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oingaieng.cn-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免费视频 ,777精品久无码人妻蜜桃,国产一级A毛久久久久一级A看免费视频

    章太炎民初增訂《三字經(jīng)》

    時間:2024-08-16 13:25:36 三字經(jīng)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章太炎民初增訂《三字經(jīng)》

      章太炎(1869—1936),原名學(xué)乘,字枚叔,浙江余杭人。以紀(jì)念漢代辭賦家枚乘。后易名為炳。因反清意識濃厚,慕顧絳(顧炎武)的為人行事而改名為絳,號太炎。世人常稱之為“太炎先生”。早年又號“膏蘭室主人”、“劉子駿私淑弟子”等,后自認(rèn)“民國遺民”。中國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思想家,史學(xué)家,小學(xué)大師,樸學(xué)大師,國學(xué)大師,舊民主主義革命者。著名學(xué)者,研究范圍涉及小學(xué)、歷史、哲學(xué)、政治,佛學(xué),醫(yī)學(xué)等等,著述甚豐。

    章太炎民初增訂《三字經(jīng)》

      正《三字經(jīng)》世傳為宋代著名學(xué)者王應(yīng)所著,千百年來,相沿作為啟蒙教材之一。國學(xué)大師章太炎先生以此書“所舉人事部類,其切者猶有未具”,1928年季春重為增訂,“其所增者三分之一,更定者亦百分之三四”,章太炎先生重訂三字經(jīng),對原三字經(jīng)可以說是動了一次大手術(shù)。1932年《重訂三字經(jīng)》由上海漢文正楷書局排印問世。

      章太炎民初增訂《三字經(jīng)》原文及簡釋如下: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習(xí)相遠(yuǎn)

      【簡釋】:人剛出生的時候本性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長過程中后天的學(xué)習(xí)環(huán)境不一樣,性情也就有了好與壞的差別。

      茍不教 性乃遷 教之道 貴以專

      【簡釋】:如果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為了使人不變壞,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專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昔孟母 擇鄰處 子不學(xué) 斷機

      【簡釋】:以前戰(zhàn)國的時候,孟子的母親曾三次搬家,是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有個好的環(huán)境。一次孟子逃學(xué),孟母就割斷織機的布來教子。

      荀季和 有義方 教八子 名俱揚

      【簡釋】:荀淑,字季和,東漢潁川潁陰人,恒帝時為郎陵侯相,蒞事明理,有“神君”之稱。育有八子,并有才名,時人稱為“八龍”。

      養(yǎng)不教 父之過 教不嚴(yán) 師之惰

      【簡釋】:僅僅是供養(yǎng)兒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親的過錯。只是教育,但不嚴(yán)格要求就是做老師的懶惰了。

      子不學(xué) 非所宜 幼不學(xué) 老何為

      【簡釋】:小孩子不肯好好學(xué)習(xí),是很不應(yīng)該的。一個人倘若小時候不好好學(xué)習(xí),到老的時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無知識,能有什么用呢?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學(xué) 不知義

      【簡釋】:玉不打磨雕刻,不會成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學(xué)習(xí),就不懂得禮儀,不能成才。

      為人子 方少時 親師友 習(xí)禮儀

      【簡釋】:做兒女的,從小時候就要親近老師和朋友,以便從他們那里學(xué)習(xí)到許多為人處事的禮節(jié)和知識。

      香九齡 能溫席 孝于親 所當(dāng)執(zhí)

      【簡釋】:東漢人黃香,九歲時就知道孝敬父親,替父親暖被窩。這是每個孝順父母的人都應(yīng)該實行和效仿的。

      融四歲 能讓梨 弟于長 宜先知

      【簡釋】:漢代人孔融四歲時,就知道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吃,這種尊敬和友愛兄長的道理,是每個人從小就應(yīng)該知道的。

