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文言文《捕蛇者說》閱讀附答案
《捕蛇者說》中的文段。(8分)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將告于蒞事者,更若役,復若賦,則何如?”
蔣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將哀而生之乎?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鄉(xiāng),積于今六十歲矣,而鄉(xiāng)鄰之生日蹙,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號呼而轉徙,饑渴而頓踣,觸風雨,犯寒暑,呼噓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無一焉;與吾父居者,今其室十無二三焉;與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無四五焉。非死則徙爾。而吾以捕蛇獨存。悍吏之來吾鄉(xiāng),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吾恂恂而起,視其缶,而吾蛇尚存,則弛然而臥。謹食之,時而獻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盡吾齒。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則熙熙而樂。豈若吾鄉(xiāng)鄰之旦旦有是哉!今雖死乎此,比吾鄉(xiāng)鄰之死則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聞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嘗疑乎是,今以蔣氏觀之,猶信。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小題1】下列哪組加點詞的意思相同?( )(2分)
A.自吾氏三世居是鄉(xiāng)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與朱元思書》)
B.退而甘食其土之有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C.又安敢毒耶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陳涉世家》)
D.故為之說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
【小題2】下列哪一項加點詞的詞性活用情況與其它三項不同?( )(2分)
A.然得而臘之以為餌
B.置人所罾魚腹中
C.名之者誰
D.殫其地之出
【小題3】選文敘述蔣氏和鄉(xiāng)鄰的遭遇時主要運用了什么手法,并請結合文章舉出一例。(2分)
【小題4】文中寫到“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嘗疑乎是,今以蔣氏觀之,猶信。“從中看出作者的寫作用意是什么,聯系下面這則材料,說說你的理解。(2分)
答案【小題1】C(2分)
【小題2】D(2分)
【小題3】對比(t分)①鄉(xiāng)鄰“十室九空”與蔣氏“以捕蛇獨存”對比;②悍吏擾民雞犬不寧的情形與蔣氏“弛然而樂”“熙然而臥”對比;③鄉(xiāng)鄰“旦旦有是”與蔣氏“一歲之犯死者二焉”對比。
【小題4】柳宗元引用孔子的話作為論據,表明苛政自古就有,真實揭露封建社會重賦苛政的黑暗現實(1分),與《多收了三五斗》結尾指出谷賤傷農這類現象是普遍存在的一樣,突出了作品深刻的社會意義(或深化了主題)。(1分)
解析
【小題1】
試題分析:注意題干中的提示,“意義”指字詞的含義。了解文言常用字詞多個義項,根據語境判斷,進行比較,用反選排除法,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2】
試題分析:首先要了解古文中有哪些詞類活用,然后找出各項中的活用詞,了解其活用方法比較。A句的“臘”、B句的“罾”、C句的“名”都是名詞動用,而D句的“出”是動詞名用,故選D。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3】
試題分析:根據所學而掌握的知識,從“對比”的角度舉例說明。
考點:理解文言文內容要點。能力層級為理解B。
【小題4】
試題分析:要理解孔子生活的時代比作者早得多,作者引用孔子的話與“苛政”有關,而《多收了三五斗》也是反映農民倍受剝削的現實,從這個角度思考作答。
考點: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能力層級為探究F。
【文言文《捕蛇者說》閱讀附答案】相關文章:
柳宗元文言文《捕蛇者說》教案10-20
《捕蛇者說》譯文及鑒賞10-14
柳宗元《捕蛇者說》全文10-04
柳宗元《捕蛇者說》注釋09-27
《捕蛇者說》教學設計06-29
柳宗元《捕蛇者說》譯文07-02
《螳螂捕蛇》閱讀答案08-18
柳宗元《捕蛇者說》原文及賞析09-05
《捕蛇者說》藝術探賞09-13
柳宗元捕蛇者說原文及賞析08-05