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文天祥從容殉國名垂千古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歷史名人了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文天祥從容殉國名垂千古,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物介紹: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孫,字宋瑞,又字履善。道號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qū)富田鎮(zhèn) )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與陸秀夫、張世杰并稱為“宋末三杰”。
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第一。開慶元年(1259年),補授承事郎、簽書寧海軍節(jié)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軍器監(jiān)、兼權(quán)直學士院,因草擬詔書有諷權(quán)相賈似道語,被罷官。德祐元年(1275年),元軍沿長江東下,文天祥罄家財為軍資,招勤王兵至5萬人,入衛(wèi)臨安。旋為浙西、江東制置使兼知平江府。遣將援常州,因淮將張全見危不救而敗,退守余杭。旋任右丞相兼樞密使,奉命赴元軍議和,因面斥元丞相伯顏被拘留,押解北上途中逃歸。五月,在福州與張世杰、禮部侍郎陸秀夫、右丞相陳宜中等擁立益王趙昰為帝,建策取海道北復(fù)江浙,為陳宜中所阻,遂赴南劍州(今福建南平)聚兵抗元。景炎二年(1277年)五月,再攻江西,終因勢孤力單,敗退廣東。祥興元年(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嶺(今廣東海豐北)被俘。次年,元朝蒙、漢軍都元帥張弘范將其押赴厓山(今新會南),令招降張世杰。文天祥拒之,書《過零丁洋》詩以明志。
后被解至元大都(今北京),元世祖忽必烈親自勸降,許以中書宰相之職。文天祥大義凜然,寧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于大都就義。終年47歲。 著有《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
人物生平:
早期經(jīng)歷:
文天祥,初名云孫,字履善,又字宋瑞,選中貢士后,換以天祥為名,改字履善。相貌堂堂,身材魁偉,皮膚白美如玉,眉清目秀,觀物炯炯有神。在孩提時,看見學宮中所祭祀的鄉(xiāng)先生歐陽修、楊邦乂、胡銓的畫像,謚號都為“忠”,即為此高興,羨慕不已。說:“如果不成為其中的一員,就不是真正的男子漢。”
文天祥二十歲即考取進士,在集英殿答對論策。當時宋理宗在位已很久,治理政事漸漸怠惰,文天祥以法天不息為題議論策對,其文章有一萬多字,沒有寫草稿,一氣寫完。宋理宗親自選拔他為第一名。考官王應(yīng)麟上奏說:“這個試卷以古代的事情作為借鑒,忠心肝膽好似鐵石,我以為能得到這樣的人才可喜可賀。”寶佑四年(1256年)文天祥中狀元后再改字宋瑞。不久,他的父親逝世,文天祥回家守喪。
