含蓄、委婉的。但是在她的詞作中也有一首風(fēng)格特殊的《漁家傲》,這是一首豪放的詞,她用《離騷》、《遠游》的感情來寫小令,不但是五代詞中所沒有的,就是北宋詞中也很少見。一位婉約派的女詞人,而能寫出這樣有氣魄的作品,確實值得注意。
整首詞都是描寫夢境。開頭兩句寫拂曉時候海上的景象。在李清照以前還沒有人在詞里描寫過大海。“天接云濤”兩句用“接”、“轉(zhuǎn)”、“舞”三個動詞,來寫海天動宕的境界。“星河欲轉(zhuǎn)”,點出時間已近拂曉。“千帆舞”寫大風(fēng),這不是江河中的景象。可能因為李清照是山東人,對海的見聞比較多,所以寫得出這樣的境界。上片第三句“仿佛夢魂歸帝所”,意思是說:我原來就是天帝那兒來的人,現(xiàn)在又回到了天帝處所。這和蘇軾《水調(diào)歌頭》中秋詞:“我欲乘風(fēng)歸去”之“歸”字意義相同。“歸何處”句,著“殷勤”二字,寫出天帝的好意,引起下片換頭“我報路長嗟日暮”二句的感慨。《離騷》:“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其將暮。……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就是李清照“路長日暮”句的出處。這句子的意思是說人世間不自由,尤其是封建時代的婦女,縱使學(xué)詩有驚人之句(“謾有”是“空有”的意思),也依然是“路長日暮”,找不到她理解的境界。末了幾句說:看大鵬已經(jīng)高翔于九萬里風(fēng)之上;大風(fēng)呵,不住地吹吧,把我的帆船吹送到蓬萊三島去吧(“九萬里風(fēng)”句用《莊子?逍遙游》,說大鵬“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扶搖,旋風(fēng),九是虛數(shù))!
李清照是婉約派的女作家,何以能寫出這樣豪放的作品呢?在封建社會中,女子生活于種種束縛之下,即使象李清照那樣有高度修養(yǎng)和才華的女作家也不能擺脫這種命運,這無疑會使她感到煩悶和窒息。她作了兩首《臨江仙》詞,都用歐陽修的成語“庭院深深深幾許”作為起句,這很可能是借它表達她的煩悶的心情。她要求解脫,要求有廣闊的精神境界。這首詞中就充分表示她對自由的渴望,對光明的追求。但這種愿望在她生活的時代的現(xiàn)實生活中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因此她只有把它寄托于夢中虛無縹緲的神仙境界,在這境界中尋求出路。然而在那個時代,一個女子而能不安于社會給她安排的命運,大膽地提出沖破束縛、向往自由的要求,確實是很難得的。在歷史上,在封建社會的婦女群中是很少見的。
這首風(fēng)格豪放的詞,意境闊大,想象豐富,確實是一首浪漫主義的好作品。出之于一位婉約派作家之手,那就更為突出了。其所以有此成就,無疑是決定于作者的實際生活遭遇和她那種渴求沖決這種生活的思想感情;這絕不是沒有真實生活感情而故作豪語的人所能寫得出的。
【李清照《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鑒賞】相關(guān)文章:
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 李清照10-06
李清照《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作品鑒賞10-05
《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李清照答案03-01
李清照《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賞析08-09
李清照《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鑒賞及譯文參考匯總07-29
李清照《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原文賞析06-19
李清照《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文學(xué)賞析08-23
《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李清照宋詞賞析08-10
李清照《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全文賞析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