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名家寫秋的散文
散文素有“美文”之稱,它除了有精神的見解、優(yōu)美的意境外,還有清新雋永、質樸無華的文采。
故都的秋 郁達夫
秋天,無論在什么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當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并且又時常多雨而少風;一個人夾在蘇州上海杭州,或廈門香港廣州的市民中間,渾渾沌沌地過去,只能感到一點點清涼,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tài),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種半開,半醉的狀態(tài),在領略秋的過程上,是不合適的。
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罷,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shù)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象喇叭似的牽牛花(朝榮)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說到了牽牛花,我以為以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色最下。最好,還要在牽牛花底,教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
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lián)想起秋來的點綴。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沈的地方。
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chǎn);因為北平處處全長著樹,屋子又低,所以無論在什么地方,都聽得見它們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聽得到的。這秋蟬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樣,簡直象是家家戶戶都養(yǎng)在家里的家蟲。
還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象樣。
在灰沈沈的天底下,忽而來一陣涼風,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來了。一層雨過,云漸漸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陽又露出臉來了;著著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曲都市閑人,咬著煙管,在雨后的斜橋影里,上橋頭樹底下去一立,遇見熟人,便會用了緩慢悠閑的聲調,微嘆著互答著的說: “唉,天可真涼了——”(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很。) “可不是么?一層秋雨一層涼了!” 北方人念陣字,總老象是層字,平平仄仄起來,這念錯的歧韻,倒來得正好。
北方的果樹,到秋來,也是一種奇景。第一是棗子樹;屋角,墻頭,茅房邊上,灶房門口,它都會一株株地長大起來。象橄欖又象鴿蛋似的這棗子顆兒,在小橢圓形的細葉中間,顯出淡綠微黃的顏色的時候,正是秋的全盛時期;等棗樹葉落,棗子紅完,西北風就要起來了,北方便是塵沙灰土的世界,只有這棗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國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沒有的GoldenDays。
南國之秋,當然是也有它的特異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橋的明月,錢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涼霧,荔枝灣的殘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濃,回味不永。比起北國的秋來,正象是黃酒之與白干,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 秋天,這北國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話,我愿把壽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換得一個三分之一的零頭。
