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席慕容《桐花》讀書筆記
《桐花》是席慕蓉的一篇散文。下面是我們?yōu)榇蠹規(guī)硐饺荨锻┗ā纷x書筆記,歡迎大家閱讀。
席慕容《桐花》讀書筆記篇一
林子很靜,徐徐的風像池塘里的波,散開了圈圈的水痕。
遠處的碩大的粉色的花,清幽的香在水面上搖曳再三。終于忍不住了,把片片浮在水面上的萍弄得癢癢的,綠色的海洋陣陣翻滾,那情形真像一幕情景劇。
林間潔凈如新,一些啼啼的鳥兒在上空盤旋的余音里,回蕩了多許時光之后,春天就這么悄悄地離開了。
在自習室的無數(shù)的時光里,寂靜如水。不知道是否在未來的時空里,是否還會有如此的靜悄悄。然而消失于短暫的青春的思考里,那些短暫的燦若繁花的回憶里,究竟還有怎樣的風景值得自己去祭奠。
如同對于生命,靈活而又安靜于時間荒野的一抹靈異,紅樓夢里說它是女媧補天剩下的唯一的一塊靈石,集天地之靈而成的肉體之身。那么此刻的我,是否也可以作此遐想,生命的最初也不過是如此的草率,造物主用泥巴揉搓而成的人身,之后的一口仙氣便給予血脈精氣。人從此有了意識與主觀能動,能夠十八而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一生也不過數(shù)十載,而后在短暫的回光返照時,便明白死亡的意義。
《月,闕也》張曉風曾說:“或見或不見,花總在那里;或盈或缺,月總在那里”,于是我們知道,見與不見,萬物都只是自我運轉(zhuǎn),并不因為個人的意識而停止。
短暫的思考之后,想象歷史只不過是浮厝里的一條灰暗的河流,而那些枯黃的卷軸只不過是一些古銅色的被埋葬的腐朽。歷史告訴人們所有不能想象的可能,而那些黑暗的潛藏在河底的故事終于在泛濫的國學熱里被沖上來,而當代社會所有人所推崇的事情在這里,第一次得到客觀的認同。
在這段讀古書的時光里,翻起那些厚重的墨跡斑斑的史書時,內(nèi)心的第一個想法,為什么自己所想象的那些歷史竟是這個模樣的。難道歷史只是橫躺在一間大大的房子里,被一雙雙手摸過,然后遺棄在那些書架上,整整齊齊的湮埋在灰塵與寂靜的河流里?我不知道,或許,所謂的歷史里的故事只不過一些經(jīng)學家們費盡心力所在嘴角講到沫濺橫飛卻依然臺下鴉雀無聲的回應。
前些天看《風雨哈弗路》,那個出身卑賤卻走上名校哈弗的女孩,在課堂上這樣訴說歷史:歷史是活生生的,不會躺在那些古老的宮殿里等待著被一群又一群掘墓人發(fā)掘,而是我們的生活,我們的每一天都是一種歷史,不需要一種帶有墨跡的筆去記錄,因為時光本身就在見證這段匆匆而過的歷史。
那么,在漫長的五千年里,我所看到的那些鮮活的人物必也在這段匆匆的二十載里,或見或不見過。在關(guān)注唐朝的時空里,發(fā)現(xiàn)那個賢明的創(chuàng)造大唐盛世的唐太宗,竟也做過弒兄篡權(quán)的非人類行徑,而她的那句讀史以明鑒或許只是在變相的諷刺自己。歷史總在告訴世人總總不可能,一些大人會在教育頑皮的小孩時,拿兇煞的張飛來嚇唬他們。于是,在談笑間,那些紛飛于口角間的唾沫便將整個五千年變成彈指而過的一瞬。
或見或不見,讀史,只是為了讓自己明白,自己還有那么多的時間可以浪費,然而在深深自責的過程之中,也發(fā)現(xiàn)歷史上并不少那些與我們同樣的面壁者。面壁,即面朝一面筆直的墻,那空白的壁畫里需要你去書寫那些所有的悲劇情節(jié)。
于是在讀席慕容的《桐花》之時,我也在發(fā)現(xiàn),那些寫有日期的文字里,暗暗流淌著的細碎的有關(guān)桐花的記憶,以及作者對于生命的一種面壁。
作者在“五月十一日”寫到:“難道生命在片刻歡聚之后真的只能剩下離散與凋零?”或見或不見,桐花自在那里,不需要怎樣去辯駁,然而富有思想的人在看到之后,質(zhì)疑再三。在面對紛紛飄落的桐花在眼前消失的時候,一種無由的挽救心里在席的內(nèi)心泛濫。難道生命除了凋謝之外,只剩下美麗?那么,短暫的美麗,究竟還有什么可以存在在世間的緣由?
面壁再三之后,席終于知道,在那些所謂的盛放之后消解之后,還有一種東西沒有消失。那究竟是什么呢?
