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宿建德江》賞析
《宿建德江》是唐朝詩人孟浩然的一首經(jīng)典詩詞,全詩清新,值得細細品讀。
《宿建德江》
作者: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注解】
1、建德江:在浙江省,新安江流徑建德的一段。
2、移舟:靠岸。
3、煙渚:彌漫霧氣的沙洲。
4、泊:停船靠岸。
5、天低樹:天幕低垂,好像和樹木相連。
6、曠:空闊遠大。
7、近:親近。
【韻譯】
我把船停泊在暮煙籠罩的小洲,茫茫暮色給游子新添幾分鄉(xiāng)愁。
曠野無垠遠處天空比樹木還低,江水清澈更覺月與人意合情投……
【評析】
孟浩然一生大部分時間在家鄉(xiāng)鹿門山隱居,四十多歲時曾往長安、洛陽謀取功名,并在吳、越、湘、閩等地漫游。晚年張九齡為荊州長史,聘他為幕僚。該詩作于730年(開元十八年)漫游吳越之時。
這首詩不以行人出發(fā)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為背景。它雖然露出一個“愁”字,但立即又將筆觸轉(zhuǎn)到景物描寫上去了。可見它在選材和表現(xiàn)上都是頗有特色的。詩的起句“移舟泊煙渚”,“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個煙霧朦朧的小洲邊,這一面是點題,另一面也就為下文的寫景抒情作了準備。 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guān)注“習古堂國學網(wǎng)”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第二句“日暮客愁新”,“日暮”顯然和上句的“泊”、“煙”有聯(lián)系,因為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為日落黃昏,江面上才水煙蒙蒙。同時“日暮”又是“客愁新”的原因。“客”是詩人自指。若按舊日作詩的所謂起、承、轉(zhuǎn)、合的格式,這第二句就將承、轉(zhuǎn)兩重意思揉合在一句之中了,這也是少見的一格。為什么“日暮”會撩起“客愁新”呢?我們可以讀一讀《詩經(jīng)》里的一段:“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雞棲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王風·君子于役》)這里寫一位婦女,每當?shù)较﹃栁飨隆㈦u進籠舍、牛羊歸欄的時刻,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借此,我們不也正可以理解此時旅人的心情嗎?本來行船停下來,應該靜靜地休息一夜,消除旅途的疲勞,誰知在這眾鳥歸林、牛羊下山的黃昏時刻,那羈旅之愁又驀然而生。
接下去詩人以一個對句鋪寫景物,似乎要將一顆愁心化入那空曠寂寥的天地之中。所以沈德潛說:“下半寫景,而客愁自見。”第三句寫日暮時刻,蒼蒼茫茫,曠野無垠,放眼望去,遠處的天空顯得比近處的樹木還要低,“低”和“曠”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襯的。第四句寫夜已降臨,高掛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近,“近”和“清”也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襯的。“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這種極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領(lǐng)略得到的。詩的第二句就點出“客愁新”,這三四句好似詩人懷著愁心,在這廣袤而寧靜的宇宙之中,經(jīng)過一番上下求索,終于發(fā)現(xiàn)了還有一輪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親近。寂寞的愁心似乎尋得了慰藉,詩也就戛然而止了。