      首孝悌 次見聞 知某數(shù) 識某文

      【簡釋】:一個人首先要學(xué)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愛的道理,接下來是學(xué)習(xí)看到和聽到的知識。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術(shù)和高深的數(shù)學(xué),以及認(rèn)識文字,閱讀文學(xué)。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萬

      【簡釋】:我國采用十進制算術(shù)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數(shù)字,然后十個十是一百,十個一百是一千,十個一千是一萬……一直變化下去。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簡釋】:還應(yīng)該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識,如什么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個方面。什么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陽、月亮、星星。

      三綱者 君臣義 父子親 夫婦順

      【簡釋】:什么是“三綱”呢?三綱是人與人之間關(guān)系應(yīng)該遵守的三個行為準(zhǔn)則,就是君王與臣子的言行要合乎義理,父母子女之間相親相愛,夫妻之間和順相處。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時 運不窮

      【簡釋】:再讓我們看一看四周環(huán)境,春、夏、秋、冬叫做四季。這四時季節(jié)不斷變化,春去夏來,秋去冬來,如此循環(huán)往復(fù),永不停止。

      曰南北 曰西東 此四方 應(yīng)乎中

      【簡釋】:說到東、南、西、北,這叫作“四方”,是指各個方向的位置。這四個方位,必須有個中央位置對應(yīng),才能把各個方位定出來。

      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數(shù)

      【簡釋】:至于說到“五行”,那就是金、木、水、火、土。這是中國古代用來指宇宙各種事物的抽象念,是根據(jù)一、二、三、四、五這五個數(shù)字和組合變化而產(chǎn)生的。

      十干者 甲至癸 十二支 子至亥

      【簡釋】: “十干”指的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又叫“天干”;“十二支”指的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叫“地支”,是古代記時的標(biāo)記。

      曰黃道 日所 曰赤道 當(dāng)中權(quán)

      【簡釋】:地球圍繞太陽運轉(zhuǎn),而太陽又圍繞著銀河系中心運轉(zhuǎn)。太陽運行的軌道叫“黃道”,在地球中央有一條假想的與地軸垂直的大圓圈,這就是赤道。

      赤道下 溫暖極 我中華 在東北

      【簡釋】:在赤道地區(qū),溫度最高,氣候特別炎熱,從赤道向南北兩個方向,氣溫逐漸變低。我們國家是地處地球的東北邊。

      寒均 霜露改 右高原 左大海

      【簡釋】:我國冷熱均勻,霜期和露期會跟著季節(jié)而改換,右邊是高原,左邊是大海。

      曰江河 曰淮濟 此四瀆 水之紀(jì)

      【簡釋】:中國是個地大物博的國家,直接流入大海的有長江、黃河、淮河和濟水,這四條大河是中國河流的代表。

      曰岱華 恒衡 此五岳 山之名

      【簡釋】:中國的五大名山,稱為“五岳”,就是東岳泰山、西岳華山、中岳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這五座山是中國大山的代表。

      古九州 今改制 稱行省 二十二

      【簡釋】:我國遠(yuǎn)古行政區(qū)域劃分為九個州。自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廢九州島設(shè)立郡縣。宋朝改郡為府。到元代各地區(qū)設(shè)立行省,民國初年全國共計二十二個省。

      曰士農(nóng) 曰工商 此四民 國之良

      【簡釋】: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知識分子、農(nóng)民、工人和商人,是國家不可缺少的棟梁,稱為四民,這是社會重要的組成部分。

