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生活經(jīng)歷
陶淵明,一個歸隱田園,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詩人。一生創(chuàng)作了數(shù)不清的詩篇,每一首詩中都蘊含著他對人生的態(tài)度。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整理陶淵明生活經(jīng)歷,歡迎大家查看!
【生平】
陶淵明一生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
第一時期,陶淵明28歲以前。由于父親早死,他從小就生活在貧困之中,但家庭教育較好,讀了《老子》、《莊子》和六經(jīng)。少年時代志趣未定,或愛丘山,或志在四海。
第二時期,學仕時期。從太元十八年他29歲到晉安帝義熙元年41歲。他因親老家貧,起初為江州祭灑,但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在家閑居了五六年。晉安帝隆安四年(400)他到荊州,任刺史桓玄屬下的職務,此時桓玄正控制著長江中上游,窺測篡奪的時機。隆安五年(401)他因母喪辭職歸家。晉安帝元興二年(403)桓玄率軍東下,攻下建康,殺司馬元顯,自稱太尉,總攬朝政,陶淵明在家鄉(xiāng)潯陽開始躬耕。同年冬天,桓玄纂晉。改國號為楚,遷晉安帝于潯陽之時,他仍在家閉戶高吟。元興三年(404)劉裕聯(lián)合眾臣討伐桓玄,勝,入建康后被推為鎮(zhèn)軍將軍,都督八州軍事,徐州刺史,陶淵明離家東下,入劉裕幕下,任鎮(zhèn)軍參軍。義熙元年,他轉任劉敬宣的參軍,8月出任彭澤會,在官80余日,11月,辭官回家,《歸去來兮辭》作于此時。
第三時期,歸田時期。從晉安帝義熙二年(406)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病故。他歸田之初,家有僮仆。雖然他和妻子也參與耕作,但勞動業(yè)余時間較多,溫飽也不用憂慮。可惜好景不長,義熙四年六月,家遭大火,林室盡焚,一片瓦礫。此后,生活日益貧困,躬耕未廢,饑寒不免。義熙七年,移居潯陽負郭之南畝。義熙末年,朝廷又征他為著作郎,被拒絕,在貧病交加中去世。歸田后二十年,是他創(chuàng)作最豐富的時期。
【作品】
1、詩歌:
詩歌中,五言詩可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繼承漢魏以來抒情言志傳統(tǒng)并加以發(fā)展的詠懷詩;一類是幾乎很少先例的田園詩。前一類以《飲酒二十首》最為有名,其中結廬在人境流傳最廣,表現(xiàn)了詩人淡然忘世的態(tài)度;后一類中包括中年學仕時期的《懷古田舍》、《勸農》以及晚年歸田時期的《歸園田居》、《桃花源詩并記》等,其中《歸園田居五首》是他田園詩中最著名的代表作,第一首少無適俗韻尤為世人傳誦。大約在晉宋易代前后,他寫下了《桃花源詩并記》這篇流傳千古的作品。
2、辭賦、韻文與散文:
辭賦三篇:《閑情賦》、《感懷通賦》和《歸去來兮辭》。《歸去來兮辭》為普遍傳誦的名作。
韻文五篇:《扇上畫贊》贊隱居之士;《讀史述》贊《史記》人物;《祭程氏妹文》、《自祭從弟敬遠文》吊祭親人,《自祭文》為臨終前寫下的向世人告別的作品。
散文四篇:除《五柳先生傳》《桃花源記》外,《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是為外祖父孟嘉寫的傳,《與子儼等疏》是50歲后一次大病后寫給四個兒子的一篇家常話。
【評價】
陶淵明的詩文在南北朝并不很受重視。劉勰《文心雕龍》根本沒有提到他,鐘嶸《詩品》僅把他的詩列入中品,蕭統(tǒng)的《文選》也只選了他的八首詩、一篇文。陶詩的藝術成就從唐朝開始受到推崇,甚至被當作為詩之根本準則。蘇東坡說:淵明詩初視若散緩,熟視有奇趣。如曰: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大率才高意遠,則所寓得其妙,遂能如此,如大匠運斤,無斧鑿痕,不知者則病精力竭至死不悟。在平淡散緩的外表下面看出其內在的奇趣。
陶淵明介紹
陶淵明,晚年更名潛,字元亮,號“五柳先生”,謚號“靖節(jié)先生”(死后由朋友劉宋著名詩人顏延之所謚),出身于沒落仕宦家庭,我國第一位杰出的山水田園詩人。晉世名淵明,入劉宋后改名潛。唐人避唐高祖諱,稱陶深明或陶泉明。大約生于365年。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zhèn)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自做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有《陶淵明集》。被稱為“千古隱逸之宗”。曾祖父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勛,軍功顯著,官至大司馬,都督八州軍事,荊、江二州刺史、封長沙郡公。祖父陶茂、父親陶逸都做過太守。(父名史不載,存疑。)
少年生活