秋天的況味
林語堂
秋天的黃昏,一人獨坐在沙發(fā)上抽煙,看煙頭白灰之下露出紅光,微微透露出暖氣,心頭的情緒便跟著那藍煙繚繞而上,一樣的輕松,一樣的自由。不轉眼繚煙變成縷縷的細絲,慢慢不見了,而那霎時,心上的情緒也跟著消沉于大千世界,所以也不講那時的情緒,而只講那時的情緒的況味。待要再劃一根洋火,再點起那已點過三四次的雪茄,卻因白灰已積得太多,點不著,乃輕輕的一彈,煙灰靜悄悄的落在銅爐上,其靜寂如同我此時用毛筆寫在中紙上一樣,一點的聲息也沒有。于是再點起來,一口一口的吞云吐露,香氣撲鼻,宛如偎紅倚翠溫香在抱情調。于是想到煙,想到這煙一股溫煦的熱氣,想到室中繚繞暗淡的煙霞,想到秋天的意味。這時才想起,向來詩文上秋的含義,并不是這樣的,使人聯(lián)想的是蕭殺,是凄涼,是秋扇,是紅葉,是荒林,是萋草。然而秋確有另一意味,沒有春天的陽氣勃勃,也沒有夏天的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槁凋零。我所愛的是秋林古氣磅礴氣象。有人以老氣橫秋罵人,可見是不懂得秋林古色之滋味。在四時中,我于秋是有偏愛的,所以不妨說說。
大概凡是古老,純熟,熏黃,熟煉的事物,都使我得到同樣的愉快。如一只熏黑的陶鍋在烘爐上用慢火燉豬肉時所發(fā)出的鍋中徐吟的聲調,是使我感到同觀人燒煙一樣的興趣。或如一本用過二十年而尚未破爛的字典,或是一張用了半世的書桌,或如看見街上一塊熏黑了老氣橫秋的'招牌,或是看見書法大家蒼勁雄深的筆跡,都令人有相同的快樂,人生世上如歲月之有四時,必須要經(jīng)過這純熟時期,如女人發(fā)育健全遭遇安順的,亦必有一時徐娘半老的風韻,為二八佳人所絕不可及者。使我最佩服的是鄧肯的佳句:“世人只會吟詠春天與戀愛,真無道理。須知秋天的景色,更華麗,更恢奇,而秋天的快樂有萬倍的雄壯,驚奇,都麗。我真可憐那些婦女識見偏狹,使她們錯過愛之秋天的宏大的贈賜。”若鄧肯者,可謂識趣之人。
秋天的紀念
自古以來,秋是悲傷的象征,是沒落的表現(xiàn),是人生愁緒的晴雨表。屈原說“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宋玉說“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曹丕在《燕歌行》也有同樣的詩句“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自然界萬木蕭條落葉紛飛,首先映入人的眼簾,自然界的物象使人產(chǎn)生了心靈的共感,由宇宙的四季自然聯(lián)想到人生的四季,“山僧不解數(shù)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秋葉飄零,及物及人,悲從中來,正如陸機《文賦》所言“悲落葉于勁秋,喜柔條于芳春”,物之枯榮引發(fā)心之悲喜。愁,心之秋也。諸如李白“人煙寒桔橘,秋色老梧桐。”賈島“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柳永“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李商隱“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孟浩然“秋色無遠近,出門盡寒山。”元薩都刺有五絕云“秋風吹白波,秋雨鳴敗荷。平湖三十里,過客感秋多。”唐朝詩人馬戴更把這種愁緒推到極致,“落葉他鄉(xiāng)樹,寒燈獨夜人。”羈旅他鄉(xiāng),忽見落葉紛披,秋氣襲人,孤燈獨坐情思頓生,縱使少年也添老。空園白露,孤壁野僧,極為清寒寂寥之境,滄桑至極,欲說還休。杜子美《登高》“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詩人常年在外,忽逢秋葉飄零,聯(lián)想身世之苦,多病的時節(jié),失落的人生,他的滿腔愁緒劈空而來,萬里與百年,無涯的空間與飄渺的時間,艱難苦恨,潦倒新停,盡付昏昏濁酒滔滔江水。他的《秋興八首》寫于大歷元年(公元766年)旅居夔州時期,飄搖難料的身世,顛沛流離的老境,欲濟無楫的失意,國難家愁與秋的荒涼冷落渾然一體,蒼涼的悲壯,蒼茫的愁緒,排山倒海,風云變幻,動蕩不安,正如“江間波濤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在“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之際,詩人酬志無門,只能游于江渚之上,當他體驗了底層的苦難,便獲得了精神的回歸,“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秋,卻是意境的寫照,清冷、蕭瑟、寂寥、悲涼、質樸,是人生繁華落盡見真淳的境界,是藝術家孜孜以求的凄寒之境。“萬壑泉聲松外去,數(shù)行秋色雁邊來。”“秋霄日色勝春霄,萬里霜天靜寂寥。”