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歐陽修與蘇軾的故事介紹
北宋大學士蘇軾,少時在父親蘇洵的教導下,博覽群書,知識豐富,常常受到父親的詩朋詞友的稱贊。因此有些飄飄然。下面由小編為您整理出的歐陽修與蘇軾的故事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歐陽修與蘇軾的故事介紹
北宋嘉祐三年,歐陽修受命主持禮部貢舉。他深知當時官場腐敗風氣盛行,于是,決心借用科舉取士的機會,狠剎這股邪風。這年,正逢京城會試,舉子們打聽到主考官是歐陽修,便想方設法找路子、托人情、送禮物、拉關系。誰知,歐陽修早已吩咐隨從,對來訪的舉子,一概謝絕入門,如有不聽勸阻者,可以"酌情訓斥"。弄得許多辛苦登門拉關系的舉子,只好悻悻而去。
一天下午,一位身材瘦弱的青年文人,來到歐陽修的府第門前,一見門衛(wèi)便說:"我是四川的蘇軾,要拜見歐陽大人。"他一再請求,門衛(wèi)仍不讓進,歐陽修的隨從張旺,從里面走出來說:"歐陽大人已有明令:"來訪舉子一概不見,你還不快走?"蘇軾本是個清高之人,雖有朝廷大官的推薦信,但他不肯輕易拿出來,現(xiàn)事已至此,他只好掏出來,請求張旺轉呈歐陽修。誰料,張旺沒看信件還算客氣,一看信封見是張方平所托,竟火冒三丈,跳起腳吼道:"滾,快滾?"
原來,歐陽修是慶歷新政的熱心促成者和積極參與者,而張方平卻是守舊派的重要頭目之一,兩人從來水火不容。如今蘇軾帶了張方平的信來,張旺怎能不火冒三丈?
蘇軾也不示弱,用四川話不客氣地回敬了幾句。張旺被火上加油,一手便將蘇軾推倒在地上。蘇軾忍痛爬了起來,氣得大罵:"你狗仗人勢,天將滅你......"罵完又想:一個下人竟如此粗野無禮,他的主人定不是正直廉明之人,由這樣的人主考,我考有何用,不考了?蘇軾昂首走了。
歐陽修聽到門外的吵鬧聲,不知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背著手走出來問原因。張旺躬著腰笑嘻嘻地說:"嘿嘿,大人,小的趕走了一個張方平的同黨。"歐陽修一聽,不由得沉思起來:張方平早已回鄉(xiāng),病得奄奄一息,誰還能與他同黨......張旺見歐陽修沉默不語,立即呈上那封信,說:"大人,您看。"歐陽修仔細看完,兩道濃眉一豎,沉重地說:"唉?你誤事不淺?"他問清了蘇軾去的方向,拔腿就追。張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愣愣地站在門口,好一陣子回不過神來。
原來,張方平在信中說,蘇軾乃四川才子,文章超群,只是看破紅塵,無意功名;經(jīng)他苦苦勸說,才肯出山。他自己已病入膏肓,不久于人世,萬望歐陽修不計私怨,選拔賢才......歐陽修本是愛才如命的人,看了信怎能不激動異常?他想張方平在臨終前,竟能不計前嫌,向我推薦人才,我歐陽修絕不能讓蘇軾再度看破紅塵隱入深山。所以也就顧不得自己年過半百和主考官的體面,看完信就急起直追。
蘇軾邊走邊想:如今哪有識賢之人,還是回峨嵋山隱居為好......忽然間,只聽身后傳來一陣呼喊:"蘇學士留步?蘇學士留步?"蘇軾轉頭一看,只見一位衣冠不整、胡子花白的老人,手提厚底官鞋,一瘸一拐地跑了過來,一見蘇軾便喜得哈哈大笑。蘇軾嚇了一跳:"嗚呼哀哉?我碰上瘋子了?"他立刻飛快奔跑。還沒有跑上一箭地,又聽得后面遠處一陣馬蹄聲響,緊接著便有人大聲喊叫:"歐陽大人--歐陽大人--小心摔跤?"蘇軾心里一震,啊?那提鞋追趕自己的老人竟是歐陽修?他立刻轉身停住腳步,禁不住淚水奪眶而出。
原來,當時歐陽修一激動,哪里還記得叫張旺備馬,后在路上跑時,厚底官鞋又扭了腳,為了爭取時間,他干脆脫鞋去追。張旺在門口好一陣才回過神來,悟出歐陽大人定是去追趕蘇軾。可他已是五十歲的老人,怎能走得過年輕后生,于是張旺趕快備馬追來。
蘇軾歉疚地走到歐陽修面前,納頭便拜:"歐陽大人,請原諒小生失禮?"歐陽修拉著他的手,親切地說:"蘇學士千里迢迢而來,一路多有辛苦,快請起?快請起?老夫差點誤了大事。"
不久,蘇軾果然高中。后歷經(jīng)滄桑,終成國家的棟梁之才。
蘇軾小故事七則
詩治野馬
在儋州(在廣東海南島)北部的石馬嶺上,有一塊以蘇東坡名字命名的石頭,叫做“東坡坐石”。坐石中央,隱隱約約可以看見袍痕鞋跡;坐石附近,依稀可見馬蹄的足印。
這是怎么回事呢?