      醫(yī)卜相 皆方技 星堪輿 小道泥

      【簡釋】:醫(yī)學(xué)、卜卦、相命、看風(fēng)水都是雕蟲小技,貌似神秘、高深,其實不能深究。

      地所生 有草木 此植物 遍水陸

      【簡釋】:除了人類,在地球上還有花草樹木,這些屬于植物,在陸地上和水里到處都有。

      有蟲魚 有鳥獸 此動物 能飛走

      【簡釋】:蟲、魚、鳥、獸屬于動物,這些動物有的能在天空中飛,有的能在陸地上走,有的能在水里游。

      稻粱 麥?zhǔn)蝠ⅰ〈肆取∪怂?/p>

      【簡釋】:人類生活中的主食有的來自植物,像稻子、小麥、豆類、玉米和高粱,這些是我們?nèi)粘I畹闹匾称贰?/p>

      馬牛羊 雞犬豕 此六畜 人所飼

      【簡釋】:在動物中有馬、牛、羊、雞、狗和豬,這叫六畜。這些動物和六谷一樣本來都是野生的。后來被人們漸漸馴化后,才成為人類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曰喜怒 曰哀懼 愛惡欲 七情俱

      【簡釋】:高興叫作喜,生氣叫作怒,傷心叫作哀,害怕叫作懼,心里喜歡叫愛,討厭叫惡,內(nèi)心很貪戀叫作欲,合起來叫七情。這是人生下來就有的七種感情。

      曰仁義 禮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

      【簡釋】: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義、禮、智、信這五種不變的法則做為處事做人的標(biāo)準(zhǔn),社會就會永保祥和,所以每個人都應(yīng)遵守,不可怠慢疏忽。

      青赤黃 及黑白 此五色 目所識

      【簡釋】:青色、黃色、赤色、黑色和白色,這是我國古代傳統(tǒng)的五行中的五種顏色,是人們的肉眼能夠識別的。

      酸苦甘 及辛咸 此五味 口所含

      【簡釋】:在我們平時所吃的食物中,全能用嘴巴分辨出來的,有酸、甜、苦、辣和咸,這五種味道。

      焦香 及腥朽 此五臭 鼻所嗅

      【簡釋】:我們的鼻子可以聞出東西的氣味,氣味主要有五種,即羊味、燒焦味、香味、魚腥味和腐朽味。

      宮商角 及征羽 此五音 耳所取

      【簡釋】:宮、商、角、征、羽,稱為五音,是我們的耳朵能聽到的。

      土革 木石金 絲與竹 乃八音

      【簡釋】:我國古代人把制造樂器的材料,分為八種,即瓜、粘土、皮革、木塊、石頭、金屬、絲線與竹子,稱為“八音”。

      曰平上 曰去入 此四聲 宜調(diào)葉

      【簡釋】:我們的祖先把說話聲音的聲調(diào)分為平、上、去、入四種。四聲的運用必須和諧,聽起來才能使人舒暢。

      九族者 序宗親 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孫 自子孫 至玄曾

      【簡釋】:親族分為九種稱九族。按輩份的順序排列從自己往上推四代是:高祖、曾祖、祖父、父親。從自己往下推四代是:兒子、孫子、曾子、玄子。

      五倫者 始夫婦 父子先 君臣后

      次兄弟 及朋友 當(dāng)順敘 勿違負(fù)

