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雨晴至江渡》賞析
柳宗元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稱“柳河東”、 “河東先生”。以下是小編分享的柳宗元《雨晴至江渡》賞析,歡迎大家閱讀!
《雨晴至江渡》
江雨初晴思遠步,日西獨向愚溪渡。
渡頭水落村徑成,撩亂浮槎在高樹。
【注釋】
⑴愚溪:即冉溪。柳宗元出于被貶逐的憤激,自稱為“愚”,并把居地永州冉溪改名為“愚溪”。
⑵村徑:鄉(xiāng)村小路。成:顯現(xiàn)。
⑶撩亂:攪亂的意思。浮槎:水中漂浮的木筏。
【翻譯】
雨后初晴想到遠處的江邊散步,日落西山獨自走向愚溪渡口。只見洪水消退,村旁的小路重現(xiàn),漂浮的木筏散亂,有的.高掛在樹的枝頭。
【鑒賞】
柳宗元的《雨晴至江渡》,只有短短的四句話,二十八個字。初讀起來好像很容易理解,詩的前兩句,寫他在雨后初晴的一天傍晚,獨自到江邊散步。后兩句寫他在愚溪渡口旁,雨停水退后所見到的景像。
河里的洪水太大,大到連村旁的小路都被淹沒了。而且,水中漂浮的木筏,也被沖散了,有的高掛在岸邊的樹枝上。說明這場雨下得太猛,下得太久,自己在屋里憋的時間太長了。久雨初晴,才迫不及待地要到江邊來走一走,放松放松自己被壓抑的心情。第二句中有一個“獨”字,用得非常巧妙,不僅是寫實,也是寫虛。寫實,是指他獨自一人到江邊來散步;寫虛,是指當年一起參加“永貞革新”的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們,都被發(fā)配到偏遠的州府,自己孤身一人來到永州,勢單力薄,難以再成氣候。第四句中有一個“在”字,用得鮮活。因為木筏所處的位置,應(yīng)該漂浮“在水中”,此刻卻被漫天洪水沖到岸邊的樹上,“在高樹”三字,讓人嘆然思然,不勝感慨。真是幾多凄涼,幾許傷感。
永州,在湖南省的西南部,每年的春夏兩季,雨水格外繁多。柳宗元曾經(jīng)寫過一篇《舜廟祈晴文》,其中有幾句的大意是:“濃云密布,陰雨連綿,洪水泛濫,不僅河岸崩塌,而且沖斷河堤,淹沒了稻田和菜地,百姓遭災(zāi),苦不堪言”。因此,祈盼舜帝體恤民情,趕快誅殺妖龍,驅(qū)散云霧,使陽光重新普照大地,不再讓雨水危害百姓。結(jié)合這篇文章,再讀《雨晴至江渡》,反復咀嚼,詩人久雨蟄居之苦、遠謫漂泊之痛、同情百姓遭遇的憂患意識、感嘆自己空有經(jīng)國濟世的抱負,卻又無法施展的憤激心情,皆在不言之中,凸顯出來。詩人采用了小中見大、平淡之中寓含深意的寫作手法,從表面上看來,四句都是寫景,其實字字皆在抒情。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詩寫于唐憲宗元和二年(807年),柳宗元在永州,其在永州瀟水上游的冉溪買地筑屋定居,并將冉溪改名為愚溪,時柳宗元宴游西山后,繼而又游鈷鉧潭、西小丘、小石潭等,此詩是在江雨初晴的情況下,在太陽快要下山的時候,獨自游觀愚溪渡而作。
作者簡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東(今山西省永濟市)人。唐代文學家、思想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唐德宗貞元(793年)中進士。曾任監(jiān)察御史,與韓愈共事。唐順宗永貞元年(805年)參與王叔文領(lǐng)導的政治革新,任禮部員外郎。革新失敗后,被貶為永州(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qū))司馬。十年后,又改任柳州刺史,卒于任所時年47歲,世稱“柳柳州”,亦稱“柳河東”。柳宗元也是唐代古文運動的主要倡導者之一,世人以“韓柳”并稱。他的散文寫得很出色。其作品由劉禹錫編成《柳河東集》三十三卷。
【柳宗元《雨晴至江渡》賞析】相關(guān)文章:
雨晴至江渡_柳宗元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03
賞析《江雪》柳宗元11-29
《江雪 柳宗元》賞析10-17
柳宗元 江雪 賞析09-29
江雪 柳宗元 賞析09-30
柳宗元《江雪》的賞析10-25
《江雪》賞析柳宗元09-15
江雪賞析 柳宗元09-28
《江雪》的賞析柳宗元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