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蘆花雞丟了散文
一個深秋的晚上,我家的那只蘆花雞悄悄地就不見了。作息一直有規(guī)律的母親,竟然忘記了晚飯的時間,在我家的院子里,在我家的房前屋后,來來回回地走著,嘴里不停地發(fā)出“咕咕”的呼喚聲。那聲音,在深秋的夜晚,顯得很是焦急,很是凄涼。母親甚至把我和妹妹們都叫出來,跟著她院里院外地轉。看得出,母親對那只蘆花雞,是不見蹤影不罷休了。那一刻,在母親的心里,一只蘆花雞,要比我和妹妹們重要。
那只蘆花雞是一只下蛋的母雞。它羽一毛一的色彩,總讓我的大腦想來想去地興奮著。那色彩中,有白色的,有灰色的,而且是白中有灰,灰中有白,灰白之色攙雜得恰到好處。我時常從心里佩服著,那只蘆花雞的羽一毛一,長得真是太有才了。我每每坐在我家屋檐下的臺階上,兩手托著下巴頦兒,眼睛直勾勾地盯著那只蘆花雞。在我的眼里,蘆花雞長的哪是羽一毛一啊?它分明長的是色彩的藝術。盯著盯著,我竟幻想著它身上的羽一毛一都長到我的身上來,然后,我就暢快地伸伸臂膀,也漂亮成蘆花雞的神色,也在我家的院子里,站成或者跑成和蘆花雞一樣的風景。
母親說,蘆花雞身上的羽一毛一,就像盛開的蘆花。它長了蘆花般的羽一毛一,才有了“蘆花”這樣美麗的名字。我沒見過蘆葦,也自然沒見過蘆花盛開。聽著母親的話,看著蘆花雞奔跑起來的飄逸,我的腦海里,就會有一陣神奇的風吹起來,拂動著一片蘆花蕩漾。于是,我真的感覺像去了蘆蕩,像看見了蘆花飄飄。我想,這樣的享受,完全是那只蘆花雞帶給我的。
掐指算起來,那只蘆花雞的年齡,比我五歲的三妹至少要大上一年。在我家宅院的雞群中,它是理所當然的長者,論起輩分來,它該是“奶奶甚至“太奶奶”了。就是在我們整個山屯二十幾戶人家的雞群中,它的資歷也是數一數二的。雞群就是怪,幾年光景,輩分就拉開了,就成了三世、四世同堂,小母雞就變成了老母雞。我就聽見,母親跟山屯人嘮閑嗑時,不知不覺地就把那只蘆花雞稱為我們家的“老母雞”了。
有時我在想,人五六歲的時候,還是個小一毛一孩子,可雞五六歲的時候,就已經是老雞了。雞們?yōu)樯兑遍L大、長老呢?讓我牽腸掛肚的還有我家豬圈里的豬們,也是著急長大,一年時間,就膘肥體胖了,就被殺掉了。被殺掉的時候,仍然是孤身一個。我想,它不著急長大,就不會走到被殺的盡頭,就會有“哼哼”踱步的愜意和“吱吱”吃食的快樂。
雞老了,也會像人一樣撒手而去嗎?雞會怎樣老去呢?是它的腿爪先無力行走,還是它的嘴先無力啄食?是它的消化系統先衰竭功能,還是它的視力先變成盲區(qū)?是趴在窩里一臥不起,還是在行走之中瞬間倒下?是撲棱翅膀選著抗爭,還是淡定自若地悄然離去?這些問題,都讓我記掛著。無論這些問題有什么樣的答案,我都不希望我眼睜睜地看著哪一只雞撒手而去。
那年正月一個暖陽日,我拿著一把錘子,在院子里的正中心,把我們一家人啃出的骨頭,一錘子一錘子地在一塊石頭上砸碎,讓自家養(yǎng)的'雞們啄食分享著。看著雞們的吃相,我的心里,有一種特別的陶醉感。我想,那碎骨頭的味道,一定很香很香。我家所有的雞都圍在我的身邊,分享著我的勞動果實。不想,我的一錘子下去,正砸在一只探頭小雞的頭上,只掙扎幾下,就再沒起來。
我真不知道一只雞的生命竟這般脆弱,只砸了一下錘頭,所有生命的期望和美好都轟然崩塌。我僵死一般地蹲在院心,看著倒下的那只小雞。小雞死了,永遠地死了。死的時候,嘴里還叼著一塊剛剛砸碎的骨頭。母親沒有責怪我,說我不是故意的,也讓我不要難過。但無論怎樣,那只小雞也是我殺的,我是天經地義的劊子手。我放下手中的錘子,再也沒有拿起來的力氣。那一天,我把砸死的那只小雞,埋葬在了自己的心底。
蘆花雞不見了,母親的心里,真是難以承受。兩千多個日月星辰,那只蘆花雞的身影,一直奔跑在我們一家人的視野中。盛夏的時節(jié)里,蘆花雞會躲到滿地蔭涼的墻旮旯,把濕潤的沙土,撲棱進身體的羽一毛一中,盡享著涼爽的地氣。冬雪的時候,蘆花雞會飛到院子西邊的李子樹上,去迎接陽光,抵御寒冰。