      【簡釋】:五倫是五種人倫關(guān)系即夫婦、父子、君臣、兄弟、朋友之間的法則。五種關(guān)系的相互次序不能違背。

      有伯叔 有舅甥 婿婦翁 三黨名

      【簡釋】:父系親屬有伯父、叔父。母系親屬有舅父、外甥。妻族親屬有岳父等,此三族總稱為三黨。

      斬齊衰 大小功 至麻 五服終

      【簡釋】:五服指五種喪服。分別是斬服、齊服、大功、小功、麻。此五服分別用于哀悼父母、祖父母、兄弟、伯叔、外祖父等人的逝世。

      凡訓(xùn)蒙 須講究 詳訓(xùn)故 明句讀

      【簡釋】:幼童的啟蒙教育有講究。必須詳細(xì)解釋文字含義,學(xué)會文章如何斷句。

      禮樂射 御書數(shù) 古六藝 今不具

      【簡釋】:古代把懂禮儀、通音樂、會駕車、善射箭、精書法、能算術(shù)稱為六藝,而今天身懷六藝的人不多了。

      惟書學(xué) 人共遵 既識字 講說文

      【簡釋】:只有文字學(xué)是人人都必須學(xué)的。要識字,就要學(xué)習(xí)《說文解字》這本書。

      有古文 大小 隸草繼 不可亂

      【簡釋】:我國文字衍變的過程是這樣的,最早的甲骨文稱古文,后有大、小。在這之后有了隸書、行書。一篇文章中,能使用一種字體。

      若廣學(xué) 懼其 但略說 能知原

      【簡釋】:若想廣泛深入地學(xué)習(xí),恐怕學(xué)問紛復(fù)雜。如果粗略了解,能掌握學(xué)問的根本知識就可以了。

      為學(xué)者 必有初 小學(xué)終 至四書

      【簡釋】:學(xué)者須從頭開始,把小學(xué)讀完就可以讀“四書”了。

      論語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記善言

      【簡釋】:《論語》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學(xué)生追憶孔子生前的一些優(yōu)秀的語錄。

      孟子者 七篇是 辨王霸 說仁義

      【簡釋】:《孟子》有七篇,主要分辯王霸之道及宣傳他的仁義道德思想。

      中庸者 子思筆 中不偏 庸不易

      【簡釋】:《中庸》是孔子的孫子子思所著。“中”是不偏不袒。“庸”是不可改變。

      大學(xué)者 學(xué)之程 自修齊 至治平

      【簡釋】:《大學(xué)》是孔子的學(xué)生曾參所著。《大學(xué)》的內(nèi)容分為三綱領(lǐng)、八條目,學(xué)者按編排的次序循序漸進,深入研究能從修身齊家到治國平天下。

      此二篇 在禮記 今單行 本元晦

      【簡釋】:《中庸》、《大學(xué)》原是《禮記》上的兩篇,宋朝朱熹把這二篇單獨成書與《論語》、《孟子》稱為“四書”。

      四書通 孝經(jīng)熟 如六經(jīng) 始可讀

      【簡釋】:四書通讀,孝經(jīng)熟讀后方可讀六經(jīng)。

      六經(jīng)者 統(tǒng)儒術(shù) 文作周 孔子述

      【簡釋】:六經(jīng)指:詩、書、禮、樂、易、春秋。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為其主旨。其中《周禮》是周文王寫由孔子記述的。

      易詩書 禮春秋 樂經(jīng)亡 余可求

      【簡釋】:其中易、詩、書、禮、春秋尚存。《樂經(jīng)》在秦始皇焚書坑儒后失傳。

      有連山 有歸藏 有周易 三易詳

      【簡釋】:伏氏著的《連山》、黃帝著《歸藏》、周文王、周公、孔子的《周易》這三部書合稱《三易》。《三易》用“卦”解釋宇宙萬物生生不息道理。

      有典 有訓(xùn)誥 有誓命 書之奧

      【簡釋】:《書經(jīng)》內(nèi)容主要是國家行政活動的記載。有政績、法律、建議、告誡,及政府的公告、征戰(zhàn)等各種命令。《書經(jīng)》的道理很深奧。

      有國風(fēng) 有雅頌 號四詩 當(dāng)諷誦

      【簡釋】:《詩經(jīng)》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它分為《國風(fēng)》、《大雅》、《小雅》、《頌》四個部分,應(yīng)常常吟誦。