開慶初年(1259年),元朝的軍隊攻打南宋,宦官董宋臣對宋理宗說要遷都,沒有人敢議論說這是錯的。文天祥當時入朝任命為寧海軍節(jié)度判官,上書“請求斬殺董宋臣,以統(tǒng)一人心”。因不被采納,就自己請免職回鄉(xiāng)。后來逐漸升官至刑部侍郎。董宋臣又升為都知,文天祥再次上書一一列舉他的罪行,也沒有回音。因此出外任瑞州(今江西高安)知州,改遷江南西路提刑,升任尚書左司郎官,多次遭臺官議論罷職。擔任軍器監(jiān)并兼任代理直學士院。賈似道稱自己患病,請求退休,用以要挾宋理宗,詔令沒應(yīng)允。文天祥起草制誥,所寫文字都是諷刺賈似道的。當時起草圣旨誥命的內(nèi)制沿襲要呈文稿審查,文天祥沒有寫,賈似道不高興,命令臺臣張志立奏劾罷免他。文天祥已經(jīng)幾次被斥責,援引錢若水的例子退休,當時他三十七歲。
咸淳九年(1273年),起用為荊湖南路提刑。因此見到了原來的宰相江萬里。江萬里平素就對文天祥的志向、氣節(jié)感到驚奇,同他談到國事,神色憂傷地說:“我老了,觀察天時人事應(yīng)當有變化,我看到的人很多,擔任治理國家的責任,不就是在你嗎?望你努力。”
率軍勤王:
咸淳十年(1274年),文天祥被委任為贛州(今江西贛州)知州。德祐元年(1275年),長江上游告急,宋廷詔令天下兵馬勤王。文天祥捧著詔書流涕哭泣,派陳繼周率領(lǐng)郡里的志士,同時聯(lián)絡(luò)溪峒蠻,派方興召集吉州(今江西省吉安市)的士兵,各英雄豪杰群起響應(yīng),聚集兵眾萬人。此事報到朝廷,命令他以江南西路提刑安撫使的名義率軍入衛(wèi)京師。他的朋友制止他說:“現(xiàn)在元軍分三路南下進攻,攻破京城市郊,進迫內(nèi)地,你以烏合之眾萬余人赴京入衛(wèi),這與驅(qū)趕群羊同猛虎相斗沒有什么差別。”文天祥答道:“我也知道是這么回事。但是,國家撫養(yǎng)培育臣民百姓三百多年,一旦有危急,征集天下的兵丁,沒有一人一騎入衛(wèi)京師,我為此感到深深地遺憾。所以不自量力,而以身殉國,希望天下忠臣義士將會有聽說此事后而奮起的。依靠仁義取勝就可以自立,依靠人多就可以促成事業(yè)成功,如果按此而行,那么國家就有保障了。”
文天祥性格豁達豪爽,平生衣食豐厚,聲伎滿堂。到這時,痛心地自己貶損責罰自己,把家里的資產(chǎn)全部作為軍費。每當與賓客、僚屬談到國家時事,就痛哭流涕,撫案說道:“以別人的快樂為快樂的人,也憂慮別人憂慮的事情,以別人的衣食為衣食來源的人,應(yīng)為別人的事而至死不辭。”
德祐元年(1275年)八月,文天祥率兵到臨安(今浙江杭州),擔任平江府知府。當時因為丞相陳宜中沒有返回朝廷,所以沒有受到派遣。十月,陳宜中至,于是派遣去任職。朝議中剛剛擢升呂師孟為兵部尚書,封呂文德為和義郡王,想以此尋求和好。呂師孟更加傲慢驕橫、放肆。
苦戰(zhàn)東南:
文天祥辭別皇帝,之后上疏說:“朝廷之內(nèi),具有姑息、求和意向的大臣很多,具有奮發(fā)之志、果斷處事的人卻很少。我請求處斬呂師孟作為戰(zhàn)事祭祀,用以鼓舞將士們的士氣。”又說:“我們大宋吸取了五代分裂割據(jù)的教訓,削除藩鎮(zhèn),建立郡縣城邑,雖然一時完全革除了尾大不掉的弊端,但是國家因此漸趨削弱。所以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軍隊到一州就攻破一州,到一縣就攻破一縣,中原淪陷,悔恨、痛心哪里還來得及。現(xiàn)在應(yīng)當劃分天下為四鎮(zhèn),設(shè)置都督來作為它的統(tǒng)帥。把廣南西路合并于荊湖南路,在長沙建立治所;把廣南東路合并于江南西路,在隆興(今江西南昌)建立治所;把福建路合并于江南東路,在番陽(今江西鄱陽縣)建立治所;把淮南西路合并于淮南東路,在揚州建立治所。責令長沙兼領(lǐng)鄂州等處,隆興兼領(lǐng)蘄州、黃州,番陽兼領(lǐng)江東,揚州兼領(lǐng)兩淮,使他們所轄的地區(qū)范圍更廣、力量更強,足以抵抗元軍。然后各地約定日期,一齊奮起,只前進,不后退,夜以繼日,圖謀復(fù)地,敵兵兵力眾多,但力量分散,疲于奔命,而我大宋民眾中的英雄豪杰,于其中等待機會攻敵,這樣的話,敵兵就容易被打退了。”當時朝議以文天祥的議論是疏闊,難以實行,因此,他的上書沒有結(jié)果。