相傳八、九百年前,石馬嶺一帶的農(nóng)作物經(jīng)常被糟蹋,人們都以為這是山上野獸作的孽,所以獵人們決定狩獵捕捉。
這天深夜,獵人們等候在荊叢隱處,正感到有點困倦的時候,只聽見—陣馬群的嘶鳴聲。獵人們立刻循聲追去。可是真怪,追到山頂,馬叫聲一下子稍失了,也不見半只馬蹄印,這馬群到哪兒去了呢?
天亮以后,只見馬蹄過處,一片片莊稼被糟蹋得不成樣子。
第二天夜里,獵人們分頭把守,一聽見聲音馬上出擊。同樣地,只聽見馬群飛奔上山,還是不知道馬群到哪兒去了。獵人們開始心灰意冷起來。
這件事傳到了蘇東坡耳中,他想:便民之心不可沒有,利民之事不可不做。于是決定跟獵人上山實地查看一下。
到了現(xiàn)場,蘇東坡顧不得亂石絆腳,荊棘扎人。他沿著一個個若明若暗的馬蹄印循蹤辨影,一直上到山頂。咦,真是百聞不如一見,山頂上果然不見馬蹄痕跡,只有一塊塊石頭,千姿萬態(tài),矗立四周,仔細瞧瞧,卻好象一匹匹石馬。
“好家伙!”蘇東坡高興極了。獵人個個圍攏過來爭相問道。“怎么啦?”蘇東坡指點著石像對大家說:“這就是你們要追捕的害民之馬了。”說完,揮筆題詩道。
石馬無蹄出府州,神仙遺下幾千秋。
狂風蕩蕩毛不動,細雨霏霏汗直流。
芳草滿堆難下口,鋼鞭硬打不回頭。
牧童牽也牽不動,天地為欄夜不收。
山下的父老百姓聞訊,紛紛前來石馬嶺賞詩觀景。此后,石馬嶺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常。一尊尊石馬守在山頭,就象一個個哨兵。石馬嶺一帶的農(nóng)作物,從此再也不見禽獸來糟蹋了。
蘇東坡詩治野馬的事,傳遍了儋州。男女老幼對蘇東坡的詩文才學夸贊不已。所謂“東坡坐石”,相傳就是蘇東坡題詩時坐過的。
出人頭地
蘇軾在京城會考時,主審官是大名鼎鼎的北宋文學名家歐陽修。他在審批卷子的時候被蘇軾華麗絕贊的文風所傾倒。
為防徇私,那時的考卷均為無記名式。所以歐陽修雖然很想點選這篇文章為第一,但他覺得此文很像門生曾鞏所寫,怕落人口實,所以最后評了第二。
一直到發(fā)榜的時候,歐陽修才知道文章作者是蘇軾。在知道真實情況后歐陽修后悔不已,但是蘇軾卻一點計較的意思都沒有,蘇軾的大方氣度和出眾才華讓歐陽修贊嘆不已:“這樣的青年才俊,真是該讓他出榜于人頭地啊(成語出人頭地就是從這兒來的)!”并正式收蘇軾為弟子。
高風亮節(jié)
作為文人,難免就喜歡在政治上豪不避諱的抒發(fā)己見。幾乎就是才華同義詞的蘇軾也不例外,作為保守派的蘇軾對王安石的變法維新更是狂炮猛轟。
北宋神宗元豐二年,變法推行的第十個年頭,面對蘇軾犀利的批判,王安石終于坐不住了。
