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日與裴迪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王維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王維《春日與裴迪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
春日與裴迪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
王維
桃源一向絕風(fēng)塵, 柳市南頭訪隱淪。
到門不敢題凡鳥, 看竹何須問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 東家流水入西鄰。
閉戶著書多歲月, 種松皆作老龍鱗。
注釋:
①隱淪:隱者。
②凡鳥:“鳳”的拆字。借指庸才。《說文》:“鳳,神鳥也……從鳥,凡聲。”拆開來就是“凡鳥”。
③屋里:室內(nèi)。唐朝杜甫《見螢火》詩:“忽驚屋里琴書冷,復(fù)亂檐前星宿稀。”唐朝姚合《詠破屏風(fēng)》:“殘雪飛屋里,片水落床頭。
①題凡鳥:《世說新語·簡傲》載:三國魏時嵇康與呂安是很要好的朋友。一次,呂安訪嵇康未遇,康兄嵇喜出迎,呂安于門上題“鳳”字而去,“鳳”字分寫為“凡鳥”,嘲諷嵇喜是“凡鳥”。后用作訪友不遇的典故。
②看竹:《晉書·王羲之傳》載:晉名士王微之(字子猷)性愛竹,曾不通報主人,乘肩輿徑直往一士大夫家竹園賞竹,“諷嘯良久。”后因用作走訪林園或詠竹的典故,也用作訪友不遇。
原詩是一首七言律詩,極贊呂逸人閉戶著書的隱居生活,也反映了詩人欣羨“絕風(fēng)塵”而隱居的情懷。
到門不敢題凡鳥,看竹何須問主人
這兩句是說,造訪呂逸人不遇,本有懊惱之情,然而對呂逸人的仰慕之情是真摯的,是值得十分尊敬的;即使沒有遇見主人,看看他的幽雅居處,也會使人產(chǎn)生高山仰止之情。兩句用了兩個典故,自然和諧,不覺牽強(qiáng)。
賞析:
王維和裴迪是知交,早年一同住在終南山,常相唱和,以后,兩人又在輞川山莊“浮舟往來,彈琴賦詩,嘯詠終日”(《舊唐書·王維傳》)。新昌里在長安城內(nèi)。呂逸人即呂姓隱士,事跡未詳。這首詩極贊呂逸人閉戶著書的隱居生活,顯示了作者艷羨“絕風(fēng)塵”的情懷。
“桃源一向絕風(fēng)塵,柳市南頭訪隱淪。”借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比況呂逸人的住處,著一虛筆。于長安柳市之南尋訪呂逸人,跟一實筆。一虛一實,既寫出呂逸人長期“絕風(fēng)塵”的超俗氣節(jié),又顯示了作者傾慕向往的隱逸之思。
“到門不敢題鳥,看竹何須問主人。”訪人不遇,本有無限懊惱,然而詩人卻不說,反而拉出歷史故事來繼續(xù)說明對呂逸人的仰慕之情,可見其尋逸之心的誠篤真摯。“凡鳥”是“鳳”字的分寫。據(jù)《世說新語·簡傲》記載,三國魏時的嵇康和呂安是莫逆之交,一次,呂安訪嵇康未遇,康兄嵇喜出迎,呂安于門上題“鳳”字而去,這是嘲諷嵇喜是“凡鳥”。王維“到門不敢題凡鳥”,則是表示對呂逸人的尊敬。“看竹”事見《晉書·王羲之傳》。王羲之之子王徽之聞吳中某家有好竹,坐車直造其門觀竹,“諷嘯良久”。而此詩“何須問主人”是活用典故,表示即使沒有遇見主人,看看他的幽雅居處,也會使人產(chǎn)生高山仰止之情。
上一聯(lián)借用典故,來表示對呂逸人的敬仰,是虛寫。“城上青山如屋里,東家流水入西鄰”,寫呂逸人居所的環(huán)境,是實寫。“城上”,一作“城外”。“青山如屋里”,生動地點明呂逸人居所出門即見山,暗示與塵市遠(yuǎn)離;流水經(jīng)過東家流入西鄰,可以想見呂逸人居所附近流水淙淙,環(huán)境清幽,真是一個依山傍水的絕妙境地。青山嫵媚,流水多情。兩句環(huán)境描寫,一則照應(yīng)開篇的絕風(fēng)塵,二則抒寫了隱逸生活的情趣。
“閉戶著書多歲月,種松皆作老龍鱗。”最后從正面寫隱逸。呂逸人無求于功名,不碌碌于塵世,長時間閉戶著書,是真隱士而不是走“終南捷徑”的假隱士,這就更為詩人所崇尚。松皮作龍鱗,標(biāo)志手種松樹已老,說明時間之長,顯示呂逸人隱居之志的堅貞和持久,“老龍鱗”給“多歲月”作補(bǔ)充,并照應(yīng)開頭的“一向絕風(fēng)塵”,全詩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完整。
這首詩,句句流露出對呂逸人的欽羨之情,以至青山、流水、松樹,都為詩人所愛慕,充分表現(xiàn)了詩人歸隱皈依的情思。描寫中虛實結(jié)合,有上下句虛實相間的,也有上下聯(lián)虛實相對的,筆姿靈活,變化多端,既不空泛,又不呆滯,頗有情味。
【王維《春日與裴迪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相關(guān)文章:
春日與裴迪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王維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01
王維《山中與裴秀才迪書》賞析05-07
王維與裴迪:友情以上 戀愛未滿05-30
王維《山中與裴秀才迪書》譯文10-30
王維《山中與裴秀才迪書》翻譯及賞析08-29
王維《山中與裴秀才迪書》品讀賞析09-29
王維山中與裴秀才迪書原文及翻譯11-01
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全文及鑒賞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