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水調歌頭·焦山吳潛的詞原文賞析及翻譯
《水調歌頭·焦山》是南宋詞人吳潛創(chuàng)作的一首詞。該詞在寫作上由寫景、懷古和抒情三部分組成,一氣舒卷,自然渾成,語言運用明凈圓熟,意境高遠清新。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水調歌頭·焦山吳潛的詞原文賞析及翻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水調歌頭·焦山
宋代吳潛
鐵甕古形勢,相對立金焦。長江萬里東注,曉吹卷驚濤。天際孤云來去,水際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遠岫忽明晦,好景畫難描。
混隋陳,分宋魏,戰(zhàn)孫曹。回頭千載陳跡,癡絕倚亭皋。惟有汀邊鷗鷺,不管人間興廢,一抹度青霄。安得身飛去,舉手謝塵囂。
譯文
鎮(zhèn)江城像鐵翁一樣,金山焦山隔江相對。萬里長江向東流去,風吹浪濤。天邊孤云來來去去,水邊孤帆來來往往,水天相接,一片浩然景象遠處峰巒忽明忽暗,如此美好的圖畫卻難以描繪。
隋滅陳,宋與魏又隔江相望。在歷史長空中,回想歷史人物已神游物外了。只要水草邊的鷗鷺,不管人世變遷,都在天空中翻飛。還爭取什么呢,還是辭世歸隱為好。
注釋
焦山:在今江蘇鎮(zhèn)江市東,屹立長江中。
鐵甕:鎮(zhèn)江古名鐵甕城,三國孫權建。
金焦:金山和焦山。二山對峙,俱屹立大江中。
曉吹:晨風。
岫:峰巒。
混隋陳:混:統(tǒng)一。這句說隋滅陳,南北統(tǒng)一。
分宋魏:南朝劉宋與鮮卑族拓跋氏的魏對峙。
孫:孫權。曹:曹操。
癡絕:指回想歷代史事時想得出神。
一抹:形容輕微的痕跡。
舉手:分別時的動作。
謝:告辭。
塵囂:指塵世。塵:塵世、人間。囂:市集,做買賣的地方。
賞析
這是一首登臨抒懷的詞作。上片詞人從“鐵甕”起筆,點出鎮(zhèn)江城古來形勝的特點,并交代詞人所在。次句聚焦“金焦”,寫出金山、焦山東西相對的壯觀之勢。首二句寫得概括、有力,渲染出一派磅礴之勢。接著兩句寫夾在金山、焦山之間的江水:萬里江流從東邊滾滾而來,伴著晨風,卷起驚濤駭浪。 “注” “卷”兩字用力極大,突顯江水浩大的聲勢,襯出山水相問的壯麗景致。 “天際孤云來去,水際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三句中,“孤云”“孤帆”襯出江天、江水的浩渺;“來去”“上下”縱橫交錯,可知詞人在游目騁懷,頻頻俯仰,可以想見其跳蕩的神思;“天共水相邀”將水天相接的情境展現(xiàn)在人們眼前,這境界是非常開闊的。詞人還沒有看夠山和水,“遠岫忽明晦”的景致又映人眼簾,“忽”字體現(xiàn)出“明暗”的瞬間性,這剎那間的感官刺激又引起詞人多少興奮。“好景畫難描”一句收束上片。詞人上片全在寫景,但仍覺自己未能將好景描畫出來,可見焦山景色之美好。
下片首三句“混隋陳,分宋魏,戰(zhàn)孫曹”,詞人從歷史的角度,由近到遠,寫鎮(zhèn)江古城的攻守征戰(zhàn),突顯鎮(zhèn)江古城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回頭干載陳跡,癡絕倚亭皋”兩句,詞人從追溯歷史中回到現(xiàn)實,他癡癡地倚立江邊,不禁感慨萬千。詞人對古來梟雄無限神往,期望自己也能像他們那樣一展宏圖,可現(xiàn)實中卻不是這樣。詞人滿腹詩書,卻官小權微,難受重用,大有懷才不遇之感,于是他不得不開解自己。“惟有汀邊鷗鷺,不管人間興廢,一抹度青霄。”詞人艷羨江邊鷗鷺能夠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地飛翔,越飛越高,直飛到青霄之上,不管人間興廢。結尾兩句由艷羨鷗鷺更進一步,詞人想象自己能與鷗鷺同命,可以飛上天空,離開紛繁復雜的塵世,從側面表現(xiàn)出詞人對現(xiàn)實的不滿以及壯志難酬的憂悶。
全詞融寫景、懷古、抒情三者為一體,層次分明,語言純熟,意境開闊,耐人尋味。
創(chuàng)作背景
該詞為宋理宗嘉熙二、三年間(1238—1239)吳潛任鎮(zhèn)江知府時所作。鎮(zhèn)江風景壯麗,地處吳頭楚尾、南北要沖,自古即兵家爭雄之所,也是文人墨客會聚之區(qū)。這里的古跡和流傳的佳話很多,形成了特殊的歷史文化氛圍,文人到此,無不受到強烈感發(fā)。該詞就是吳潛在此環(huán)境下創(chuàng)作的。
作者簡介
