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七夕的古詩詞賞析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一些經(jīng)典的古詩吧,古詩有四言、五言、七言、雜言等多種形式。那么都有哪些類型的古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七夕的古詩詞賞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詩他鄉(xiāng)七夕的賞析
他鄉(xiāng)逢七夕,旅館益羈愁。
不見穿針婦,空懷故國樓。
緒風初減熱,新月始登秋。
誰忍窺河漢,迢迢問斗牛。
注釋
七夕:為七月初七,民間的乞巧節(jié)。
緒風:微小的風。
河漢:為天上的銀河。
迢迢:形容遙遠的意思。
斗牛:星名。牽牛星。
賞析
在異地他鄉(xiāng)適逢七夕佳節(jié),更增加旅人的思鄉(xiāng)思親的情懷。可是遠離家鄉(xiāng),看不見妻子在月下穿針乞巧,對月懷人,詩人生起無限羈旅窮愁、去國懷鄉(xiāng)之感。孟浩然詩歌大膽抒發(fā)個人的理想愿望,給開元詩風注入了清新濃郁的生活氣息。
辛未七夕經(jīng)典古詩詞賞析
《辛未七夕》原文
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
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
清漏漸移相望久,微云未接過來遲。
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辛未七夕》賞析
碧落銀河之畔,正是“牛郎”與“織女”相會的良好場所,何必一定要待金風玉露之七夕才相會呢?大約正是由于仙家之好別離吧?疑而不解,正反映出詩人苦悶難釋的孤寂心態(tài),語意感傷,心境難堪。
本詩從猜測仙家的心思入手,指出有離別之苦,才有佳期之樂。然后轉到描寫佳期的喜慶氣氛,以及期盼團圓的心情。最后想到民間風俗,問:“既奉出食品,讓蜘蛛代為乞巧,那又如何答謝搭鵲橋的烏鵲呢?”
《辛未七夕》作者簡介
李商隱,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nèi)(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yōu)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xiāng)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七夕古詩詞賞析:二郎神·炎光謝
二郎神·炎光謝
朝代:宋代
作者:柳永
原文:
炎光謝。過暮雨、芳塵輕灑。乍露冷風清庭戶,爽天如水,玉鉤遙掛。應是星娥嗟久阻,敘舊約、飆輪欲駕。極目處、微云暗度,耿耿銀河高瀉。
閑雅。須知此景,古今無價。運巧思、穿針樓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亞。鈿合金釵私語處,算誰在、回廊影下。愿天上人間,占得歡娛,年年今夜。
這是一首詠七夕佳期的作品。作者一反以往七夕詞的傷感情調(diào),把天上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美麗傳說和人間李隆基楊玉環(huán)馬嵬死別的動人故事,演繹、融匯為一個純情浪漫、晶瑩剔透的意境,抒發(fā)了對純真愛情的美好祝愿和熱烈向往。全詞語言通俗易懂,形象鮮明生動,情調(diào)閑雅歡娛,給人以充分的藝術享受。
上片著重寫天上,開篇以細致輕便的筆調(diào)描繪出七夕清爽宜人的氛圍,誘人進入浪漫的遐想界。首韻“炎光謝”,說明炎夏暑熱已退,一開頭即點出秋令。“炎光”謂驕陽,代指夏暑。先說初秋,再從入暮寫起,導入七夕:陣黃昏過雨,輕灑芳塵,預示晚上將是氣候宜人和夜空清朗了。“乍露冷風清庭戶爽”,由氣候帶出場景。“庭戶”是七夕乞巧的活動場所。古時人們于七夕佳期,往往庭前觀望天上牛郎織女的相會。接下來一句“天如水、玉鉤遙掛”意思是說:秋高氣爽,碧天如水,一彎上弦新月,出現(xiàn)遠遠的天空,為牛郎織女的赴約創(chuàng)造了最適宜的條件。“應是星娥嗟久阻,敘舊約、飚輪欲駕”,想象織女嗟嘆久與丈夫分離,將赴佳期時心情急切,于是乘駕快速的風輪飛渡銀河。織女本為星名,故稱“星娥”。“極目處、微云暗度,耿耿銀河高瀉”,表現(xiàn)了人們盼望天上牛郎織女幸福地相會。他們凝視高遠的夜空,縷縷彩云飄過銀河,而銀河耿耿發(fā)亮,牛郎織女終于歡聚,了卻一年的相思之債。上片動靜結合,虛實相間,從景物描寫到幻想神游的推移中,寄寓了人們對愛情幸福的美好遐想。的場面,也無熱鬧濃烈的氣氛,各家于庭戶乞巧望月,顯得閑靜幽雅。這種閑雅的情趣之中自有很不尋常的深意。詞人強調(diào)“須知此景,古今無價”,提醒人們珍惜佳期,從中足見柳永對七夕的特殊重視,反映了宋人的民俗觀念。以下數(shù)句著重寫民間七夕的活動,首先是乞巧。據(jù)古代歲時雜書和宋人筆記,所謂乞巧,是以特制的扁形七孔針和彩線,望月穿針,向織女乞取巧藝。這是婦女們的事。“樓上女”是說此女本居于樓上,穿針乞巧時才來到庭中的。所以接著說:“抬粉面”,加以“云鬟相亞”,寫姑娘們虔誠地手執(zhí)金針,仰望夜空,烏云般美麗的發(fā)鬟都向后低垂。“亞”通壓,謂低垂之狀。此句寫得形神兼?zhèn)洌瘟螖?shù)語,姑娘們追求巧藝的熱切與虔誠便活靈活現(xiàn)地躍然紙上了。接下來的一句:“鈿合金釵私語處,算誰在、回廊影下”,寫七夕的另一項重要活動,這既是詞人浪漫的想象,也是歷史的真實。自唐明皇與楊妃初次相見,“定情之夕,授金釵鈿合以固之”(《長恨歌傳》),他們“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也就傳為情史佳話。唐宋時男女選擇七夕定情,交換信物,夜半私語,可能也是民俗之一。作者將七夕民俗的望月穿針與定情私語綰合一起,毫無痕跡,充分表現(xiàn)了節(jié)序的特定內(nèi)容。詞的上片主要寫天上的情景,下片則主要寫人間的情景;結尾的“愿天上人間,占得歡娛,年年今夜”,既總結全詞,又點明主題。它表達了詞人對普天下有情人的美好祝愿和人們對幸福生活的渴望,展示了作者熱誠而廣闊的胸懷。
這首詞,寫天上是為了襯托人間,用典故是為了映襯現(xiàn)實,落腳點是人間的歡樂和世俗的幸福。作者把“天街夜色涼如水”的意象世界與“鈿合金釵私語處”的心靈世界和諧地統(tǒng)一起來,描繪了一幅歡樂、祥和、幸福而又溫馨的七夕夜色圖,發(fā)出了珍惜良宵、莫負美景的呼喚。這呼喚,久遠地回響一代又一代讀者的心田。
【七夕的古詩詞賞析】相關文章:
古詩詞賞析《墨梅》05-13
浣溪沙的古詩詞賞析01-26
中秋古詩詞賞析10-10
如何賞析古詩詞09-15
古詩詞賞析李煜09-11
古詩詞賞析(精選55首)05-22
將進酒古詩詞賞析07-24
秦觀《蘭陵王》古詩詞賞析06-08
古詩詞賞析方法技巧07-04
古詩詞原文翻譯及賞析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