      周禮者 著六官 儀禮者 十七篇

      【簡釋】:《周禮》是論述周王朝的官僚制度,把官級分為六品。《儀禮》記述周王朝的禮儀,共十七篇。

      大小戴 集禮記 述圣言 禮法備

      【簡釋】:漢朝的經(jīng)學(xué)家戴德、戴圣著有《大戴禮記》、《小戴禮記》,記述先賢的語錄,匯集古時的禮法。

      王跡息 春秋作 寓褒貶 別善惡

      【簡釋】:周王朝衰亡后,孔子著《春秋》這是我國第一本編年史綱領(lǐng),孔子對歷史作了評價,全書隱含褒與貶,分別善與惡,以揚善避惡。

      三傳者 有公羊 有左氏 有谷梁

      【簡釋】:對《春秋》作解釋的書有三部,即《公羊傳》、《左傳》、《谷梁傳》。

      爾雅者 善辨言 求經(jīng)訓(xùn) 此莫先

      【簡釋】:《爾雅》是我國第一部詞典,遍布古今文字的差異,解釋字的含義,給事物下定義,所以在學(xué)習(xí)其它經(jīng)書之前,應(yīng)先學(xué)《爾雅》。

      注疏備 十三經(jīng) 惟大戴 疏未成

      【簡釋】:古代圣人的著作及后代賢人的解釋,完備成書的有十三部,稱為“十三經(jīng)”。大戴禮記體例不同,不在十三經(jīng)之內(nèi)。

      左傳外 有國語 合群經(jīng) 數(shù)十五

      【簡釋】:左丘明著有《左傳》和《國語》。加上十三經(jīng),這樣就有了十五經(jīng)。

      經(jīng)既明 方讀子 其要 記其事

      【簡釋】:熟讀各種經(jīng)書之后,應(yīng)讀諸子百家的著作。擇其重要的部分,牢記主要的事件。

      古九流 多亡佚 取五種 修文質(zhì)

      【簡釋】:古代學(xué)術(shù)流派有九流之多,多數(shù)流派的著作已散失,但還可讀到其中五種。

      五子者 有荀揚 文中子 及老莊

      【簡釋】:五種是指《荀子》、《揚子》、《文中子》、《老子》、《莊子》,他們所寫的書,便稱為子書。

      經(jīng)子通 讀諸史 考世系 知終始

      【簡釋】:經(jīng)書和子書讀熟了以后,再讀史書、讀史時必須要考究各朝各代的世系,明白他們盛衰的原因,才能從歷史中記取教訓(xùn)。

      自農(nóng) 至黃帝 并 在上世

      【簡釋】:我國的文明史的開端自伏氏開始,經(jīng)神農(nóng)、黃帝、、帝,這都是上古的文明時代。

      堯舜興 禪尊位 號唐虞 為二帝

      【簡釋】:堯和舜是歷史上的賢明君主。他們的子孫不肖,他們便把帝位讓給他人。他們國號為唐、虞,歷史上稱他們?yōu)槎邸?/p>

      夏有 商有湯 周文武 稱三王

      【簡釋】:夏、商湯、周文王、周武王分別是夏商的開國君王。史稱“三王”。

      夏傳子 家天下 四百載 遷夏社

      【簡釋】:夏改變過去禪讓的制度,王位由兒子繼承,像管理家庭一樣統(tǒng)治天下。沿襲四百年而亡,都城遷往商地。

      湯伐夏 國號商 六百載 至紂亡

      【簡釋】:湯朝征討夏朝,定國號為商,過了六百多年,直到紂的滅亡。

      周武王 始誅紂 八百載 最長久

      【簡釋】:周武王起兵滅掉商朝,殺死紂王,建立周朝,周朝的歷史最長,前后延續(xù)了八百多年。

      周共和 始紀(jì)年 歷宣幽 遂東遷

      【簡釋】:周公和召公執(zhí)政年號為共和。我國以共和三年開始正式紀(jì)年,經(jīng)歷宣王、幽王。周朝都城遷至洛陽開始東周的歷史。

      周道衰 王綱墜 逞干戈 尚游說

      【簡釋】:周朝末年氣數(shù)已盡。道法淪喪,王業(yè)衰敗,綱紀(jì)崩潰。于是諸侯干戈四起,政客游說之風(fēng)大興。

      始春秋 終戰(zhàn)國 五霸強 七雄出

      【簡釋】:東周分為兩個階段,一是春秋時期,一是戰(zhàn)國時期。春秋時的齊桓公、宋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號稱五霸。戰(zhàn)國的七雄分別為齊楚燕韓趙魏秦。