德祐元年(1275年)十月,文天祥到平江,元軍已從金陵出發(fā)進入常州。文天祥派遣他的將帥朱華、尹玉、麻士龍與張全援助常州,行到虞橋,麻士龍戰(zhàn)死,朱華率領(lǐng)廣南軍隊,戰(zhàn)于五牧,被打敗,尹玉也打敗了,爭相渡水,扒張全軍中的渡船,張全的士兵斬斷他們的手指,都淹死了,尹玉率領(lǐng)殘兵五百人夜間發(fā)起戰(zhàn)斗,到第二天早晨都戰(zhàn)死了。張全不發(fā)一箭,逃跑退卻了。元軍攻入常州,占領(lǐng)了獨松關(guān)。陳宜中、留夢炎召令文天祥,棄守平江退守余杭。
義使元營:
德祐二年(1276年)正月,文天祥擔任臨安知府。不多久,宋朝投降,陳宜中、張世杰都走了。朝廷繼續(xù)任命文天祥為樞密使。不久,擔任右丞相兼樞密使,作為使臣到元軍中講和談判,與元朝丞相伯顏在皋亭山針鋒相對爭論。伯顏發(fā)怒拘捕了他,同左丞相吳堅、右丞相賈余慶、知樞密院事謝堂、簽樞密院事家鉉翁、同簽樞密院事劉祒,向北至鎮(zhèn)江,文天祥與他的侍客杜滸等十二人,于夜間逃入真州。苗再成出來迎接他,高興得流著眼淚說:“兩淮的士兵足可以興復(fù)宋朝,只是二制置使有些矛盾,不能同心協(xié)力。”文天祥問道:“這個計謀是從哪里來的呢?”苗再成回答說:“現(xiàn)在先約淮西兵趕赴建康,他們必然全力以防御我們淮西的士兵。指揮東面各將帥,以通州、泰州兵攻打灣頭,以高郵、寶應(yīng)、淮安兵攻打楊子橋,以揚州兵攻打瓜步,我率領(lǐng)水軍直搗鎮(zhèn)江,同一天大舉出兵。灣頭、楊子橋都是沿長江的脆弱之軍,又日夜希望我們軍隊攻來,攻打他們,定會很快取勝。一齊從三個方向進攻瓜步,我自己率兵從長江水面中以較少的士兵佯攻,雖然有智慧的人也不能預(yù)料到這一點。瓜步攻下后,以東面的軍隊入攻京口,西面的士兵入攻金陵,威脅浙江的后退之路,那么元軍的大帥就可以生擒了。”文天祥對此大加贊揚,隨即寫信送兩個制置使,派遣使者四面聯(lián)絡(luò)。
文天祥沒有到的時候,揚州有逃跑歸來的士兵說:“朝廷秘密派遣一丞相進入真州勸說投降來了。”李庭芝信以為真,認為文天祥勸降來了。派苗再成迅速殺掉文天祥。苗再成不忍心殺他,欺哄文天祥到相城壘外,把制司的文書給他看,把他關(guān)在門外。好久以后,又派兩批人分別去窺測證實天祥是否是來勸降的,如果是勸降的就殺了他。兩批人分別與天祥談話后,證實其忠義,都不忍心殺他,派士兵二十人沿路護送至揚州,四更鼓響時抵達城下,聽等候開城門的人談,制置司下令防備文天祥很嚴密,文天祥與隨從聽說后相互吐舌,于是向東入海道,遇元軍,躲入四圍土墻中得以免禍。然而,因為饑餓而走不動路,于是向樵夫們討得了一些剩飯殘羹。走至板橋,元軍又來了,眾人跑入竹林中隱伏,元軍進入竹林搜索,抓住杜滸、金應(yīng)帶走了。虞候張慶眼睛被射中了一箭,身上兩度挨箭,文天祥兩次都未被發(fā)現(xiàn),得以脫身。杜滸、金應(yīng)拿出身上的金銀送給元軍,才被放回,雇募二個樵夫抬著坐在籮筐里的文天祥到高郵,泛海坐船至溫州。
江西抗元:
文天祥聽說益王未立,于是上表勸請即帝位,以觀文殿學士、侍讀的官職召至福州(今福建福州),拜右丞相。不久與陳宜中等人議論意見不統(tǒng)一。德祐二年(1276年)七月,于是以同都督職出任江南西路,準備上任,召集士兵進入汀州(今福建長汀)。十月,派遣參謀趙時賞,咨議趙孟溁率領(lǐng)一支軍隊攻取寧都(今江西贛州寧都縣),參贊吳浚率一支軍隊攻取雩都(今江西贛州于都縣),劉洙、蕭明哲、陳子敬都從江西起兵來與他會合。鄒洬以招諭副使在寧都召聚兵眾,元軍攻打他們,鄒洬兵敗,同起事率兵的人劉欽、鞠華叔、顏師立、顏起巖都死了。武岡教授羅開禮,起兵收復(fù)了永豐縣(今江西吉安永豐縣),不久兵敗被俘,死于獄中。文天祥聽說羅開禮死了,穿起喪服,痛哭不已。
文公奏表:
景炎二年(1277年)正月,元軍攻入汀州,文天祥于是遷移漳州,請求入衛(wèi)朝廷。趙時賞、趙孟溁也率兵歸來,唯獨吳浚的士兵沒有到。不久,吳浚降元,來游說文天祥。文天祥派人縛起吳浚,把他吊死了。四月,進入梅州,都統(tǒng)王福、錢漢英專橫跋扈,被處斬了。五月,遷出江南西路,進入會昌。六月,進入興國縣。七月,遣參謀張汴、監(jiān)軍趙時賞、趙孟溁榮等率大軍進逼贛城,鄒洬率領(lǐng)贛州各縣的軍隊攻取永豐,他的副官黎貴達率領(lǐng)吉州各縣的士兵攻取泰和。吉州八縣克復(fù)了一半,僅剩贛州沒有攻下。臨洪各郡,都送錢勞軍。潭州趙璠、張虎、張?zhí)啤⑿芄稹⒍吩窍]、陳子全、王夢應(yīng)在邵州、永州等地起兵,克復(fù)數(shù)縣,撫州何時等人起兵響應(yīng)文天祥。分寧、武寧、建昌三縣豪杰,都派人到軍中接受調(diào)遣參戰(zhàn)。
元軍江南西路宣慰使李恒派遣士兵入援贛州,而自己率兵在興國進攻文天祥的據(jù)點。文天祥沒有預(yù)料到李恒的兵突然攻至興國,于是率兵撤退,靠近永豐的鄒洬。鄒洬的軍隊已在他的前面潰敗,李恒于是窮追文天祥至方石嶺。鞏信堅守拒戰(zhàn),身中數(shù)箭,死了。到達空坑,士兵都被打敗潰散,文天祥的妻妾子女都被抓住。趙時賞坐在轎子中,后面的元軍訊問他是誰,趙時賞說“我姓文”,眾兵以為是文天祥,活捉了他返回軍營,文天祥因此得以逃脫。
彭震龍、張汴等死于軍中,繆朝宗自己上吊死了。吳文炳、林棟、劉洙都被抓住帶回隆興。趙時賞怒罵不屈服,有的多次被抓來的,往往很快放掉,說:“小小的簽廳官,抓來有什么用呢?”因此得以逃脫的人很多。到行刑的時候,劉洙多次辯解,趙時賞呵斥他說:“死了算了,何必這樣呢?”于是林棟、吳文炳、蕭敬夫、蕭燾夫都不能免難。
戰(zhàn)敗被俘:
文天祥召集殘兵奔赴循州,駐扎于南嶺。黎貴達暗中陰謀投降,被抓住殺了。景炎三年(1278年)三月,文天祥進駐麗江浦。六月,入船澳。益王死了,衛(wèi)王繼承王位。文天祥上表自責,請求入朝,沒有獲準。八月,加封文天祥少保、信國公。軍中瘟疫又流行,士兵死了幾百人。文天祥唯一的一個兒子和他的母親都死了。
十一月,進駐潮陽縣。潮州盜賊陳懿、劉興多次叛附無常,為潮陽人一大禍害。文天祥趕走了陳懿,抓住劉興,殺了他。十二月,趕赴南嶺,鄒洬、劉子俊又從江西起兵而來,再次攻伐陳懿的黨羽,陳懿于是暗中勾結(jié)張弘范,幫助、引導元軍逼攻潮陽。文天祥正在五坡嶺吃飯,張弘范的軍隊突然出現(xiàn),眾士兵隨從措手不及,都埋頭躲在荒草中。文天祥匆忙逃走,被元軍千戶王惟義抓住。文天祥吞食腦子(即龍腦),沒有死。鄒洬自刎頸項,眾士兵扶著他至南嶺才死。僚屬士卒得以從空坑逃脫的人,至此時劉子俊、陳龍復(fù)、蕭明哲、蕭資都死了,杜滸被抓住,憂憤而死。僅有趙孟溁逃脫,張?zhí)啤⑿芄稹窍]、陳子全兵敗被活捉,都被處死。