“五月十一日”文末,她這樣寫道:“繁花落盡,我心中仍留有花落的聲音,一朵一朵,在無人的山間輕輕飄落。”
顯然,這是一種時空交接之后的回音。
席感受到了,那種來自山間輕輕徘徊著的桐花的嘆息。
“我只好歸來靜待時光逝去,希望能像他一樣也把這一切都逐漸忘記。可是,為什么,在漆黑的長夜里,仍能聽見無人的林間有桐花飄落的聲音?為什么?繁花落盡,我心中仍留有花落的聲音。”
或見或不見,那些桐花自在那里,可是路過的人誤以為那是生命的啟示。
在反復回蕩的余音困擾之后,席慕容寫下了那首詩。
“如果,如果我能夠遇見你/為這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讓我們結(jié)一段塵緣/佛于是把我化作了一棵樹/長在你必經(jīng)的路上······”
席慕容《桐花》讀書筆記篇二
看完整篇文章,感覺這篇文章不僅僅是描寫桐花從待放的騷動,到怒放的生命,再到漸漸的凋落,直至落盡,而是描寫了整個生命的過程。盛放過,最終不免要凋零,盛放過就不遺憾,沒有不散的宴席,誰也不知道下一步將走到哪里,下一秒可能會發(fā)生什么事情,珍惜幸福的時光,讓它在回憶里燦爛。仿佛這又說的是愛情的過程,從未知時的蠢蠢欲動,到激烈綻放美麗的生命,擁在溫柔安全的懷抱里享受幸福,享受激情,再到完全熟悉后的漸漸平淡,生活漸漸失去色彩,由于難以抵擋的輪回,又走到下一個里程,無窮盡的道路,不知何時才是盡頭,但是不管如何,記憶里總是存在著那絲絲柔情,花落的聲音,你的嘆息聲,飄飄入心扉。
拓展閱讀:《桐花》原文
桐花
席慕容
四月二十四日
長長的路上,我正走向一脈綿延著的山崗。不知道何處可以停留,可以向他說出這
十年二十年間種種無端的憂愁。林間潔凈清新,山巒守口如瓶,沒有人肯告訴我那即將
要來臨的盛放與凋零。
四月二十五日
長長的路上,我正走向一脈綿延著的山崗。在最起初,仿佛仍是一場極為平常的相
遇,若不是心中有著貯藏已久的盼望,也許就會錯過了在風里云里已經(jīng)互相傳告著的,
那隱隱流動的訊息。
四月的風拂過,山巒沉穩(wěn),微笑地面對著我。在他懷里,隨風翻飛的是深深淺淺的
草葉,一色的枝柯。
我逐漸向山巒走近,只希望能夠知道他此刻的心情。有模糊的低語穿過林間,在四
月的末梢,生命正醞釀著一種芳醇的變化,一種未能完全預知的騷動。
五月八日
在低低的呼喚聲傳過之后,整個世界就覆蓋在雪白的花蔭下了。
麗日當空,群山綿延,簇簇的白色花朵象一條流動的江河。仿佛世間所有的生命都
應約前來,在這剎那里,在透明如醇蜜的陽光下,同時歡呼,同時飛旋,同時幻化成無
數(shù)游離浮動的光點。
這樣的一個開滿了白花的下午,總覺得似曾相識,總覺得是一場可以放進任何一種
時空里的聚合。可以放進詩經(jīng),可以放進楚辭,可以放進古典主義也同時可以放進后期
印象派的筆端——在人類任何一段美麗的記載里,都應該有過這樣的一個下午,這樣的
一季初夏。
總有這樣的初夏,總有當空麗日,樹叢高處是怒放的白花。總有穿著紅衣的女子姍
姍走過青綠的田間,微風帶起她的衣裙和發(fā)梢,田野間種著新茶,開著蓼花,長著細細
的酢漿草。
雪白的花蔭與曲折的小徑在詩里畫里反復出現(xiàn),所有的光影與所有的悲歡在前人枕
邊也分明夢見,今日為我盛開的花朵不知道是哪一個秋天里落下的種子?一生中所堅持
的愛,難道早在千年前就已是書里寫完了的故事?
五月的山巒終于動容,將我無限溫柔地擁入懷中,我所渴盼的時刻終于來臨,卻發(fā)
現(xiàn),在他懷里,在幽深的林間,桐花一面盛開如錦,一面不停紛紛飄落。
五月十一日
難道生命在片刻歡聚之后真的只能剩下離散與凋零?
在轉(zhuǎn)身的那一剎那,桐花正不斷不斷地落下。我心中緊緊系著的結(jié)扣慢慢松開,山
巒就在我身旁,依著海潮依著月光,我俯首輕聲向他道謝,感謝他給過我的每一個麗日
與靜夜。由此前去,只記得雪白的花蔭下,有一條不容你走到盡頭的小路,有這世間一
切遲來的,卻又偏要急急落幕的幸福。
五月十五日
桐花落盡,林中卻仍留有花落時輕柔的聲音。走回到長長的路上,不知道要向誰印
證這一種乍喜乍悲的憂傷。
周遭無限沉寂的冷漠,每一棵樹木都退回到原來的角落。我回首依依向他注視,高
峰已過,再走下去,就該是那蒼蒼茫茫,無牽也無掛的平路了吧?山巒靜默無語,不肯
再回答我,在逐漸加深的暮色里,仿佛已忘記了花開時這山間曾有過怎樣幼稚堪憐的激
情。
我只好歸來靜待時光逝去,希望能象他一樣也把這一切都逐漸忘記。可是,為什么,
在漆黑的長夜里,仍聽見無人的林間有桐花紛紛飄落的聲音?為什么?繁花落盡,我心
中仍留有花落的聲音。
繁花落盡,我心中仍留有花落的聲音,一朵、一朵,在無人的山間輕輕飄落。
一九八四年初夏結(jié)繩記事
【席慕容《桐花》讀書筆記】相關(guān)文章:
席慕容散文桐花賞析10-30
桐花如常閱讀答案09-26
浣溪沙·爭挽桐花兩鬢垂原文及賞析10-15
席慕容散文梔子花欣賞(通用5篇)05-30
桐華愛情句子10-25
席慕容名言09-20
席慕容的詩歌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