蘇軾因此被貶湖州,接著又逮捕,送到汴梁受審。史稱烏臺詩案的文字獄開始,大量跟蘇軾有交往的文人墨客都受到株連,就連已經(jīng)逝去的蘇軾老師歐陽修及家人也未幸免。
蘇軾本人更是遭受一百天的牢獄之苦。后來王安石變法失敗辭世后,宋哲宗昭命蘇軾代擬敕書,蘇軾絲毫不以政見不同而在敕書里公報私仇,反倒是高度評價了他的這位政敵。
文中有一段曰:“瑰瑋之文,足以藻飾萬物;卓絕之行,足以風動四方。”這個給予王安石的評價,蘇軾自己也是當之無愧的。
東坡居士的這種高風亮節(jié)、大公無私的精神實在令后人感動。
東坡赤壁
蘇軾被赦免后,遭貶至黃州。靠朋友資助住在東坡上的一間茅屋里(東坡居士有此而來),這時的蘇軾有了大量清閑時間,就到處題賦游玩,大量絕世名詞如《臨江仙》、《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等等就是在這個時期寫出來的。
蘇軾在游黃州赤壁時所寫《念奴嬌》更成了千古佳句。
不過蘇軾雖然博學多才,但才地理上卻犯了致命錯誤,三國赤壁在武漢上游,而黃州赤壁在武漢下游,此赤壁非彼赤壁。
不過將錯就錯,蘇軾題詞的這個赤壁現(xiàn)在就被叫做東坡赤壁。
涵養(yǎng)
朝廷保守派復辟后,以砸缸著名的北宋著名文學家司馬光重拜相位,新法全盤被廢。此時,同為保守派的蘇軾卻主張對新法不能全盤否定,應存良箅渣區(qū)別對待,因此與司馬光發(fā)生激烈沖突,再度被貶瓜州。
蘇軾雖然信仰佛教,但又不喜和尚。聞得瓜州金山寺內(nèi)有一法號為佛印的和尚名氣極大,蘇軾聽說后不服氣,就決定到山上會一會老和尚!
在廟里,蘇軾從皇帝講到文武百官,從治理國家講到為人之道。和尚靜靜聽著,蘇軾見佛印一直一言不發(fā)就從心里有點瞧不起他。
心里想:大家都說他有本事,原來草包一個,來這里是騙幾個香火錢的吧!話題慢慢的就扯到了佛事上,這時候佛印問道:“在先生眼里老納應該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蘇軾正滿肚子鄙視,隨口答道:“你在一般人眼里看來是有本事,但那是因為他們淺薄,實際上你每天故弄玄虛,沒有真才實學,是個騙子而已!”佛印微微一笑,默不應聲。
蘇軾看到他這個樣子不僅更瞧不起和尚,而且自己洋洋得意起來,便乘興問道:“在你眼里我蘇大學士又是一個什么人呢?”
“你是一個很有學問,有修養(yǎng)的人,老納自愧不如!”佛印答道。
回到家后,蘇軾洋洋得意地把早上如何如何制和尚的事給小妹講了一遍,蘇小妹聽后笑得飯都噴出來了。
蘇軾懵了忙問道:“小妹為何發(fā)笑?”