王勃的意境更為開闊,“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李白則以豪放見稱,“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蘇軾這個大才子,心境隨世態(tài)而漸老,他的筆下既有色彩斑斕的五色之秋,“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又有往事如煙不可追憶之苦,“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還有人生如夢不堪回首的浩嘆,“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宋林逋則把秋的景象意象化,“秋景有時飛獨鳥,夕陽無事起寒煙。”多情善感的柳永,此刻拋開了淺盞低吟,唱起了“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的豪放之歌。對于唐人柳宗元的寒江獨釣“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清人王士禎則是獨釣了一江秋意,“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寸鉤。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詩人遺世獨立超然物外,其境曠世高古攝魂奪魄。世人總喜歡春天的繁華似錦,排斥秋天的無情與落寞,然而,秋天卻是人們回避不了必然經(jīng)歷的季節(jié),無論是時令之秋,還是人生之秋,有了閱歷有了苦難有了滄桑,才有秋天的成熟與豐收,才有藝術的蒼老之境。歷史上許多文人墨客,唱響了嘹亮的秋的贊歌:劉禹錫有《秋詞》二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詩人楊萬里則從另一個角度領略了秋天的別樣美景,
他的《秋涼晚步》云:秋氣堪悲未必然,輕寒正是可人天。綠池落盡紅蕖卻,荷葉猶開最小錢。李白從秋山秋水中,感受秋天的逸興湍飛,秋高氣爽宜人秋色直入筆底:我覺秋興逸,誰言秋興悲?山將落日去,水與晴空宜。秋,是走向衰老的標志,成語“老氣橫秋”是也。然而它的另一面,卻是成熟與老辣的象征,是清寒與寥廓的外顯;是秋月朗朗,鵲橋飛渡;是楓葉蕭蕭,秋蟬默默。此刻,樹葉完成了一個輪回,把自己交給大地,交給粗壯的根,在蛻變中孕育新一輪的成熟與豐收。因此,秋又是落葉對根的情思,是大雁對長空的向往;秋天的奉獻是無私的,秋天給人的境界是深遠的。田園詩人王維,隱逸山林之中,寫詩畫畫參禪,每每“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對秋天的感悟刻骨銘心而又深入淺出,物態(tài)自然,意象空靈,情與景融,意與境諧,他那眼中之山水,即心中之山水,即意象之山水。他的一組組山水詩就是一幅幅山水畫,讀了,心馳神往;看了,神與物游;品了,通會之境,人書俱老。《山居秋暝》云: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詩人感慨于秋之空山的幽遠空曠與寂靜,禪意十足,歸意可掬,那松間明月,石上清泉,竹喧與浣女,蓮動與漁舟。是詩焉?是畫焉?是禪焉?似是又不全是。這是一幅世外桃源歸隱圖,沉醉于茲,心曠神怡,這種詩畫禪俱佳的秋的去處,縱使貴族王孫,亦足以陶然可樂,而流連忘返。
四季有四季的特點,“春水滿四澤,夏云多奇峰,秋月?lián)P明暉,冬嶺秀孤松。”我卻獨愛著秋天,秋天是令人懷念的。與春天的濃艷熱鬧相比,秋天是肅穆靜寂的,與夏天的蕪雜茂密相比,秋天是簡潔透明的,與冬天的空靈虛幻相比,秋天是厚實寬容的。秋天是富有個性的季節(jié),秋天是枯藤老樹昏鴉的'意境,秋天蘊藉著寂滅與再生的悲吟,秋天是多情才子的故鄉(xiāng),秋天是朦朧詩人的底色。當春天伸張它慵懶斷魂的雙臂,當夏日豪情滿懷悄悄遠去,而冬夜萬籟俱寂作客夢鄉(xiāng)的時候,惟有秋天,面對酸甜苦辣悲歡離合的情思綿綿與心靈震撼,沒有懊悔與驚愕,沒有固執(zhí)與軟弱,細細品味著淡淡的憂傷,涵泳著
一片布滿皺紋的寧靜,以你的博大渾厚消解著春的輕佻與夏的輕率,深秋的沉默是老者三緘其口,“此時無聲勝有聲”,把熱淚盈眶的感動寫進生命的十四行詩。
秋天,我為你的每一片落葉而陣陣謳歌!秋天,我為你的每一處蒼老而擊節(jié)贊嘆!秋天,我為你的每一個細節(jié)而怦然心動!秋天,為你舉杯!為你壯行!
【名家寫秋的散文】相關文章:
描寫秋的名家散文09-11
寫雨的名家散文09-09
名家寫時間的散文09-10
名家散文寫鄉(xiāng)情07-14
寫春天的名家散文07-23
寫夏天的名家散文06-16
名家散文 寫春天08-26
關于寫母親的名家散文05-15
2017寫春天的名家散文06-14
有關寫夏天名家散文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