文天祥被押至潮陽,見張弘范時,左右官員都命他行跪拜之禮,沒有拜,張弘范于是以賓客的禮節(jié)接見他,同他一起入?yún)兩剑麑懶耪薪祻埵澜堋N奶煜檎f:“我不能保衛(wèi)父母,還教別人叛離父母,可以嗎?”因多次強迫索要書信,于是,寫了《過零丁洋》詩給他們。這首詩的尾句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張弘范笑著收藏它。厓山戰(zhàn)敗后,元軍中置酒宴犒軍,張弘范說:“丞相的忠心孝義都盡到了,若能改變態(tài)度像侍奉宋朝那樣侍奉大元皇上,將不會失去宰相的位置。”文天祥眼淚撲簌簌地說:“國亡不能救,作為臣子,死有余罪,怎敢懷有二心茍且偷生呢?”張弘范感其仁義,派人護送文天祥到京師。
從容殉國:
文天祥在路上,八天沒有吃飯,沒有死,才又吃飯。到達燕京,館舍侍員殷勤、陳設(shè)奢豪,文天祥沒有入睡,坐待天亮。于是移送兵馬司,令士卒監(jiān)守他。當時忽必烈多次搜求有才能的南宋官員,王積翁說:“南宋人中沒有誰比得上文天祥的。”于是派遣王積翁去傳達圣旨,文天祥說:“國家亡了,我只能一死報國。倘若因為寬赦,能以道士回歸故鄉(xiāng),他日以世俗之外的身份作為顧問,還可以。假如立即給以高官,不僅亡國的大夫不可以此求生存,而且把自己平生的全部抱負拋棄,那么任用我有什么用呢?”王積翁想與宋官謝昌元等十人一起請釋放文天祥為道士,留夢炎不同意,說:“文天祥放出后,又在江南號召抗元,置我十人于何地?”此事于是作罷。文天祥在燕京共三年,忽必烈知道文天祥始終不屈,同宰相議論放了他,遇上有人以文天祥起兵江南西路的事為借口,結(jié)果沒有被釋放。
文天祥就義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福建有一僧人說土星冒犯帝坐星,懷疑有變亂。不久,中山有一狂人自稱“宋主”,有兵千人,想救出文天祥。京城也有未署名的書信,說某日火燒蓑城葦,率領(lǐng)兩側(cè)翼的士兵作亂,丞相就沒有憂慮了。當時大盜剛剛暗殺了元朝左丞相阿合馬,于是命令撤除城葦,遷徙瀛國公及宋宗室到開平,元朝廷懷疑信上說的丞相就是文天祥。
元廷召見文天祥告諭說:“你有什么愿望?”文天祥回答說:“天祥深受宋朝的恩德,身為宰相,哪能侍奉二姓,愿賜我一死就滿足了。”然而忽必烈還不忍心,急忙揮手要他退去。有的說應(yīng)該答應(yīng)文天祥的要求,詔令可以。不一會兒又下詔加以阻止,文天祥已死了。文天祥臨上刑場時特別從容不迫,對獄中吏卒說:“我的事完了。”向南跪拜后被處死。幾天以后,他的妻子歐陽氏收拾他的尸體,面部如活的一樣,終年四十七歲。他的衣服中有贊文說:“孔子說成仁,孟子說取義,只有忠義至盡,仁也就做到了。讀圣賢的書,所學習的是什么呢?自今以后,可算是問心無愧了。”
英名千古:
文天祥殉難后,人民以各種方式紀念他。曾經(jīng)參加義軍的王炎午寫了《望祭文丞相文》,贊揚文天祥像歲
寒的松柏一樣堅貞。他的死,使「山河頓即改色,日月為之韜光」。1323年,在文天祥家鄉(xiāng)吉州的郡學里,他的遺像掛在先賢堂,與歐陽修、楊邦乂、胡銓等并列祭祀。1376年,北京教忠坊建立了「文丞相祠」,后來,他的家鄉(xiāng)吉州廬陵也建立了「文丞相忠烈祠」。文天祥的文集、傳記在民間流傳很廣,歷久不衰,激勵著民族的正氣。
在抗元過程里,文天祥對忠君與愛國二事處理得非常恰當。宋恭帝投降前,他起兵勤王;宋恭帝投降后,他沒有跟著投降,而是堅持「君降臣不降」。后來,文天祥兵敗被囚,元朝又利用宋恭帝去勸他投降,他還是不從。在他看來,宋恭帝是君主,不幸而失去國家,值得同情。但當此之時,社稷為重君為輕,他決不能以忠君的行動去改變他忠于國家的信念。
文天祥不僅是一個愛國者,也是一個政治家。他認為宋朝的危機主要在內(nèi)部而非外部,因此積極要求改革。他批評宋朝「守內(nèi)虛外」(即鎮(zhèn)內(nèi)媚外)的方針,要求加強地方力量以抵御外侮。同時提出革除祖宗專制之法,通言路、集眾思、從眾謀,發(fā)揮中書樞密院的作用,主張用人必須舉賢授能,收用君子,起用直言敢諫之士。由此可見,文天祥的政治主張,不但表達了時代的要求,而且順應(yīng)了歷史發(fā)展的進程。
