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父母的責任是有期限的散文
有多少人愿意對自己負責?
人總是怪別人多,怪自己少。
“要是媽媽當年丟下我們去環(huán)游世界,你會恨他嗎?”我一邊問弟弟,一邊把手上的報紙折疊起來。弟弟從英國回來過新年,那僅有的一件能稱為“行李”的背包,正懶洋洋地躺在衣柜的腳下。
“怎么會?媽從不熱衷旅行。”弟弟說罷,咕嚕咕嚕喝了一大口啤酒,對著準備下班的太陽伸懶腰。
“我是說如果呀!”
“如果是那樣嘛,大概不會恨她吧。不過是環(huán)游世界罷了,更何況有一個提著背包環(huán)游世界的母親很有型呢,同學說不定還會羨慕我。”
我重重地點頭:“所以我認為這英國婦人做了正確的事。”邊說邊把報紙攤開來,“看,報上說這個46歲婦人住在肯特郡一個小村莊,她過去二十年養(yǎng)大了五個孩子,然后有天醒來,她問自己,難道一輩子就是為了孩子?經過一番掙扎,她在晚飯時向全家宣布:‘我要環(huán)游世界!’不用說,老公和孩子當然驚訝得說不出話來。婦人就這樣提起背包上路,參加旅行團到十七個國家旅行,歐洲、伊朗、尼泊爾還有印度,沿途還為報章寫文章呢。”
“Cool!她的家人也支持吧。”弟弟說。
“剛剛相反。婦人的長子大罵她自私,幼子則擔心沒意大利粉吃。”
“給你一說,今晚也想吃意大利粉。姐姐,大美人姐姐—”
“你敢吃的話,我也敢煮。”
弟弟沉思了一會兒,決定打電話叫外賣。
我一個人繼續(xù)在陽臺上看黃昏的天空,呷一口弟弟留下的啤酒。玻璃杯內的氣泡急速上升,然后在你不留神的時候,突然一下子消失。“趁著還未消失,趕緊做自己喜歡的事吧。”我對啤酒說,然后把一條腿擱在茶幾上輕輕搖著,一面想著把一個生命帶來這個世界,究竟是什么樣的感受。
父母對子女有應盡的責任,這是毋庸置疑的。但與其說是煮意大利粉的責任,不如說是樹立榜樣的責任。一個母親花了二十年照料家庭,某天突然產生“世界不斷改變,我卻永遠站在同一位置”的覺醒,下定決心,拿出勇氣,暫別孩子重拾自我,這不是一個很好的榜樣嗎?
父母養(yǎng)育子女的責任也有結束的一天吧?每個人最終都應該對自己負責。話是這么說,但實際上又有多少人愿意對自己負責?人總是怪別人多,怪自己少。在這世上,98%的人做錯事也不會認。而那肯承認的2%當中,譬如劉德華,把已婚一事隱瞞了N年,那聲“對不起”是遭揭穿后才勉強吐出來的。換言之,人類當中只有1%會在犯錯后真心懊悔。而這已是非常慷慨的估算了。
耍賴,最方便的借口當然是“童年陰影”。闖禍了,活得不如意了,就怪父母讓你的潛意識受了不良影響。父母薄待你,上司虧欠你,二奶拖垮你……在埋怨別人的同時,也照照鏡子看看自己那副衰樣,好好反省自己何以活得如此不暢快吧。
當然,在極端的情況下,例如童年時身受家庭暴力,又或是童年時經歷父母離世,對孩子往后的人生必定造成巨大打擊,這道疤痕也許永遠無法消除。這是不幸的事。但即使如此,終究還是需要靠自己的力量站起來吧。說到底,每個人的人生都在某方面帶有缺憾。認識自己的缺憾,然后接受自己的缺憾。做到這一點,成就大過拿諾貝爾獎呢。
換個角度想想,假如那英國婦人永遠留在家中,放棄出外闖蕩的機會,結果又會如何?孩子可能會埋怨這個母親沒見識,丈夫也可能嫌棄這個鄉(xiāng)下婆吧。所謂“稱職的母親”“稱職的妻子”該由誰來下定義?不管你如何盡心盡力,都有可能不被欣賞,總有人認為不夠。既然如此,別人的眼光究竟有什么資格令你放棄夢想?
【父母的責任是有期限的散文】相關文章:
親情與責任的散文08-01
責任修行散文07-17
感恩父母的散文07-28
父母愛的散文11-08
善待父母散文08-04
感恩父母的散文10-08
父母感懷散文10-05
父母午餐散文08-23
幸福和責任散文08-20
散文范文:母親的責任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