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泰戈爾詩歌《她在甜美的愛慕里》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對詩歌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詩歌是表現(xiàn)詩人思想感情的一種文學樣式。還在苦苦尋找優(yōu)秀經(jīng)典的詩歌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泰戈爾詩歌《她在甜美的愛慕里》,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她在甜美的愛慕里
碧澄的大海的沙灘上
漫步偶遇的絕色女子,
居于世人甜美的愛慕里,
無論如何也無法忘記。
我對琴瑟述說感受,
讓它領略她的風采。
她的消息融入樂調,
在夢境的花壇上蕩開。
她乘風在茂林巡行,
激起蜜群嗡營的細浪
她沐浴著斯拉萬月的細雨
駕輕云在秋空游逛。
我色彩鮮艷的記憶上
印刻著她綽約的容顏。
情曲、戀曲、怨曲、喜曲,
彈奏與她再度相見。
人物介紹
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印度詩人、文學家、社會活動家、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飛鳥集》《眼中沙》《四個人》《家庭與世界》《園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詩篇》《戈拉》《文明的危機》《修行:生命的證悟》等。
泰戈爾是印度的孟加拉族,孟加拉語才是他的母語,泰戈爾的作品絕大多數(shù)是用孟加拉語寫就的。
1861年5月7日,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出生于印度加爾各答一個富有的貴族家庭,13歲即能創(chuàng)作長詩和頌歌體詩集。1878年赴英國留學,1880年回國專門從事文學活動。1884至1911年擔任梵社秘書,20年代創(chuàng)辦國際大學。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1941年寫作控訴英國殖民統(tǒng)治和相信祖國必將獲得獨立解放的遺言《文明的危機》。
人物經(jīng)歷
1861年5月7日,泰戈爾生于印度西孟加拉邦加爾各答。由于是父母最小的兒子,拉賓德拉納特被家人親昵地叫做“拉比”,成為家庭中每個成員鐘愛的孩子,但大家對他并不溺愛。小拉比在加爾各答先后進過四所學校,雖然他對這四所學校都不喜歡,但他在長兄和姐姐的監(jiān)督下受到良好的教育。泰戈爾在文學方面的修養(yǎng)首先來自家庭環(huán)境的熏陶。他進過東方學院、師范學院和孟加拉學院。但是他生性自由,厭惡刻板的學校生活,沒有完成學校的正規(guī)學習課程。他從小就醉心于詩歌創(chuàng)作,從13歲起就開始寫詩,詩中洋溢著反對殖民主義和熱愛祖國的情緒。13歲以后,泰戈爾發(fā)表了長詩《野花》《詩人的故事》等。
1878年,他遵照父兄的意愿赴英國留學,最初學習法律,但他不喜歡法律,于是轉入倫敦大學學習英國文學,研究西方音樂。1880年回國,專門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
1881—1885年,出版抒情詩集《暮歌》《晨歌》《畫與歌》,還有戲劇和長篇小說。戲劇和小說多取材于史詩和往世書,詩歌富于浪漫主義色彩。
1884年,他離開城市到鄉(xiāng)村去管理祖?zhèn)鞯牡钁簟K谶@里熟悉下層人民的生活,觀察祖國故土和自然。1901年,為實現(xiàn)自己的教育理想,他在孟加拉博爾普爾附近的圣地尼克坦創(chuàng)辦了一所學校,這所學校后來發(fā)展成為有名的國際大學。
1886年,詩集《剛與柔》出版,標志著他在創(chuàng)作道路上進入面向人生與現(xiàn)實生活的時期。詩集《心中的向往》是他第一部成熟的作品,他的獨特風格開始形成。這一時期還寫了劇本《國王與王后》和《犧牲》,反對恢復婆羅門祭司的特權和落后習俗。
1905年以后,印度民族運動進入高潮時期,孟加拉人民和全印度的人民都起來反對孟加拉分裂的決定,形成了轟轟烈烈的反帝愛國運動,泰戈爾毅然投身于這個運動,充滿激情的愛國營人義憤填膺,寫出了大量的愛國主義詩篇。但是,沒有多久,泰戈爾就同運動的其他領袖們發(fā)生了意見分歧。他不贊成群眾焚燒英國貨物,辱罵英國人的所謂“直接行動”。他主張多做“建設性的”工作,比如到農(nóng)村去發(fā)展自己的工業(yè),消滅貧困與愚昧等等,但部分群眾不接受他的意見,由于失望,他便退出運動。從此以后,在一段相當長的時期內,他過著遠離現(xiàn)實斗爭的遲隱生活,埋頭于文學創(chuàng)作。