母親還管它叫“連蛋雞”。春秋兩季,那只蘆花雞像懂得母親的心思一樣,不停地下蛋,常常是今天下了,明天又接著下。母親說,就是蘆花雞不白喂糧食,平均起來,三天都下了兩個蛋。母親看著它,總是滿臉盈盈地笑著。它也很會撒嬌,下了蛋,就會跑到窗臺上,“咯噠”、“咯噠”地叫。每每這個時候,母親就會端一勺米飯或抓一把紅高粱犒勞犒勞它。母親也會讓我們把逮來的螞蚱,多給那只蘆花雞一點。母親笑盈盈地喜歡它,我和妹妹們也都笑盈盈地喜歡它。
蘆花雞在我家的宅院里一直奔跑著,也是歷經了大大小小的劫難。本來,與它一同歡歡實實地來到我家宅院的小雞們,大概有二十只吧。母親一點一點地把它們喂成半大雞的時候,正趕上我和大妹二妹暑假后的新學期開學。要買文具,要添鞋子和新衣。母親在舍不得的情況下,挑選了十只小母雞,到集市上去換錢。我是跟母親一同去集市的。五只稍大一些的,買主給到了價,母親賣給了人家。而五只稍小一點的,母親看人家給的價太低,就把它們挎了回來。
結果,不幸的事情發(fā)生了。那挎回來的五只雞,竟從集市上帶回了疾病的疫情,家里所有的雞,很快都被感染了。不到三天的時間里,不管公雞和母雞,都一個接一個地倒下了。母親看著它們,痛悔地流著淚。 上一頁12下一頁
唯一讓母親感到欣慰的是,那只蘆花雞活了下來。活下來的蘆花雞,就成了我家宅院里別致的風景。第二年的春天,它又“咯噠”、“咯噠”地開張下蛋了。
后來,母親又買了十幾只小雞給蘆花雞做伴,從此,我們家又有了新的雞群。在新的雞群里,那只蘆花雞,就成了響當當的頭。我們那個山屯里,天上時常有老鷹飛著,地上時常有狐貍跑來。不管是飛的,還是跑的,都逃不過那只蘆花雞的眼睛。只要蘆花雞發(fā)現了危險的目標,它就會“咯咯”地叫,讓伙伴們警惕起來。母親聽到那聲音,母親看到那情景,笑就掛到眉梢上去了。
蘆花雞還為我家做了一次更突出的貢獻。那年,公社的書記來我家看望我的父親。我的父親是大隊會計,工作干得好,很受領導喜歡。聽說公社書記來了,母親特殊地高興。她心里核計著,一定要給公社書記做點好吃的。想來想去,就決定把那只蘆花雞殺掉,給公社書記做個小雞燉蘑菇。
公社書記來到我家后,母親就把那只蘆花雞逮住了。公社書記一看是下蛋雞,是我們家換柴米油鹽的搖錢樹,說啥也沒讓母親動手。于是,那只蘆花雞又“咯咯”地奔跑于我家的院子里。公社書記笑了,我的父母也笑了。公社書記對我的父母說,看到你們這么好,我的心里比吃到小雞燉蘑菇還要香。
那年春天,屯里的姚太奶挑選了20多個紅皮的雞蛋,準備孵出一窩小雞來。可姚太奶左等右等,她家里的母雞,就是不抱窩。這時,我家的那只蘆花雞偏偏抱窩了。母親知道,把抱窩雞按進泔水缸里浸一浸,它就很快不抱窩了,就會接著下蛋。可是,母親卻偏偏把把抱窩的蘆花雞送到姚太奶家,讓它給姚太奶家孵小雞。
二十多天后,小雞都出殼了,姚太奶趕快把那只蘆花雞送回來。母親再次把它送回去,讓它在姚太奶家又帶了半個月的小雞。這事,一直記在姚太奶的心里,時不時地就跟山屯里的人念叨念叨。
母親帶著我和妹妹們,整整一個晚上都在“咕咕”地呼喚著那只蘆花雞。可是,任憑我們怎么努力,也沒發(fā)現它的身影。我們一家人吃晚飯的時候,母親說,那只蘆花雞聰明,不會被老鷹和狐貍叼走的,也不會被“老黃大姐”吃掉的。母親說的“老黃大姐”,其實是黃鼠狼。母親還說,那只蘆花雞一定是貓在哪里抱窩孵小雞去了。屯里井昌大爺家就丟過一只黑母雞,還曾懷疑被人殺吃了。可結果呢?黑母雞竟在丟失了二十多天后,“咕咕”地帶著一幫小雞仔回來了。
母親這么說著,她的心里就會敞快,我和妹妹們的心里也一樣敞快。飯也吃得下了,覺也一定會睡得香。
【一只蘆花雞丟了散文】相關文章:
梁實秋《雅舍談吃》散文集:《咖喱雞》01-10
梁實秋《雅舍談吃》散文集:《芙蓉雞片》12-31
《蘆花蕩》課文理解06-15
課文蘆花蕩的重難點講解06-19
語文課文《蘆花蕩》重難點講解06-19
楊貴妃與“貴妃雞”06-28
描寫雞的好詞好句【集錦】12-10
獼猴與雞寓言故事12-10
雞的趣味寓言故事12-08
楊玉環(huán)與“貴妃雞”典故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