      秦氏 始兼并 傳二世 楚漢爭

      【簡釋】:戰(zhàn)國末年,秦國的勢力日漸強大,把其它諸侯國都滅掉了,建立了統(tǒng)一的秦朝。秦傳到二世胡亥,天下又開始大亂,最后,形成楚漢相爭的局面。

      高祖興 漢業(yè)建 至孝平 王莽

      【簡釋】:漢高祖打敗了項羽,建立漢朝。漢朝的帝位傳了兩百多年,到了孝平帝時,就被王莽奪了。

      光武興 為東漢 四百年 終于獻(xiàn)

      【簡釋】:王莽權(quán),改國號為新,天下大亂,劉秀推更始帝,恢復(fù)國號為漢,史稱東漢光武帝,東漢延續(xù)四百年,到漢獻(xiàn)帝的時候滅亡。

      魏蜀吳 爭漢鼎 號三國 迄兩晉

      【簡釋】:東漢末年,魏國、蜀國、吳國爭奪天下,形成三國相爭的局面。后來魏滅了蜀國和吳國,但被司馬炎奪了帝位,建立了晉朝,晉又分為東晉和西晉兩個時期。

      宋齊繼 梁陳承 為南朝 都金陵

      【簡釋】:東晉朝王室南遷以后,不久就衰亡了,繼之而起的是南北朝時代。南朝包括宋齊梁陳,國都建在金陵。

      北元魏 分東西 宇文周 與高齊

      【簡釋】:北朝則指的是元魏。元魏后來也分裂成東魏和西魏,西魏被宇文覺了位,建立了北周;東魏被高洋了位,建立了北齊。

      至隋 一土宇 不再傳 失統(tǒng)緒

      【簡釋】:楊堅重新統(tǒng)一了中國,建立了隋朝,歷史上稱為隋文帝。他的兒子隋煬帝楊廣即位后,荒淫無道,隋朝很快就滅亡了。

      唐高祖 起義師 除隋亂 創(chuàng)國基

      【簡釋】:唐高祖李淵起兵反隋,最后隋朝滅亡,他戰(zhàn)勝了各路的反隋義軍,取得了天下,建立起唐朝。

      二十傳 三百載 梁滅之 國乃改

      【簡釋】:唐朝的統(tǒng)治近三百年,總共傳了二十位皇帝。到唐昭宣帝被朱全忠位,建立了梁朝,唐朝從此滅亡。

      梁唐晉 及漢周 稱五代 皆有由

      【簡釋】:為和南北朝時期的梁相區(qū)別,歷史上稱為后梁。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和后周五個朝代的更替時期,歷史上稱作五代,這五個朝代的更替都有著一定的原因。

      趙宋興 受周禪 十八傳 南北混

      【簡釋】:趙匡胤逼迫后周讓位,始建宋朝。宋朝共有十八個皇帝,期間出現(xiàn)北宋、南宋混亂對峙的局面。

      遼興金 皆夷裔 元滅金 絕宋世

      【簡釋】:遼金皆為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金滅遼后,元朝興起,先滅南宋,后統(tǒng)一中國。