軍事:
開慶元年(1259年),補授承事郎、簽書寧海軍節(jié)度判官。時元軍攻鄂州(今武漢武昌),宦官董宋臣主張遷都避兵。文天祥尚未就職,即上書宋廷,建策建方鎮(zhèn)分地防守,從民兵中選精兵,破格選用將帥。并請除殺動搖民心的董宋臣,未被采納,辭官回鄉(xiāng)。后起任刑部郎官、知瑞州、尚書左司郎官等職。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軍器監(jiān)、兼權(quán)直學士院,因草擬詔書有諷權(quán)相賈似道語,被罷官。德祐元年(1275年),元軍沿長江東下,宋守將多降。文天祥罄家財為軍資,招勤王兵至5萬人,入衛(wèi)臨安(今杭州)。上書力陳分全國為四鎮(zhèn),集中財力、軍力抗元。旋為浙西、江東制置使兼知平江府。遣將援常州(今屬江蘇),因淮將張全見危不救而敗,退守余杭(今杭州西)。德祐二年(1276年)力請同浙西制置副使兼知平江府張世杰率京師軍民20余萬,與元軍背城一戰(zhàn),宋廷不許。旋任右丞相兼樞密使,奉命赴元軍議和,因面斥元丞相伯顏被拘留,押解北上途中逃歸,泛海至溫州。五月,在福州與張世杰、禮部侍郎陸秀夫、右丞相陳宜中等擁立益王趙昰為帝,任樞密使、同都督諸路軍馬。建策取海道北復(fù)江浙,為陳宜中所阻,遂赴南劍州(今福建南平)聚兵抗元。十一月,進軍江西失敗。景炎二年(1277年)五月,在各地抗元義軍和人民支持下,再攻江西,于雩都(今于都)擊敗元軍,收復(fù)興國(今屬江西)及贛州、吉州的屬縣,終因勢孤力單,敗退廣東。祥興元年(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嶺(今廣東海豐北)被俘。次年,元蒙古、漢軍都元帥張弘范將其押赴厓山(今新會南),令招降張世杰。文天祥拒之,書《過零丁洋》詩以明志。
文學:
文天祥在文學研究上除了《御試策—道》這篇哲學專著外,再無其它專題研究或?qū)V@是由于當是的環(huán)境不允許他坐下來進行專題研究所致,除對策、封事等外,他在百忙中不卻友人之所托,寫了大量的文稿,其中包括序言、墓志銘,壽序、贊、頌、祝辭、書、啟、跋等各種不同形式的文體。此外,詩、詞最多,除了《指南錄》和《指南后錄》和《吟嘯集》外,還有《集杜詩》200首以及《十八拍》和少量的詞等。這是最有價值的著作,稱之為史詩。此外還有在抗元前的部分詩稿。
文天祥在文學創(chuàng)作尤其是對詩詞的創(chuàng)作上,有兩個顯著特色,這 兩個特色即分為前期和后期兩個階段。所謂前期指的是贛州奉詔勤王開始至夜走真州這個階段。當時雖然南宋小朝廷處于多難之秋,朝內(nèi)執(zhí)政者又是昏庸利祿之輩,但文天祥自己積聚了兵丁,他們是自己“乃裹餓糧”來到軍營中的,是一支愛憎分明,具有戰(zhàn)斗力的隊伍。因此在文天祥的心目中,復(fù)興南宋和收復(fù)失地有望,這一時期寫的詩歌的特點是清新、明快、豪放,感情特別豐富,濃郁,常以飽滿的戰(zhàn)斗精神勉勵自己,使人讀之如飲郁香的葡萄美酒,沁人肺腑。如《赴闕》一詩。從這些詩章中可以看出文天祥的眼里似乎已經(jīng)看到前途已呈現(xiàn)光明,復(fù)興有望。后來李庭芝暗示苗再成要將文天祥殺掉,以絕后顧之憂。苗再成通過與文天祥共議復(fù)興大志,覺得李的說法不妥,但又不敢明目張膽違抗,便設(shè)“看城子”之計,將文天祥引出城外,然后拒而不納。文天祥再一次受挫。但他并未氣餒,而是斗志昂揚接新的戰(zhàn)斗。他寫了《高沙道中》這首長詩,運用了平易流暢的散文化的語言,按照時間順序,周詳而不零碎地將他出真州城后身歷險境的經(jīng)過和盤托出,使人讀之如身臨其境。全詩每句五言,隔句押韻,長達80多韻,一韻到底。讀后大有渾灝流轉(zhuǎn)的感覺,難怪后人讀此詩后,覺得可與杜甫寫的《北征》相媲美。這段時間,文天祥寫的詩篇較多,內(nèi)容大都振奮人心,可以說是兩個特色時期的中間時期,亦即過渡時期。