19世紀90年代是泰戈爾創(chuàng)作的旺盛時期。從1891年起,在他主編的《薩塔納》雜志上,發(fā)表《摩訶摩耶》等60多篇短篇小說,主要是反對封建壓迫,揭露現(xiàn)實生活中不合理現(xiàn)象。他發(fā)表了《金帆船》《繽紛集》《收獲集》《夢幻集》《剎那集》5部抒情詩集,1部哲理短詩《微思集》和1部《故事詩集》。收入《繽紛集》的敘事詩《兩畝地》是作者民主主義思想的最高表現(xiàn)。從《剎那集》起,他開始用孟加拉口語寫詩。他的第二部英譯詩集《園丁集》里的詩大多選自這一時期作品。
20世紀初泰戈爾遭遇到個人生活的不幸,喪偶、喪女、喪父的悲痛與傷感在詩集《回憶》《兒童》《渡船》中有真實記錄。他另有兩部長篇小說《小沙子》和《沉船》。
1910年,長篇小說《戈拉》發(fā)表,它反映了印度社會生活中的復雜現(xiàn)象,塑造了爭取民族自由解放的戰(zhàn)士形象;歌頌了新印度教徒愛國主義熱情和對祖國必獲自由的信心,同時也批判他們維護舊傳統(tǒng)的思想;對梵社某些人的教條主義、崇洋媚外也予以鞭撻。這期間還寫了象征劇《國王》和《郵局》及諷刺劇《頑固堡壘》。同年,孟加拉文詩集《吉檀迦利》出版,后泰戈爾旅居倫敦時把《吉檀迦利》《渡船》《奉獻集》里的部分詩作譯成英文,1913年《吉檀迦利》英譯本出版,泰戈爾成為亞洲第一個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
1915年,他結識了甘地。他同印度國大黨早就有聯(lián)系,還出席過國大黨的代表大會。但是,他同國大黨的關系始終是若即若離的。他同甘地,有很真摯的私人友誼。但是,他對甘地的一些做法并不贊同。這兩個非凡的人物并不試圖掩蓋他們之間的意見分歧。同時從道義上和在社會活動中,他們總是互相尊重,互相支持。
1916年,泰戈爾來到日本,他對日本這樣充滿生機的一個新興國家,頗多感慨。后來他從日本又到了美國,以“國家主義”為題,作了許多報告,他譴責東方和西方的“國家主義”。1929年,他訪問了加拿大之后到了美國,又遭到美國移民官員扣留和盤問。
1919年,發(fā)生了“阿姆利則慘案”,英國軍隊開槍打死了1000多印度平民。泰戈爾非常氣憤,挺身而出,寫了一封義正辭嚴的信給印度總督,提出抗議,并聲明放棄英國國王給他的“爵士”稱號。
20世紀20年代泰戈爾仍堅持寫作,發(fā)表劇本《摩克多塔拉》《紅夾竹桃》,長篇小說《糾紛》《最后的詩篇》及一些詩作。
1924年,他訪問了中國。他從年幼時起就向往這個古老而富饒的東方大國,并且十分同情中國人民的處境,寫文怒斥英國殖民主義者的鴉片貿(mào)易,這次訪問終于實現(xiàn)了他多年的愿望。
同年5月18日,64歲壽辰。胡適、梁啟超等人在北京協(xié)和大禮堂為他舉行了盛況空前的祝壽大會。梁啟超祝壽時,為泰戈爾起中文名——竺震旦。[15]
1930年,泰戈爾訪問了年輕的社會主義國家蘇聯(lián),他在那里看到了一個神奇的世界,使他極為振奮,興之所至,寫成了歌頌蘇聯(lián)的《俄羅斯書簡》一書。
1934年,意大利法西斯軍隊侵略阿比西尼亞(埃塞俄比亞),泰戈爾立即嚴厲譴責。1936年,西班牙爆發(fā)了反對共和國政府的叛亂,他站在共和國政府一邊,明確反對法西斯頭子佛朗哥的倒行逆施。1938年,德國法西斯侵略捷克斯洛伐克,他寫信給在那兒的朋友,表示對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的關懷和聲援。
1939年,德國法西斯悍然發(fā)動世界大戰(zhàn),他又應歐洲朋友之邀,撰文怒斥德國“領袖”的不義行徑。泰戈爾一貫痛恨法西斯。但是對被欺壓的弱小民族,他則表示無限同情。特別是對中國,他更是始終抱有好感與希望。
1941年8月6日,泰戈爾在加爾各答祖居宅第里平靜地離開人世,成千上萬的市民為他送葬。
【泰戈爾詩歌《她在甜美的愛慕里》】相關文章:
泰戈爾的詩歌12-03
泰戈爾經(jīng)典詩歌10-08
泰戈爾冰心母愛的詩歌03-23
泰戈爾的詩歌15篇03-02
泰戈爾的代表詩歌作品01-13
泰戈爾經(jīng)典詩歌(精選8首)03-23
泰戈爾詩歌《奇夢》12-20
泰戈爾詩歌《瑜珈行者》10-13
泰戈爾詩歌朗誦(精選10首)08-19
經(jīng)典的表達愛慕的句子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