然而,言雖止,意未盡。試想,此刻那親近的明月會在詩人的心中引起什么呢?似有一絲喜悅,一點慰藉,但終究驅(qū)散不了團團新愁。新愁知多少?“皇皇三十載,書劍兩無成。山水尋吳越,風塵厭洛京”(《自洛之越》)。詩人曾帶著多年的準備、多年的希望奔入長安,而今卻只能懷著一腔被棄置的憂憤南尋吳越。此刻,他孑然一身,面對著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羈旅的惆悵,故鄉(xiāng)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滅,人生的坎坷……千愁萬緒,不禁紛來沓至,涌上心頭。“江清月近人”,這畫面上讓人們見到的是清澈平靜的江水,以及水中的明月伴著船上的詩人;可那畫面上見不到而應該體味到的,則是詩人的愁心已經(jīng)隨著江水流入思潮翻騰的海洋。這一隱一現(xiàn),一虛一實,相互映襯,長地表現(xiàn)出“日暮客愁新”嗎?“人稟七情,應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劉勰《文心雕龍·明詩》)。孟浩然的這首小詩正是在這種情景相生、思與境諧的“自然流出”之中,顯示出一種風韻天成、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的藝術(shù)美。
【講解】
這是一首抒發(fā)旅途愁思的詩。前兩句寫詩人的旅舟停泊在煙霧蒙蒙的沙洲邊,眼見日落黃昏,一段新的旅愁油然而生。后兩句是借景抒情,在詩人的眼里,原野空曠遼闊,遠方的天空好象低壓在樹木之上,使心情更覺壓抑,惟有倒映在清清江水中的明月似乎主動與人親近,帶來些許的安慰。詩中“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兩句是傳誦已久的名句,非常鮮明地烘托出了詩人孤寂、愁悶的心情。
起句“移舟泊煙渚”,“移舟”即移動小船;“泊”指停泊夜宿;“煙渚”,煙霧朦朧的小洲。這一句點了題,介紹了詩人觀賞景物的立足點。次句“日暮客愁新”,“日暮”即黃昏時分,“客愁新”是指詩人客居他鄉(xiāng),增添了憂愁。這句寫了詩人欣賞景物的心情。
第三句寫江邊的遠景。“野曠天低樹”,詩人站在船頭,極目遠眺,曠野中遠處的天空比近處的樹林還要低。第四句寫江中的近景。“江清月近人”,江水清澈,倒映在江中的月影,似乎更加靠近船上的詩人。這特殊的`景象,只有立足于船上才能領(lǐng)略到。在這十分成功的對比描寫中,表現(xiàn)了詩人含而不露的淡淡哀愁。
此詩前兩句是觸景生情,后兩句是托景抒情。全詩淡而有味,耐人咀嚼。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guān)注“習古堂國學網(wǎng)”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孟浩然是唐代山水詩派的代表。據(jù)說有一次,他到長安參加文人詩會。他即席賦詩,寫出了“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微薄的云淡淡地抹在銀河上,稀疏的雨點滴落在梧桐葉間)兩句好詩。大家都十分嘆服,擱筆不繼續(xù)賦詩了。
【鑒賞】
這是一首抒寫羈旅之愁的五絕,前兩句交代了地點和時間,后兩句描寫所見之景。全詩意思很好理解:一天漫長的航程該暫時停歇一下了,把船輕輕地停泊在這水汽如煙的小島邊吧;夕陽西下,暮色漸起,游子不禁又增添了新的愁緒。開闊的原野一望無垠,遠處的天空竟顯得比近旁的樹木還低;江水清澈,月影反倒離舟中的人更近了……
“移舟”是天色已晚不得不靠岸的無奈;“煙渚”是水汽朦朧的實景,又是前途渺茫的象征;“客愁”既有遠行在外的羈旅之愁,更有懷才不遇沒有歸屬的悲涼;一個“新”字,道盡了漂泊無依的感喟;日薄西山,這不正是詩人自感華年不再、人生無望的寫照嗎?“野曠”實際是詩人用天地的廣闊和自己的孤獨形成對照,更加突出了飄零孤寂的意味;“天低樹”、“月近人”寫出了夜宿江舟的獨特感受,給人如臨其境之感。
這首詩最大的特點就是用了這種“如臨其境”的白描手法,抓住了瞬間獨特的感受,盡管全詩籠罩在迷蒙的水汽暮煙和清凄的月色之中,但全詩的意境卻又似乎不是一味的消沉凄冷,一個“近”字讓人隱約感到了大自然的親切。無論仕途理想離自己有多遠,無論親朋故舊在不在身邊,無論前途是否暢達,有今夜的“近人之月”相陪,不是上天對自己的恩賜么?
“清淡”是孟詩的景,“悠遠”是孟詩的意。“自然才是最好的歸宿”,這也符合詩人一貫的隱居思想,值得我們仔細去體會、去感悟。
【《宿建德江》賞析】相關(guān)文章:
唐詩《宿建德江》賞析09-11
《宿建德江》唐詩譯文及賞析05-15
宿建德江的閱讀答案及賞析09-10
孟浩然《宿建德江》詩意賞析07-02
孟浩然《宿建德江》古詩賞析10-13
孟浩然《宿建德江》賞析的內(nèi)容08-14
孟浩然《宿建德江》翻譯及賞析09-13
孟浩然《宿建德江》古詩賞析及翻譯10-27
孟浩然《宿建德江》原文翻譯賞析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