到了福安之后,情況起了根本性的變化。皇帝仍被陳宜中等人把持。雖然文天祥由行朝給了官職,但是不允許在行朝工作,連要求開府于永嘉(溫州)也不允許,最后決定讓其開府于南劍(福建南平縣),不久已移開府于汀州再至漳州,于此可知文天祥這個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這個職銜,不過是一個形同虛設(shè)的官銜名稱而已。這一時期,文天祥在詩詞寫作上,開始顯露出后期階段的特色,大都有對人生旅途多“險阻艱難”未盡人意的感嘆。
特別是在祥興二年(公元1279年)二月六日,張弘范集中軍力破崖山,強制文天祥與之隨船前去。文天祥坐在另一舟中看到宋軍被元軍打敗的慘景,心中猶如刀割,深恨豎子大不爭氣,致有此敗,造成行朝覆滅。乃作長詩以哀之。詩題為《二月六日,海上大戰(zhàn),國事不濟,孤臣天祥,坐北舟中,向南慟哭,為之詩》一首,表達了當時文天祥的心情是何等的沉痛,對賈似道、陳宜中之流所造成的惡果無比痛恨。文天祥這一階段寫的詩詞,既悲壯、沉痛,又秀腴,典雅。
軼事典故:
文天祥在獄中曾收到女兒柳娘的來信,得知妻子和兩個女兒都在宮中為奴,過著囚徒般的生活。文天祥明白:只要投降,家人即可團聚。但文天祥不愿因妻子和女兒而喪失氣節(jié)。他在寫給自己妹妹的信中說:“收柳女信,痛割腸胃。人誰無妻兒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這里,于義當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環(huán)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淚下哽咽哽咽。”
文天祥被押解到柴市口刑場的那天。監(jiān)斬官問他:“丞相還有甚么話要說?回奏還能免死。”文天祥喝道:“死就死,還有甚么可說的!”他又問監(jiān)斬官:“哪邊是南方?”有人給他指了方向,文天祥向南方跪拜,說:“我的事情完結(jié)了,心中無愧了!”
人物評價:
史書評價
《宋史》:體貌豐偉,美皙如玉,秀眉而長目,顧盼燁然。 論曰:自古志士,欲信大義于天下者,不以成敗利鈍動其心,君子命之曰“仁”,以其合天理之正,即人心之安爾。商之衰,周有代德,盟津之師不期而會者八百國。伯夷、叔齊以兩男子欲扣馬而止之,三尺童子知其不可。他日,孔子賢之,則曰:“求仁而得仁。”宋至德祐亡矣,文天祥往來兵間,初欲以口舌存之,事既無成,奉兩孱王崎嶇嶺海,以圖興復(fù)。觀其從容伏質(zhì),就死如歸,是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可不謂之“仁”哉。宋三百余年,取士之科,莫盛于進士,進士莫盛于倫魁。自天祥死,世之好為高論者,謂科目不足以得偉人,豈其然乎!
【文天祥從容殉國名垂千古】相關(guān)文章:
文天祥臨刑殊從容07-14
文天祥的生平07-23
文天祥 忽必烈10-17
文天祥故居06-02
文天祥的作者10-11
文天祥的故事06-18
文天祥的詩01-10
文天祥除夜07-04
文天祥的簡介06-02
文天祥的事跡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