“你貶低和尚他不僅沒生氣反而把你贊揚了一番,你說誰有修養(yǎng)?沒有學問哪來的修養(yǎng)?你還自以為自己比別人強?羞死你你都不知道!”。
蘇軾聽后恍然大悟,從此與佛印大師成了莫逆之交。
退房
蘇軾居于常州,他花掉了最后一點積蓄,買了一所房子,正準備擇日遷入住,一個偶然的機會,聽到一老婦哭得十分傷心。
他問老婦哭什么,老婦說,她有一處房子,相傳百年了,被不孝子孫所賣,因此痛心啼哭。細問之下,原來蘇軾買的房子,就是老婦所說的祖?zhèn)骼衔荨?/p>
于是蘇軾對她說:“嫗之故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當以是屋還嫗。”蘇軾當即焚燒了房契,只是租房子住。
宣傳養(yǎng)生
蘇東坡是當時聞名遐邇的大書法家,他的字是珍品,求之不易。有些人見他行醫(yī)開處方,就備了寫有自己名字的優(yōu)質(zhì)紙張,佯裝生病來求他診治,以盼得墨跡。蘇東坡明知他們是無病求醫(yī),卻從不拒絕,利用處方來宣傳養(yǎng)生知識。
他曾留下一張墨寶,是他開給一位名叫張鶚的一張?zhí)幏剑渖蠈懙溃骸皬埦旨埱髸昧妓帲浀脩?zhàn)國時有張方子,我照服很見效,不妨奉上。主要是四味藥:一日無事以當貴;二日早寢以當富;三日安步以當車;四日晚食以當肉。”這四句話一直流傳至今,成為養(yǎng)生名言。
蘇東坡與歐陽修愛恨情仇
蘇東坡與歐陽修是亦師亦友的關系。
嚴格意義上說,歐陽修是蘇東坡的老師,是伯樂與千里馬的關系。蘇東坡考試時,主審官恰好是歐陽修。蘇東坡的考卷在歐陽修看來非常獨特,充滿了創(chuàng)意和個性,但是按照當時的標準,這樣的答卷并不符合規(guī)范。然而,歐陽修看到了蘇東坡的才華和潛力,他決定給予這個年輕人一個機會。
于是,歐陽修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決定用自己的影響力,幫助蘇東坡通過考試。他重新審視了蘇東坡的答卷,仔細修改了一些小錯誤,并把整篇文章進行了精心的潤色。然后,他親自拿著這份答卷去找考官,極力推薦蘇東坡。
在歐陽修的幫助下,蘇東坡順利通過了考試,成為了一名官員。他的才華和潛力終于得到了認可,這一切都要歸功于歐陽修的伯樂之眼和無私的幫助。
然而,蘇東坡并沒有因此而滿足。他知道自己的才華和潛力遠不止于此,他渴望更大的舞臺和更廣闊的天地。于是,他開始努力工作,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不久之后,蘇東坡的作品開始在朝廷中嶄露頭角。他的才華和創(chuàng)意引起了皇帝的注意,很快就被提拔到了重要的職位。他開始參與國家大事,為國家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這一切都是因為歐陽修的伯樂之眼和無私的幫助。蘇東坡一直感激歐陽修的恩情,他用自己的才華和努力回報了老師的期望。他們的故事成為了歷史上一段美麗的佳話,流傳至今。
蘇東坡與歐陽修的政治立場有差異。蘇東坡與歐陽修的政治立場有差異,這使得他們在官場上經(jīng)常產(chǎn)生分歧。蘇東坡直言不諱,敢于批評朝政,而歐陽修則更加注重政治穩(wěn)定和官場秩序。這種差異在他們的文學作品中也有所體現(xiàn)。
蘇東坡的詩歌多以抒發(fā)個人情感為主,情感真摯,語言豪放,表現(xiàn)出一種豁達、超脫的人生態(tài)度。他的詩歌風格獨特,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為后世所傳頌。
而歐陽修的詩歌則更注重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他的詩歌多以描寫社會現(xiàn)實為主,強調(diào)對社會的關注和思考。他的詩歌語言平實,風格清新,表現(xiàn)出一種務實、穩(wěn)健的作風。