      蒞中國 兼戎狄 九十年 返沙

      【簡釋】:元朝統(tǒng)一中國又收編西域和北方的少數(shù)民族,統(tǒng)治九十年后敗回蒙古沙漠。

      太祖興 稱大明 紀(jì)洪武 都金陵

      【簡釋】: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年號為洪武,建都金陵。

      成祖 遷宛平 十六世 至崇

      【簡釋】:到明成祖遷都北平,傳十六代至崇

      權(quán)閹肆 流寇起 自成入 神器毀

      【簡釋】:太監(jiān)弄權(quán),義兵四起。李自成攻入北京崇自盡,大明滅亡。

      清太祖 興遼東 金之后 受明封

      【簡釋】:清太祖努爾哈赤,在遼東建國,國號為后金。后來大舉入關(guān)滅明朝。

      至世祖 乃大同 十二世 清

      【簡釋】:至順治帝時統(tǒng)一中國。清朝傳位十二世至宣統(tǒng)帝,清朝亡。

      凡正史 廿四部 益以清 成廿五

      【簡釋】:各代政府編的歷史,共二十四部稱為二十四史,再加上清史,構(gòu)成二十五史。

      史雖 讀有次 史記一 漢書二

      后漢三 國志四 此四史 最精致

      【簡釋】:史書多,閱讀要有次序。先讀《史記》后讀《漢書》,再后讀《后漢書》,最后讀《三國志》。這四部史書最為精致。

      先四史 兼證經(jīng) 參通鑒 約而精

      【簡釋】:先讀四史,輔讀經(jīng)書,參考《資治通鑒》,通鑒簡約、精當(dāng),各個朝代的事全有記載。

      歷代事 全在茲 載治亂 治興衰

      【簡釋】:讀后便知各個朝代的興盛、衰亡的道理。

      讀史書 考實錄 通古今 若親目

      【簡釋】:讀史書還要參考寫實記錄,通讀古今歷史。如同親眼所見。

      漢賈董 及許鄭 皆經(jīng)師 能述圣

      【簡釋】:漢代賈逵、董仲舒、許慎、鄭玄是研究經(jīng)學(xué)的大師,他們都能闡述古代圣人思想。

      宋周程 張朱陸 明王氏 皆道學(xué)

      【簡釋】:宋代的周敦頤、程、張載、朱熹、陸九淵、明朝的王守仁都是研究道學(xué)的權(quán)威。

      屈原賦 本風(fēng)人 逮鄒枚 暨卿云

      【簡釋】:戰(zhàn)國時代屈原擅長辭賦,是一位偉大的詩人。漢朝的鄒陽、乘枚、司馬相如、揚雄也以辭賦著稱于世。

      韓與柳 并文雄 若李杜 為詩宗

      【簡釋】:唐代的韓愈、柳宗元的文章卓著,被尊稱“文雄,李白、杜甫被奉為詩宗。

      凡學(xué)者 宜兼通 翼圣教 振民風(fēng)

      【簡釋】:凡是求學(xué)的人,應(yīng)融會貫通文化經(jīng)典。推動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振興社會風(fēng)氣。

      口而誦 心而惟 朝于斯 夕于斯

      【簡釋】:應(yīng)用口誦讀,用心思考,認(rèn)真研究。

      昔仲尼 師項 古圣賢 尚勤學(xué)

      【簡釋】:昔日孔子拜七歲的項為師學(xué)琴。古代的圣賢尚能不恥下問,我們尤其該這樣。

      趙中令 讀魯論 彼既仕 學(xué)且勤

      【簡釋】:宋朝的趙普,官至中書令尚能不斷勤學(xué),值得學(xué)習(xí)。

      彼蒲編 削竹簡 彼無書 且知勉

      【簡釋】:古代有人把借來的書抄錄在蒲草編成的席子上,或者用竹片做成的竹簡上來研讀。他們沒有書尚能如此勤勉。

      火淬掌 錐刺股 彼不教 自勤苦

      【簡釋】:古代有人把燒紅了的鑄件往放入手掌,也有人讀書感到困倦就用錐子刺大腿。他們不曾受到督促,自愿勤苦學(xué)習(xí)。比喻自勉上進有人

      如螢 如映雪 家雖貧 學(xué)不輟

      【簡釋】:古代有人家貧,讀無油燈,就把螢火蟲放在布袋里,照亮?xí)怼R灿腥硕褂持籽┑姆垂庾x書。這些人家雖貧困,但沒有終止學(xué)習(xí)。

      如負(fù)薪 如掛角 身雖勞 猶苦卓

      【簡釋】:古代有夫擔(dān)柴,把書懸在擔(dān)頭,雖然身體勞累,但是讀書能進入忘我的超然狀態(tài)。

      蘇明允 二十七 始發(fā)憤 讀書籍

      彼既老 猶悔遲 爾小生 宜早思

      【簡釋】:宋代的文學(xué)家蘇二十七歲才開始發(fā)憤讀書,他老了悔恨讀書太遲。年輕人應(yīng)以他為鑒,趁早發(fā)憤讀書。

      若荀卿 年五十 游稷下 習(xí)儒業(yè)

