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陸游的楚城古詩原文鑒賞
楚城
作者:陸游
江上荒城猿鳥悲,
隔江便是屈原祠。
一千五百年間事,
只有灘聲似舊時。
拼音:
jiāng shàng huāng chéng yuán niǎo bēi ,
gé jiāng biàn shì qū yuán cí 。
yī qiān wǔ bǎi nián jiān shì ,
zhī yǒu tān shēng sì jiù shí 。
賞析:
“江上荒城猿鳥悲”,先點明“城”在“江上”,并用“荒”和“悲”定了全詩的基調(diào)。“楚城”即“楚王城”’“楚始封于此”,是楚國的發(fā)樣地。楚國強(qiáng)盛之時,它必不荒涼;如今競成“荒城”,就不能不使人“悲”!接下去,作者就用了一個“悲”字,但妙在不說人“悲”,而說“猿鳥悲”,用了擬人法和側(cè)面烘托法。“猿鳥”何嘗懂得人世的盛衰?說“猿鳥”尚且為“楚城”之“荒”而感到悲哀,則憑吊者之悲哀更可想見。“江上”二字,在本句中點明“楚城”的位置,在全詩中則為第二句的“隔江”和第四句的“灘聲”提供根據(jù),確切不可移易。
在第二句,詩人并沒有直接回答“楚城”為什么“荒”,卻用“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句進(jìn)一步確定“楚城”的地理位置,但不僅如此。
屈原輔佐楚懷王,主張彰明法度,舉賢授能,東聯(lián)齊國,西抗強(qiáng)秦,卻遭讒去職。懷王違反屈原聯(lián)齊抗秦的主張,使楚陷于孤立,為秦惠王所敗。此后,懷王又不聽屈原的勸告,應(yīng)秦昭王之約入秦,披扣留,死在秦國。楚頃襄王繼立,信賴權(quán)奸,放逐屈原,繼續(xù)執(zhí)行親秦政策,國事日益混亂,秦兵侵凌不已。屈原目睹祖國迫近危亡,悲憤憂郁,自投汨羅江而死。至秦始皇二十四年(前223),楚國終為秦國所滅。
明乎此,就不難理解:因為楚國的命運與屈原的遭遇密不可分,詩人一見“楚城”的荒蕪,就想到了屈原的遭遇。
“江上荒城,——猿鳥悲!”從語氣看,這是慨嘆;就文勢說,這是頓筆。楚城如此荒涼,連猿鳥都為之悲傷,而楚城的隔江,便是屈原的祠廟啊!這無限感慨中又蘊(yùn)蓄了多少說不出、說不盡處。
兩句詩,欲吐又吞,低回詠嘆,吊古傷今,余意無窮。
三四兩句,仍然是再伸前說。一三兩句,只用“便是”結(jié)合“江上荒城”與“屈原祠”,接下去似應(yīng)伸說那二者之間的關(guān)系。然而這樣寫,其意便淺,所以詩人別出心裁,照應(yīng)著第一句的“江上”與第二句的“隔江”去寫“灘聲”。
個人資料:
陸游(1125年—1210年),字務(wù)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紹興)人,南宋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愛國詩人。陸游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宋孝宗即位后,賜進(jìn)士出身,歷任福州寧德縣主簿、敕令所刪定官、隆興府通判等職,因堅持抗金,屢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應(yīng)四川宣撫使王炎之邀,投身軍旅,任職于南鄭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陸游奉詔入蜀,與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繼位后,升為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討官,不久即因“嘲詠風(fēng)月”罷官歸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寧宗詔陸游入京,主持編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官至寶章閣待制。書成后,陸游長期蟄居山陰,嘉定二年(1210年)與世長辭,留絕筆《示兒》。
陸游一生筆耕不輟,詩詞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jǐn)嚴(yán),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郁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后世影響深遠(yuǎn)。陸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書》,“簡核有法”,史評色彩鮮明,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陸游的楚城古詩原文鑒賞】相關(guān)文章:
效古詩原文及鑒賞07-03
古詩《小池》原文鑒賞09-14
古詩《浣溪沙》原文及鑒賞10-29
蝶戀花古詩原文及鑒賞09-17
《浣溪沙》古詩原文及鑒賞10-15
《沁園春》古詩原文及鑒賞06-11
《蝶戀花》古詩原文及鑒賞07-18
勸學(xué)古詩原文鑒賞10-06
陸游釵頭鳳原文及鑒賞05-05
《孟城坳》王維古詩鑒賞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