盡管蘇東坡與歐陽修的政治立場有差異,但他們在文學上的成就卻是相輔相成的。他們的詩歌都表現(xiàn)出了對人生、社會、歷史的深刻思考和感悟,成為了中國文學史上的經(jīng)典之作。
在當今社會,我們也應該尊重不同觀點和立場之間的差異。只有通過交流和溝通,才能更好地理解彼此的觀點,促進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正如蘇東坡與歐陽修一樣,雖然他們在政治立場上有分歧,但他們的文學成就卻共同推動了中華文化的發(fā)展和繁榮。
歐陽修是宋朝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派中的重要成員,他曾主持了以吏治為中心的慶歷新政。而蘇東坡則反對王安石的變法,認為詩詞歌賦即便學的再精,寫的再好,對治理國家也是沒用的。作為聞名天下的大才子,蘇東坡反對變法中的歧視,認為詩寫得好的人也能做個好官。
盡管政治立場不同,但二人都飽讀詩書,有君子之風,即便面對政敵也從不使用狠辣手段。
蘇東坡感念歐陽修,把孤山一眼泉水的給了歐陽修,名字趣味橫生
故事的緣由還得從蘇軾二十歲時赴京趕考說起。1057年,蘇軾跟弟弟蘇轍由父親蘇洵帶隊,三人組隊考試,那一年的主考官是五十歲的歐陽修。考生們考試完畢,批改的所有人對其中一份卷子贊賞有加,由于當時的考試規(guī)定,所有考生的名字要遮蓋掉,以防徇私,這叫糊名,甚至叫人把所有的文章重新抄寫一遍,方始閱卷。歐陽修當然也被這篇才華橫溢的文章傾倒,不過,據(jù)歐陽修判斷,這很有可能是他的得意弟子曾鞏的作品,為防范被人背后議論,歐陽修把這張卷子下降為第二名。
張榜后,按照古代讀書人的習俗,主考官從此就是一生的恩師,蘇軾也給歐陽修修了一份謝恩信。歐陽修坐在椅子上讀得渾身大汗,歐陽修兒子大惑不解,以為老父身體有恙,詢問之下,原來歐陽修是讀蘇軾的文章大快而淋漓流汗。歐陽修對兒子說,三十年后再也無人談論你父親,而人人都會讀蘇軾。
歐陽修父親五十六生子,歐陽修四歲喪父,家境迅速貧寒。歐陽修的母親只得帶著歐陽修在沙地里用蘆葦桿寫字。當然貧寒沒有阻擋住歐陽修的苦學與才華,二十三歲,歐陽修考進士,第十四名,主考官是晏殊。
進入官場的歐陽修不算春風得意,因為屢次為范仲淹仗義執(zhí)言,所以也屢屢貶官。1069年,王安石變法,跟司馬光、蘇軾一樣,歐陽修也是反對派。估計六十開外的歐陽修對官場應該厭倦了,1070年,歐陽修給自己取了一個抽身紅塵之外的號:六一居士。歐陽修自解:家有藏書一萬卷,金石遺文一千卷,琴一張,棋一局,酒一壺,一老翁,六一也。
1071年,一樣被官場冷落的蘇軾赴杭州做通判,第二把手。特意去歐陽修家辭行,歐陽修告訴蘇軾,在西湖孤山有個惠勤和尚,詩情俱佳。蘇軾在官府報到后,第三天,在孤山找到了惠勤,果然遠遠不是俗人,自古名山僧占多,兩人遂成密友。第二年,歐陽修去世,兩人在孤山遙哭一場。
1089年,蘇軾第二次到杭州赴任,這一次是知州,市長。蘇軾再一次到孤山拜訪惠勤,惠勤早已不在人世。只見到惠勤弟子二仲,掛著惠勤與歐陽修的畫像,蘇軾感概萬分。二仲說此地有一眼泉水前幾個月突然汩汩流出,甚是奇怪,于是叫蘇軾寫一篇文章留作紀念。蘇軾寫就了(六一泉銘井序)并且題寫了“六一泉”。
有人批評歐陽修的詞一點也沒有政治家的格局,總是在纏綿悱惻里徘徊,像“淚眼看花花不語”,“月上柳梢頭”,“庭院深深深幾許”。可是一生永遠是個癡情少年,這多好。
歐陽修從未來過西湖,西湖卻給他留了一個位置。
【歐陽修與蘇軾的故事介紹】相關文章:
王安石、歐陽修、蘇軾菊花之爭12-03
蘇軾的故事05-27
蘇軾的故事11-22
歷史名人蘇軾的故事及作品介紹11-30
蘇軾做官的故事08-16
蘇軾與茶的故事08-16
蘇軾與茶的故事11-14
歐陽修生平介紹10-17
歐陽修追字的故事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