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讓座的感慨散文隨筆
“洛陽人真好!我抱著孩子,一上車就有人給讓座。”國慶假期,我正和家人漫步在武漢東湖湖畔,突然聽到旁邊傳來這句夸贊洛陽人的話。
扭頭一看,說話者是一位三十四五歲的女士,手拉著一個三四歲的小男孩。我驚喜地問:“您什么時候去的洛陽?我就是洛陽人啊!”
這位女士很高興地告訴我,她是襄陽人,今年四月帶著孩子來洛陽看牡丹,每次上公交車都有人給她讓座。她覺得洛陽真是花美人也美!
這位女士的話讓我馬上聯(lián)想到自己和她相同或類似的經(jīng)歷——
自9月1日開始,我和夫人輪流承擔起了坐公交車接送孫女上學的任務。每天,我們一老一少上車后,常遇到車上人多座滿的情況,雖然有個別坐著的年輕人或扭頭看窗外或低頭看手機,但很快就會有其他人給我們讓座。有一天刮風又下雨,孫女穿得比較單薄,在車站等了好半天才上了車。車上人爆滿,我只能用兩手扶著與司機相隔的欄桿,用胳膊肘盡量撐開一點空間,保護孫女免受車廂內(nèi)站立乘客不由自主晃動的擠壓。意外的是,好半天竟沒人給讓座。我仔細一看,原來前邊座位上都是老人、孕婦或抱孩子的婦女。正在我不再抱被讓座期望的時候,旁邊座位上一位六七十歲的老婦人扯住我孫女的胳膊說:“乖乖,來奶奶跟前。”我忙說謝謝,讓孫女走了過去,站在老婦人座位旁邊的高臺階上。沒想到,老婦人抓住孫女的手心疼地說:“看把乖乖的手凍哩冰涼冰涼的,來,坐奶奶身上!”老婦人說著就抱住了孫女,接著又解開她的對襟上衣扣子,把孫女整個包了起來——這一幕讓我感動得連聲說“謝謝、謝謝”。回到家講給夫人聽,夫人感嘆道:“這世上還是好人多呀!我領著孫女一上車也都有人讓座。”
襄陽女士對洛陽人的夸贊,顯然是在和其他城市坐車情況對比后發(fā)出的由衷感慨,比我和夫人的感受更為客觀。作為熱愛家鄉(xiāng)的洛陽人,當時真的是倍感自豪,情不自禁地說:“我們洛陽是全國文明城市,公交車上讓座已蔚然成風!”
事后冷靜想一想,盡管這些年我們洛陽人的文明素質(zhì)有了很大提升,但毋庸諱言,還存在著部分人過馬路闖紅燈、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等不文明現(xiàn)象。即便是得到襄陽女士夸贊的“公交車上讓座”,如我前邊所述,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面對外地人的夸贊,我們可以自豪,但絕不能自滿!
誠然,讓不讓座、闖不闖紅燈等都是些小事,但這些小事正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xiàn)。每個洛陽人乃至每個中國人倘若都能從讓座等小事做起,傳播文明和愛心,積少成多,聚沙成塔,整個社會就會變成一個美好溫馨的大家園。
【讓座的感慨散文隨筆】相關文章:
生日感慨散文隨筆07-18
經(jīng)典散文隨筆09-21
梁實秋《讓座》原文08-10
參賽散文隨筆精選07-29
經(jīng)典散文隨筆大全09-30
散文隨筆精選匯總06-15
散文隨筆精選摘抄09-18
大理散文隨筆06-02
冬風的散文隨筆10-15
成全的散文隨筆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