      彼既成 眾稱異 爾小生 宜立志

      【簡釋】:荀況五十歲時到稷下研習(xí)儒家學(xué)說,他后來成為著名的思想家,眾人感到驚奇。年輕人應(yīng)從小立下大志。

      瑩八歲 能詠詩 泌七歲 能賦棋

      彼穎悟 人稱奇 爾幼學(xué) 當(dāng)效之

      【簡釋】:祖瑩八歲時能作詩。李泌七歲時作棋賦。他們很聰穎,人們稱他為奇才,其實是他們從小努力的結(jié)果。小孩從小學(xué)習(xí),應(yīng)效仿他們。

      文姬 能辨琴 謝道韞 能詠吟

      彼女子 且聰明 爾男子 當(dāng)自警

      【簡釋】:文姬精通音律,謝道韞善作詩文,這些女子尚如此聰穎,男子應(yīng)以此為警。

      唐劉晏 方七歲 舉神童 作正字

      彼雖幼 身已仕 爾幼學(xué) 勉而致

      【簡釋】:唐代的劉晏,七歲時攔唐朝皇駕上書,被稱為神童,皇上授官翰林正字。他雖年幼,已任官職,年幼勤勉學(xué),長大必能功成名就。

      犬守夜 雞司晨 茍不學(xué) 為人

      【簡釋】:狗在夜間會替人看守家門,雞在每天早晨天亮?xí)r報曉,人如果不能用心學(xué)習(xí)、迷迷糊糊過日子,有什么資格稱為人呢。

      蠶吐絲 蜂釀蜜 人不學(xué) 不如物

      【簡釋】:蠶吐絲以供我們做衣料,蜜蜂可以釀制蜂蜜,供人們食用。而人要是不懂得學(xué)習(xí),以自己的知識、技能來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真不如小動物。

      幼習(xí)業(yè) 壯致身 上匡國 下利民

      【簡釋】:幼年時學(xué)習(xí),壯年時身體力行,上能輔助君王治理國家,下能讓平民百姓受惠受訓(xùn)。

      揚名聲 顯父母 光于前 裕于民

      【簡釋】:名揚四海使父母親榮耀,光耀祖先,恩澤后世。

      人遺子 金滿 我教子 惟一經(jīng)

      【簡釋】:有人留給后代是滿箱金子,我教育兒子要讀好一部經(jīng)書。

      勤有功 戲無益 戒之哉 宜勉力

      【簡釋】:勤奮學(xué)習(xí)必有功效,游玩終無益處。請以此為戒,多多努力啊!

    【章太炎民初增訂《三字經(jīng)》】相關(guān)文章:

    《三字經(jīng)》兒歌及《三字經(jīng)》全文03-23

    三字經(jīng)10-24

    《三字經(jīng)》作者及新舊《三字經(jīng)》版本06-17

    兒童三字經(jīng)01-05

    三字經(jīng)教案03-24

    《三字經(jīng)》教案03-26

    三字經(jīng)的解釋01-31

    三字經(jīng)內(nèi)容05-26

    三字經(jīng)原文11-20

    我们的2018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日韩三级片网站一区二区| 麻豆人人妻人人妻人人片av| 在线观看的av网站|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人妻不卡性色| 无码VR最新无码AV专区|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成人精品影院|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流白浆| 日韩αv亚洲成人在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