年幼時,家庭衰微,九歲喪父,與母妹三人度日。孤兒寡母。其母是孟嘉的女兒,孟嘉是陶侃的女婿。孟嘉是當代名士,“行不茍合,年無夸矜,未嘗有喜慍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亂;至于忘懷得意,傍若無人。”(《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淵明“存心處世,頗多追仿其外祖輩者.”(逯欽立語)日后,陶淵明的個性、修養(yǎng),都很有外祖父的遺風。外祖父家里藏書多,給陶淵明提供了閱讀古籍和了解歷史的條件,在學者以《莊》、《老》為宗而黜《六經(jīng)》的兩晉時代,他不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樣學了《老子》、《莊子》,而且還學了儒家的《六經(jīng)》和文、史以及神話之類的.“異書”。時代思潮和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兩種不同的思想,培養(yǎng)了“猛志遠四海”和“性本愛丘山”的兩種不同的志趣。
陶淵明少年時期有“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雜詩》)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陶淵明懷著“大濟蒼生”的愿望,任江州刺史王凝之的祭酒。當時門閥制度森嚴,陶淵明出身庶族,受人輕視,感到“不堪吏職,少日自解歸”(《晉書·陶潛傳》)。他辭職回家后,州里又來召陶淵明做主簿,陶淵明也辭謝了。安帝隆安四年(400年),他到荊州,投入桓玄門下做屬吏。這時,桓玄正控制著長江中上游,窺伺著篡奪東晉政權的時機,他當然不肯與桓玄同流,做這個野心家的心腹。他在詩中寫道:“如何舍此去,遙遙至西荊。”(《辛丑歲七月赴假還江陵夜行涂口》)對仕桓玄有悔恨之意。“久游戀所生,如何淹在滋?”(《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于規(guī)林二首》)對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發(fā)出了深長的嘆息。
退隱生活
陶淵明辭官歸里,過著“躬耕自資”的生活。因其居住地門前栽種有五棵柳樹,固被人稱為五柳先生。夫人翟氏,與他志同道合,安貧樂賤,“夫耕于前,妻鋤于后”,共同勞動,維持生活,與勞動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關。歸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淵明愛菊,宅邊遍植菊花。“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1]”(《飲酒》)至今膾炙人口。陶淵明性嗜酒,飲必醉。朋友來訪,無論貴賤,只要家中有酒,必與同飲。陶淵明先醉,便對客人說:“我醉欲眠卿可去。”在其《五柳先生傳》中也有寫道:“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義熙四年,住地上京(今星子縣城西城玉金山麓)失火,遷至栗里,生活較為困難。如逢豐收,還可以“歡會酌春酒,摘我園中蔬”。如遇災年,則“夏日抱長饑,寒夜列被眠”。義熙末年,有一個老農清晨叩門,帶酒與他同飲,勸他出仕:“襤褸屋檐下,未足為高棲。一世皆尚同(是非不分),愿君汩其泥(指同流合污)。”他回答:“深感老父言,稟氣寡所諧。纖轡誠可學,違已詎非迷?且共歡此飲,吾駕不可回。”(《飲酒(其五)》已選入人教版八年級下語文書30課《詩五首》之一)用“和而不同”的語氣,謝絕了老農的勸告。他的晚年,生活愈來愈貧困。有的朋友主動送錢周濟他,有時,他也不免上門請求借貸。他的老朋友顏延之,于劉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任始安郡太守,經(jīng)過潯陽,每天都到他家飲酒。臨走時,留下兩萬錢,他全部送到酒家,陸續(xù)飲酒。不過,他的求貸或接受周濟,是有原則的。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濟親自到他家訪問。這時,他又病又餓好些天,起不了床。檀道濟勸他:“賢者在世,天下無道則隱,有道則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說:“潛也何敢望賢,志不及也。”檀道濟饋以梁肉,被他揮而去之。他辭官回鄉(xiāng)二十二年一直過著貧困的田園生活,而固窮守節(jié)的志趣,老而益堅。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神志還清醒的時候,給自己寫了《擬挽歌辭》三首,在第三首詩中末兩句說:“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表明他對死亡看得那樣平淡自然。
公元427年,陶淵明走完了他六十三年的生命歷程(有關陶淵明的生年仍有待考證,因此此處的六十三年之說也有待考證),與世長辭。他被安葬在南山腳下的陶家墓地中,就在今天江西省九江縣和星子縣交界處的面陽山腳下。如今陶淵明的墓保存完好,墓碑由一大二小共三塊碑石組成,正中楷書“晉征士陶公靖節(jié)先生之墓”,左刻墓志,右刻《歸去來兮辭》,是清朝乾隆元年陶姓子孫所立
【陶淵明生活經(jīng)歷】相關文章:
陶淵明的生活經(jīng)歷11-18
陶淵明做官經(jīng)歷11-24
陶淵明的五次做官經(jīng)歷04-21
陶淵明生活背景10-20
陶淵明的家庭生活10-10
感悟陶淵明的隱逸生活11-20
陶淵明生活時代背景11-03
陶淵明的田園生活怎樣過是10-11
陶淵明生活的時代背景介紹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