吳潛(1195年-1262年) 字毅夫,號履齋,原籍宣州寧國(今屬安徽) ,出生于浙江德清新市鎮(zhèn)。南宋官員,詩人。秘閣修撰吳柔勝第四子,參知政事吳淵之弟。
宋寧宗嘉定十年(1217年),吳潛舉進士第一,授承事郎,遷江東安撫留守。理宗淳佑十一年(1251年),為參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樞密使,封崇國公。次年罷相,開慶元年(1259年),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為左丞相,封慶國公,后改許國公。被賈似道等人排擠,再度被罷相,謫建昌軍,徙潮州、循州。景定三年(1262年),為賈似道黨羽下毒害死,享年六十八歲。德佑元年(1275年),獲得平反,次年追贈少師。
吳潛為南宋中晚期名臣,出任地方、朝廷要員時均頗有建樹。其亦工詞,詞風近于辛棄疾,多抒發(fā)濟時憂國的抱負與報國無門的悲憤。格調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齋遺集》,詞集有《履齋詩余》。
吳潛的故事
一、兄弟兩“吳公”
吳潛與哥哥吳淵還是幼童的時候,生母就不幸染病去世。兄弟倆是在飽讀詩書的父親和慈愛的后母管教下成長的,聰明好學,相親相敬,只是性格迥異,哥哥沉默寡言,弟弟活潑好動。兩人最終均由讀書步入仕途,位居高官,都想為朝廷為百姓干一番事業(yè)。但哥哥為政過于嚴酷,往往一點事情而興師動眾,牽連羅織,以致遭到不少人怨恨,說他太狠毒。吳潛曾多次當面或以書信勸諫哥哥,哥哥也虛心接受,只是事到臨頭,多年養(yǎng)成的弊病竟一發(fā)而不可收。平日忌恨吳家兄弟才德的奸臣賈似道之輩便乘機鼓噪,編造童謠誣陷他們。兩兄弟姓吳,眾人尊稱為“吳公”,童謠即以諧音稱之為“蜈蚣”:“大蜈蚣小蜈蚣,盡是人間毒業(yè)蟲,夤緣攀附有百足,想使飛天能食龍。”但兄弟倆胸襟坦蕩,敵手抓不到把柄,謠言最終不攻自破。
二、反對立昏君
公元1260年,是宋理宗景定元年,在皇位坐了30多年的趙昀,見自己年近花甲還沒有一個親兒子,便想立自己的侄子趙祺為皇太子,以便將來接自己的班。吳潛知道趙祺是個口舌遲鈍、呆頭呆腦的人,難以承擔天下重任,便密奏理宗說:“微臣沒有丞相史彌遠的才干,忠王趙祺也沒有陛下您的福壽。”理宗聽了很是惱火,聽信奸臣沈炎的誣陷挑撥之言,革去吳潛的左丞相之職,將他貶到當時十分偏遠的廣東循州當有職無權的地方團練使。結果,吳潛再次以直諫丟官,而趙祺后來也只當了10年短命皇帝。
三、預知生死
吳潛學富五車,為官之余,不僅喜歡吟詩作詞,而且頗精星象之學。他的詩,多感情之作,激昂凄勁,一如他的為人。他被貶到廣東后,看到南宋王朝日衰一日,奸臣當?shù)溃癫涣纳瑑刃谋瘧崳3*氉酝箍眨镁媚粺o語。一日,他突然對身邊人說:“我將死之夜,必定雷風大作。”他的話語好象還在空中回蕩,幾天后的一個夜里,果然風大雷響,四鼓開霽。他揮筆撰作遺表,作詩誦頌,端端正正地坐在那兒,閉上眼睛,便無聲無息地離開了人世。
四、吳潛故里—玉堂巷
在休寧縣城東南隅中街通后街處。昔日,巷內為吳氏家族聚居地,巷北側依次為坊表林立的東街、瞻云書院、縣前街、休寧縣衙等。從宋末至民國年間,為“表宅里樹風聲”,各朝陸續(xù)建筑于東街各巷弄的牌坊即近30座。其中,東南街頭的保寧坊,東南城門的敉寧坊,縣前街的近民坊,雙井前的進士坊,學宮東路的東南鄒魯坊,東門的經(jīng)魁坊、秋官大夫坊、孝子坊、母節(jié)子孝坊,陪郭頭的父子尚書坊、及第坊、學士坊等,都曾顯赫一時。特別是玉堂巷口的“畫錦坊”,還記載著一段“衣錦榮歸”、“母慈子孝”的歷史:狀元吳潛的哥哥吳淵讀書做官,官至副宰相之職,榮華富貴到了極點,老了卻整日里思念著故鄉(xiāng)、惦記著將自己撫育成人的后母。后母病重,他毅然辭官,特地從宣城趕回休寧玉堂巷侍奉湯藥。后母離世后,厚加安葬,并廬墓守孝。孝滿,自號退庵,整日吟詩作畫于玉堂巷故居,直至葬身于休寧故園。人們感其節(jié)孝,特立“畫錦坊”以示紀念。
【水調歌頭·焦山吳潛的詞原文賞析及翻譯】相關文章:
水調歌頭·焦山原文翻譯及賞析10-11
《水調歌頭·焦山》原文及賞析02-29
水調歌頭·焦山原文賞析08-29
水調歌頭·焦山原文及賞析08-21
水調歌頭原文翻譯賞析10-16
水調歌頭蘇軾原文翻譯及賞析07-12
《水調歌頭 游泳》原文及翻譯賞析01-19
《水調歌頭·游覽》原文、翻譯及賞析02-26
《水調歌頭》原文翻譯以及賞析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